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连心 其力断金——黔江区城南街道山台山社区强基层党建、党心换民心解码

习近平总书记说:“城市的核心是人,关键是12个字: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城市工作做得好不好,老百姓满意不满意,生活方便不方便,城市管理和服务状况是最重要的评判标准。” 黔江区城南街道山台山社区党委自2017年4月成立以来,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指导下,致力于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将基层党建同基层治理结合起来,在山台山小区内建起了党群连心的桥梁,密切了党群的血肉关系。山台山社区党委一班人用实践,真正做到了“用党心换民心,让民心向党心”,开创了山台山小区从乱到治,从治到稳,从稳到和的新局面。

加强党的领导

党建引领社会治理

山台山社区原隶属城南街道黑山、南沟、沙坝三个社区管辖。2011年,该区域开始启动商业住房小区开发,至今已新建高楼23栋,洋房16栋,总开发面积85万平方米,现已入住居民户5836户、22516人。

从2013年交房至2017年3月,4年期间,由于小区内入住的居民逐渐增多,居民与开发商、物管之间的矛盾与日俱增。山台山小区居民有诉求的时候,很难准确找到对应社区,诉求得不到及时解决,小区事务成了事实上的“三管三不管”状态,小区矛盾日益激化,从而导致小区内业主形成群体无序维权,出现了一天一小闹、三天一大闹、五天一群闹的现象。

在黔江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下,山台山社区居民委员会成立,并于2017年4月组建了社区党委,这也是黔江区唯一一个以商业居住小区为单位组建的社区。区、街道、社区三级党组织紧紧拧在一起,贯通起来、联动起来,以上带下、以下促上,形成了一管到底、强劲有力的“动力主轴”。山台山社区党委成立后,在上级党组织的指导下,首先组建了四个小区网格党支部和一个非公支部,另对编制内居住在该小区内的党员新组建三个特设支部,小区内共设党支部8个,270余名党员逐人落实任务,义务认领服务项目,针对小区内复杂的人员结构和杂乱的居民诉求,全面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及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其次党委首先开设“党群连心室”并开门迎客,与小区党员、群众交朋友,解疑难。再次就是在8个党支部开设“党群连心小屋”,在各党员家中建“党群连心家”,并落实党委班子成员联系3~5户小区居民,每个支部的支委成员联系2~3户,每个党员至少联系1户以上的居民户,在小区内普遍开展党群交心活动,让党员与群众谈心,把党心交给群众,从而让群众一心向着党,形成以心换心、交心沟通、心心相印、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进而达到了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支持之目的。

强化党群连心

建群众满意社区

街道社区党组织是党在城市工作中的基础,要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强化街道党组织的统筹协调功能,把街道党组织建设成为联接辖区内各领域党组织的坚强“轴心”;要强化社区党组织政治功能,使社区各项工作体现党的意志和要求,确保社区党组织有资源有能力为群众服务,把社区党组织建成坚强堡垒。

山台山社区党委在与党员和群众普遍开展交心的基础上,深入开展了党群换心活动,把端口前移,面向基层群众开展“一站式服务”, 直接面向群众、贴近群众、服务群众,提升服务管理质效,方便群众办事。社区党委要求,小区内全体党员把小区内的全体居民当成自己的亲人,把老百姓的事情当做自己的私事来办,从党群连心室到“连心小屋”再到“连心小家”,普遍开展用党心换民心,用我心连你心活动。社区党委成立一年多来,收集群众反映问题1600余件,换心人数超过20000人,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类问题18大类,特别是山台山社区党委新建的便民路赢得了小区居民的普遍赞赏,把106公交车争取上山台山,解决了山台山社区居民子女333人读民族中学无公交车乘坐的难题。

