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擇端:汴梁的天際線

這個人喜歡安靜,他既不像前輩顧愷之那樣痴黠參半,也不像後世的唐伯虎那樣八卦纏身,

相比之下,他應該是最牽掛國家命運的那個,

因為他用生命中最燦爛的年華,畫下了《清明上河圖》。

公元1101年夏天,汴京城郊,天色晦暗,

偶爾有閃電掠過天空。

再普通不過的茅草屋裡,有一位身材挺拔、濃眉大眼的青年,他手持畫筆,腰繫靛藍色圍兜,正在認真作畫,

從山東琅琊到國都汴梁,已經3年多了,這個外省青年的生活一直很拮据,

這個城鄉結合部的茅草屋就是他的寄身之所,有時候,他連房租都交不起,

因為,他只是個窮酸文人,

他單身已經很久了,身邊一起復習備考的朋友,不少人找了汴梁的媳婦,拿到了首都居住證,

他不想走這條路,儘管他顏值不低,不斷有京城少女向他拋媚眼,

他姓張名擇端,字正道(分別出自《孟子》與《禮記》),從名字看來,他與儒學的淵源頗深,

今後,他會很有名,可惜,不是通過寫文章,

跟千千萬萬來自社會底層的讀書人一樣,在科舉獨木橋上,他擠得幾乎透不過氣來,

可是資源有限,國家能錄取的畢竟只是少數人,

他很努力,積極參加三年一次的進士考試,卻遺憾地落榜了,

眼看盤纏用盡,他對自己能力的懷疑也逐漸加深,

這完全不能怪他,北宋一朝,出了太多牛掰的讀書人,

和他同時代的,就有蘇軾、王安石、歐陽修、曾鞏……每個名字都能亮瞎人的眼,

那些牛人不斷寫出偉大作品,天天上頭條,每次都讓他的信心受創,

前些天,天皇巨星蘇軾去世了,整個大宋都在悲傷,

這已經是一個讀書人的最高境界了——他的死會觸動所有的人,

為什麼自己就不行呢?他在反思。

有好心人提醒他,是不是該換個方向?

得趕緊定,不然幾個月後hold不住,就只能去討飯了。

……

他覺得畫畫是一個新的方向。

當時的北宋文藝界,開始流行“界畫”,

那是起源於晉代的一個繪畫門類,因為畫師在工作的時候使用界尺引線,所以畫作工整寫實、造型準確,

作為北宋第8位皇帝,當時剛剛登基的宋徽宗就是一個界畫高手,

還在做端王的時候,他就畫過一幅《瑞鶴圖》,描繪在汴梁的晴空下,宣德門上方翱翔著20只姿態各異的白鶴,

為了體現皇權的莊嚴巍峨,宣德門被描繪得細緻入微,殿脊上整齊的灰瓦及各種瑞獸造型,相似但絕不相同……

張擇端:汴梁的天際線

瑞鶴圖(北宋 趙佶)

這位歷史上最著名的文藝皇帝,曾經被大臣們評價為“諸事皆能,唯獨不為君耳”,

可是誰讓太后偏愛他呢?

事實證明,大臣們是對的,太后是錯的。

徽宗的掌權,為後來北宋覆滅埋下了最沉重的隱患,

唯一值得稱道的是,他在成為王朝的最高領導人以後,將自身的文藝天份發揚光大,大宋的重文輕武上升到頂峰,

他的喜好某種程度上決定著社會時髦的走向,一些年輕人紛紛投身界畫創作,

張擇端就是這些年輕人中的一員。

跟經書策論相比,張擇端確實在繪畫上更有天賦,

適逢汴京界畫培訓班招新,他拿出最後一點銀兩,報名學畫,

那是一個春天,走進培訓班,他嚇了一大跳——滿滿一大屋子讀書人,看來忙轉型的不止他一個,

最初他畫得很吃力,3個月後,他的幾幅習作引起了培訓班老師包不同的認可,

這個包不同很有來歷,他是當朝重臣蔡京的弟子,

他開這個培訓班,有一個重要使命——幫皇上物色一批畫畫的好苗子,

包不同很有信心地將張擇端引薦給了蔡京,

“這位就是我幾次提到過的擇端同志,”包不同說,“他的畫很有靈氣。”

當朝宰相蔡京當時已54歲,他注視著張擇端,

“你願意進入翰林院,為皇上作畫嗎?”

