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呼籲:「生孩子不只是家庭的事,也是國家大事」,對此你們怎麼看?

一文一字一崑崙


人口關乎發展,體現民族興衰,這點是無歧義的。沒有一個民族的生育能力和生育願望能夠與中華民族相比的,多子多福的思想一直代代留傳。人生育的觀念改變,是在生活經濟發達地區發現到端倪。比如:人的生活水平提高,視野更廣,對自我實現的願望更強烈。如何將生育成為人的自我實現的一部分。需要提升認識,以生存權,生育權做為立世之本。實現人生權利和義務的平衡。

從生育的社會大環境看,政府立意高遠,大處著眼。廣泛宣傳,引發探討,也是造福社會的好事,一項政策的落實,都需要民意基礎,特別是有轉變意義上的定策,更應引起廣泛討論。

從民眾的角色看,我們正處於社會發展快速時候,需要更多的投入和時間,對於生育的成本考慮、時間考慮、就業考慮,都是實際問題。引起多方關注也是正常的啊!


閒適人家


總是喜歡把每個個體上升到國家層面,生孩子是國家大事,還房貸那也是國家大事啊。沒有國哪有家,但也不能只有國沒有家啊,如今這個離譜的房價水平,怎麼成家,怎麼生孩子?

如今80後90後開始成為社會主導,這是計劃生育國策下出生的一代,很多都是獨生子,人口紅利明顯已過,勞動力不再那麼充裕,也不允許那麼廉價,因為房價水平不允許你的勞動力過於廉價,一個月兩千多工資?還不夠在一個縣級市還一個月房貸呢。

此外,按照慣例,大學本科畢業生在剛畢業時就已經23歲了,如果不是家庭條件優越,父母包辦一切,那麼對於一個身無分文的應屆畢業生來說,怎麼可能有結婚生孩子的資本?而且目前的社會觀念下,女孩都要求有車有房,最低標準也是有房,這是結婚的前提,更是生孩子的前提。很多80後90後就算結了婚,由於都是獨生子女,兩個年輕人在還房貸的同時,還要照顧至少四個老人,如果雙方爺爺奶奶都在,那就需要照顧八個老人,這是多大的壓力?所以有很多年輕人不想要二胎,甚至不想要孩子。

我想,每個年輕人都是希望成家生孩子的,但是,人民日報不能僅僅給普通百姓施加壓力帶高帽,降房價,降低結婚成本,這才是根本,年輕人買房子容易了,自然結婚生孩子的就多了。


耶律蕭


計劃生育,是我國那個時期,被國際形勢逼出來的權宜之計。

全國解放以後,國家生產力得到了空前的解放,人們的精神面貌從來沒有像當時那樣輕鬆,安逸。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政治生活的放鬆,生產力得到了空前解放。生育能力也空前的釋放了出來。從建國時的4.5億到60年6億多,到68年就是8億人。人口數量的猛增,加上人民公社形勢的禁錮,糧食的增速,遠遠跟不上人口的增長速度,國際上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進行封鎖。中國的農業科技,農業機械都相當落後,生產的糧食滿足不了人們的需求。國外又不賣糧給中國。再說了,就是賣給,當時中國也沒錢買。為了解決糧食自給問題,68年毛主席曽經有篇黨內通信,告誡全國,我國有七億人口,吃飯是第一件大事。一方面努力提高糧食產量,有計劃的限制人口增長就提到了日事日程上來了。從建國時每戶5—6個孩子,,多的7—8個孩子,到一對夫婦只生一個孩,計劃生育的力度可想而知。中國人口從佔世界的四分之一,到現在的不到五分之一,再過十年二十年可能是六分之一了。用不著敵對勢力的限制,我們自己就慢慢把自己消滅了!

現在企業用人,招兵都比一前困難了,再過幾年,就更會顯現。

好在國家已經放開二胎,可大多數年輕夫婦,特別是大城市的年輕夫婦都不願生二胎,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生活壓力大,怕生二胎,孩子受不了到優質教育。二是。貪圖安逸,不願意受累。所以就有了人民日報的,生孩子不但是家庭的事,也是國家大事的文章。為了國家,民族,年輕的夫婦們,該生的就生吧!一個孩子總有點單,等到你們老了,就知道還是孩子多了好。


伏櫪的老驥57128762


現在的人們,不是靠喊幾句空口號,就能忽悠的了。

生孩子,人丁興旺,自古以來,就是國家大事,就是家家的大事是喜事。

每個人,都喜歡去年輕人多的地方待著,比如有俊俏的服務生服務的西餐廳,漂亮的女孩服務的美容廳等,誰也不希望出門全部是老人家,走路慢騰騰,服務你的對象都是大媽大嬸。可老年化現在已經是大趨勢了,否則為什麼很多城市都發展養老醫院建立社區養老呢?

