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在河南

出差去天津的路上,我从高铁的广告里看到了关于河南的宣传片。正如片中宣传那样:河南虽地处平原地带,但也少不了俊美的名山古迹,像因少林寺而出名的少室山,就名列其间,还有那风景秀美的云台山,袅袅云烟四处飘散,让你身处其中,体会到的不仅仅有虚幻的美景,更有那神仙般翩翩起舞的享受。除此之外,在大河南,那多的数不完的名胜古迹,像洛阳龙门石窟,开封龙亭以及近年来新开发的清明上河园,如今都已榜上有名,成为当下人们追从的旅游热点,在宣传片轮番播放期间,我抑制不住惊喜的还看到,我老家的雾烟山,如今也被拿来宣传。

雾烟山不高,但他在我心里却并不显矮小,尤其是在我儿时的心目中,它更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大山。

在我童年时代,打记事起,雾烟山的名字就刻骨铭心的记忆在我的心里。记得最早听到这座山的名字,是从奶奶那里。而事实上,雾烟山并不能算作是山,它不过是一片土丘而已,然而,就是这样似山似丘的一片高地,却是方圆十几里的村民每逢节日都怀着一颗虔诚的心,络绎不绝的前来烧香拜佛圣地,正是因为如此原因,雾烟山在我幼小的心里一直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当年奶奶拖着一口的河南土话,每次去烧香时都把雾烟山说成“乌鸦山”,在那个时候,我年纪正小,孩子的天性使然,我把奶奶说的乌鸦山,浮想联翩的认为那一定是一个站满乌鸦的地方。这样的感觉在我第一次去日本出差时,看到鬼子们休闲的浅草广场前也站满了乌鸦,就不自觉地认为浅草这个地方也许就是日本人的乌鸦山。

然而,我终因自己的孤陋寡闻而羞耻不已,毕竟,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后,各地方的领导们大都认识到了旅游产业的重要性,所以,如今的乡下,无论偏僻与否,几乎所有的山山水水都突然间被赋予了很有故事的名字,这是大环境的趋势,乌鸦山一个土丘,当然也难逃此劫,因此,如今的乌鸦山已经没有以讹传讹的机会了,在进出雾烟山的每一个关口,都被刻上了醒目而又恢弘的“雾烟山”三个大字,从那以后,我对老家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山开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奶奶主事的那个年代,整个社会都比较贫穷,我家的情况更特别,爷爷得了重病,没有钱医治,所以他得病没多久,就丢下奶奶,爸爸,还有姑姑走了,剩下三个可怜的一家人相依为命。在日子最苦不堪言的时候,奶奶一个人拉扯着两个孩子,生活没有依靠,更没有太多的指望,无路可走之际,奶奶跟着同村里的人,学会了烧香拜佛祈福未来。

奶奶去雾烟山烧香,通常会选择早早出门,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想着要早早烧完香,早早的回来,避免赶不上趟就无法回家吃晌午饭,如果是那样,就太浪费了。我随着年龄的长大,看着奶奶年年都去雾烟山,就很好奇,心里想着哪天有机会也和奶奶一起去现场看看。然而,一贯省吃俭用的奶奶怕我跟着耽误赶脚的时辰,影响了晌午回家吃饭的时间,说什么都不愿意带我,终于,在我一次死缠乱打的纠缠奶奶时,心急的奶奶打了我一巴掌,从那以后到,对雾烟山,或者说是乌鸦山,我就完全忘却了曾经的渴望及念想。

再后来,奶奶依旧雷打不动的去烧香,去祈福,而我却蜷缩着躲在家里吃饭、睡觉、读书、学习,漫长的岁月里,没有人能看到发家致富的出路。

有道是:穷则思变,在改革开放初期,广东的外资企业蜂拥而至,尤其是那些服装厂之类的工厂,他们技术含量不高,日常工作也大多是重复性的劳作,所以对劳动力的需求方面,几乎没有什么特别要求,只要人勤快,愿意干活就可以了,这对老家里那些没有念完初中,早早办理了退学手续的孩子们,此时正是一个绝好的机会。于是,很多儿时的伙伴相继都去了深圳、广东,靠打工来养活自己。