張擇端有些意外,他聽別人說過,徽宗是一個藝術狂人,他在宮裡收藏了大量書畫,百倍於先朝,還專門編撰了《宣和畫譜》,收錄魏晉以來湧現出的231位畫家、6396件作品,

而蔡京是這些工作的具體負責人,

之前蔡老師並未得到徽宗的賞識和信任,反而在政治風波中一再被貶,

正是他表現出的藝術狂熱,讓他與徽宗之間有了某種神秘的聯繫……

想到此,他幾乎沒有猶豫,一字一頓地回答,

“我願意!”

蔡京點點頭,說道,“你的作品皇上已經看過了,他老人家的評價很高,希望你潛心作畫,謳歌時代,成為我大宋畫壇的未來”。

“在下只有一個請求,”張擇端說,“我在城外租房已3年,已經熟悉那邊的環境,如要作畫,那地方正合適”。

他補充道,“如果現在進入翰林院,朝九晚五坐班,我的畫很可能會失敗”。

“你想主攻什麼題材?”蔡京仔細地問,他強烈感覺這個年輕人將來可能是畫壇領軍人物,

“汴梁這座偉大的城市,我想畫一畫,”張擇端直抒胸臆測。

“行,就依你,希望你不要讓皇上失望!”

張擇端:汴梁的天際線

帶著包不同送的一隻小黑貓“仔仔”,張擇端回到了汴梁城外牛家村118號,

為了讓他放心作畫,朝廷專門拔白銀300兩,對茅草屋進行了加固,

落榜生張擇端,從此變成了畫師張擇端,

白天,他會帶著仔仔,騎車到汴梁城逛一圈,晚上回來作畫,

12世紀,汴梁城是世界上最繁華的城市,沒有之一,

白天,車水馬龍,市聲鼎沸,船行如矢;入夜後更是精彩,各種娛樂場所全開,人們喝著白酒,玩著百家樂,愈夜愈興奮,

宋朝子民崇尚安逸享受和世俗生活,夢幻的城市為他們提供了最好的寄託,

記錄這座城市,暫停它所在的時空,想想都覺得刺激,

當然,要畫下這座巨大的城市,除了才氣,還需要勇氣、力氣,甚至野心,

為了積累素材,城裡的一屋、一橋、一船、一樹、一木,他都仔細標記,

數不清的旅店、布店、冷飲店、香料鋪子和社區醫院,它們的招牌,形成了汴梁的天際線,蔚為壯觀,

這些生活的細枝末節,別人可能會忽略,他卻看得津津有味,

他認為,只有讀懂細節,一個畫師才能脫穎而出,

當然,他最在意的,還是人,

一幅城市畫,最令人琢磨玩味的就是人本身,

與隋唐不一樣,宋代對人口鬆綁,商品經濟空前活躍,無數農民工進入城市(邑里不告訐,門關不訶問),

在筆記本上,他記錄了這座城市上千個人的信息,包括他們的姓名,籍貫,職業,愛好等等,

入夜,萬籟俱寂,他的思維開始活躍,筆記本上的各種記號,就像一串串彼此有聯繫的密碼,盡入大腦,

其實,他最想畫的是命運,

在汴梁這座大城市,每個人有各自的命運,他們的命運又跟國家的大命運緊密交織在一起,

……

每天,他都要畫到深夜,

他的生活,無人陪伴,

他深信,唯有孤獨,才能成功,

他不想靠畫的規模取勝,畢竟歷史上很少有人畫這麼一幅鉅作,

他只是希望,當那位文藝皇帝看到這幅畫的時候,不會失望,

只要皇帝關注到這幅城市寫意畫,就能體會到畫中寄託的深意。

張擇端:汴梁的天際線

清明上河圖局部招牌

他想通過畫傳遞的信息,看起來有些危險,

通過這幾年的首都生活,他看到了太多王朝的隱憂,

如果徽宗不多加註意,加緊整飭朝政,大宋的傾覆也為時不遠了,

