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銀幣中字一兩

前些時日朋友發來一枚銀幣的照片,大清銀幣戶部中字一兩。大清銀幣常見版本為宣統三年的,分為長鬚龍與曲須龍,但是這一枚見到不多,此枚錢幣為光緒年間鑄造,錢幣設計精美,排版精緻,在晚清錢幣裡單論精美程度也屬於佼佼者。

晚清時期,由於庫平一兩與壹圓銀幣在流通中兌換不方便,所以沒有能夠正式發行流通,存世的銀幣數量有限。錢幣正面珠圈內為大清銀幣中心刻有中字,因其直屬戶部,故將原“天津銀錢總廠”,命名為戶部“造幣總廠”。即中央的造幣總廠所製上方四個滿文,兩旁丙午為干支紀年。左右側之戶部為主管發行的機關名稱。底部一兩為銀幣面值單位,摺合成現在的重量應該是37克。背面水龍的周圍珠圈環繞,以半空中騰雲駕霧的方式呈現,令人敬畏。晚清國力衰落,水龍形態相比清中早期的龍紋稍顯虛弱。

總而言之,光緒年間由於洋務運動,兩廣總督張之洞率先從國外引進制幣機器,中國幾千年以來從鑄造幣進入機制幣,錢幣達到前所未有的巔峰,取代之前的銀錠與方孔銅錢,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