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你說什麼都會否定你的人,都是什麼心態?


我是於平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簽約心理諮詢師

生活中確實有這樣的人,習慣性的否定別人。而被否定的人呢,屢屢被打擊,慢慢的從感受到不被接納,到不自信,到最終放棄。

我們常說一個人今天的行為模式,都印刻著揮之不去的童年的烙印。他今天在關係中習慣性的差評,只不過是在讓你也體會他習以為常的生活體驗而已。


在不被接納,不被肯定的環境中,要維護小小的自尊活下來的唯一辦法,大約就是不斷地提出自己的意見,或直接否定別人。在他的生存環境中,唯有在言語上壓倒對方,才能守住自我。


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在他的《自卑與超越》一書中告訴大家:我們每個人的人生目標,就是擁有屬於自己的優越感。


在面對處處被貶低時,有些人會因此而放棄甚至自我否定,有些人會築起厚厚的心牆抵擋傷害,也有些人會憤然出擊回之以劍。毫無疑問,這些都是自我防禦機制,保護自我免受更深的傷害。


那些通過否定他人,不斷尋找別人錯誤,以顯示自己高人一等的人,無疑是在差評的環境中頑強求生的勇者。

只是,他不懂,在這個世界裡並不是只有差評。

如果遇到喜歡否定他人的人,最好不要跟他們講道理,因為他們的說話一般並沒有什麼邏輯,換做他來也好不到哪裡去。

他們喜歡和在否定他人的過程中獲得快感,卻從不在乎對方的感受。

所以與其糾纏,不如冷靜下來,思考這場爭論有沒有意義。

沒必要把他們說的話放在心上,因為那些內容並沒有意義。畢竟我們都不想在無意義的抗爭中,最終“努力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這樣真的不值得。

作者簡介
於平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簽約心理諮詢師
諮詢領域:情緒困擾、人際交往、職場壓力、個人成長、兒童青少年成長困惑等。善於通過聆聽、敘事等互動模式,協助來訪者探索自己的內心,發掘自身的資源與力量。
不管你有任何心理或情感困惑,可以關注及私信我們的頭條號,向作者提問諮詢!

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


婦專委特邀心理問答專家志願者王宏梅:


王宏梅,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中級職業指導師。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會員,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專家講師團講師、公益人。熟識精神分析、家庭治療、敘事療法。擅長領域:夫妻關係、親子關係、人際溝通。

可能有如下幾種可能:

如果他對所有人的話都否定,那麼這可能是他的模式。

持這種反應模式的人,可能出生在一個習慣性批評與否定的家庭,父母雙方或者其中一方是我們經常說的“人生差評師”,那麼他很可能就自然而然地習得了這種模式,而不會別的模式。

除了原生家庭對他的影響,還有可能是他對自己的人生非常不滿意,我見過很多國內一流名校畢業的人過得很差,但是他把自己的失敗歸因於外界,他幾乎對所有人都不滿意,他怨恨政府、抱怨社會,總之沒有讓他滿意的,這樣的人也會對任何人的話都持否定態度。

如果他對別的人並不如此,而只對你的話否定,那麼他可能對你有情緒。

要麼他對你的領導不服氣、要麼不知道你什麼時候說了讓他不開心的話讓他心裡過不了那個坎,他又不會表達、不會人際溝通,只好用否定你、懟你的方式來表達他的不滿。

他可能想吸引別人對他的關注。

小孩子想吸引大人關注的時候往往通過故意搗亂來引起你的注意,如果你以為只有小孩子才會這樣做,那可就錯了,很多大人也是如此,那些自認為懷才不遇、恃才傲物的“才子”,尤其喜歡用這種方式來表示:“我可不是人云亦云,我可是有才華的,還不趕快重視我!”

遇到這種人,的確讓人不舒服,我們應該如何跟他相處呢?