雖然在王朝之初,太祖定下了不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的規矩,

但很多政策執行起來會走樣——只要是個人,就希望聽好話,即使他是皇帝,

很多時候他可以不殺你,但卻可以冷落你,對於吃皇糧的人來說,沒有什麼比這更糟糕了,簡直比失去生命還可怕,

張擇端希望在這方面有些突破。

他來自山東,對邊境的兵患感同身受,金的威脅早就不是聳人聽聞,

汴梁越是熱鬧非凡,他的憂慮就更深重,

——小商販佔道經營,交通嚴重擁堵,意味著城管失控;

——士兵在驛站隨意坐臥,押送軍酒,意味著軍防鬆弛;

——城牆破敗,無人修補,意味著城防意識淡漠;

——車伕將名畫書籍運出城外銷燬,意味著黨爭嚴重,文物遭極大破壞;

——消費水平不一,意味著嚴重的貧富差距;

表面盛世的背後,社會問題叢生,隨時可能總爆發,

他看到了太多百姓的悲慘生活,

而他生來就悲天憫人,如果不將這種情緒傳導出去,他的身體會爆炸,

不管徽宗是否領會自己的意思,他都決定,將這幅承載重要使命的畫作完成。

……

2年很快就過去了,畫作終於完成了,他在茅草屋的使命也要結束了,

這幅畫的命運是什麼呢?他總在設想。

那天晚上,蔡府燈火通明,他忐忑不安地將畫作呈給蔡京,根本不敢抬頭,

沒想到,蔡老師看後驚歎不已——如此長卷,散點透視,確實精彩!

第二天,這幅長5米多的畫作就被送入深宮,

徽宗看完,沉吟片刻,用自己的瘦金體在上面題了五個大字:清明上河圖,

身邊的太監拿著雙龍小印,在畫作上重重地蓋了上去。

作為一個文藝天才,徽宗一眼便看出,那幅巨畫表面書寫了城市的輝煌,

但其實,作畫者想向他展示各種社會頑疾,

不畫和諧畫問題,他心裡有些不快。

這樣的畫,不宜久留身邊,

不久,他就找到機會,將這幅畫賜給了外戚向氏。

張擇端:汴梁的天際線

金人張著在《清明上河圖》上為張擇端作的85字小傳

再講講這幅畫後來的命運,

1125年,在嚴重的內憂外患下,宋徽宗找了一個頂包的人——他的兒子宋欽宗,

又兩年後,金兵大肆殺入汴京,無數名畫文物被捆綁在牛車上運往北方,其中就包括《清明上河圖》,

後來,該圖有幸落到燕山府一個叫張著的人手上,他本是宋人,看到來自故國的這幅神作,禁不住淚流滿面,

他引述了《向氏評論書畫記》中的幾句話,為張擇端做了一個小傳,

沒有人知道畫家張擇端在戰亂中去向何處,有人說他死於災荒,有人說他去了南方,

……

有人說,毀壞一種文明,就要破壞其精神和記憶,

撤退之前,金人到處放火,大火連續燒了好幾個月,

一代名城汴梁,曾經“金翠耀目,羅綺飄香”,現在只剩下一片廢墟,

它,連同它的天際線,從此消逝在歷史的塵煙中,

而《清明上河圖》,成了它最後的遺像。

PS1:上一篇文章《白居易的18歲》,還可以給留言點贊,或轉發朋友圈集贊,截圖發我公號後臺,5天后各統計前10名,送出一瓶精裝紅酒(見下圖)。

PS2:歡迎加入“歷史的囚徒”書友會,可加出版社編輯lich23,她會拉你入群,有400多位小夥伴在等你。

張擇端:汴梁的天際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