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業知名專家齊聚上海,探討煤炭的綠色生態發展道路

在國家發改委學術委研究員張燕生看來,中國面臨的重大挑戰,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煤炭行業知名專家齊聚上海,探討煤炭的綠色生態發展道路

第一個方面是中國的一些重大需求已經到了峰值或者已經過了峰值,尤其是基礎設施的投資,可能在 2018 年將達到或過了峰值;第二個方面是資源環境的底線迫使中國必須要採取更加節能環保、綠色發展、低碳發展的模式,進而使得當前技術、基礎結構、制度、產業和整個國民的行為,都會發生重大的變化;第三個方面是產業結構和人工結構正在發生重大的變化,主要特徵是如何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的轉換。

這三方面的挑戰,恰恰正是煤炭行業發展所必須應對的大環境。

挑戰從何而來?“中國所面臨的是經濟發展階段轉換過程中的中長期增長和結構調整遇到的瓶頸制約。過去 30 多年經歷的高速增長堪稱“中國奇蹟”,但未來 10~30 年的發展將面臨來自內部和外部兩方面的減速壓力,經濟可持續快速發展的難度顯著加大。2011 年以來的宏觀經濟下行已引出經濟增長“新常態”概念。”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賈康分析。

煤炭行業知名專家齊聚上海,探討煤炭的綠色生態發展道路

如果將挑戰比喻成驚濤駭浪,那煤炭行業這艘巨輪勢必要掌握駕馭風浪的能力,方能順利前行。

這是一種怎樣的能力?賈康認為,供給側改革的基礎是制度供給,而科技創新和供給側產業升級,以及由舊動能向新動能轉化,則是改革的基本動力。

對煤炭行業而言,供給側產業升級的目標清晰而明確:清潔高效利用,構築綠色生態。

中國煤炭加工利用協會理事長張紹強對未來煤炭綠色生態發展頗具信心:“隨著技術的不斷髮展和進步,煤炭完全可以潔淨高效利用,並已為大量實踐所證明。採用原煤洗選提質、分質梯級高效利用、超低排放發電、現代煤化工清潔轉化和散煤清潔化治理技術及新型的碳循環利用技術等進行綜合治理,從技術層面已經實現了煤炭的清潔高效利用。按照超低排放發電和新型煤粉型工業鍋爐的示範實踐分析,其法定大氣汙染物排放與天然氣相當(不含 CO2 排放),而單位生產成本只在現有基礎上增加10%-20%,在目前承受的範圍內。”

煤炭行業知名專家齊聚上海,探討煤炭的綠色生態發展道路

他也強調,除了煤炭行業的努力,完善的法規制度、到位的政府監管、科學的消費方式都應到位,方能助力清潔煤炭產業可持續發展。

而在制度創新、新動能上,“一帶一路”和“綠色金融”將是重要的兩件工具,前者如航海圖,後者則是燃料。

在博鰲亞洲論壇 2018 年年會媒體見面會上,張燕生就指出:“逆全球化趨勢越明顯,’一帶一路’作用就越重要;新工業革命發展越蓬勃,‘一帶一路’就越重要;國際民眾對傳統全球化越不滿意,‘一帶一路’就越重要。”

他預計,中國下一步會將會加大力度推動金融領域,尤其是直接融資領域的改革開放和結構深化。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核心關鍵問題是明確政府和市場的關係,要著力以市場來配置資源,整個綠色金融發展在市場配置的發展非常快。”高級經濟師、中國人民大學生 態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曹明弟分析。

綠色金融的快速發展,體現的正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正在貫徹綠色發展的理念,另一方面,綠色金融正成為供給側改革的重要力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最終目標, 提出金融體制的綠色化,能夠促進可持續的供給。”曹明弟表示。

在即將舉辦的首屆中國煤炭綠色生態發展論壇上,賈康、張燕生、曹明弟、張紹強等經濟界、金融界、煤炭行業界重磅行家將就行業發展焦點話題發表自己的見解。

1、本公司尊重版權,所用圖片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

2、本文著作權歸我司所有,歡迎轉發;轉載請註明作者與出處。

3、微信關注“潔煤網資訊”,隨時掌握最新最專業的煤炭行業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