如果他這個人並不值得交往,比如,他人品一般甚至很差、沒有才能還脾氣大、不會說話還不以為然,明明沒有啥內涵還想通過懟別人來故意顯得與眾不同,這就沒什麼意思了,那不妨對他敬而遠之,也用不著跟他計較,我們要做的事情還很多,沒有時間和精力放在他身上,而且如果跟他一般見識,反倒拉低了我們的層次。

如果他這個人還不錯,值得交往,只是不會表達,那就敞開心扉跟他談一談,在跟他交流時態度要謙虛、誠懇,不批評、不指責、不評價,告訴他,你很珍惜他、看重他,希望跟他有更好的情誼,但是當他總是在拒絕你的時候,你感到不舒服,如果他對你有什麼不滿意,希望他能說出來,消除誤會、重建關係,如果他對你沒有意見,那麼希望他能用更積極的態度來對待你。

俗話說:“朋友千個少,敵人一個多”,用你的真心來為自己爭取更加和諧、友好的職場與生活環境。


心理衛生協會婦專委


題主你好,我是渡仁心理的一名諮詢師週週,對你的這個問題簡單談一下我的看法吧~

大黑和小白今年剛畢業,應聘到同一家公司工作。平日裡除了工作接觸,私下來往比較少。一天下班,正好只剩大黑和小白在辦公室,大黑問小白下班後的去處,小白說,正好臨近過年,想要給自己買一件新衣服。於是,倆人一商量,便約著一起逛街。小白身材嬌小,皮膚白皙,長相乖巧,常常喜歡穿顏色鮮豔的衣服。於是,按照小白的慣性,希望購買適合自己平日穿衣風格的衣服。但是在逛街的過程中,大黑的種種表現,讓小白感到不適。比如,小白看上了一件紅色的大衣,自認為上身效果很不錯,請大黑參考時,大黑認為小白個子挨小,不太適合穿過膝大衣。小白想了一想,似乎有些道理,便想著再逛逛。接著,小白又看上了一件玫紅色打底的毛衣,很襯自己的膚色,但大黑又認為,毛衣款式老氣,不適合小白的年齡。小白參考了大黑的意見,又放棄了。就這樣,她們逛了3個小時,什麼都沒買。小白感到很困惑,似乎自己選什麼都不對,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審美是否有問題,為什麼總是不滿意呢?

事實上,小白不是對自己不滿意,而是因為一再的被否定,造成的不滿意。

再來看看大黑,大黑對自己也不滿意,總是認為自己骨架大,膚色黯,面對嬌小的小白,這就更加彰顯了大黑的缺點。大黑為此感到有些自卑,但又不希望自己被別人發現。於是,小白每看上一件衣服,她都會評頭論足一番。似乎只有這樣,才能證明自己的優越性以及存在感。是的,正是因為我不如你,但我又不願意承認這種不足,所以,想要控制這種自我否定的魔抓便伸向了他人。大黑希望被他人肯定的思維支配著自己不斷的提出意見,不斷的否定小白。既然我在外形上不如你,那麼我的言語就一定要勝過你。我會控制你,來迎合我的需求,達到我的目的。

大黑是自卑的,卻不願意承認這種自卑,不願意看見他人比自己好,這種掩飾自卑的防禦機制啟動後,大黑就開始攻擊他人,來獲得自己所謂的安全。


像大黑這樣的個體,在生活中其實並不少見。面對他們,人們總是敬而遠之,但是,有些人可以躲開,有些人並不能躲開。比如,家人。他們陪伴我們一路成長,尤其在我們小時候,在我們無法辨認,無法反駁的時候,似乎接收這些否定的信息是唯一的出路。當我們習慣於接收這樣的信息後,自我否定便成了自己的一部分,害怕、脆弱、無法正面看待自己。這個過程是痛苦的,我們會因此感到憤怒、甚至憎恨,想要與這個個體劃清界限。

然而,越來越遠的距離讓大黑這樣的個體,會感到更加不安,更加攻擊。因為我已經很自卑了,你們為什麼還要離開我?

這樣的對立面,發生在很多人的身邊。但是,沒有太多人願意試著理解大黑,為什麼她會如此否定他人,出現這麼強烈的攻擊性。

這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講。首先,我們從自我防禦機制的角度來理解。自我防禦機制是自我用來應付本我和超我壓力的手段。當自我受到本我和超我的威脅而引起強烈的焦慮和罪惡感時,焦慮將無意識地激活一系列的防禦機制,以某種歪曲現實的方式來保護自我,緩和或消除不安和痛苦。防禦機制是支持自尊或通過自我美化(價值提高)而保護自己及防護自己免於受傷害。對於大黑來講,他人比我好就是對我的傷害,為了避免這種傷害,我需要先發制人,控制我們的談話,控制我們的肯定,只有我才是最強大的。至於是否對他人造成了傷害,對於大黑來講並不重要。

