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发烧正名!小米8这次连鹌鹑蛋都煎熟了

对于我们游戏玩家而言,最关心的无外乎手机的性能够不够用,玩起来卡不卡。就目前而言,大部分旗舰机已经完全能胜任市面上任意一款游戏。像主流的荣耀Note10、小米8等等产品都拥有各自的拥趸,各家研发的思路不尽相同比如水桶理论或突出性能。这使得它们的具体表现有较大差异,另外在高负荷的任务下,其泾渭之势也愈加明显。

为发烧正名!小米8这次连鹌鹑蛋都煎熟了

荣耀Note10在散热力求极致,这个大屏怪兽还把PC上常用液冷散热技术搬到了手机。它的THE NINE液冷散热用的是D5(5mm直径)液冷管,直径与MacBook Air的一样。液冷管全长113mm,纵穿手机热区和冷区,有效的将热量传导出去。整个手机具有9层立体散热,散热效率提升41%,在极限场景CPU最高可降10°C。

为发烧正名!小米8这次连鹌鹑蛋都煎熟了

除此之外,它搭载6.95英寸自发光AMOLED屏幕,功耗比LCD屏幕低30%左右。双Turbo加持,让性能极致发挥同时良好控制功耗。GPU Turbo在提升图形处理效率的同时,还能带来30%的SoC功耗下降,多方位为手机"降温"

小米8方面,它的机身内部运用大片的散热膜、金属片和铜片,用以将热量大量运送至表面然后散发出去。同时它也采用6.21英寸全面屏AMOLED 屏以降低功耗。虽然没有液冷散热系统,但在散热上也是下了一番功夫。

为发烧正名!小米8这次连鹌鹑蛋都煎熟了

来到二者游戏运行测试,笔者分别用荣耀Note10和小米8以最高画质、高帧率模式运行《绝地求生:刺激战场》2局(约40分钟)。其中第一局做"预热",第二局运行GameBench同步,这里由于测试GameBench需连接电脑,荣耀Note10和小米8均是连接数据线实测,最后在第二局尾声进行温枪测温。最终测试结果方面:

荣耀Note10方面,整个过程荣耀Note10背部热量均匀分布,没有集中于一块,不存在局部热量过高发烫的情况。机背温度略高于体感温度,触摸能感受到发热,但不存在烫手的情况,最终测温手机正面温度35.6°C背部温度36.4°C。

为发烧正名!小米8这次连鹌鹑蛋都煎熟了

为发烧正名!小米8这次连鹌鹑蛋都煎熟了

荣耀Note10正面温度35.6度,背部温度36.4度

40分钟的游戏,小米8的温度飙升到42度有点让人吃惊,为此我们特地做了小实验。在40分钟游戏之后,笔者将鸟蛋清注在两款手机的背面指纹模块上方位置,同时游戏依然处于运行状态,手机持续工作。10分钟后,小米8上的蛋清开始发生变化,蛋白开始凝固,而荣耀Note10上的蛋清几乎无变化。由此可见,小米8在机身温度控制上远不及荣耀Note10。

为发烧正名!小米8这次连鹌鹑蛋都煎熟了

最后,荣耀Note10体积要大那么多,内部空间足够加进去了"怪兽级"的液冷散热,将它与小米8对比有点"不是一个数量级"的意思。不过考虑到二者售价相当,不少用户也会将它们放在一起对比考量,倒也值得一比。比较下来,毫无疑问拥有液冷散热的荣耀Note10表现更加突出,即便是边充电边游戏温度也在可控范围,当然我们不建议Note10充电时玩游戏。而小米8则有点让人大跌眼镜,我们都知道持续高温会让电池产生爆炸的危险,小米8一边玩游戏一边充电温度激增到42度,这无疑会加速电池老化甚至发生"爆炸"的危险。正如之前笔者比喻,荣耀Note10受益于液冷循环散热,可以提供持续不断的火力输出,而小米8则很难在持续火力与散热上做到平衡。

希望小米在手机方面能够再用心一些,不要在消费用户们的期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