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海思芯片和联发科芯片哪个更好?

心儿


看大华为海思芯片,可能自然而然就想到华为麒麟芯片了,那华为海思芯片和联发科芯片那个更好呢?在性能方面,华为海思和联发科又孰强孰弱呢?

从市场份额上来看,毋庸置疑,相对于华为海思,联发科优势很大。国产手机中,无论是低端机还是高端机,都有联发科的身影,而华为海思的麒麟处理器只用在华为手机上。

但是很多高端机和旗舰机基本都用高通骁龙的,只要是用联发科的,基本没人买。

毫无疑问,高端机上华为海思完虐联发科,而千元机市场,联发科似乎又可以吊打华为海思。

华为海思的优势在于更加专注和更高的技术沉淀。华为海思的前身是 1991 年的华为集成电路设计中心,而联发科是台湾的一家科技企业,成立于 1997 年。

咋眼一看,似乎时间相隔并不大,但联发科在基带上心有余力不足,在缺乏专利费用的情况下,还要花巨额的费用与高通骁龙周旋。

毫无疑问,联发科肯定是被高通骁龙血虐了。

而华为从通信设备到基站交换机,相对于联发科,华为技术水平积累非常优越。

从性能上看,其实华为海思仍然是要比联发科优秀的。在足够的技术沉淀下,华为海思的麒麟处理器性能非常稳定。

目前来看,华为麒麟虽然并不对外售卖,但在华为手机上,基本没有什么差评。

而联发科性能损耗其实是出名了的,无论是千元机市场还是高端机,如果使用的是联发科处理器,很多人都是直接掉头就走,大部分理由都是联发科性能损耗控制的太差。

简单点说,联发科在中低端市场还是很优秀的,但在高端市场上,我认为华为海思更加优秀。

而且,从国产手机品牌使用联发科和华为手机使用麒麟芯片来对比,很明显是华为麒麟更加稳定的。

因此,华为海思和联发科,我认为华为海思更好。

华为海思和联发科,你认为那个更好呢?欢迎关注留言,等你评论,等你「一鸣惊人」!


stormzhang


让我这个外行来做个分析,在此之前谴责下楼上不全面分析和不考究实际得出华为高功耗,mtk省电的搞笑结论(已被网友吐槽)。

首先我先拿出大家所最认可的猎户座8890做个例子(这是标准配置的处理器)。CPU方面这个处理器就是4大4小,4核猫鼬和4核A53,实测性能相当不错,而GPU方面,顶级的处理器必然不能拖后腿,8890采用了mali T880MP12(可以理解为12个t880),配合自家14纳米工艺制程有效控制温度,于是这款用于s7(e)的处理器性能非常出色。因此,好的SoC,忽略基带,那么CPU,GPU和制程一个不能少。

那么今年联发科的高端处理器呢?

我们来看x20(25)

整个处理器足足10核,2大8小,大核为当下顶级的A72,小核为上代旗舰A57,日常使用中A57完全能够解决绝大多数场景,少数例如视频,复杂UI,图片缩略图之类的处理,以大核A72的性能也能够完全接受。跑分中,这个硬件组合的最大能力十分出色。

看起来很美好不是吗?

但是联发科的这款处理器有个巨大的缺陷,那就是他的架构太旧,使用的是上一代的20nm架构制程(为烧龙810同款),导致发热量巨大,从而造成了“一核有难九核点赞”的实际现状,出现了类似去年高通骁龙810开启游戏后3秒锁大核的尴尬情况。

那么华为海思麒麟的kirin950(955)呢?950为常见的8核结构,4大A72,4小A57,外加一颗负责电源调配和唤醒机制处理的i5微核,看似与x20综合性能相差不大。

但是!还是制程!华为的麒麟950采用台积电授权16nmFF公版架构,虽说是公版,但是依然拥有出色的性能,没记错的话950系列因为i5微核和这个先进的制程在目前为止功耗控制是业界最为出色的(包括高通三星在内,但是苹果无数据),相应的其发热量也相当低,这点你可以随便询问华为的用户,反正mate8的4000毫安搁在许多人手里两天是用不完的,而没有发热制约,950的cpu性能就得以完全发挥,目前单论cpu华为已经是直击高通的存在了。

那么差距在哪里?

