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奧運十年:見證一個更加成熟自信開放的中國

時間,刻錄歷史,更書寫篇章。長長的時間軸上,總有一些節點,具有特殊的意義。

2008-2018,北京奧運十年。那一年夏天,於兩千多年的奧林匹克運動史、於五千多年中華民族發展史而言,雖是滄海一粟,卻留下了無可替代的醒目座標。

2008年,時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擔任北京奧運會、殘奧會籌備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和國家主席後,他在多個重要場合大力提倡並深入闡釋奧林匹克精神:“重大賽事最令人感動的未必是奪金牌,而是體現奧運精神。這正是中國人講的自強不息。”“弘揚奧林匹克精神,加強中外體育交流,推動東西文明交融,展示中國良好形象。”

成功舉辦北京奧運,促進了綠色、科技、人文的理念融入中國經濟社會文化各個方面,推動中國以更加堅定自信的步伐邁向世界舞臺,助力中國人的全面發展,也滋養了中華民族更加尊重規則、遵守規則的品格和道德追求。

站在歷史長河回望,北京奧運,恰是這種理念之變、氣質之變、風尚之變、規則之變的最好見證者。

奧運十年·理念

從綠色奧運到新發展理念

北京奧運三大理念,排在第一位的不是“科技奧運”,也不是“人文奧運”,而是“綠色奧運”。

今天,我們不再避諱談論,北京奧運前那場“口罩風波”——因為,那是很多中國人空氣質量意識啟蒙之始。我們一步步認識到,關鍵是要衝著問題去,迎著問題的方向走。

“我們對空氣質量的認識是一個動態過程。”時任北京市環保局新聞發言人杜少中回憶,雖然那時絕大多數人還不知道霾是什麼,但環境保護已經擺上了重要位置。“當時我們就認為,保護環境、保護資源、保護生態平衡的可持續發展,在籌辦和舉辦奧運會中是居於優先地位的。”

北京奧運會後,面對持續重度汙染、霧霾警報頻頻拉響的嚴峻形勢,北京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打響了攻堅戰。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推進,以大氣治理為突破口,治霾更成為典型的協作行動:在重汙染時段,只要一發布橙色或紅色預警,整個京津冀區域的環保督察都會聯動。

調整三地的產業結構佈局,影響更為深遠。北京正在疏解非首都功能,天津、河北的工業企業也在轉型升級,三地的產業對接協作、產業發展鏈條進一步理順優化。

“中國的大氣汙染問題是複合型的,有結構性、區域性特徵,其根本原因是粗放型不可持續的發展模式造成的,所以解決環境問題必須從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入手。”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郝吉明一針見血地指出。

京津冀大地發生的變化,正是新時代的生動縮影。金山銀山與綠水青山怎樣兼得?中國工業如何突圍攻克“有製造沒智造”頑疾?中國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一系列時代之問,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引領著發展實踐。年均經濟增速超過7%、對世界經濟增長平均貢獻率超過30%、6000多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8000多萬農業轉移人口成為城鎮居民……一系列成績的取得,得益於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

逐夢新徵程,理念的指引光芒不息。

隨著平昌冬奧會閉幕式上“北京八分鐘”精彩上演,奧林匹克再次進入北京時間,北京成為世界第一個“雙奧之城”。

如何繼承2008年北京奧運會精神遺產,再辦一場無與倫比的奧運盛會?人民期待,世界矚目。習近平總書記首先提出的,就是綠色——“要堅持綠色辦奧,提升全社會環保意識,加強環境治理和汙染防控,把綠色發展理念貫穿籌辦工作始終”。

奧運十年·氣質

世界舞臺的中國聲音、中國故事、中國氣派

從2014年APEC領導人會議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再到第86屆國際刑警大會,有一個名字始終與近年來的主場外交活動相伴,它就是坐落於北京奧林匹克中心區的國家會議中心。

10年前,國家會議中心承擔著北京奧運會國際廣播中心、主新聞中心和擊劍館等多項任務;10年後,這裡已成為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型會展中心。“北京奧運是中國進一步走向世界的一個重要契機,這十年,越來越多的重要國際會議在北京舉辦,我們會展人切實感受到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國家會議中心黨委副書記孫江見證了國家會議中心從奧運新聞中心到亞洲最大會議中心的改變與發展,也見證了黨的十八大以來一場場中國氣派、中國風格的主場外交。“外國朋友說,奧運會後,他們所接觸的中國人,氣質由裡到外都變了,更加從容、自信、沉著。”

北京奧運,使中國與世界的融合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十年來,中國廣交朋友,形成遍佈全球的夥伴關係網絡。目前,已同100個左右的國家和國際組織建立了不同形式夥伴關係。