如今,就說下房地產吧,房子哪裡有那麼貴的?

城市本地人吧,買房子早,現在同地段的房子,都翻倍十幾倍的都有,這是怎麼翻的呢,房子還是那些房子,地段還是那些地段,你讓年輕人怎麼買房子,沒房子,男青年就無法結婚,無法結婚哪裡來的孩子?房價說控制,控制了沒有呢,那些黑心房地產商,將一些偏遠地方包括周圍配套措施都沒跟上來的地皮都給漲上去了,年輕人們去哪裡買便宜的房子?

再說教育吧,幼稚園的學費不便宜,學校雖然是沒有學費的,可有特長課要補課啊,一節課都是幾百元,幾個月下來,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大學的學費很高,父母還得存錢。好點的家庭,還希望孩子能出國讀書。

再說醫療吧,疫苗問題,還拖著呢,多少父母欠自己的娃娃一個道歉啊,讓孩子打了問題疫苗,現在連個結果還不知道呢。那些黑心的疫苗藥企,他們的良心去哪裡了?

孩子,大家都喜歡,但明白應該是優生優育,別和我提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事情,說什麼家家戶戶好些孩子,那些孩子,從小營養不良,再說那時候,如果有出息讀大學,國家包分配,包工作,包房子分配的。

現在的孩子,金貴,聰明,得好好培養,不是多生的問題,而是要優生優育的問題,送孩子讀好的學校,學習好的特長,一口流利英語,將來,別搬磚,做有身份地位一技之長,不啃老的大好青年,而不是低等打工者,小白羊被剝削的,儘量讓他們有一個好的起點走上好的臺階。不要忽悠人生一堆沒讀什麼書的搬磚的了,人人都有夢想,而夢想就是家族的未來,給孩子一個最好的環境去成長。


曉丹叮咚


生孩子不只是自己的事,也是國家的事。

擺在全社會面前的嚴峻事實是:全面放開二孩以後,出生人口不升反降。2017年全年出生人口1723萬人,比2016年減少63萬人,甚至比原國家衛計委預計的2023.2萬出生人口,還少了300萬人。關於全面放開生育的呼籲,在輿論場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討論。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才引起了媒體的發聲。

問題的關鍵是,撫養和教育孩子的改善型支出,成為壓在這代中國家庭肩膀上的重擔。在大城市中,普通的工薪家庭也習慣“富養”孩子,給孩子報數不清的興趣班、補習班,寒暑假沒事兒還要讓孩子出國遊學——可以說,撫養和教育孩子的支出增長速度,遠遠高於收入增長水平。

所以說在貧窮的五六十年代,人們尚且認識到生孩子是好事,但是現在不一樣了,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們越來越不願意生了。

我覺得應健全社會保障,讓“不敢生”為“敢生”。很多年輕人不敢生孩子,是因為生不起,需要投入的精力和成本有點超過年輕人所能承受的範圍。主要集中在教育、醫療等方面。如果政府能夠在這些方面建立品質優良、價格實惠的公共社會保障,那麼對於消除年輕人生育顧慮將會產生正向影響。

當然了,生孩子最重要的還是自己的事,不管怎麼講,現階段我作為一個孩子的父親,只能表示“不敢生”。

喜歡的話可以關注“老良看法”。




老良看法


這個道理連鄉下百姓都懂,可怎樣把它變成現實?這涉及相應的惠民政策與各方面的努力配合……

一,國家媒體及各市區鄉鎮搭建社會公益平臺,真正免費為大齡青年解決找對象難的問題;

二,嚴格審查標定幼兒園託兒所收費標準,對要二胎貧寒家庭,國家給予相應補貼,使百姓都能出得起園費託費;

三,嚴禁中小學含高中亂補課亂收費現象,使九年義務教育真真正正落到實處~對二胎貧困家庭,從小學至直太學,國家把優惠做到位;

四,國家在重視公安隊伍的同時,更不能忽視保安隊伍~他們也是維護社會治安強有力的主力軍,特別是在這批隊伍中的銀行押運~其責任不低於武警特警~可社會地位卻無足輕重~正是這部分人,有的三、四十歲都仍然單身~正說明了其佔得社會地位及工資待遇低廉……以本人愚見,我國應將其納入正式編制,包括工資待遇與公安參對~只有解決好這部分人群結婚難,才能再談一胎二胎,關乎國計民生;