有人的地方,就必定有社会有江湖发生,那年代,河南人跑广东挣钱,与今天的北漂一样,活的都很艰难,但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是成功路上必然的选择,于如今来看结果,曾经的苦难孕育出了很多成功的人,他们靠着一双手,如今也混得盆满钵满,更有个别人,事业如日中天,说个名气大的,恒大老板许家印,就是比较典型的一位,当然拿许家印来说事儿,本身就是一种偏驳,而且有点扯淡,但这样的例子不举,我感觉内心里依然不是那么踏实,要知道,如今的武汉科技大学,当年的武汉钢铁学院,虽然也不是什么著名学校,但在我的老家,如今那可是老百姓热衷的选择,能说什么了,他们报考这所学校的理由,不过是因为这所学校曾经培养出中国首富许家印。看来,人一旦掉进了钱眼里,再骨感的目标都会插上理想的翅膀,丰满起来。

许家印这个老乡,是当今中国首富,太有钱,也太出名,把目标与他扯上关系,太遥远,还是说点儿比较接地气的,就是那些小有成就者,他们或住在我家前院,或住在我们的村前村后,在他们中间,如今也明显的有几位达到了腰缠万贯的境界,看来,河南人这些年的奋斗,已成了气候,他们中真的时代弄潮儿,已不在少数。

但是,个别人的发财总是不能代表群体,外出打工在广东的大多数人并没有因背井离乡的理由而过上好的日子,成功不但需要努力,更多的时候那是需要机遇的,那些没有抓住机会的老乡,他们看到别人家的成功故事,不甘于继续贫困也在情理之中,于是,在多方努力无果的时候,稍微遇上一些一时间克服不了的困难,难免会有人铤而走险,干起了违法乱纪的坏事,等到东窗事发锒铛入狱,这人的名声就此狼狈不堪。个体事件一桩接一桩,汇集起来,就如一股暗流涌动的潮水,一下子爆发出来,由于河南人在广东深圳打工的人数较多,自然成了当时影响最大的一个人群,所以,在当时,当个别坏人陆续走上道德或者法庭的审判台时,看到场面上河南人占的比例较大,河南人,这个中国历史文明的发源地,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名声开始被妖魔化,在最极致的时候,广东深圳的沿街某一墙壁上,有人刷出这样大写的标语:坚决打击河南籍敲诈勒索团伙! 这种带有地域性歧视的做法,南方人做的真不够聪明,要知道,哪个地方都有好人,哪个地方也都有坏人,如果一个地方存在区域性的普遍违法犯罪行为,相信连上帝都不会原谅他,那么,还有必要让个别人站出来指着鼻子骂人吗?

所以,在我看来,河南人中的坏人毕竟还是少数,他们的行为影响了社会的安定,理应受到惩罚,但从整体上看,河南人受资源限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虽然生活贫苦,但他们依然对生活充满了渴望,普遍用吃苦耐劳的精神,孜孜以求的追索着人生价值的最大化发展。

路遥先生说河南人是中国的吉普赛人,真的没错,现如今的河南人,正努力的生活在祖国的每一个角落,尤其是今天,看到高铁组打出河南牌地方的文化宣传,我由衷的为自己是一个河南人而自豪,但在高兴之余,也期盼我的老乡们,为了地方名誉,请大家挽起手来,共同努力,为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贡献一点儿爱心,咱普通的老百姓,没有本事给养育我们的老家做出大的贡献,至少在维护她的名声方面,再也不能做那些让人大跌眼镜的事情了!

我的老家在河南,我没有理由不爱她,衷心祝愿高铁组的河南牌文化宣传能够深入民心,让来旅游的人提起咱河南人,个个都竖起大拇指点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