大黑這個案例只是很小的縮影,喜歡否定他人的個體,為了保護自己免受傷害,會不斷的尋找他人的錯誤,造成他人不適,似乎這樣,我才會顯得高人一等,我比你更聰明,更瞭解,更有資格等等。那麼為什麼需要證明這種高人一等呢?阿德勒在《自卑與超越》中寫到:“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為沒有一個人對其現時的地位感到滿意;對優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的通性

。然而,並不是人人都能超越自卑、關鍵在於正確對待職業、社會和性,在於正確理解生活。那些自幼就有器官缺陷或被嬌縱、被忽視的兒童,以後在生活中容易走上錯誤的道路;家長和教師應培養他們對別人、對社會的興趣,使他們真正認識‘奉獻乃是生活的真正意義’。這樣,他們就能夠從自卑走向超越。”

曾幾何時,自卑只是一個貶義詞,似乎就和抬不起頭,說不起話,自我貶低緊緊相連。然而,自卑也有兩面性,它是我們成長的動力,正是因為我們意識到自己的不足,才希望通過努力更好的完善自己。

這是真實的人們,人性的複雜原本就不是一兩句所謂的道理就能解釋的。也許過去我們無法避免受到傷害,但是現在我們有權利選擇不再受傷。不管是傷害者還是受害者,都是因為啟動自我防禦機制而沒有采取更合理的應對方式,不知如何面對自己的脆弱,也不知如何面對他人的攻擊。

我們無法控制他人的行為和想法,但我們可以嘗試更多角度的理解他人。如果不願意,也不用勉強自己,因為愛自己,才是人生重要的課題


渡仁心理諮詢師團隊


首先這種心理是不健康的,此類人一定在原生家庭中受過刺激。

2015年,我在武漢一家飯店上班。認識了裡面的同事,他說我們可以叫他小江。我們就以小江為例解讀一下。

因為那邊的餐飲店剛剛裝修,我們是連鎖企業,所以我和一個女孩子從江蘇去了那邊幫忙。

首先介紹一下這個女孩子,女孩子是江蘇某地本地人,我在火車站等她一起做高鐵去武漢。我給她買的動車票,兩百多塊錢。

路上她告訴我,她沒出過遠門,所以為了讓她有安全感,我沒有坐車,我的票在動車頭連接的另外一個動車組車廂裡,於是我站她坐。路上還熱心問她餓不餓,渴不渴,給她買水喝。

到了地方,我又去買地鐵票,乘地鐵到達那個地方。到了地方,武漢那邊的人過來接我們回去了我們住的是宿舍。

第二天,女孩告訴我,宿舍環境很差。雖然在江蘇住的也是宿舍,但是環境卻有千差萬別,對於這一點,我是承認的。宿舍環境卻是不咋地。

然後女孩以沒現金為由,向當時的飯店老闆借錢買生活用品。被子什麼的,當時是正月,冷!

第三天,老闆報銷了女孩的車票,她並沒有把報銷的錢給我,雖然她知道她的票是我給她買的。

女孩以宿舍衛生間洗澡不方便為由,要去找個浴池洗澡。如果找不到地方洗澡,就馬上離開武漢回江蘇。

於是乎,小江同志急了,我覺得小江是對這個胖胖的女孩有愛慕之心的,雖然,我看著就渾身不好。於是小江就到處找浴池,正在找的時候,女孩靈機一動,我們去賓館洗澡吧。

於是乎,找到一家賓館,開了鐘點房,房費我付的。我和小江本來是打算在樓下等她的,但是她說上去看會兒電視又沒什麼,於是我倆就去了。(賓館也不咋地,沒熱水,還有老鼠🐭🐭🐭)洗好後,他們在房間聊,我去衛生間。

第四天,我家裡有事,回老家了。女孩看我沒來,以為我跑回去了。(其實,她是來幫忙的,過幾天就回去了,而我是常駐武漢的。)女孩吵著要回去。

第五天,上午辦完事兒,下午我就回來了。

第六天,早上我來上班,女孩已經收拾好東西準備走了,看到我後說,你又來啦?我點頭。小江把女孩送到汽車站。

第七天,我問女孩要車票錢,女孩說等會給我。於是我等了一個月。

在這一個月的時間,她利用小江對她的愛慕不停地詆譭我,說小江在我眼裡什麼都不是。反正就是各種詆譭。(我就納悶了,我剛認識小江幾天,我為什麼要說他壞話,就算我說他壞話,我又為什麼對你講,我才認識你幾天?)因為我和小江走得比較近,或者小江想通過我多瞭解那個胖女孩。或者,小江在店裡面沒幾個人搭理他,他只能和我這個新來的走得近。