北京奧運,讓中國企業直接站到世界最高品牌展示臺上。剛剛結束的俄羅斯世界盃上,萬達、海信等7家中國企業成為世界盃的贊助商,這在之前幾乎不可想象。一家外國媒體評價說,今年中國企業贊助世界盃創下新高,打破了美歐日企業包攬世界盃贊助席位的局面。

“過去十年,伊利從最初的服務賽事,到投身於更廣泛的中國奧運事業,再到響應‘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號召,打造活力冬奧學院,成長曆程清晰可見。”作為北京奧運會和北京冬奧會的贊助商,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說,這既是企業發展的過程,也是將奧林匹克精神付諸行動的過程。

更多中國人則習慣了全球化的生活和購物。在韓國首爾明洞,到處都是護膚品的中文廣告;在毛里求斯,首張海外微信電話卡誕生,中國遊客可以用免費的流量刷朋友圈;在全球十大機場,購物可直接刷支付寶……奧運會後,越來越多的中國遊客走出國門,以更加成熟、自主的方式認識世界。

奧運如同一面鏡子,映照著一個負責任大國的交往理念。發起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促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完成份額改革和治理機制改革,設立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和“南南合作援助基金”……近年來,中國努力實施並堅定維護的,正是為了構建一個符合現代世界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根本利益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在第71屆聯合國大會主席彼得·湯姆森看來,中國所倡導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是“人類在這個星球上的唯一未來”。

今天,北京已進入2022年冬奧會週期,“在冬奧會舞臺上,我們要讓世界更好地認識新時代的中國。”北京冬奧組委新聞宣傳部部長常宇說。

奧運十年·風尚

“均衡發展的生活哲學”

這兩天,由英國知名藝術家盧克·傑拉姆打造的月光盛宴,正在北京的水立方向參觀者講述“超級月亮”的故事。直徑十米的人造月光裝置,配合燈光、音樂、視頻,呈現著奧運場館獨有的“月光如水”。

與之相鄰的鳥巢,正在演出《鳥巢·京韻》,表演、動畫、互動三位一體,傳統京劇與現代動漫技術相結合,呈現出一場場視覺盛宴。

水立方、鳥巢,這些與北京奧運、體育競賽緊密相連的詞彙,如今頻頻“跨界”出現在文化視野——

紐約知名插畫藝術家傑里米·威爾的跨界藝術展正在水立方展出,並伴隨“水立方文化節”、詩歌朗誦會、音樂欣賞會等文化主題活動;從《圖蘭朵》到連續六年的駐場演出《鳥巢·吸引》,“鳥巢已經是國內外最頂級流行藝術家彰顯實力的重要平臺”,北京市演出公司董事長張海君說。

更多的市民,則在北京擁有了一塊像巴黎塞納河畔一樣的文化憩息地:可以帶孩童到水立方親水嬉戲,接受國際頂級的游泳培訓;欣賞鳥巢每晚的“視聽盛宴”;更可以慢跑在奧林匹克森林公園,與耐克訓練營的選手擦肩而過……十年間,奧運悄然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改變著時代的風尚。

更多人則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踐行著奧林匹克憲章倡導的“均衡發展的生活哲學”。“我理解的奧林匹克精神是一種生活態度。十年前,我有一輛自行車,經常騎著它穿梭在小區和地鐵之間;十年後,我用一部手機,隨時隨地掃碼使用共享單車,每一次騎行都在為改善北京的空氣質量儲蓄‘碳匯’。”對於這些年生活方式的變化,很多人都與北京的高先生感受一樣——城市正變得更加以人為本:公園多了,無障礙設施多了,小微綠地多了,健身場館多了,城市馬拉松多了……被稱為“自行車高速路”的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路將於明年6月底完工,全程無紅綠燈,不受交叉口乾擾,專用路封閉管理、設立閘機,禁止電動車和機動車通行,眾多網友為此點贊。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風尚。當綠色、慢跑、共享單車,與追求高品位文化、不斷知識充電一起,組成新時代的生活圖景時,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的話正變成今天中國的現實:“顧拜旦從決定提出復興奧林匹克的那一刻起,就夢想著通過體育來改變世界。他想通過奧林匹克運動向年輕人傳遞人類基本的價值觀和世界觀,讓他們過上更好的生活,建設更好的社會。”

奧運十年·規則

每個人邁出一小步,社會邁出一大步

立秋的北京,天氣依舊炎熱,位於北京市朝陽區的廉潔奧運主題文化園人流如織。參觀主題展館,誦讀《廉潔奧運賦》,十年前的場景彷彿歷歷在目。

2008年盛夏,北京在向世界奉獻一場無與倫比的盛大慶典的同時,也留下了“廉潔奧運、節儉奧運”這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正是堅持廉潔奧運與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相協調,堅持節儉廉潔與有特色、高水平的要求相結合,堅持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監督,方有奧運籌辦工作的規範有序、廉潔高效,創造出令人稱道的廉潔奧運經驗。

