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社《張宗和日記》上海首發 合肥張家再添新傳奇

2018-08-16 10:18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李月紅

浙大社《张宗和日记》上海首发 合肥张家再添新传奇

8月15日下午,由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張宗和日記(第一卷):1930-1936》新書首發式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行。張宗和女兒,也是本書的整理者張以䇇,香港城市大學教授鄭培凱參與首發式並與讀者分享新書裡的往事。

自2007年著名華裔歷史學者金安平《合肥四姐妹》一書在大陸出版,一時洛陽紙貴,並引發近十年來關於合肥張家的持續的出版熱潮,“最後的閨秀”“流動的斯文”幾乎成了合肥張家的文化標籤。合肥張家的如水家風和合肥四姐妹的愛情傳奇,伴隨著這股出版熱潮,逐漸由學者、研究者的青睞進入一般文藝青年的視野,一個新的“張迷”(區別於“張愛玲迷”)群體正在形成。

從張兆和到張允和,再到張充和,有關合肥四姐妹的圖書,這些年來出版不少,幾乎每年都有一兩本面世,但是關於張家六個兄弟的圖書,則一直闕如。近日浙江大學出版社整理出版《張宗和日記》即將在上海書展亮相面市,該書的出版,將彌補這一缺憾,有助於改變一下目前張家出版的“陰盛陽衰”的局面,推進關於張家文化的研究向更深更廣的層面開展。

此次出版的《張宗和日記》為第一卷,共收入張宗和先生自1930年至1936年記錄的日記共十四本(第一本至第十六本,其中第十二、時三本遺失),基本跨越張宗和從東吳一中到清華大學的學生時代。由張宗和之女張以䇇親自整理,書中除涉及個人隱秘的部分稍做刪改,基本保留日記原貌。日記內容主要是對張家姐弟在蘇州的家庭生活、張宗和個人情感經歷以及作者在蘇州、上海、北平求學時的校園生活的記錄。讀者從中既可以看到張家知書重教的家風的養成,也可以真實感受到張家姐弟們父母恩寵、姐弟和樂的天倫之樂,還可以真實具體地感受民國時期青年學生的學習、情感、校園生活。當然,日記中也側面描寫了那個時代的學生在民族危亡的大背景下的愛國情懷。可以說本書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和出版價值。

本書尚在整理之時,先後得到多位學者、專家的一致好評。著名文化學者鄭培凱先生評價說:“蘇州九如巷在民國期間不但出了名滿天下的‘合肥四姐妹’,還有她們下面六位精彩的弟弟,每個人都展現了大時代青年文質彬彬的風範。這本民國期間的日記,是‘大弟’張宗和的私密記錄,鉅細靡遺地記載了一個時代的風采。翻開書頁,不僅看到合肥四姐妹的窈窕身影,還見到周有光、沈從文、韋布、顧傳玠、俞平伯、陳寅恪、錢穆、蕭乾、趙景深、林徽因、梁思成、梅貽琦、錢偉長,以及抗戰前後那些謙謙君子的群像。”

著名文化史學者、《傅山的世界》作者白謙慎評論說:“張宗和先生近半個世紀的日記,既是瞭解當時的社會、教育、文化、藝術的珍貴文獻,也可讓人從中窺見合肥張家姊弟一代風華背後的日常點滴。”

著名文史學者、華東師範大學任教授陳子善先生則指出:“張宗和先生出身世家,又畢業於清華歷史系,因此他這部倖存的日記,不但對後人研究沈從文、周有光等諸多大家,對研究合肥張家頗具參考價值,而且可讓人從中窺見那一代人文知識分子的成長曆史和心路歷程。”

《合肥四姐妹》的作者金安平女士也一直關注此書的出版,並熱忱向讀者推薦此書。她本有意參加本書在上海書展的新書首發式,但由於近日史景遷先生身體欠佳,需要照料,故未敢跨洋遠行。

據張宗和之女張以䇇女士介紹,張宗和一共保存有日記七十三本,浙江大學出版社擬在未來2-3年內再推出《張宗和日記》第二卷、第三卷、第四卷……除了整理出版張宗和先生的全部日記,浙大社還擬整理出版張宗和先生與張家姐弟們的通信《九如巷家書》,並再版張宗和先生在民國時期自印的《秋燈憶語》(記錄張宗和與前妻孫鳳竹在抗戰時期的悽美絕戀),讓讀者能更全面地瞭解張宗和先生和一代知識分子的人生經歷和心路歷程。

有關合肥張家的圖書出版,以往都以北京三聯書店和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為主,近三年來,浙江大學出版社則有異軍突起之勢。自2015年出版《逝年如水——周有光百年口述》《流動的斯文——合肥張家記事》兩書之後,浙江大學出版社似乎有意在合肥張家這個出版“富礦”上不斷挖掘,先後整理再版了“張允和文集”三種(《浪花集》《曲終人不散》《崑曲日記》),雖然是舊書新出,但是精緻典雅的裝幀,還是讓讀者眼前一亮。在本書首發期間,流動的斯文——合肥張家圖片展已經在上海市楊浦區圖書館亮相,展覽將持續至8月底,並有計劃前往各地巡展。展覽期間,張以䇇老師及著名書評人、出版人、策展人綠茶老師還將於18日下午在楊浦區圖書館舉行圖書分享會,屆時喜歡張家文化的讀者和書友,將可以一飽眼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