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本学校和民办大学是一个意思吗?

这样152307008


在我们生活中经常听到“三本”和“民办”这两个名词,而且这两个词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这种密切的联系几乎就是一种“相等、相当于或者等于”的程度,那么三本是否就是民办大学?又或者民办大学就是三本呢?这样的问题经常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很多的家长和学生所发出的困惑。

那么今天我就借着这个问题将我自己的看法和官方给出的答案,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首先国家和教育部一直都是没有说过“三本”,甚至是“一本、二本”国家也都从来没有沿用过这样的说词,只是社会上根据在本科一批、二批和三批招生的院校归类为一本、二本和三本。那么三本是不是全是民办大学呢,答案当然不是,也是分为公办三本和民办三本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不管是民办三本和公办三本都是高收费的。公办三本主要是将一些中外合作专业集中放在的第三批次进行招生,所以也就有了公办三本的说法。但是值得肯定的是在第三批本科招生 的院校大部分还是属于民办性质的。

那么下面说下三本高校和民办大学的概念

三本高校的概念在前面说到过,就是原先在第三批次进行招生的院校统称为是三本院校

然而民办大学的概念官方给出答案是:指企业社会组织、社会团体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面向社会举办的高等学校及其他的教育机构。它的办学层次是分为本科和专科两个方面的。

从上面的概念还是可以看出,三本指的是本科院校,但是民办大学即有本科高校也有专科高校。从对象上看,三本更多的是指批次院校,民办大学则更多的是在表达它的办学性质。所以在概念意思上两者是不一样的,但是如果能够放在现实存在事物上,三本就是民办大学,但是民办大学不一定等同于是三本。


目前的话已经逐渐没有三本的说法,随着国家和教育部逐渐对高考和高校实行的改革,全国截止2017年已经有24个省份取消第三批本科录取批次,将原来的三批合并到第二批本科中,更加进一步的促进教育公平公正,减少就业歧视和增加就业公平。

至于说为什么“三本绝大多数是民办的?”这个问题

前面我就说到过,三本更多代表的是一个批次,而不是院校,一批二批和三批在高考录取的分数上是依次递减的,民办本科院校因为它发展历史短,实力比不上同层次的公办本科,最重要的是学费还是比较的贵。所以它不可能向公办本科院校那样招收二批线上的学生,所以他只能够来到第三批次进行招生。也就有了三本的说法。

下面说下目前民办本科大学一直被大家诟病的现象吧

首先的最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费的问题,民办本科大学一年所需要的学费大概是公办大学的三倍左右,这三倍的费用让很多的家长和同学瞬间对民办大学提不起半点的好感,在这里不得承认“钱的力量”,以至于有些不错的民办大学依旧提不起学生和家长的好感。毕竟一个5000和一个15000之前差距足以让大家的心理不平衡,所以携带着这个差距去看待民办大学。

再就是它的民办性质也让它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不高,因为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潜意识就觉得国家的一定比民营的要好,国家属性的更加有保障、安全。不过也确实承认在我国公办性质的高校是要比同层次的民办高校要开办的更好。在综合实力和教学水平上也确实要更加的高。

总的来说民办高校还是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而且民办高校的发展历程也是比较的短,在教学、管理和运营上还没有达到一个比较成熟的水平。如果能够在经历50年,各种管理模式和体制更加的完善,那时候民办大学现状会比现在更好一些。

闲话就说到这啦,现在回到题目本身,三本院校和民办大学不是一个意思,但是体现到具体的事物上,三本就是民办大学,属于同一个载体。民办大学不一定等同于三本,因为民办大学还包括民办专科院校。


最后我觉得大家没有必要对民办院校抱有这么浓的歧视感,因为民办高校其实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承担了很重要的角色也发挥了很重要作用,你们对它的抨击在根本上不会动摇到民办高校的利益,受到伤害的只能是那些手无寸铁,刚毕业的学生。我一直相信哲学上说的“存在即合理”,一件事物既然能够真真切切村存在现实生活中必然有它的合理性,民办高校能够至今在国内发展三十几载,就一定有它的意义所在,相信以后也必将一直继续发展下去。

感谢你在无数篇回答中阅读到这篇回答,可能是处于一种偶然或者有心吧,但是相识即是一种缘分,祝你每天拥抱好心情,生活愉快!谢谢.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你.


