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容易望文生义的20个成语,你错了几个?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这些千锤百炼的成语,如果不好好学习,很容易在使用的过程中贻笑大方~今天跟小编一起来看看最容易望文生义的20个成语吧~

最容易望文生义的20个成语,你错了几个?

1.空穴来风

【出处】:战国·楚·宋玉《风赋》: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

空穴是来风的条件,既能来风,必有空穴,指传闻有一定根据。

经常被误用来表示毫无根据的事情。

2.七月流火

【出处】:“七月流火”语出《诗经·国风·豳风》“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指天气逐渐凉爽起来。“七月流火”是说在夏历七月,天气渐渐转凉,每当黄昏的时候,可以看见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

现在常被误用来形容七月的天气十分炎热,闹出望文生义的笑话。

3.目无全牛

【出处】:先秦·庄周《庄子·养生说》:“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极度纯熟的境地。

易误作缺乏整体观念。

4.首鼠两端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武安已罢朝,出止车门,召韩御史大夫载,怒曰:“与长儒共一老秃翁,何为首鼠两端。”

意思是迟疑不决,拿不定主意。

现经常被误用来形容一个人言行前后不一致。

5.差强人意

【出处】:《后汉书·吴汉传》:帝时遣人观大司马何为,还言方修战攻之具,乃叹曰:“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

意思是大体上使人满意。

经常被误用为不能使人满意。

最容易望文生义的20个成语,你错了几个?

6.炙手可热

【出处】:唐·杜甫《丽人行》:“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现经常被误用来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离其本义。

7.一言九鼎

【出处】:司马迁《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

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有份量,能起很大作用。

现经常被误用来表示守信用。

8.不足为训

【出处】:明·胡应麟《诗薮》:“君诗如风螭巨鲸,步骤虽奇,不足为训。此词与教训无关。

意思是不值得作为典范或法则。

现在常被误用来表示不值得教训某人。

9.方兴未艾

【出处】:宋·陈亮《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天下非有豪猾不可制之奸,虏人非有方兴未艾之势,而何必用此哉!”

方,正在;兴,兴起;艾,停止。事物正在发展,没有停止。多形容形势或事物正在蓬勃发展。

现在常被误用来表示事物刚刚兴起远未形成气候。

10.不刊之论

【出处】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议论》:“故中兴难于创业,是谓不刊之说。”

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现在常被误以为没有刊登出来的言论。

最容易望文生义的20个成语,你错了几个?

11.火中取栗

【出处】十七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的寓言《猴子与猫》载:猴子骗猫取火中栗子,栗子让猴子吃了,猫却把脚上的毛烧掉了。

偷取炉中烤熟的栗子。比喻受人利用,冒险出力却一无所得。

经常被误以为冒险为自己取得利益。

12.不绝如缕

【出处】《公羊传·僖公四年》:“夷狄也,因亟痛中国,南夷与此狄交,中国不绝若线。”

绝:断;缕:细线。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往往被误解为连续不断。

13.不名一文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六章:“老兄明白,弟半生书剑飘零,寄食江湖,囊中不名一文。”

名:占有。一个钱也没有。形容极其贫穷。

现在被误解为不出名、没有名声。

14.不以为然

【出处】宋·苏轼《再乞罢详定役法状》:“右臣先曾奏论前衙一役,只当招募,不当定差,执政不以为然。”

然:是,对。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多被用作表示毫不在意。

15.不赞一词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指文章写的好,别人不能再添加一句话。也指一言不发。

现多被误解为不说一句赞成的话。

最容易望文生义的20个成语,你错了几个?

16.曾几何时

【出处】宋·王安石《祭盛侍郎文》:“补官扬州,公得谢归。曾几何时,讣者来门。”

曾:曾经;几何:若干、多少。才有多少时候。指没过多久。

经常被理解为在很久以前。

17.得意忘言

【出处】《庄子·外物》:“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原意是言词是表达意思的,既然已经知道了意思,就不再需要言词。后比喻彼此心里知道,不用明说。

常被误用为高兴地忘了说什么。

18.登堂入室

【出处】《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

不能理解成进入厅堂房屋之中。

19.间不容发

【出处】汉·枚乘《上书谏吴王》:“系绝于天,不可复结,坠入深渊,难以复出,其出不出,间不容发。”

间:空隙。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或情势危急到极点。

常被误解为两者之间距离近,很拥挤。

20.危言危行

【出处】《论语·宪问》:“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危:正直。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往往将其误解为:散布危险言论,做危险之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