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谁为你的老去买单?

本期观察家:胡继晔(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资本金融系教授、博导,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核心成员)

日复一日忙碌的背后,几十年后等待你的,可不一定是幸福的晚年。

除非,你对养老金融有充分的了解和利用。

老年人口的攀升、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人均寿命的延长……中国社会一个个未富先老的信号无时无刻不在绷紧国人的神经:你是否想过十几年或几十年后自己的老年生活会是什么样儿?年老体衰、没有工作、疾病缠身、儿女不在身边……关键是辛苦了大半辈子、手心攥出汗攒下来的养老钱,还够花吗?

要让自己的晚年生活过得舒适而有尊严,一方面需要国家养老金融政策的完善,另一方面,也需要更多企业关注养老金融的价值,积极参与其中。再有,则是每个人都应切实了解中国养老金融的现状和趋势,更好地利用养老金融工具,未雨绸缪,做好充分准备。

年轻人,谁为你的老去买单?

为此,《中外管理》专访了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资本金融系教授、博导,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核心成员胡继晔。胡继晔表示,目前我国社会养老体系分为三个支柱:

第一,是以基本养老金为主的第一支柱;

第二,是以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为主的第二支柱;

第三,随着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和养老目标基金的问世,则标志着酝酿多年的个人养老第三支柱正在形成。

胡继晔教授认为:养老问题本质上还是个金融问题。从时间维度上,养老实质上是一个人在年轻时通过金融工具储备自己的劳动价值,再运用金融工具对资产进行“跨时配置”,置换未来生活中所需的产品和服务。

以下是胡继晔教授接受“中外管理观察家”独家专访时做出的专业解读。

1

养老第一支柱现状:收不抵支的省份在全国已占1/3

《中外管理》:国人养老的第一支柱——全国统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存在缺口,一直是社会争议的热点。官方说法是“运行紧张但不存在缺口”。但黑龙江2016年基本养老就已“负债”232亿,如何看养老保险基金缺口现象?

胡继晔:存在缺口是个不证自明的事实。现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出现缺口的省份,即收不抵支的省份在全国已占到1/3,大部分省份基本持平或略有结余,结余多的省份很少。

年轻人,谁为你的老去买单?

典型如黑龙江早就入不敷出了,其中一个地级市每月缴费的年轻职工人数大约只有23万多人,但领养老金的老人却有27万多人。这样你就可以算出来,那些交养老金的年轻人即使按工资的28%交,平均最多交1000元左右,但领养老金的人最少每月要领两三千元以上,这个地级市已严重收不抵支了。

黑龙江一个地级市的情况只是一个缩影。从社会保障制度运行20多年的情况看,基本养老保险绝对是收不抵支的,只能靠财政补贴。因此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情况就是:政府当然会确保发放,前提是要财政补贴。

目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结余数额大约4万亿,而制度建立以来,20多年间财政补贴的总额也是4万亿左右。这意味着,若没有各级政府的财政补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早就亏空了。

2

正在形成的“中央调剂金制度”

《中外管理》:说到补贴基本养老金的问题,中央从今年7月1日开始施行《关于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的通知》,中央调剂金制度能否解决基本养老保险入不敷出?

胡继晔:温家宝总理时代就提出“到2012年实现基本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6年过去了依然没能实现全国统筹。怎么办?中央发出《关于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的通知》,要求在今年7月1日起开始施行。

年轻人,谁为你的老去买单?

“中央调剂金制度”意味着,不管是广东还是黑龙江,虽然一个省有结余、一个省亏空,但都要向国家上交养老保险总额的3%,中央调剂基金的筹集比例今年从3%起步,以后逐步提高。这3%对广东来说等于直接交给国家拿不回来了,但黑龙江上交3%后拿回来的数额远高于交出去的。所以,建立“中央调剂基金制度”就是希望尽快走向全国统筹。

要想真正解决这个问题,不用那么麻烦,最简单办法是“费改税”——把工资总额20%的社会统筹养老金缴费直接由费改成税。在美国叫“工薪税”(payroll tax),税率为雇主和雇员各交工资的6.2%,合计12.4%进入联邦社保基金。