五,在中美貿易戰的今天,我國適婚年齡的人群~農村及打工族中有很大一部分人群找對象難,他們除低廉的工資,有些沒有養老保險,儘管有國家政策在~真正能確保各地的養老與最低工資標準,才能真正解決他們找對象生孩子,才有理由談利家利國;

六,解決醫院看病難看病貴之關鍵,對二胎家庭~父母有一方無正式工作且家庭總收入低的,可以免費醫療。

也許有人說,你僅從幼兒園託兒所又談到了學校及保安與打工族,似乎沒談老齡化、生二胎與家和國的關係……

其實則不然,條條都與家與國有關。


劉鳳剛86


其實人民日報的這個呼籲,多數是對政府機關講的。在人口增長壓力越來越大的今天,我們的一些法律法規和相應服務,還是不夠到位,間接的導致了我們社會環境,人們都不願意生孩子,甚至不能生孩子。

目前來看,雖然於2016年放開了二孩政策,但是生三孩還是違反計劃生育法律法規的,會被徵收社會撫養費。對於一些喜愛孩子的家庭,有生育意願的家庭也是一個門檻。不過據專家稱,2019年有九成可能放開生育限制。

其實即使放開生育限制,對生育刺激作用也是寥寥。高房價、高教育成本,能夠負擔起的父母寥寥無幾。

很多大城市,即使不考慮買房,將孩子從出生養育到成人,如果考慮富養的話,基本上都是要幾百萬的成本。

而至於普通家庭,撫養一個孩子的成本都可能達到30%的家庭工資收入水平。如果兩個孩子花掉整個家庭收入的50%,再加上住房成本花掉40~50%的家庭收入。可能夫妻兩個只能喝西北風了。根本無法積蓄財富,生活質量也不能保證。

另外很多政府服務機構,仍然存在不盡人意的現象。比如我們前些天出現的長春長生的劣質疫苗事件。

我們優質教育機構的短缺,孩子上不起學,上不了好學校,也一直是困擾我們家長的學生重要教育問題。

很多人認為,生了孩子就應該給他提供一個較好的生活環境,望子成龍,這是大家的目標。如果保證不了他的生活水平,生出來讓他受苦,給別人做鋪墊,這不是一個負責任家長應該做的事情。

其實隨著我們經濟社會的發展,參照歐美日等一些發達國家的人口發展軌跡,人口出生數量減少是必然現象,也不必太在意了。

希望國家通過二孩獎勵政策,堅決遏制房價上漲,不斷提升教育水平等政策措施,能夠恢復一些大家生孩子的自信,希望未富先老的事情不要在我們國家發生。


暖心人社


沒錯啊,但養孩子不只是家庭的事,也是國家大事啊。

現在養一個小朋友,真是太太太太費勁了。人力財力物力……

一個小朋友,從懷孕開始,胎教,產檢,爸媽提心吊膽,懷胎十月,呱呱降生,生下來打疫苗,各種疫苗,密切監控生命體徵。餵奶,奶粉(進口還是國產?),媽媽坐月子,好好養著身體不然烙下病根,一歲兩歲三歲,學走路學說話,培養興趣看兒童讀物,上興趣班,提前學知識學拼音,學溜冰跆拳道籃球足球鋼琴手風琴葫蘆絲散打,學區房,上了小學補課,繼續興趣班,夏令營出遊,教師節送禮,畢業了謝師宴,繼續學區房,中學補習中考,高中補習高考復讀研究生結婚了買房吧啦吧啦……都需要一個東西,什麼?

都需要錢

所以現在的年輕人,看到這麼多事,還想生孩子嗎?

不生孩子可能會遺憾,生了孩子保證你忙得不可開交哦!

不生孩子,你可讀書旅行看劇泡吧按摩spa溜冰游泳探險登山跑步健身吃好吃的玩好玩的喝酒熬夜打遊戲聚會……

有了娃可就全沒啦!