华为和联发科都使用了mali T880MP4显示处理芯片,上文提到三星的猎户座8890使用的是MP12,相交于MP4不说高了3倍,两倍的性能差距是有了。因此在网上实测2k16这种游戏的时候,950还是很吃力,而20纳米制程的x20则是因为热量大而秒跪了。

综上所述,mtk6797(x20)虽然cpu纯性能略超950,gpu和华为一样非常够用,但是制程陈旧导致发热大,实际使用时cpu几乎处于大核全锁小核低频的状态,无论是cpu还是gpu性能都不及海思麒麟的950。更何况对于节能,基带这两方面,技术顶尖的华为比联发科要好的多了。


涯桦


华为公司刚刚在上海正式发布了其最新的SOC:麒麟海思960,这款芯片的性能相比较麒麟950在CPU、GPU、内存带宽性能有着巨大的飞跃,同时实现了业界多项商用创举。

在当日华为召开2016麒麟芯片秋季媒体沟通会上,发布了年度旗舰手机芯片麒麟960,这款新一代的芯片性能、续航、拍照、音频、通信和安全六大功能进行了全面升级,16纳米级别FF+工艺打造,这必然是海思处理器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今天的麒麟960彻底改变了这一切,麒麟960采用Cortex-A73(2.4GHz)+A53(1.8GHz)核心,形成四大四小big.LITTLE组合,内置Mali-G71 MP8 GPU,存储方面支持LPDDR4和UFS2.1。

Gpu还不好吗

已经比821好了






回忆115341806


目前来说华为海思芯片和联发科芯片还有一定差距,哪个更好这是很难比较的。因为单纯从微处理器的工艺和研发经验而言,老牌的联发科自然拥有较高的话语权,可是从硬件配合体验上,华为海思在近几年的自主研发中也开始完善自身的工艺,就像今年华为旗舰机型P9上搭载的海思麒麟955八核处理器,主频就高达2.5GHz,采用的是16nm工艺的FinFET Plus SoC和一颗i5协处理器芯片,体验的流畅度丝毫不亚于联发科的高端机型。

这么说吧,华为海思和联发科芯片很难有可比性。因为联发科侧重于低功耗高性能,在跑分、多任务处理方面有出色表现。而华为海思走的路子和历代iPhone的A系列处理器更像。利用高主频和协处理器芯片来提升GPU图像处理上的能力。所以虽然在跑分中A系列会输给高通,华为海思会输给联发科,但是实际上机体验时,你又会发现华为和iPhone机型一样如丝顺畅,在动态效果上丝毫不输甚至超过联发科。

第二点,联发科虽然在功耗控制上屡建奇功,可是在冲击中高端多核心处理器的近几年内,频繁出现WiFi断流、信号丢失、图像卡顿等等问题。这足以说明联发科虽然有独立开发芯片的经验,但是它们的方案更接近于一套影音设备系统而非手机。因为一部手机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方案需求就是稳定持续的基频技术与信号接收。而华为作为深耕基站终端和信号业务多年的专家,自然在海思上倾注了独特的基频优势。在很多次实测比对中,工作人员都不难发现华为的手机信号很好,这是连支持全网通制式的高通也很难做到的。所以海思至少在最基础的通信这方面拥有不俗的表现。

不过按题主所说的,华为海思芯片的性能怎么样?我能诚实地回答你,性能够用,但和同价位其他处理器相比一般是处于弱势的。那么和联发科相比还差在哪里?其实各有各的优点,要是华为可以把联发科的低功耗、散热控制学来的话,那就几近完美了。毕竟捧着超烫的华为荣耀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科客


