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計費「誤」把一天當48小時,還有多少「失誤」在繼續?

據齊魯網報道,近日,山東省鄒城市一89歲老人受傷住進了市人民醫院,傷愈後辦理出院手續時竟發現收費清單顯示老人在一天內持續48小時吸氧。

面對患者的疑問,醫院工作人員的解釋是工作失誤,把一天當作48小時,導致住院六天144小時的吸氧時間變成了278個小時,持續吸氧的確多收了費用。

醫院計費“誤”把一天當48小時,還有多少“失誤”在繼續?

儘管最後經過協商,醫院重新核算後把多收的335塊錢退還給患者,但這件事還是給人留下一頭霧水:一是如果患者沒有發現多計算了時間,作為正規的醫院這筆帳該怎麼做?如果能做平了,那說明這個醫院的財務就出現問題了,建議有關部門對這個醫院的財務進行一次嚴格的審計檢查,看看其中到底還藏有多少“貓膩”;二、到底是真“失誤”還是習慣性“失誤”?怎麼沒有錯把一天當12小時計算?如果是“習慣性失誤”那說明這個醫院已經病得不輕了,得重藥來治;三、在時間計算上出現了“失誤”,那麼在藥品、治療各個環節到底還有多少“失誤”?

醫院計費“誤”把一天當48小時,還有多少“失誤”在繼續?

醫院是救死扶傷的聖潔之地,容不得半點“失誤”和“馬虎”,當“失誤”成為一種正常和習慣,遭殃的只能是百姓。

醫療問題,備受詬病,各方不能不加以重視,絕對不能僅僅以“失誤”搪塞之。

醫院計費“誤”把一天當48小時,還有多少“失誤”在繼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