所以,那天看到一篇文章,題目震撼:

《不結婚也不生娃,是我作為貧窮者的自覺》

看完我自己摸了摸錢包,心裡五味陳雜。

一聲嘆息


您對此還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您的點贊、評論、轉發,都是對我的鼓勵,支持我輸出更多內容。

看問題換一種角度,講觀點升一個高度,牆裂後是磚,我是專門引玉的拋磚人——
牆笑裂

牆笑裂


《人民日報》呼籲:“生孩子不只是家庭的事,也是國家大事”。

從上世紀70年代到2015年,國家是限制大家生孩子,不過現在國家發現不對頭了,老年人比例越來越高,出生率越來越低了,經濟發展的人口紅利沒了。開始鼓勵年輕人生二胎,多造一些勞動力,可是年輕人的壓力國家可知道?生的起,可養不起。

上世紀70年代國家為了控制人口增長,實行“計劃生育”政策,並且在1978年推出獨生子女政策,於1980年在全國推行。經過四十年左右的計劃生育和獨生子女政策,中國少生了3億多人,讓人口不過快增長的成效是顯著的。但是,副作用也隨之產生,中國的老齡化問題越來越突出

一個社會中,如果65歲以上的人口比率超過總人口的7%,就可以稱為“老齡化社會”。

2005年,中國這一比例達到了7.6%,事實上,中國早在2001年就已經踏入老齡化社會。

中國在2005年達到了7.6%。實際上中國在2001年就已開始進入了老齡化社會。面對嚴峻的老齡化問題,政策也發生改變。2015年10月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了全面開放二胎的議案,並於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那全面放開二胎的政策能否延緩或者逆轉老齡化的進程呢?目前還不能,因為二胎政策收效甚微。2016年相較2015年多出生131萬人。但是2017年相較2016年人口反而少了63萬。這說明,二胎政策的作用不大。為什麼國家號召全面放開二胎的,情況下,沒有出現人口的快速增長?

因為,年輕人不想生育二胎了。現在,生活成本越來越高,年輕人不僅揹負房貸,車貸。而且現在的年輕人大都是獨生子女,揹負著供養四個老人的重擔。而且在小孩身上的花銷,真是不小,從出生時的進口奶粉,到昂貴的幼兒園學費,小學和中學階段的輔導費等,這些都是不小的開支。養一個小孩都這麼艱難了,誰會願意再生一個拖油瓶呢?不僅年輕人不想生二胎了,現在

年輕人晚婚的現象越來越普遍,這也是不利於人口的增長。舉個江蘇的例子,2017年,江蘇人平均初婚年齡為34.2歲,其中女性34.3歲,男性34.1歲。而2012年,江蘇人平均初婚年齡29.6歲,2015年32.4歲。年輕人30歲之前不結婚已經是成為社會的常態,在這種常態面前,國家的二胎政策顯得無可奈何。

雖然現在生二胎已經上升到國家大事的層面上,但年輕人的壓力國家咋就不考慮下呢,你們說是不是呢?

我是“觀社會的氣象人”,雖身處氣象這個小眾圈,但有一顆熱愛社會這個大眾圈的心。社會是一碗“大雜燴”,有世間百態,有人情冷暖,也有牛鬼蛇神。讓我們瞭解社會,避開社會的雷區,去擁抱社會的真善美!


觀社會的氣象人


我見過一家生孩子最多的,是大學宿舍裡的老大,他家11個兄弟姐妹,他是家裡老小。黑龍江的,他家孩子基本上都是五六十年代生的。記得那時鼓勵生孩子,家家四個上下,都很正常。不知道中國有沒有英雄母親這種說法,蘇聯有,但那時鼓勵生育是無疑的。

八十年代以後的三十年裡,農村到處都是隻生一個好、計劃生育是基本國策這裡的大標語。

九十年代教書,一個學生跟我說,他是家裡老大,家裡還有七個弟弟,當時我都驚呆了。潮汕地區的計劃生育幾乎就是形同虛設啊。

九十年代末,有一年回老家,跟父母聊天, 說起河南鄉下計劃生育,驚心動魄。說有的女的為了逃避計劃生育,背井離鄉,鄉村裡管事的為了完成任務,罰款不用說了,然後到家裡砸電視,最後各種手段都沒辦法,竟然還有把孕婦的孃家媽拉出來打的都有。據說是母女連心,看你出來不出來。

六七年前去鄉鎮,一個在鄉鎮工作的同學還跟說,日常工作一半左右耗費在計劃生育上。

這幾年風又變了,又鼓勵人們生二胎,據說不久就不再限制生育了。因為性別比例不平衡,因為未來年輕人少,要養很多很多老人家。

能不能有個長久的規劃,而不是現在這樣不斷根據需要變來變去?看來還是潮汕人聰明,為廣東經濟的未來提前做了大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