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乾盛世展出的精美钱币——大清铜币

大清铜币

说起我国最早的货币,大约是在夏商之际,海贝成了先祖们制作货币的首选,也成为了中国最早的钱币,贝币。商周时期贝类的货币职能并不单一,有时也被制作成装饰品,象征着财富。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用骨、陶、石、玉等制作仿贝,以满足人们对于货币的需求,直至以青铜为材质的金属仿贝出现,由此,我国货币的发展进入到了金属铸币阶段。

大清铜币,学名清代机制铜圆,铸造始于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止于1911年(宣统三年)。铸造流通时间尽管只有十余年,但其鼎盛时期全国共有十七省二局开机铸造铜圆。十七二十局先后铸造的当十铜圆,各不相同,版式繁多,尤以当十者为最。仅以明显区别划分,其版式亦有数百种之多,如以细微区别划分,其版式在千种以上。因此当代铜圆收藏爱好者以收集到十大名誉钱币之“大清币”为最大乐事。

雍乾盛世展出的精美钱币——大清铜币

藏品名称:大清铜币

类别:杂项

规格:重:7.1g 直径:2.86cm

宣统年造已酉度支部大清铜币十文,钱面中央铸有“大 清铜币”四个汉字,内嵌一大字“川”,上端携刻满文“大清铜币”字样,两侧为 年份“已酉”,左右分列“度支部”,下端为“当制钱十文”。钱背中央为蟠龙 ,上端为“宣统年造”,下端为英文“Tai-Ching Ti-Kuo Copper Coin”字样(大 清帝国铜币)。此枚铜币包浆自然,包老包真,具有很高收藏价值的精品铜元,其未来价值的升值无可限量。大清铜币代表了中国近代的货币文化,反映了我国近代历史、经济、金融的兴衰和沧桑,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和文物价值,也具有一定的保值和升值功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