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国爆发内乱,中国无偿援助枪支弹药,此国转身就把屠刀伸向中国

我们知道日本很多文化都是来自于中国,所以他们的武士道精神也不例外,是来自于中国的儒家武士道。日本人从古时候就热衷中国文化,喜欢模仿学习中国各方面的传统。

虽然他们一向很推崇武士道精神,但是在德川幕府时期,因为长期的安逸,过于清闲,武士们大多早已变得懒散起来,没有几个人还存有武士精神。不过武士道精神在日本人的社会文化中已经根深蒂固了,并不会被因为安逸期而导致武士道消失,而且他们对于中国文化还是富有很大兴趣。

但是清末的时候,日本发现中国竟然连他们都打不过,他们几条小船舰竟打败了他们心目中的“天朝上国”,这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此国爆发内乱,中国无偿援助枪支弹药,此国转身就把屠刀伸向中国

就在这个时候,美国人开着“黑船”来进攻他们了,并签下耻辱条款。看到日本如此好欺负,别的西方国家也纷纷来分一杯羹,就这样日本结束了闭关锁国的状态,被迫打开了国门。日本也因此走向了“工业化”的道路,这是日本史上最大的一个的转折点。

当时外敌入侵,日本人当然不乐意,他们也曾像中国义和团一样,组织起人马对抗西方入侵者。但当时的日本非常落后,他们根本没有实力能与之抗衡,只是他们被仇恨冲昏了头脑,一定要和西方人开战。后来,日本的四强藩之一的萨摩藩和英军对战,但是让英军的大炮打得毫无还手之力,最后赔款了结。

由此,日本的强藩们这才意识到工业的重要性,并大力推动日本工业化进程,萨摩还从西方国家买来了大炮,而肥前藩也建立了炼铁的工厂,他们一心学习西方的科技和军事。等到差不多的时候,这些强藩们就把幕府给推倒,表面上推出一个小天皇作为权力的象征,幕府看着大势已去,也只能低头将权力悉数交出。

此国爆发内乱,中国无偿援助枪支弹药,此国转身就把屠刀伸向中国

可是这时的清政府,依旧处于腐朽愚昧的状态,只当日本是个弹丸之地,没什么可畏惧的,殊不知一个强劲的对手正在崛起。

日本还试探过清政府的实力,可清政府还浑然不觉。日本后来发生萨摩动乱,清政府本可以趁着日本内乱制服它,可惜的是,清政府的警觉性太低,就这么放弃了一个大好时机。

不仅放弃了好时机,清朝为了显示自己“天朝上国”的风度,对周边小国动乱的关怀,无偿援助日本十万枪支弹药,另外金钱也没少给,还想办法为日本平息动乱。此时的清政府肯定想不到,日本转身就把屠刀架在了自己脖子上。

此国爆发内乱,中国无偿援助枪支弹药,此国转身就把屠刀伸向中国

只能说大方的清政府怕是忘了,明朝时期日本是如何骚扰中国海域的,还侵占琉球,日本一直骚扰中国,可清政府就跟没看见似的。

十九世纪,西方为了扩大贸易,掠夺原料,获得更多利益,就想要打开东方市场,而中国作为一个国土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在他们眼里就是块大肥肉,所以他们想尽办法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

清政府终于意识到工业的重要性,开办了洋务运动,此时的日本也早就走向了工业化的道路,已经有所积累的他们,也开始野心大起,想去捞捞油水。于是在1872年的时候,日本胁迫琉球归顺。

此国爆发内乱,中国无偿援助枪支弹药,此国转身就把屠刀伸向中国

1874年,琉球的居民因为一阵台风被吹到了台湾岛上,两地的人因为语言不通起了争执,本来也是件小事,但是日本带兵上了台湾岛,这就从小矛盾变成了军事问题。

而清政府也根本不把日本当作一个对手来看,他们只派了五千名淮军去对战日本。因为清朝的士兵人数成压倒性,所以日本表示愿意投降,承诺给清政府50万两,于是清朝也就答应了议和的事情。

而西方的人表示“就清政府愿意和谈”这就是它衰落的一个迹象,因为清政府知道自己打不过,所以就顺着台阶往下走。

此国爆发内乱,中国无偿援助枪支弹药,此国转身就把屠刀伸向中国

其实这种说法也不完全是胡说八道,很多事情确实可以从小细节中看到根本所在,只是一般人嗅探不到。

后来,在清政府和日本起冲突的第二年,日本正式侵占了琉球,琉球方面向清政府求救,但是清政府却迟迟未动。

1876年,日本的萨摩藩大举叛乱,而清政府这边的态度就像上文说的那样,给了日本很多军事装备还有钱财,但是日本连句道谢的话都没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