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医院病房大火,16人无生命迹象,7人已救回

台北医院病房大火,16人无生命迹象,7人已救回

台北医院病房大火,16人无生命迹象,7人已救回

13日凌晨4时36分,台湾新北市新庄区台北医院,7楼护理之家冒出火烟,消防局获报前往抢救,疏散上百名医护人员及病患。

33名病患有16人救出时无呼吸心跳,7人已救回;此外还有3名重伤(1男2女)、6名轻伤(4男2女),目前是仍有9人无呼吸心跳急救中,10人重伤,6人轻伤。

台北医院病房大火,16人无生命迹象,7人已救回台北医院病房大火,16人无生命迹象,7人已救回

新北市消防局今天凌晨4时36分获报台北医院发生火警,到场前火烟已大量冒出,警消全面疏散人员并同步拉水线上楼灭火,现场启动大量伤病患机制,出动208人、76部救护车、消防车到场,火势于5时27分控制,新北市副市长李四川也到场指挥。

台北医院病房大火,16人无生命迹象,7人已救回

起火点位于医院7楼护理之家,共收容33名病患,多是50岁以上重症患者,起火的病房为7楼23房235病床,起火当下房内的外籍看护紧急通报护理站,随即疏散房内4名病患,失火燃烧面积约10坪,但浓烟仍波及其他病房。

台北医院病房大火,16人无生命迹象,7人已救回

病房监视器影片显示凌晨4:27就有火烟迹象,4:36报案,因病房面积未达设置排烟设备标准,所以未设排设备,但消防洒水设备有启动。

台北医院病房大火,16人无生命迹象,7人已救回

起火病房7A23房,房内5人都被救出,都没有OHCA,但相关人员离开7A23房时,疑似没有关门,导致火烟窜出延烧到其他空间酿祸。

台北医院病房大火,16人无生命迹象,7人已救回

医院是一个人口密度极大,人流量极多的公共场合。但医院又具有它的特殊性质,那里聚集着医生病患和各式各样的仪器,以及化学试剂和被褥等易燃品,所以,医院的防火安全则是重中之重。

台北医院病房大火,16人无生命迹象,7人已救回

1. 安全管理难度大

医院的消防安全涉及到方方面面,不仅包括消防设施的维护、检查,还包括消防技能的演练、消防应急预案的制定等。而且医院的某些工作场所,如影像室、检验室、手术室等,可能设立门禁,火灾时受困医务人员能否快速的做出反应,也是医院火灾安全管理的一大难题。

2. 发生火灾损失大

现代的医院的功能早已不是单纯的看病治疗了,大型的医院常常将治疗、住院、手术、科研、教学等合为一体。而这样的结果就是贵重设备不断增多,人员更加密集。如果发生火灾,贵重设备肯定会有所损失,人员则容易出现摔伤、踩踏、烧伤、窒息等危险,而且每一项都关系生命安全。

3.扑救难度大

医院的患者很多都行动不便,尤其是老人、儿童、手术后患者,这些人群在无形中增加了救援的难度。除了行动不便外,这些人群因为身患疾病,其应变能力、判断能力等出现下降,这对救援人员来说是一大考验。此外,医院内需要配备氧气等医疗气体,以及各种化学试剂等,而且,气体管道常常连成一片,这便加快了火势蔓延的速度。所以,医院一旦发生火灾,扑救难度往往是极大的。

台北医院病房大火,16人无生命迹象,7人已救回

1. 正确报警,防止混乱

报警,拨打火警电话119,同时讲清单位、楼层/部门、起火部位、火势大小、燃烧物质和报警人姓名。在火势发展比较缓慢的情况下,失火医院的负责人和相关工作人员,应先通知出口附近或最不利区域的人员,将他们先疏散出去,然后视情况公开通报,告诉其他人员疏散。在火势猛烈,并且疏散条件比较好时,可同时公开通报,让全部人员疏散。

2. 正确引导,稳定情绪

火灾时,由于人们急于逃生的心理作用,可能会一起拥向有明显标志的出口,此时,有关工作人员要设法引导疏散,为逃生人员指明各种疏散通道,同时要用镇定的语气呼喊,劝说大家消除恐慌心理,有条不紊地疏散。

3、制止脱险者再进入火灾场内

对疏散出来的人员,要加强脱险后的管理。由于受灾的人员脱离危险后,随着对自己生命威胁程度的减小,可能增强对财产和未逃离危险区域内亲人的担心。此时,逃离危险区的人员有可能重新返回火场内,去救受困的亲人,这样有可能遇到新的危险,造成疏散的混乱,妨碍救人和灭火。因此,对已疏散到安全区域的人员,要加强管理,禁止他们危险行动,必要时应在建筑物内外的关键部位配备警戒人员。

台北医院病房大火,16人无生命迹象,7人已救回

医院火灾预防工作复杂,不同的场所因为设备的不同,要制定不同的预防策略,简单来说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2. 重视易燃物控制,以及易燃物管理;

3. 重视消防设施,以及相关培训;

4. 重视防明火,以及控制高温。

消防蜀黍提醒大家——

严格做好防火关

台北医院病房大火,16人无生命迹象,7人已救回台北医院病房大火,16人无生命迹象,7人已救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