還有這個女孩滿口生殖器,我很反感。我說過她,她說她比較女漢子。我沒有再反駁她,但是那天我發了一條說說。

對於我來說,錢給不給我無所謂(客套話,別當真),氣是一定要出的。於是我有事沒事打電話給她發短信要錢,諸如我信用卡要還款,趕緊還錢給我,開房錢不要了,趕緊還錢給我,零頭不要了,趕緊還錢給我!終於,她給了我兩百塊,給了就給了,總比一分不給的好。我情願買兩百塊錢的包子餵狗,也不想讓她佔便宜!

我一直在思考,小江什麼眼神怎麼看上這樣的女孩!

事實證明,我的考慮的事情真的是有原因的,親,還記得那句,物以類聚嘛。

沒錯,後來我發現特麼的,小江也是這種人,怪不得。

首先講述一下,小江之前一直和我強調,他十歲之前在農村,十歲之後就不在了,農村生活很辛苦,比如走在田邊的時候,要閉著眼睛跑,因為田裡的路上有蛇🐍🐍🐍。我想想都恐怖。我以為他家後來搬到城裡了原來不是,是他母親改嫁到城裡,他和他媽媽,和繼父,繼父的兒子一起生活。

不知什麼原因呢,小江說話特別特別尖酸刻薄。記住是特別!無法用言語來形容。

他說我來是不是來搶他的位置的,我詫異,我特麼一個前廳的人,我搶你個雞毛呀。

小江有被迫害妄想症,這個是真的,總感覺,這個人要搶他的位置,小江相當於一個後廚主管之類的吧。每來一個新人,他都說,那人是來搶他位置的。

起初我還和他一起租房子住,後來我受不了,搬回了宿舍。再後來,他就回家學駕照了。再後來,我刪了他的一切聯繫方式。

因為有一次我和對象聊天,不想,被他瞄到一眼,他問我是不是跟那個胖女孩聊天,因為他有看到名字,因為兩人名字有一個字是一樣的,被他看到,就以為是那樣,天了個嚕,我有病呀,為什麼要和那個胖女孩聊天!!!!!!!!!!
我為什麼加她qq,我有病嗎?!!!!!!!!!!!

他不信,我給他看,他才相信。

最後給大家爆個料,小江對我講的,在賓館那次,我在衛生間,大號!胖女孩在房間穿衣服,小江背對她,胖女孩問小江,小江,我現在浴巾拿掉,你轉過來看看我,小江沒有轉身,胖女孩問,小江,你想上我嗎?來嘛!小江說,我拒絕了,因為啥原因,我也忘了

胖女孩1米6左右,大概120左右,那畫面太美,不敢想

胖女孩借老闆的錢也沒有還!


雨洛歷史說


生活中經常遇到這樣的人,而且一般這樣的人都是我們周圍比較親密的人。這種總是否定我們的人令我們很受傷。可是這令人很費解:總是否定別人,對說話的人自己有什麼好處嗎?否定他人,對說話者本人的好處有兩個。

一個是通過否定他人,說話者可以提升一些自己的價值。舉個例子,如果一個人自己工作能力不夠強,但是他們看到周圍有工作能力強的人,就常常會否定他們。我們通常把這種行為描述為嫉妒。這時候,因為否定了他人的能力,從而可以顯得自己的能力沒有那麼差。

還有一個原因和這差不多,說話者實際上知道自己的不足,但承認自己是失敗的很難,因此他們潛意識上會把這種對自己的指責安在別人頭上,這樣TA就可以避免承認自己的無能,就可以繼續在自己構想出來的假象中毫無壓力地生存。要注意的是,這些原因可能當事人自己也不清楚,很多過程都是在無意識中進行的。這可能是他們已經形成的一種習慣和模式,是他們的侷限。

