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山革命精神」內涵出爐:對黨忠誠,依靠羣衆,艱苦奮鬥,百折不撓

“麻山革命精神”内涵出炉:对党忠诚,依靠群众,艰苦奋斗,百折不挠

今年以來,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激勵全縣黨員、幹部和群眾牢記革命歷史、緬懷革命先烈、弘揚革命精神,常山縣委宣傳部、縣委組織部、縣委黨史研究室聯合組織開展“麻山革命精神”總結提煉徵集活動,最終從191位投稿者的1000多件作品中,評選出最佳麻山革命精神內涵:對黨忠誠,依靠群眾,艱苦奮鬥,百折不撓

“麻山革命精神”内涵出炉:对党忠诚,依靠群众,艰苦奋斗,百折不挠

“麻山革命精神”

凝聚常山革命故事

“麻山革命精神”内涵出炉:对党忠诚,依靠群众,艰苦奋斗,百折不挠

翻開塵封的歷史,重溫抗戰崢嶸歲月。

“當時,董日鍾任西源區委書記,兼任蘇維埃政府主席和區游擊隊隊長,溫典雲任區委副書記兼副區長,西源區委下屬先後建立11個支部,有黨員60餘人。”縣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徐金堂說,大革命失敗後,全國各地還能燃起“工農武裝割據”的燎原之火,靠得就是具有一批對黨忠誠的革命仁人志士。 率領區游擊隊開展武裝鬥爭,打擊敵人反動氣焰,鼓舞人民群眾的鬥志;掌握黨的政策,分化瓦解敵人;建立服裝製作、採購運輸機構,為紅軍提供軍用物資等等;“麻山革命精神”的顯著特點就是依靠群眾開展革命運動。西源遊擊根據地建立、“上名字”運動、打土豪鬥爭等都是在密切聯繫群眾、依靠群眾的基礎上取得的成果。“西源區委及區蘇維埃政府、區游擊隊在西源活動期間,紀律嚴明,對待百姓和藹可親,深受當地老百姓的擁護和支持。百姓主動配合紅軍打擊敵人,上麻山只有7戶人家,就有11個青壯年多次配合紅軍參加戰鬥。”徐金堂說。

紀念館建設初具規模

“麻山革命精神”内涵出炉:对党忠诚,依靠群众,艰苦奋斗,百折不挠

近日,記者來到常山縣新昌鄉西源村。作為中共西源區委、西源區蘇維埃政府的誕生地,西源村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實至名歸的紅色革命根據地。

在閩浙贛皖土地革命浙西紀念館項目建設現場,起吊機在進行封頂作業,挖掘機轟隆作響,正來回運送沙石,整個紀念館雛形初現。

“閩浙贛皖土地革命戰爭浙西紀念館(即常山西源革命紀念館)作為西源紅色景區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配有紅色黨建廣場、革命烈士紀念碑,特色鮮明、主題突出。”新昌鄉黨委副書記宋斌說,紀念館的建設遵循建築設計與生態環境相融合的理念,建築外觀採用毛面的石材突出莊重肅穆的氛圍,主入口位於西南角,像一個五角星從地面升起,隱喻革命精神衝破桎梏,堅韌不拔砥礪前行。

“紀念館以黃色為主調,共三層,佔地面積2966.62平方米,通過展出照片、實物等史料,介紹閩浙贛皖土地革命對浙西地區的影響、浙西一翼艱苦卓絕的土地革命戰爭以及重要黨史人物的生平事蹟等。”宋斌介紹。紀念館的落成,不但在弘揚紅色文化、促進革命遺址保護、推動地方經濟發展方面具有重大意義,而且進一步激勵廣大黨員、幹部和群眾牢記革命歷史、緬懷革命先烈、弘揚革命精神。

“麻山革命精神”日久彌新

“麻山革命精神”内涵出炉:对党忠诚,依靠群众,艰苦奋斗,百折不挠

7月25日至31日,西源村開展了“傳承麻山精神建設美麗鄉村”主題黨日活動,黨員幹部們積極開展學習討論、警示教育、講授黨課、聯繫服務群眾等活動。 “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7月27日,黨員們來到閩浙贛皖土地革命浙西紀念館,對著黨旗重溫入黨誓詞。隨後,又來到麻山兄弟會舊址和革命先烈董日鐘的棲息之處——玉米棚,聽老黨員講述當年入黨故事和革命先烈光榮事蹟,重走紅軍路,重溫紅色夢,追隨先輩足跡,不忘入黨初衷。

“我們村黨支部還組織村兩委成員及到會黨員到東案鄉高峰村、江山市大陳村、開化縣下淤村、柯城區七里鄉等地,觀展板、聽解說、提問題,參觀學習美麗鄉村建設工作。”村支書程禮鋒說,大家在參觀途中認真聽取建設模式、宣傳推廣、長效治理機制以及鎮、村、相關職能部門如何實現共建共管等美麗鄉村建設經驗,相互交流學習,並紛紛表示要將所看所聽所學運用到村莊發展中,特別是針對當前的“一戶多宅”整治工作,一定要整出發展空間、整出資源要素、整出美麗環境、整出美麗西源。

黨員羅時全帶頭拆除自家近兩百平方米的“一戶多宅”建築,周翔、段樹清主動入村入戶宣傳“一戶多宅”整治政策……今年以來,西源村村兩委和黨員們紛紛利用雙休日上門開展“一戶多宅”清理整治工作政策宣傳和拆除工作,爭當“一戶多宅”清理整治工作積極擁護者,強勢推進“一戶多宅”整治及超面積附房攻堅工作,充分了發揮戰鬥堡壘和先鋒模範作用。“我們會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發揚好紅色傳統,讓‘麻山革命精神’日久彌新。”村支書程禮鋒說。

記者:羅曼琳

通訊員:吳勇仙 徐翠萍

“麻山革命精神”内涵出炉:对党忠诚,依靠群众,艰苦奋斗,百折不挠“麻山革命精神”内涵出炉:对党忠诚,依靠群众,艰苦奋斗,百折不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