海思麒麟的发展阶段我觉得可以分为麒麟950之前与麒麟950之后,之前的海思麒麟无论是cpu还是gpu都是处于被虐的状态,gpu更是被人吐槽祖传gpu,不过从K3到950,这个差距的时间差无疑是在慢慢缩短,到麒麟950更是凭借16纳米的4*A53+4*A72组成架构在cpu上追平高通骁龙820,虽说在gpu上与骁龙820存在着差距,但mate8上的那颗麒麟950已经能够应付大部分中大型游戏,在与骁龙820在各游戏的帧数对比中相差不是很大,而且在功耗与发热的控制上更是比骁龙820要控制得好一些,这足已说明华为在这颗麒麟950上实现了逆袭,达到了第一梯队或接近第一梯队的水平,但在p9,荣耀v8/8上,因为其温控机制导致发挥不出其满血的实力,实属遗憾。

联发科因为便宜又实用被许多厂商广泛使用,其薄利多销,在中低端市场占据着半壁江山,蚕食着高通的市场份额,以下克上让高通吃了一记闷拳。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MTK6795,因为骁龙810的发热门,其次又冲击着骁龙808,让我对X10颇有好感。但这一好感被没调好的X20的“一核有难,九核围观”打破,联发科X20也因为没拿到16纳米而是使用20纳米的制程在效能上也是大打折扣,使用20纳米的骁龙810因为制不住A57可是被吐槽的不少。X20在跑分上数据可观,理论上是不错的,但实际上却是外强中干,在手机体验上,其cpu与gup都发挥不出其应有实力,可谓是一大败笔。

如果说海思麒麟950与联发科X20相比较,华为是胜出的,但在技术上,华为未必比得上联发科。从X20“第一个十核”也可以看出联发科在技术上的开发与创新(虽说反响不好),在低端处理器上的表现更是比高通好,我觉得联发科在技术上还是实打实的,可以说比华为更注重创新,而且其出货量大,在经验上的积累应该是强于华为的。

​华为的优势比联发科大,其中华为有手机,华为对自家的处理器知根知底,应用在手机上更加得心应手,而联发科是卖给其他手机厂商,需要厂商对其优化,如果没优化好,也就毁了联发科的名声。相比华为,联发科布局太小



这两家都是进步很大的公司,如狼一样的精神,我们都应该给予支持。


一个人独处丨


废话不多说,直接进入分析!

我们先来说说华为麒麟处理器


首先最大的短板,GPU部分有了很大的提升…新的G71…Mali新的构架…8核心…用了多核心低频率的设计思路,性能给力了,又有Vulkn加持(虽然不一定能应用上)…爵士不需要3D性能将成为过去…

然后就是内存性能,终终终于提升了…也用上新的ccl-550了,以前海思一直被内存性能拖后腿的情况要被改变了…闪存方面,从现场的开发机来看,用上了UFS,算是目前标配吧

CPU方面,换了能效比更高A73,性能追上甚至压过821 8890没问题

从PPT(滑稽)来看,华为对SOC优化下了很大功夫,40亿晶体管,集成度很高,视频解码芯片也是自家的了…i6微核处理器,整合了很多导航功能功能……音质有芯片优化……那个安全模块,也挺有亮点的…通过银联认证,能进行百万级别的支付…以后是不是金融从业人员必须要华为手机啊(笑)

然后就是网络制式方面……终于不丢人了,CAT13,全制式,都有了,不用外挂丢人55nm的cdma了……载波聚合和信号方面有些黑点,但是我实在不是这方面的专业人士,不指点江山了……

960的地位:这才是能和821/8890同一级别相提并论的处理器,而不是950这个“半成品”…这么说吧,在821/8890的继任者出来之前,960会是安卓阵营“最好的”处理器…而Mate9,如果华为不做大死的话,将会是国货中第一台各方面都能称作安卓阵营旗舰的手机…

接下来说一下联发科处理器

说实话,联发科近几年被黑的确实是一点用处都没有……

首先,联发科CPU走的是多核心低功耗,大小核心搭配的方案,所谓的八核心十核心,然后高负载启用大小核心,低负载禁用大核心,启用小核心并调整CPU频率大小的这种调度方式,以达到省电不影响性能的目地,但是实际上在手机的使用过程中往往是一核工作多核围观,调度机制还需要优化。