實際上,我們生活中總是會碰到各種各樣的人,也會有各種各樣的摩擦。有時候別人會否定我們,的確是因為我們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好。但凡事都有兩方面,如果一個人總是指責我們,那肯定有TA的心理需求在。所以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我們需要客觀地看待這些,儘量避免因為他人的侷限性而給我們自己帶來太大的影響。怎樣客觀地看待?大概需要我們首先對自己有足夠的瞭解,這樣當別人在否定我們的時候,我們就知道,哪些是我們的問題,哪些是他們的了。


鵜鶘心理陳小康


無論你說什麼,都要習慣性地進行否定,可能是他的內在有著很強大的動力或需要去促使他這麼做。而且這往往是無意識的。應該是有一個源頭。而且這個源頭也是大概分兩種形式。一種是他的父母在他小時候就是以這樣的方式對待他,無論他說什麼,做什麼,總是會對其進行否定,甚至進行打擊。那麼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人,自然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耳濡目染之下,就習得了這樣的“優良傳統”。第二種情況則是,父母儘管不會直接否定他,但也極少肯定表揚他。甚至有可能會肯定表揚別人家的孩子,就是不願意以同樣的態度來對待自己家的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起來孩子,心理大約是不平衡的,“憑什麼別人就可以得到認可,而我怎麼也無法得到?”於是可能會產生想要打擊他人來維持心理平衡的心理。
其實這種人的內心是虛弱的,自卑的。但是直接面對自己的真實感受,無疑是痛苦的。因為內心虛弱,敏感,所以外面一有風吹草動,就可能令他內心掀起軒然大波。所以,他是時刻處於戰鬥狀態。一有靶子出現,他就要“開槍”。哪怕是有人在他面前說:“今天的天氣不錯”。也會刺激到他敏感的神經,就要開槍鎮壓——“不!昨天的更好!”他需要用這樣的方式突出自己的存在感與價值感,讓大家都能注意到他。從結果而言,他確實是通過這樣的方式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只是這種注意是負面的,想要遠離他的,人際關係也會很差。

答者:暖心理諮詢師陳嘯

快來關注暖心理頭條號,溫暖你的世界 讓我們一起溫暖世界 ~


暖心理


做人,無論你說什麼話都被同一人否定,這是很苦惱又很無奈,甚至很不爽。那麼,否定的人,以洞見之見,至少有以下三種心態。 第一,他(她)是你的死對頭,跟你曾結下很大矛盾或樑子,心理看你不順眼,對你產生了敵意,生活、工作上對你所言所為皆全盤否定,目的想讓你遠離它,因為它不想見到你。這種可能由情、愛變恨,或你曾多次觸犯了別人核心和底線。你找個機會,和對方商處,宜早點了結。 第二,他(她)是你的競爭對手。它怕你影響了它晉升,阻擋了它好處。通過找茬,全盤否定你的言行,打壓你的鬥志,達到你向它低頭,臣服,不再構成威脅。你有實力,想出頭,就要有更大的支撐和實力。否則,向對方低頭,握手言和,別人拿大頭,你拿小的,也是自保之策。 第三,你的言行,太欠水準了,胡說八道或口若懸河,沒有可行性和實用性。別人否定你,是在真誠幫助你,你要感謝別人。無論工作、學習和生活,敢於指出你不足,正確否認你觀點的人,你都要感謝別人!只有改掉不足,人生才有進步。當別人否認你時,先從自已身上找問題,再尋解決之策。 希望上述回答,對你有幫助!


生活洞見


我曾經也是一個隨意否定別人的人,時間久了,我發現很少有人願意繼續和我交往下去。你看,我的人際關係也好不到哪裡去。怎麼辦呢?幸好我遇到了一些良師益友,他們教我深入地覺察自己的內心。

首先,隨意地否定別人是想證明我自己很厲害,看到他人漏掉的某些方面。

這個跟我見到一些領導者批評方式有關了,他們批評人總有一個套路:先誇獎後批評。於是,我就認為前面那些誇獎都是虛的,假的,只是客套話而已。真正對人家好就是指出對方的不足,這個才能證明自己眼光獨到,水平高超。

其次,老是想否定別人,細想一下,我也沒有嘗過被人肯定的滋味啊。

上面我說過了,我認為領導者的誇獎都是假的,這個是社會領域。放到原生家庭裡,我媽喜歡挑我不足的地方說。比如說吧,有一回考了98分,她就會說誰誰誰考了100分。工作後,第一月工資1500元,我媽說,這麼少,養活自己都成問題。無論,我做什麼,她都可以貶低我。我自己都沒有嘗試過被人肯定的滋味,我怎麼會肯定別人呢?

