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身西部小城的985高校,5年获得14项国家科学技术奖

国家科学技术奖是指为奖励在科技进步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国务院设立了五项国家科学技术奖,而其中三个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最为大众熟知,被称为“国家三大奖”。“三大奖”以其评审严格、含金量高,已经成为科研实力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藏身西部小城的985高校,5年获得14项国家科学技术奖

在我国西部,有这样一所985高校:他藏身西北小城,80年来始终致力于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他的科研成果惠及全体国人,他就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今天,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近5年(2012-2016)荣获国家三大奖的情况:

藏身西部小城的985高校,5年获得14项国家科学技术奖

1.国家自然科学奖:奖励在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等基础研究和信息、材料、工程技术等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我国公民。

2013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保所邵明安院士的《黄土区土壤-植物系统水动力学与调控机制》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国家技术发明奖:授予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做出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重大技术发明的中国公民。

2016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医学院张涌教授的《良种牛羊高效克隆技术》荣获国家科技发明奖二等奖。

3.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予在技术研究、技术开发、技术创新、推广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成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以及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工程、计划等过程中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中国公民和组织。

2012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建学院梁宗祥等的《高坝泄洪消能防护和雾化安全技术与应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12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康振生院士等的《中国小麦条锈病菌源基地综合治理技术体系的构建与应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2012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韩明玉等的《苹果矮化砧木新品种选育与应用及砧木铁高效机理研究》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13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建学院栗晓玲等的《干旱内陆河流域考虑生态的水资源配置理论与调控技术及其应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13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科学院刘小林等的《北京鸭新品种培育与养殖技术研究应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13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科学院陈宏等的《南阳牛种质创新与夏南牛新品种培育及其产业化》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13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贾志宽等的《旱作农业关键技术与集成应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14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吉万全的《小麦种质资源重要育种性状的评价与创新利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15年,西北农历安科技大学资环学院杨学云等的《主要粮食产区农田土壤有机质演变与提升综合技术及应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1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保所冯浩等的《西部干旱半干旱煤矿区土地复垦的微生物修复技术与应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15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学院王永华等的《以桂枝茯苓胶囊为示范的中成药功效相关质量控制体系创立及应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16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李华的《中国葡萄酒产业链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自2012年到2016年五年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共荣获国家三大奖14项。这些荣誉不仅证明了西农的科研实力,更为我国现代农业和环境治理做出了巨大贡献!

藏身西部小城的985高校,5年获得14项国家科学技术奖

在未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还将继续秉承“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办学理念和“诚朴勇毅”的校训,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科教事业发展!

欢迎大家选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造,更多资讯请关注头条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招

部分素材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研处官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