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目录扩容:三大粮食作物制种被纳入

将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制种纳入补贴目录;在省级财政至少补贴25%的基础上,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补贴40%、东部地区补贴35%。

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目录扩容:三大粮食作物制种被纳入

7月30日,财政部、农业农村部、银保监会共同印发《关于将三大粮食作物制种纳入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险费补贴目录有关事项的通知》,支持种业发展,将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制种纳入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险费补贴目录。

财政部称,下一步,将继续积极支持农业保险发展,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推动农业保险“扩面、提标、增品”,逐步构建市场化的农业生产风险分散机制。

虽然我国制种保险投保规模不断扩大,但总体参保率仍然较低、赔付率较高,在防范种业生产中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鉴此,中央财政有必要出台制种保险的支持政策,推动建立市场化的种业生产风险分散机制。

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目录扩容:三大粮食作物制种被纳入

财政部透露,中央财政制种保险保费补贴,属于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重要组成部分,适用《财政部关于印发的通知》,其中主要内容如下:

(一)保险标的。纳入中央财政保费补贴目录的制种为,符合《种子法》规定、按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规定或经当地农业部门备案开展的水稻、玉米、小麦制种,包括扩繁和商品化生产等种子生产环节。保险责任除普通的自然灾害、病虫害外,还包括其他可能导致质量损失的各类风险,如花期不遇、自交结实等。

(二)补贴比例。为保持政策统一,补贴比例按照《办法》规定执行,即在省级财政至少补贴25%的基础上,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补贴40%、对东部地区补贴35%,对新疆兵团、中央直属垦区、中农发集团等中央单位补贴65%。

(三)保险金额。与普通大田作物相比,制种生产成本已处于相对较高水平,针对制种的农业保险技术也较为复杂。在开展初期,为有效规避道德风险,制种保险的保障水平为直接物化成本,暂不包括地租成本和人工成本,后期可随着试点经验的积累,研究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将三大主要粮作物纳入中央的保险补贴,对制种企业、农户和保险公司来说都是一个利好,且行业期盼已久。”安华农险业务总监赵乐表示,这不仅可以丰富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品种,满足农产品的风险保障需求,还有利于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为农业提供有效的风险保障。

据悉,自2007年中央财政启动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试点以来,我国农业保险实现跨越式发展,保费规模从2007年的52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477亿元,位居全球第二,已是一个农业保险大国。财政部金融司数据显示,2017年,中央财政拨付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179.04亿元,带动全国实现农业保险保费收入477.7亿元,为2.13亿户次农户提供2.8万亿元的风险保障,中央财政保费补贴资金使用效果放大156倍。

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目录扩容:三大粮食作物制种被纳入

"1+N合作"

经济带网(www.iic21.com)秉承“共建、共享、共用、共赢”的原则,诚邀国内外各级政府机关、商会协会、科研机构、高校院所、新闻媒体、企业单位、投资经营创业者等各类优质资源共同参与、各展所长,形成基于市场机制的多样化合作模式和合作机制,建立以经济带网数据中心为主体,共享资源、共谋发展,更好地推动经济带沿线:智慧城市平台建设、产业链型平台开发、地方产业经济宣传、产业供需数据分析、项目产品宣传推广、入驻园区招商对接、商务金融服务对接、战略学术研究等工作大发展。

合作方式

---资本合作 ---授权合作 ---产品合作

---技术合作 ---数据合作 ---市场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