我对“费改税”的观点是一以贯之的,十几年没变过,可能和其他社保专家的意见不太一样,但我一直坚持。我很欣喜的一个重大进展就是,7月1日起全国五项社会保险基金统一由税务机关征收,此前是社保经办机构和地方税务局征收各占半壁江山。这是一个标志性时间点,因为今年在国家行政管理机构改革上,一个重大事件就是国税、地税合并,两局合并再加上社保费征缴体制的统一,未来的“费改税”呼之欲出。将来实行“费改税”后,也就没必要建立“中央调剂基金”制度了,这样对各省才是更公平的,因为那些劳动力输出省份与东南沿海的劳动力输入省份间会因“费改税”而不再讨价还价,而实现真正的全国统筹。

3

养老第二支柱遭遇尴尬:“企业年金”参与热情低

《中外管理》:作为养老保险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从2017年情况看,覆盖的企业数量和人数都很有限。全国才8万多家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参加职工人数2300多万,仅占当年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0199亿人)的5.72%。企业年金普及率为何不高?

胡继晔:2015-2017年3年间,作为养老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不论是缴费的企业,还是缴费的人数,几乎都未增长。2017年积累的年金数也只有1.3万亿元。

年轻人,谁为你的老去买单?

造成企业年金发展瓶颈期的原因很简单:企业没钱,这个成本对于企业来讲实在太重了!况且缴纳是自愿的,既然国家没强制,那为何还要给职工建立企业年金呢?企业每年单是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就已不堪重负,哪里还有那么多资金再缴纳企业年金?所以,企业年金不能只从国家角度看,更要站在企业角度考虑。

《中外管理》:经济下行压力下,像钢铁、煤炭等制造业正经历“去产能化”过程。未来企业年金覆盖的企业数和参加职工数还会继续下滑吗?有改善建议吗?

胡继晔:还是要先看现在的情况——刚才你提到5.72%的企业职工有企业年金,实际上还没有考虑自雇人员,如果考虑自雇人员,这个比例会有增加,但也不超过10%,这个数量已经非常小了。目前有企业年金的大部分都是国企,如中石油、联想等。我走访的一些企业中,此前不少是希望建立企业年金的,现在基本上都不再考虑这个问题了,最主要原因还是资金紧张。所以,在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建设上,近期内能否继续增长,我是悲观的。

年轻人,谁为你的老去买单?

而机关事业单位在作为养老第二支柱的“职业年金”上,由于是强制的,未来会有很好的发展。但机关单位的职业年金,只是记账而没有财政资金的实际投入,未来可能是给政府埋下的一个“雷”。

4

养老第三支柱,“储蓄养老”走向“投资养老”大势所趋

《中外管理》:一直以来,百姓偏好的还是储蓄养老,有专家提出把储蓄养老变为投资养老,这是否为一种长期的价值投资策略?

胡继晔:从储蓄养老向投资养老过渡,是我近两年一个核心观点。这方面可以借鉴金融市场最发达的美国。在很多人的观念里,美国是一个储蓄率很低的国家,事实并非如此,美国人不是不储蓄,而是以投资形式储备了大量养老金——美国在养老第二支柱上有401(k)计划(编者注:美国一种特殊的退休储蓄计划),在第三支柱上有IRA(私人退休账户)计划,所积累的私人养老金数额,在2017年底约为26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GDP的120%以上。

相比之下,中国居民储蓄数额大约60多万亿人民币,与美国26万亿美元私人养老金相比,相距甚远。而且不要忘了中国人口看是美国的4倍。美国人以投资形式储备了大量养老金,从这个角度看,中国人也要从储蓄养老走向投资养老,只靠政府、靠那点基本养老保险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我们讲养老金第一、第二、第三支柱,现在有些过于依赖第一支柱了。所谓“独木难撑”,捉襟见肘,大家诟病很多。中国几千年历史中,没有哪个朝代是能靠政府养老的,不管是养儿防老,还是买房置地、存钱养老,主要都是靠自己。今天我们交了这么多养老保险,希望安享晚年,但我要说的是——政府的“基本养老保险”如其名字,只能保基本,个人要想获得更好保障还是需要第二、第三支柱养老金的发展。

年轻人,谁为你的老去买单?

