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太醫王宏毅 第6章 功成名就身先退 棄印西逃隱世間

傳奇太醫王宏毅 第6章 功成名就身先退 棄印西逃隱世間

僅僅三年時間,榮升到太醫院使的子遠先生,並未因為高官厚祿有所心安,反而越來越感覺內心焦憂,撫心自問,除了流連奔波在皇子皇孫之間,沒能真正為困苦的人們做點什麼,這和他學醫的初衷並不相符。

加上世祖皇帝的胡鬧,如要求太醫院全國搜求秘方奇技,編輯成冊,方便以後的大夫看病。世祖皇帝這個心未嘗不好,可是中醫講究的是辨證施治,同樣一個疾病,不同的人可能都需要不同的應治方法。雖然子遠先生極力進諫,可是世祖皇帝還是一意孤行。又要求各路、府、州、縣設立醫學(也就是專門教授醫術的學校),而且設立三皇祭,將羲皇、神農帝、黃帝三位一起供奉,稱三皇廟,為“醫家之祖”,這就有些胡鬧。還廣擴惠民局的規模,提高醫療費用,惠民落不到實處,反而搜刮民脂民膏,與醫家訓誡背道而馳。還規定醫戶戶口制度,分為醫戶,就必須子承父業,世代行醫,不得違背。

雖然子遠先生極力勸諫,可惜收效甚微,何況世祖皇帝親自督導,在保定、東平、河間、濟南、遼陽、濟寧、興和等十餘處地域廣設醫教機構,惠民機構。委派他人,借醫療的方法,聚集財富,導致醫官之間很是腐敗。

很可能當時去看個病,大夫就問你哪裡不舒服,你說有些上火,頭熱,然後大夫就會翻開書找找方子,吃點犀角散吧,什麼?犀角太貴?您有多少錢,那就來點消毒飲吧,這個便宜。當然這個純屬是開玩笑。

有鑑於醫療機構的腐敗和自己的力不從心,於1283年,也就是至元二十年,子遠先生在文丞相殺身取義後,借考察厲疫的名義,棄印逃出官場,開始了隱居生活。子遠先生的記述,因心尤文公安危,強留大都,若無此事,快意田園,何等美事。也就是為了在宮廷給文丞相一些照顧策應,所以留在了太醫院。在文丞相就義後,兩番請退,未得允准。

於是在這一年的七月,正好南方夏秋交際,厲疫四起,於是藉機考察疫情,棄印西逃。在逃離前,早就把家眷委託他人,避居藥王山,也就是陝西耀州銅川。子遠先生的逃離不是逃避責任,是對於官場的無奈,和一心牽掛受苦病難黎民的結果。一般人哪有捨得放下從一品尊榮,錦衣玉食,在正值壯年不惑就隱退的,惟有大德賢良,才會功成身退,視蒼生為己任,功名如糞土。

之後子遠先生攜家人隱居在藥王山,過起隱居生活,順便給當地百姓,免費施治。這種治療不同於別人找上門來,往往是自己帶子女出去遊走,遇到什麼人,什麼病,隨機診治,絕不收取一毫費用,就是個免費的赤腳醫生。

經過三年的藥王山隱居生活,子女也已經醫術有所小成。於是將子女叫到身前(兩男一女),吩咐囑託,讓三人以後各尋他地,從事醫生生涯。因為女兒年幼,傳了制香術和婦科,託人隱居終南。給兩個兒子每人各留了一點紀念,也就是金符和冠帶,留作念想,自己遊方他鄉。並一再囑託此物非同小可,不可輕易示人,或有生命之危(因為宮廷出逃,暴露身份可能會有殺身之禍)。

直到多年後,小兒子已經在更遠的西方陝甘道成家立業,收到了子遠先生寄來的包裹,內有自編醫書病案几本,還有一封信,講述了自己藥王山分別之後的一些去處。大致藥山採藥,太白煉丹,谷口避谷,之後各地遊方行醫,期間遇到的一些病案及診療思路記錄了下來。

到現在故鄉老人還經常流傳著這樣的故事,過去有個老中醫,給人看病從來不要錢,不管什麼病,只要在院子(過去陝甘道那裡到處都是四合院)裡走走,隨手掐幾根草,給人服下,病管好,是老人茶餘飯後的談資。也有說看病就是扎針,一次就好,保證見效,凡病不二過。也有人說給人看病,不收一文錢,只求的一口飯吃。

直到解放後,家祖父在世的時候,因為世代行醫,醫術高超,縣裡還特地配上一輛加重自行車,這也是整個鄉鎮的第一輛自行車,方便出診。

可惜年代久遠,多番動盪,留下的只有一把劍,一個木雕藥王像,也聽家祖母提起有套官服尚在,不知道流落在哪個親戚手裡。從小時候記事起,每年農曆四月二十八日藥王誕辰紀念日,家祖父在的時候,我們小孩都要去跪在藥王像前,由大伯誦經。

時過境遷,不敢誇讚先輩聖德,只是留下一些文字紀念,讓世人知道還有那麼一位醫生存在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