今年德州「醫共體」實現縣級全覆蓋

德州新聞網訊

到2018年底,醫共體建設實現縣(市)級全覆蓋,構建起縣、 村三鄉、級聯動的縣域醫療服務體系;到2020年,縣域內所有縣級公立醫院和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含縣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站、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全部參與醫共體。日前,市衛計委、市人社局、市財政局和市物價局四部門聯合下發文件,以推動縣域醫療共同體建設。

根據要求,德州將鼓勵縣域內以縣級醫院為龍頭,與鄉鎮衛生院建立醫共體,強化鄉鎮衛生院與村衛生室一體化管理,建立醫共體內人員柔性流動、雙向交流機制。積極推行基層衛生人才“縣管鄉用”(縣級醫療機構聘用管理,鄉鎮衛生院使用)“鄉管村用”(鄉鎮衛生院聘用管理,村衛生室使用)管理機制。鼓勵社會力量舉辦醫療機構加入醫共體。縣域內也可建立多個醫共體,引入競爭機制。

同時,引導建立患者配合、運行順暢的雙向轉診渠道。縣級醫院要根據本縣住院病人主要流向、縣外醫院對口支援和參與醫聯體等情況,選擇若干家醫保聯網的縣外專科聯盟或城市三級醫院作為轉診合作醫院簽訂合作協議。對具備縣級醫療機構診療條件的患者,應及時從縣外專科聯盟或城市三級醫院轉回並繼續給予治療。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確需轉診的患者,由縣級醫院為其提供優先接診、優先檢查、優先住院等服務。患者在縣級醫院已完成難度較大的診治且病情平穩後,轉回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由縣級醫院醫生跟蹤指導後續診治工作。醫共體牽頭單位下轉、縣域外治療後轉回患者數量及增長情況納入醫共體建設成效考核指標體系。

我市還將發揮中醫藥獨特優勢,強化縣級中醫醫院特色專科專病建設,提升中醫特色診療和綜合服務能力。鼓勵縣級中醫醫院與上級中醫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組建醫共體、醫聯體,積極開展縣鄉一體化服務。大力開展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館、中醫科建設,推廣中醫適宜技術和非藥物療法,開展健康養老、養生治未病、婦幼保健、慢病康復等中醫藥健康服務,探索開展慢性病中醫藥健康管理。(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 潘曉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