千万不要被中国过高的居民储蓄率所迷惑,况且年轻人实际储蓄率是很低的,甚至很多人的储蓄为负。年轻人一旦买了房就变成房奴,有钱了马上就还放贷,还能存钱吗?房贷的利率比存钱的利率高很多,理性的年轻人会更多地把钱用在还房贷而不是储蓄上。但如果有一天年轻人还完房贷了,则应向投资养老过渡,投资好自己的未来。

5

新鲜出炉的“养老目标基金”意义重大

《中外管理》:证监会在8月6日核发了14只养老目标基金,您怎样看待它们的价值?

胡继晔:证监会核发的养老目标基金,就是个人养老储备的投资工具,是百姓从储蓄养老到投资养老观念转变的一个具体途径。

目标日期基金是和居民退休日期密切相关的一种基金。假设我2030年退休,那我就买“2030”目标日期基金,它类似于一种傻瓜版的操作。相信明年会推出每个月税优1000元的第三支柱养老金政策。“税优1000元”意味着什么呢?就是你每个月拿出1000元购买目标日期基金,个人税基就相应减少1000元,不管抵扣的基数是3500还是5000,就等于购买者每个月会减少1000元税基的个税。

年轻人,谁为你的老去买单?

《中外管理》:投资总有风险,您是怎么看养老目标基金的风险性的?能否安全与收益共赢?

胡继晔:风险是永远存在的。目标日期基金是一个天然的、能按定期定投方式运行的基金。“定期定投”,意味着可在每个月投入固定的金额,股市低时购买基金的份额反而更多,股市涨时购买基金的份额则会减少。所以,“定期定投”能够摆脱投资者个人情绪的波动,实现长期收益。

2003年5月9日,是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投资股票二级市场的第一天。到现在过去15年了,它的投资年化收益率高达8.6%,单纯权益类投资的收益率更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为何能在如此差的股市环境下取得如此好的成绩呢?主要是因为它坚持了长期投资的理念。

目前看证监会此次核发的这14只养老目标基金,运营方很多是为社保基金理事会打理业务的基金公司,实践证明它们的业绩不错。作为社保基金理事会受托方这么长时间,它们完全可以实现一个长期收益。

年轻人,谁为你的老去买单?

至于目标日期基金的短期风险,如一个1980年出生的人到2045年达到65岁退休年龄,那他在2045年之前根本不用考虑基金的短期风险。全国社保基金复合收益率过去已经有8%,但若能从现在开始每个月投1000元,按复合收益率年化8%计算,到2045年,总额将达到114万元,这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数字。所以对目标日期基金一定从长期考虑,短期内应该只看耕耘不看收获。

《中外管理》:从近期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可以看出,三支柱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顶层设计基本完成并步入落地期。请总结一下接下来三个支柱分别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才能让我们的社会养老体系更加完善?

胡继晔:目前三支柱都在改革进程中。但我个人理想中的三支柱应该是: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费改税”,直接实现全国统筹,承担让人们“有饭吃”功能。

第二支柱要扩面,也就是从现在的6000多万人(企业年金覆盖2300万人+职业年金覆盖3600万人),扩到国内所有城镇职工。怎么扩?把第一支柱中8%的个人账户部分剥离到第二支柱中来,建立一个统一的第二支柱。因为变成企业自动加入后,企业就不得不交了。也就是建立“准强制性”第二支柱,让它实现普遍化,确保员工退休后“有菜吃、有肉吃”。

年轻人,谁为你的老去买单?

第三支柱由于是纯自愿的、个人投资的,它的功能是让有能力的人吃得更好。在“区块链时代”,很多都是个人创业,比如,自媒体人、个人创业者,包括演员的个人工作室,这部分人都没有缴纳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也就是没有加入国家社保体系,更没有单位为他们缴纳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那怎么办呢?直接通过第三支柱给这部分人建立保障,而且第三支柱还可以多交的,再由政府提供投资养老的税收优惠。

社会养老保险体系要适合社会的变化,而第三支柱是一个非常弹性的制度,比如那些“区块链大佬”赚了那么多钱,将来是有可能赔掉的;若能在赔掉前把钱变成目标日期基金,不是为自己的未来多一份保障吗?未雨绸缪才能老来无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