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粵一座可以與廣州媲美的古城!被譽爲「中華姓氏第一村」

2006年龍川人口普查,僅有2000人的佗城村竟有140個姓氏,而它所在的佗城鎮4萬人口中,也有179個不同姓氏——從筆畫最少的丁、刁、卜姓,到筆畫繁雜的戴、魏、鞠,乃至十分罕見的佔、米、農、官、院等姓,幾乎佔了《百家姓》438個姓氏中的三分之一。

這消息一經見報立即轟動南粵,“中華姓氏第一村” ,當地政府當即要申報吉尼斯世界紀錄,而一些專家學者則引經據典論證一番,認為這“百姓”之謎,不僅見證了佗城“百粵首邑”的古老歷史,還意味著已被公認的從唐代開始的南雄珠璣巷的嶺南移民史,還要提前近千年——這無疑是對嶺南文化的一種新的詮釋。

嶺南最早的拓荒者,南粵最初的“移民村” 顯然,就中原人南遷嶺南的移民史來說,佗城無疑是南粵最早的“移民村”。

它古稱龍川,是公元前214年南越王趙佗任龍川縣令時所修建的一座土城。當趙佗與任囂奉秦始皇之命統領50萬大軍南征嶺南,平定百越後駐兵龍川,為了“就地安置”大批士卒,一方面上書秦始皇,從中原遷來1萬5千名女子與士卒結婚,“以為士卒衣補”;同時積極推行“與越雜處”、“和輯百越”的政策,鼓勵漢越通婚,促進民族融合——而正是這些中原士卒成了嶺南最早的拓荒者,而趙佗則成了毛澤東所說的“南下幹部第一人”。南粵一座可以與廣州媲美的古城!被譽為“中華姓氏第一村”​​

圖:南越王廟裡的趙佗 像

他們不僅帶來了中原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工具,改變了嶺南百越時期“刀耕火種”和“火耕水耨”的耕作方法,而且將中原文化帶到了嶺南,使嶺南的社會形態從原始分散的部落,一躍跨入封建社會的有序發展,龍川也因此成了嶺南最早被史書所記載的古邑——從兵營、村寨到土城,從龍川縣治到龍川郡府、循州郡府,正是為了紀念這位苦心經營嶺南長達81年的“南下幹部”,民國三十年(1941年)人們將他拓荒嶺南起步的龍川城易名為“佗城”。

不過當1949年龍川縣治從佗城北遷老隆,加上東江水患不斷,古城多次被淹後,城池被拆,居民外遷,繁華不再,古老的佗城便日益黯淡下來,從鎮到村,蕭條而冷落,幾乎成了一個被人遺忘的歷史遺蹟。

正是2006年的那次人口普查吧,再就是“中華姓氏第一村”的發現,佗城重新吸引了人們的眼球,而當專家們來到這裡尋覓時發現,僅有2000人的佗城村竟然還保存著37座不同姓氏的民間古宗祠遺址——它們被解讀為“破解秦始皇南征嶺南50萬大軍下落之謎的一把鑰匙”,是“秦朝大軍民間化的重要標誌”。而換句話來說呢?我想也許正是這些中原最初的移民和他們的後裔,在拓荒嶺南這片沃土時所留下的腳印和身影。

從“百家祠”到“姓氏宗祠一條街”

沿著東江從龍川縣城的老隆到佗城,大約也就10多分鐘車程,而漫步佗城的大街小巷,不經意間就會有一座宗祠映入你的眼簾。它們大多建於清末民國初年,佔據著街道的顯著位置,其中有歷史記載的宗祠就有89間,每姓一間——可惜的是如今這些姓氏宗祠保存下來的遺址只有37間了,儘管多已破敗殘落,但仍似在傳遞著祖上的榮耀——可不,認真追根尋源,那個姓氏家族不能上溯到兩千多年前的中原呢?

不足500米長的百姓街,據說以前聚集著13個姓氏的人家,鼎盛時曾建有10多座宗族祠堂,均為當街的房子。如今已修繕過的黃氏大宗祠三間二層的正門氣度不凡,而它左右兩邊分別是宗聖公祠和蔡氏宗祠——前者的騎牆下襬著地攤,後者儘管只剩下孤零零的一座門坊,但上面蒼遒有力的“蔡氏宗祠”四個大字仍依稀透著昔日的榮光。張氏祠堂曾是村裡最大規模的宗祠之一,一排5間的門面如今都改成了商店。另外還有羅氏的豫章堂、朱氏宗祠,有意思的是朱氏宗祠的石匾下還寫著一行小字“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區農會舊址”。 南粵一座可以與廣州媲美的古城!被譽為“中華姓氏第一村”

圖:佗城村的張氏祠堂、蔡氏祠堂

從百姓街右拐進入中山街再到相連的橫街,曾是佗城姓氏和宗祠最集中的地方。其中橫街的駱氏宗祠始建於清乾隆年間,也是佗城近年最早修繕的一座祠堂,儘管祠堂被改建得失去了原來乾隆年間那種古樸的風韻,但畢竟多少保存了歷史的記憶——駱姓的後人稱他們的祖輩可追溯到初唐四傑之一的駱賓王,而這座宗祠還是河源龍川、和平兩地駱姓的總祠。人們大多喜歡以祖先中的名人為榮,而殊不知更值得他們驕傲的,應該是那些2200多年前跟隨趙佗南征嶺南,為他們拓展出這片沃土的先驅們。 如今為了發展旅遊,佗城南門和南門街已經被打造成佗城村新的“姓氏宗祠一條街”了,經過修繕改造的劉氏、曾氏、何氏、羅氏等20餘間宗祠重新呈現在遊人面前,為這座“中華姓氏第一村”催生了一股尋根問祖熱——它被闢為“百家姓尋宗訪祖觀光區”,每逢節假日,一些遊客或外地各姓的後裔都會來到這裡尋找自家的宗祠,那種尋根問祖、香火鼎盛的景象,幾乎不亞於珠三角居民尋根南雄的珠璣巷。