嚴格審查工程設計、嚴格控制工程預算、嚴把場館質量關,出臺相關奧林匹克知識產權保護條例並嚴格執行,頒佈實施外國記者在華採訪規定等法律法規,遵循慣例招募國際志願者和專業志願者……在打破43項世界紀錄,展現“更高、更快、更強”的同時,北京奧運會也為中國留下了規則意識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

“每個人邁出一小步,就會使社會邁出一大步。”演員濮存昕曾為北京奧運會拍攝“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主題公益廣告。十年後,已從北京人藝退休的他發現,公益廣告中倡導的新風尚,已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從點點滴滴中帶來改變。

變化雖小,但眾多的“一小步”匯聚起來,便是一場契合奧林匹克精神和規則意識,“致廣大而盡精微”的深刻變革——

5月9日凌晨,第17屆世界中學生運動會閉幕式在摩洛哥馬拉喀什體育館舉行。福建晉江正式接過會旗,扛起了主辦2020年盛會的重任。

“從決定申辦開始,籌委會便以申辦規則為總綱,把所有活動步驟納入框架內運行,組建專業申辦團隊,熟練掌握相關規則和國際慣例。從2017年5月提交申辦報告,到7月迎接國際中體聯現場考評,再到10月進行最後陳述答辯,規則意識貫穿全過程。”晉江市世中運申辦委員會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規則是形成秩序的保障。在北京工作多年的巴基斯坦籍青年記者卡利姆·艾哈邁德對此印象頗深:“中國人在使用公共設施的時候越來越注意遵守秩序。比如在北京火車站,雖然排隊買票的人很多,但秩序一直很好,甚至在高峰時刻的地鐵和公交車上也很難見到擾亂秩序的行為。越來越多的人遵守規則,懂得尊重他人的時間和權益。”

對知識產權的尊重和保護,是規則意識的一個具體體現。就在前不久,北京冬奧組委向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提交了首批14件奧林匹克標誌和4件殘奧會標誌公告申請,隨後還將陸續提交吉祥物、口號、火炬、會歌等方面的標誌公告申請。國家知識產權局亦印發《“互聯網+”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方案》,成為互聯網知識產權保護的“頂層文件”。

從嚴格保護奧運會名稱、標識、會徽,打擊盜版和侵權,到建立與國際規則相銜接的知識產權保護法律體系,知識產權意識深入人心,保護知識產權不再是新聞。

誠信是規則意識的重要內容。從“新年不欠舊年賬”、接力為農民工結清工資的武漢信義兄弟,到用十年時間為去世兒子還清19萬元債務的重慶老人,再到越來越多的企業把誠信經營當作生存發展第一要務,誠實守信日益成為社會生活中的共識。

規則意識還突出體現在破除“潛規則”上。這種“潛規則”,又以“腐敗亞文化”為甚。

曾幾何時,在“腐敗亞文化”流毒的影響下,似乎求醫、求學、求職都得“求人”,辦企業、上項目、買房子都需要“找關係”,以至於有人慨嘆:“章子不如條子,條子不如面子”“有關係走遍天下,沒關係寸步難行”。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層層推進、步步深入,為抵制“腐敗亞文化”、破除“潛規則”提供了良好契機。由此帶來的變化,就在身邊。

來自北京市豐臺區的小學老師說:“有的時候個別家長想約老師吃個飯或送個禮物,我們都會明確拒絕並告訴家長,我們對每一個孩子都會用心教育,請他們放心。”

來自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的患者家屬說:“我母親做手術,本想給醫生包個小紅包意思一下,心裡有個安慰,但醫生堅決不收,還跟我們說不用擔心,不要有心理負擔,手術很順利,我母親恢復得也非常好。”

來自江西省武寧縣的養蜂專業戶說:“鎮村幹部在幫我辦理林地經營權流轉證的過程中,沒有吃我一頓飯,沒抽一支菸,很快就幫我辦好了證。”

《紐約時報》網站“中國來信”欄目刊登的一篇題為《主席“打虎”,鼓舞人心》的文章寫道:“中國國家主席所領導的反腐敗減少了普通人辦事的成本。”

正如他們所說,全面從嚴治黨帶來黨風政風持續好轉,黨風政風又與社風民風緊密相連、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從而帶來社會環境的風清氣正,進一步推動規則意識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

今天,經歷奧運洗禮的中國,正以更加成熟自信的大國氣質,在綠色、共享、開放、廉潔之路上,步履從容、步伐堅定地前行,努力把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辦成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奧運盛會”,向祖國人民、向國際社會交上一份滿意答卷。(中國紀檢監察報記者 瞿芃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蘭琳宗 徐夢龍 李靈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