同时,党委通过每月定期开展“居民主体日”活动,各党支部按月开展“支部主题日”活动,把小区内急于开展的活动和急于办理的事项提出来,通过召开党委、居委、业委、开发商、物管五方联席会分工负责,一人一事一议一负责给群众交办。例如去年145名一年级学生入学问题,还有小区化粪池清理、路灯维修、绿化补植补造、防病治虫、垃圾清运等热点问题,通过党群连心室的协调解决,得以全面完成。这些工作的扎实推进,群众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为了增强邻里关系,建设文明和谐社区人居环境,社区党群连心室根据小区实际,开展的“建党97周年文体汇演”、庆祝“三八妇女节”、“文明山台山,浓浓粽乡情”知识竞赛,创“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全国民族团结示范、文明卫生社区示范、食品安全社区示范等活动。此外,山台山党委还以家风家训一条街和“二十四孝”为载体,打造心和、意和、身和、气和、言和、神和的“六和”小区,把中华民族的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的传统带进小区、带进楼栋、带进心田,并把小区内高楼分别命名为“裕和楼、康和楼、怡和楼、惠和楼、太和楼、雍和楼、清和楼、静和楼、仁和楼、弘和楼、恭和楼、顺和楼、淳和楼、谦和楼、祥和楼”。

通过“六和小区”的打造和楼栋的命名,使党群关系更贴近,使小区内党员和群众由不相识变成了知心朋友。基本形成了平安、和谐、文明、团结、幸福、美丽的“六山家园”小区建设雏形。

一年多来,小区居民满意度跃升,幸福感、归宿感倍增。党群换心,换来的是民心,换来的是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换来的是小区内再无大的矛盾纠纷,风平浪静、和谐平安的良好局面。

抓互联互动

共建美好家园

山台山小区居民来自四面八方,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行业。针对这一实际问题,社区党委以社区党群连心室为依托,抓小区内业主互联互动,通过选举社区党委、居委会、业委会,公开各种大型会议和院坝会,让社区居民从分离走向共融共生,在融合中共赢,在共赢中发展。

同时,山台山社区党委还总结了 “一统、二结、三快、四联、五共”的工作法,即一统:坚持社区党组织统揽小区治理全局;二结:落实好社区党委委员结对社区党员、社区党员结对业主;三快:业主诉求快受理、快办结、快回复;四联:思想工作联做、公益事业联办、小区物业联管、示范社区联创;五共:资源共享、难题共解、文明共创、活动共办、发展共商。让全体业主完成“由农民变市民”的角色转换,共商社区发展、共抓社区建设、共育先进文化、共同服务群众、共建美好家园。

为了丰富社区居民业余生活,增进邻里关系,山台山党委组织社区群众新组建了民族腰鼓队、土家连宵队、老年健身舞队、土家摆手舞队、古典舞表演队、青壮年交谊舞队、老中青篮球队、乒乓球队、羽毛球队、自愿者服务队伍近2000人,同时完善警务室,便民服务中心、法律诊所、心理咨询室、星级调解室、诉求接待中心、少数民族维权服务站、社会工作室、图书阅览室等硬件设施。通过这些平台实现了老问题清零,新矛盾调解及时,短短一年调解各类纠纷近200件,握手言欢的小纠纷800余件。以新时代市民讲习所、市民夜校和家长学校为平台,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大政方针、家风家教和传统文化教育,主要内容是发扬中华民族的和文化,尊老爱幼,爱护公共财产,维护小区整洁,同时开展年轻人向老年人传授现代科技知识的逆向教育,例如使用微信、家电、乘坐电梯扶梯等,让老年人懂得现代科技给生活带来的诸多方便。

依托警务室、法律诊所和星级调解室广泛开展《宪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活动,依法调解各类纠纷近200件,通过连心室协调法律诊所解决疑难纠纷7件,义务法律援助2件,目前小区内学法、懂法、依法已蔚然成风。

一城之内,无论大单位小单位,无论楼宇还是商圈,最终都要落地到街道社区,街道社区成为za基层治理无可替代的载体。山台山社区就像一个“小社会”,基层党建就是维系社会稳定的基础。山台山党委在一年多的实践中,践行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的职责,通过党群连心室,联起了千家万户的心,赢得了千万民心。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城市基层党建的宗旨,围绕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赢得了赞誉,诠释了“人”的核心。

记者:王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