骨子里的谦卑


几本的含义就是高考招生中的录取批次,且就高不就低,如一本大学在一/二本批次都有专业招生,这样的大学我们同样称为一本大学。当然,部分大学在A省一本招生,在B省二本招生,需根据考生所在地称呼其几本。说白就是认可度的问题...

三本院校=民办大学是传统的观念。在各省市批次合并、院校升格、独立学院转制等背景下,三本已不能简单的归结为民办大学。在不少省市,三本院校在二/三本合并后,已成为二本院校,甚至是本科院校(山东、广东、海南、浙江等地)。

相对来说,本科三批次包含的学校和专业范围更广,远不止民办大学。如:

1)公办院校的中外合作办学。

在部分二/三本批次未合并的省份,二本公办大学的中外合作项目会放在三本批次招生。因高额的收费,这些专业经常报不满,需要征集志愿。部分家庭条件好、压三本线的考生,可选择这样的专业。

2)专科学校和本科学院联合办学的本科类专业

专科学校为求发展,会和不少本科学校联合办学,毕业时颁发本科院校的双证,差异就是得在专科学校学习4-5年。需注意,进入这样的专业需达到三本分数线,不达线的考生采用的是3+2专升本连读的模式,毕业时双证会存在差异(不过类似专业在不少学校管理很混乱,得看具体学校)。

3)独立学院

独立学院本质上属于民办院校,其"独立"的种类高达7种,这里就不细说啦。同时独立学院因为特殊的办学性质,部分独立学院的性质也会发生改变,如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在18年已全面采用公费招生,在性质上其实已偏离传统的民办院校。

4)民办高校

民办高校在我国的认可度不高,主因是就业时易遭到歧视,且招生混乱、管理无序、办学无特色、学生就业难等因素。在不少人的传统观念中,差点就将民办高校等同于野鸡大学啦...

综上,三本院校不等同于民办高校,不过学校质量的确参差不齐,家长/考生在选择时需擦亮眼睛,认真识别,相对比较推荐的是重点大学的独立学院。

希望对您有帮助,方便时给个关注,谢谢您~


帅小西De


很多人觉得,三本的学校一定是民办大学,民办大学一定是三本学校,严格意义上讲是错的,虽然很多三本学校都是民办大学。

我们来看看他们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一、民办高校是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设立的,而独立学院是教育部行政规章设立的。三本学院一定是本科,而民办高校专本科都有。

二、三本学校的举办方一定是普通高校,合作方是社会力量,而民办则只有社会力量作为举办者,这是区分两者的最本质的区别。


三、民办就是有自己的校名,自己组织机构,自己的师资,自己的校园,自己独立颁发毕业证书。而三本一般设在某个大学名下。比如海南大学三亚学院等,这些学院,可能和挂名的大学同在一个校园,可能有师资等方面的共享和交流,而民办学院没有这方面的优势。

四、独立学院毕业时,如果成绩好可以推荐使用挂名院校的毕业证。这种毕业证可能也略有差别。比如北大本校毕业生领取红色的毕业证,而独立学院的北大毕业证是蓝色的。


Andi学姐


两个概念,不能混淆。

“三本”指的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招生录取批次,其他很常见的录取批次还有“本科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等,“三本高校”指的就是在录取时第三批录取的本科高校。

普通的三本本科高校包括

①独立学院(公办、民办出资)

②民办本科高校(私办、私人出资)

③合作办学本科高校(属于民办的范畴)

三本高校多数是指“独立学院”,它们大多数都是由名牌重点大学和企业联手打造的、提供本科学历学位的院校,而且由于开设的专业接近市场需求,因此热门专业较多。

在学历方面

普通本科=普通1本=普通2本=普通3本(相同的本科学历)


民办大学指的是企业、社会团体及他社会组织和公民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的高等教育及其他教育机构,办学层次分为专科和本科。

民办大学的学费非常贵,通常是公立大学的3-4倍,截止到2018年3月,国内有467所民办普通高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