趙佗故居處的“南越王廟”

自然,在佗城最知名的地標性建築,仍屬祭祀“南下幹部第一人”的南越王廟了,它坐落在村裡最熱鬧的中山街上,磚木結構,面積352平方米,頂高6.5米,二進四合院式佈局,看起來不大,也不顯宏偉,但是古色古香充滿韻味,廟門對聯“趙功澤千秋,佗德潤萬代”。

據說南越王廟就是修建在當年趙佗出任龍川縣令時的故居遺址上的,不過它的前身卻是建於元代治平元年(1351年)的“平冠祠”,清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龍川知縣藏琮改建為“南越王祠”,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走馬上任的龍川知縣胡一鴻看見南越王祠屋舍狹小,椽木腐爛,便重新改建為三楹廟宇,並改名為“南越王廟”。如今所見,是近年再次重修的,不過廟門石額所鐫“南越王廟”四字,仍是胡一鴻當年所題。南粵一座可以與廣州媲美的古城!被譽為“中華姓氏第一村”

圖:佗城村的南越王廟

走進南越王廟,中間是一長方形天井,天井四周砌花崗石欄。四根木柱分成兩組木結構架樑,前中央供奉著南越王趙佗束髮、高鼻厚唇的等身坐像,上懸黑底金字“恩施嶺表”橫匾,一看就是一位衣冠楚楚的中原漢子。後殿則祀奉著曾在龍川為官政績不俗的“龍川十賢”:宋代的蘇轍、陳次升、吳潛,明代的洪雲蒸、鄧茂官、伍儀、楊士元、林廷植、唐希孔,以及清代的耿惇。 後殿右壁上鑲嵌著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龍川知縣胡一鴻重修時所立的一方碑刻,記述了趙佗的德政及後人為紀念他而建造、重修廟宇的過程。旁邊還張貼著一張大紅紙,上面抄寫的,正是唐代於濆所寫的那首頗為知名的《南越謠》。

“嶺南第一井”越王井

離南越王廟不遠有條小巷,裡面有一口巨大的越王井,井身圓形,井口平面六角,紅砂石井欄,直徑約1.2米,深11.3米,據說是趙佗當年任龍川縣令時所掘建的——兩千多年了,也許是趙佗為佗城所留下的唯一遺蹟,唐乾符五年(878年)、明萬曆四年(1576年)和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曾三次重修過。

井後立有石碑,上刻《越井記》,出自唐長慶四年(824年)龍川的第一位進士、翰林學士韋昌明。在碑記中他稱其“泉極清冽,味甘而香”云云,還不乏感慨道:“昌明祖以陝中人來此,巳幾三十五代矣,實與越井相終始。”——顯然,這位唐代龍川第一位進士的先人,就是秦始皇時跟隨趙佗南征嶺南後留居佗城的,如今它也成了這座“移民村”的一個腳註。南粵一座可以與廣州媲美的古城!被譽為“中華姓氏第一村” 圖:越王井

越王井無疑是嶺南現存最古老的水井,更是南越王趙佗在龍川活動有確切記載的實物遺存,據說井水如今仍可汲取飲用。

龍川學宮和廣東僅存的一座科舉考棚

在佗城,最漂亮也最具氣勢的就是龍川學宮了。 它始建於清康熙七年(1668年),由照壁、長廊、欞星門、泮池、拱橋、東西廡、大成殿、明倫堂、尊經閣等組成。由於年久失修,部分被毀壞,現存大成殿和明倫堂、尊經閣,近年重修,再現了昔日的光彩。 南粵一座可以與廣州媲美的古城!被譽為“中華姓氏第一村” 圖:龍川學宮

大成殿坐北朝南。面積440平方米,面寬五間26.56米,進深24.4米,高18米,歇山頂式,重簷四出,穿鬥與抬梁式混合屋架,簷下四周斗栱重疊出跳,樑柱上雕刻著鳳、鳥、魚、龍等各式金漆木雕,顯得富麗堂皇。正殿門欞懸掛著清嘉慶元年(1796年)“御頒至聖先師大成殿”的金匾,現已被列為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與學宮相呼應的還有坐落在佗城西門的“考棚”,以前幾次去佗城都沒見過,近年經當地政府維修後,終於得以一見。南粵一座可以與廣州媲美的古城!被譽為“中華姓氏第一村” “考棚”即貢院,也就是昔日科舉考試的地方,龍川考棚始建於清光緒二年(1876年),據說是廣東唯一保存下來的一座遺存——佔地6000平方米,二進院落四合院式佈局,磚木樑架結構,內分考場、辦公室和舍宅三部分,只是現存的只有考場兩棟、辦公室及宅舍各一棟。 其中考場用許多丁字形木板隔成一個個2米見方的考間,每個考間對著一扇窗戶,據說當年那些參加科考的貢生們一進入考間就得在裡面呆上3天,巡考人則在考場中間走動監視。

考棚門前立有一塊紅砂岩雕鑿的“鯉魚躍龍門”的石刻,背面是一個蹲著的麒麟——自清光緒二年佗城修考棚後,龍川每年的科考都會在這裡舉行,河源、和平、連平、紫金、興寧、五華等縣的讀書人無不趕來這裡鄉試,場面熱鬧異常,那似乎是每個客家讀書人幾乎一生的追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