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雲南科技工作的幾點思考

離開北京來到雲南,起初的想法是真正能為雲南做點事,把北京的資源帶到雲南,但是通過這幾年的工作,感覺自己有點心累,總感覺雲南欠缺點什麼:旅遊投訴事件高居不下;科技創新坎坎坷坷;人才隊伍建設軌跡不清......當然我也看到了這幾年雲南國企改革在大踏步的前進,但是我今天更多的是想談談雲南科技工作究竟該怎麼做的問題。科技創新國家提的高度之高可謂前所未有,重視程度可謂是歷史空前。但是雲南科技的發展對產業的支撐、對人才培育的支撐、對本省創新的引領,卻讓我看到了更多的重任與責任。

雲南科技要想真正融入國家創新發展的大背景中來,讓科技對於產業的支撐引領真正凸顯,以下幾個問題必須解決,可以說是迫不及待、刻不容緩、時不我待。一是要解決科技如何對產業起到支撐作用。也就是科技如何支撐雲南省的產業發展。為什麼這麼說,科技是世界的科技,或者更客觀一點,應該是中國的科技,科技成果中國之內你是都可以用的,但是產業是雲南本土的產業,是真正可以讓4700萬雲南百姓受益的產業,而不是全國通用的產業。雲南省級財政科技經費目前每年大約16.3億元,這個在全國省級財政科技經費中,可以說能排到中上,但是雲南州市縣區科技財政經費卻因實際情況無法與之配套,那麼這點科技財政經費對於產業發展來說,就顯得杯水車薪了。但是如何讓著16多億起到四兩撥千斤作用,這就是考驗科技主官或者說考驗雲南省領導的問題了。如果把這16億去培育一個產業可以說是讓螞蟻去搬航母,不現實!但是我們要看到雲南本土的企業紛紛倒下或者流失,從ST昆機到雲內動力研究院外遷,都說明雲南缺乏的不是企業。雲南缺乏的是企業創新的短板在哪,哪些領域需要培育創新主體,科技管理部門的精力應該聚焦在科技成果的引進、前端的基礎研究和創新主體的培育,只有聚焦了真正的需求,才不至於“撒胡椒麵”形式的出現,雲南的科技才真正能夠凸顯其中的作用。

二是科技管理部門的手到底要伸多長與市場化的問題。不可否認,雲南省R&D投入強度的遞增引起了許多省份的關注,但是研發經費的投入究竟是市場行為還是行為引導(或干預)行為,這是值得科技主官思考的一個問題。華為研發投入可以說是市場拉動,是市場競爭的內在驅動,因為其行業競爭和行業發展的市場需求所導致,如果華為覺得手機市場沒有那麼大,也不會及時億歐元的投入到研發。研發後補助如果是為了完成某一個數字而逐漸擴大盤子,那麼勢必會導致數據造假、行業競爭不公平等亂象的出發,真正願意加大研發投入的往往是市場前景好,企業結構調整靈活的企業,這是市場的基本規律,科技管理部門是要維護這一基本規律並確保營造公平公正的規律實施環境:一方面把真正帶動本省產業發展的企業主體梳理清楚;另一方面積極培育幾個符合本省的創新主體。(我說的是幾個,而不是幾十個幾百個)

三是基礎研究重要還是研發投入重要的問題。對於當今的雲南來說,基礎研究是助力新興產業的引擎,基礎研究聚焦的是新興產業的短板。近年來,中國基礎研究經費絕對總量不斷增長,2012年全社會基礎研究經費總支出已達498.8億元,位居世界第三。但相對總量卻多年未增長,基礎研究經費佔全社會研發總投入比重僅為4.8%。中國工程院院士高文說,近十餘年來,中國基礎研究投入比重基本沒有變化,其所佔R&D比例與美國、日本、德國、英國等四國差距較大。從國家層面來講,基礎研究是對前沿領域的研究,從雲南省的角度來講,加大基礎研究投入是對基礎研究氛圍的助力,科研院所高校基礎研究的實力對於本省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解決是畫龍點睛的作用,也是尊重科研的最基本體現,畢竟這些科研院所高校科研的衣食父母更多的是科技,不像其他單位更多的可以依賴行業主管部門。因此對於當今雲南來說,把有限的財政科技經費用到該用的地方尤為重要。

好了,早起了一會,就談這麼多!後續繼續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