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恐怖片都叫B级片,不是剥削电影都是邪典

不是所有恐怖片都叫B级片,不是剥削电影都是邪典

之前给大家介绍过【邪典电影】— 《比想象的更黑暗,浅谈邪典电影》。但是电影爱好者应该还常听到【B级片】和【剥削电影】吧!不过对于它们代表的意思,许多人总是一知半解。

不是所有恐怖片都叫B级片,不是剥削电影都是邪典

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们的定义很模糊,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准则,而且很多时候一部电影既是【B级片】,也是【邪典电影】,又或者是【剥削影片】,搞到最后都混着一起用了。今天就给大家好好讲讲三者的区别

什么是B级片?

美国在上世纪30年代发生「经济大萧条」,使得全国电影观众数量大幅锐减,于是电影公司和戏院推出了“双片连映”的放映模式,看两部电影跟以前看一部电影是差不多的价钱,试图赢得观众重新入场。

不过不可能两部电影都是大片,这样电影公司和戏院会亏死的,所以通常都是一部大片【A级电影】,搭配一部小片【B级电影】,顺便以「母鸡带小鸡」的方式,把那些不受多数人青睐的电影给推销出去。

不是所有恐怖片都叫B级片,不是剥削电影都是邪典

基本上,【A级电影】就是由当年好莱坞的「八大电影公司」推出的大明星大制作的电影。至于【B级片】就是「八大电影公司」的副厂,小片商或独立片商所推出的电影,通常由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导演执导,预算成本较低,但比较不像【A级电影】会受到商业考量的影响,所以可以迸发无限的创意。

后来美国经济慢慢复苏,“双片连映”也逐渐被取消,不过【B级电影】这个名词却在流行娱乐文化里保留下来,大家习惯把没有大明星参与的低制作预算的电影,称之为【B级电影】活着【B级片】

什么是邪典电影?

邪典电影之前有文章介绍过,这里再带大家复习一下。「邪典电影」让许多人误解认为是在指黑暗色彩浓重的电影,甚至直接把【恐怖片】与【邪典电影】画上了等号。其实【邪典电影】实是指受到一些狂热追随者崇拜的电影。

不是所有恐怖片都叫B级片,不是剥削电影都是邪典

不过有些人常会有种观念,认为【邪典电影】一定要是「非主流电影」,其实这也不大正确。实际上「主流电影」虽然有很多人看,但不见得每个人都会「崇拜」,所以分别【邪典电影】不全然是在于「主流电影」或者「非主流电影」 。

然而,“邪典”终究是一个蛮抽象的情感表现,所以要成为【邪典电影】,就必须要有具体表现的“Cult”(仪式),像是对白或桥段被人反覆引用,或者是发展成了一种「次文化」,乔治卢卡斯的“星际大战”为什么会被人称之为为【邪典电影】的原因就在于此。

不是所有恐怖片都叫B级片,不是剥削电影都是邪典

而从这个观念衍伸出去,像是周星驰,李小龙的电影,也都可以称之为【崇拜电影】

什么是剥削电影?

“剥削”在电影界里有「广告行销」的意思,所以【剥削电影】其实就是以「促销题材」为主的电影。而就算你不是学广告的也应该知道,吸引人的内容是最具有宣传效果的,像是色情,暴力,血腥,灵异等。

但【剥削影片】往往又会「剥削」得太过火,甚至不管制作水准,所以出来的作品常是粗制滥造。其实上世纪七八十代香港流行的「鬼片」、「赌片」、「三级片」甚至是「功夫片」,几乎都是【剥削电影】。

不是所有恐怖片都叫B级片,不是剥削电影都是邪典

而这些电影都是以哗众取宠的方式,制造大量奇观镜头,只求在短时间内赚取利润,但电影架构常常是乱七八糟。而台湾其实有一段时间也很风行拍【女性复仇暴力剥削电影】,像是《女王蜂》、《疯狂女煞星》《黑市夫人》等,也捧红了陆小芬、陆一婵、陆仪凤、杨惠珊等性感艳星。

另外,【剥削电影】还有一个特色,那就是常「剥削」其他电影或者是人物,像是美国电影公司The Asylum出品的山寨电影《无敌索尔》、《林肯大战僵尸》、《美国战舰》、 《环大西洋》等都是。

到底【B级片】【邪典电影】【剥削电影】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常把【B级片】【邪典电影】【剥削电影】会弄混呢?其实就是大多数的【B级片】因为碍于成本的关系,所以另辟蹊径,利用耸人的题材来吸引观众,于是便成了【剥削电影】。但对于某些喜好重口味的观众来说,他们反而容易从【剥削电影】中得到满足,进而开始狂热的追随,于是这些电影又被视为【邪典电影】。

那么这三种类型的哪部电影最让你难忘,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