直到我遇見了一些年長的朋友,他們會經常說起我的優點,比如長相清秀啊,做事速度快啊聰慧啊等等。第一次被人肯定時,我感動得想流淚。


第三,有些否定是故意,這種是屬於冷暴力,自己要警惕了。

也就是說,有些否定是故意針對你,你就要自己觀察了。否定你的人,如果對別人也是這樣,這是他的問題。如果只是針對你,那麼估計兩人之間有什麼誤解了。


時間長了,這種否定就是冷暴力了。


對於經常否定你的人,主要看自己的能力和需求。如果自己內心夠強大,那就不要管他怎麼說了,有時間和時間找他聊聊,他這麼做的原因是什麼。如果自己的內心脆弱,那麼能遠離就遠離吧。


悅讀越歡喜


不請自來,我是心理諮詢師,劉暢。期待你的關注,瞭解他人,懂得自己。

有一種人,不管你說什麼都會否定你,你說1,對方會說2,你說甲好,對方會說乙也有優點。你說吃蔬菜好,對方會說吃太多也不好。看似毫無章法,只要你說的他否定就行了,但大部分用這種方式和別人交流的人,都是在彌補自身的不自信,自卑情緒。

於是,他產生了過度補償的行為,也就是到處突顯自己的知識、突顯自己和別人的不同。其實可能他也覺得1是答案,也覺得甲更加合適,也知道適量吃蔬菜是好的,但他過度補償的行為模式促使他去否定別人,只有這樣通過和別人的比較,高人一等的感覺,才能夠讓他自己覺得自己是懂得多的,和別人不一樣的,是可以自信的。

所以這種人展示出來的自信,其實是虛的,是外強中乾的。

另外過度補償也可能是從某些別處丟失了自信,於是在你的面前進行補償,好撫慰他自己的心靈,讓自己重新找到自信的感覺。

當然,這樣的人也缺少了人際中的智慧,如果是領導那還可以理解,但不是上下級的關係,平等相處的話,這樣的人肯定會讓人很不愉快的。

當然還有就是兩個人三觀上的碰撞,當一個人不能夠接受五彩繽紛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時,就會對別人灌輸一些自己三觀的觀點,期望能夠改變他人,獲得認同。

你的閱讀就是給我最大的熱愛,

你的轉發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願我有幸,能陪你度過那些難熬的日子。

歡迎點贊以及在評論區發表自己不同的觀點~!


心理諮詢師劉暢


源於極度匱乏的安全感。我姥姥便是如此。從小到大,無論家人提出什麼想法、意見、建議,她都是一通打擊。

如果你辯解兩句,那不好意思,她會猛然加大火力,批評否定你。

如果你再辯解兩句,她會皺起鼻子,乜斜著你,很鄙夷地說:“你懂個啥!我活了多大年紀!我走的路比你走的橋還多!我吃的鹽比你吃的米還多!”

如果你膽敢堅持意見,她會硬邦邦地給你甩一句:“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不知好歹的東西!

她把控著生活中的所有細節。

例如,蒸米飯放多少水,必須她看過才行。萬一你沒給她看,你蒸得再好,她都會罵你;如果你給她看過,哪怕做的米飯是夾生的,她也不吭聲。

在這種家庭氛圍下,我媽媽和兩個舅舅養成了極度不自信、沉默寡言、缺乏主見的性格;姥爺是唯唯諾諾的性格。

因為姥姥常常打擊我,我對她的感情極為複雜。

後來慢慢成熟,才發現姥姥這樣的性格源於成長經歷。她自小生活在一個缺乏關愛的家庭,而且居住場所幾次遷移。也無法交到可以信任的朋友。長此以往,安全感極度匱乏。

她之所以要把控所有的細節,都源於不允許生活中出現她意料以外的事。如果別人有了新的想法和建議,就意味著可能出現她控制以外的“黑天鵝”。為了100%的安全感,她不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所以,如果你身邊有這樣的親人,最好的策略是理解她,用愛和包容去包圍她。讓她在一個寬鬆的環境裡,慢慢放鬆下來,彌補安全感的虧空。當她有了安全感,她的攻擊性就減弱了

很可惜,我是到近幾年才明白這個道理。可憐的姥姥去世已經多年了。如果時光能夠倒流,我會給予她更多的愛、理解、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