第二点就是,所用的GPU核心性能对比高通略显抠门,往往在大型3D游戏上表现不敌高通处理器,基本上不能说完全碾压,只是处于能玩的水平。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去年暴露的各种wifi断流的问题,还好在今年的最新cpu上解决的还不错,不过断流问题网上普遍还有用户反应,当然,断流这个问题不单单是手机wifi的问题引起,有时候还会收到运营商网络质量,路由器性能等影响。

最后总结一下,(这属于菜鸡互啄,并且我都是按最新一带的处理器来说)不玩游戏,喜欢长续航,低功耗发热的成年工作党比较适合,喜欢玩游戏的人还是别使用联发科处理器的手机了(毕竟一核工作,九核围观嘛);麒麟处理器整体能耗比更好一点,对发热功耗这些控制的比较好,但是续航依然鸡肋!玩游戏还是好于联发科的!

如果有可能,尽量还是选择高通骁龙处理器吧


米斯尔伯爵


联发科的软肋是GPU,也就是说,其实联发科的处理器性能还行,但图像处理有点弱,至于传闻中的一核累死十核围观的原因也就是因为GPU跟不上,导致处理器闲置。

而华为的海思相对还算均衡,对于GPU的投入也蛮大的,很明显能感觉得出来,拍照时,华为的照片处理要比联发科的快那么一点点。不过,海思的性能并不突出,看跑分其实能看出来,跟联发科相差不是很大。

顺便说下高通,高通的优势在GPU,处理器相对一般,发热高的原因就是因为处理器满负荷,所以,其实高通的处理器是性能一般,但图像处理好。


Double豆科技数码说


联发科一直口碑就不好,一直都是山寨机的代名词。我从6592真八核开始认识他,也就是从这开始摆脱了山寨的身份,但依然被小米出卖,用到了千元机红米note上;6595是他的成名作,这时他不再卖给小米(也可能人家雷军就没看上他),但是依靠四核御用A17和魅族MX4 1799的售价宣布进军中高端,也帮魅族狠狠地打了小米的脸,雷军微博被“1799”刷屏;到了64位架构,6792也是一代良芯,成功帮助魅族的魅蓝note吊打自家旗舰;这时人们看见了联发科的威力,都对他抱有很高的期望。但是到了6795就不行了,发布之前外界都猜测是四核A57+四核A53+20nm工艺,可以跟骁龙810一决高下,但最后还是顶不住较高的成本用了八核A53,虽然事实证明联发科的决策是正确的,高通的810因为功耗和发热被称为“火龙810”,6795依靠高频小核控制住了功耗,本该狠狠地打高通的脸,但却没轮到他动手,因为三星的猎户座7420依靠14nm工艺的高频A57和八核maliT760一骑绝尘,把高通和联发科甩飞了几条街。而6795因为卖相不好有被卖给雷军弥补销量,又再次被出卖用到了红米note2上。然而福无双至,祸不单行,6795又陷入了断流门,使得魅族MX5饱受争议,红米note2早早下架,跟同门的6752都差得很远。到了今年的6797(也就是X20),联发科依然想用十核来吸引人们的眼球,但20nm很难压制双核A72,再加上四核的mali T880很难跟14nm二代工艺下的骁龙820和三星猎户8890抗衡。

再来说华为麒麟芯,可以说麒麟和联发科同时成名,910因为用的老架构不敌联发科6592和骁龙800令支持国产的花粉们伤透了心,但一直不受好评的海思后程发力推出了八核的920,与联发科6595和骁龙801并驾齐驱,也使荣耀6一举成名。紧接着又推出了925处理器,使搭载925的华为mate7成为商务人士的首选。但是到了64位架构,华为遇到的情况和联发科一样,都采用了高频小核的策略推出930和935,平淡的度过了2015年。来到2016年,麒麟率先发力与台积电合作使用16nm+工艺(该工艺可以和三星14nm二代抗衡)推出了950处理器,四核A72+四核A53再加上16nm的加持,跟上了骁龙820和猎户8890的步伐,牢牢甩开联发科,也使mate8和P9备受好评。

对比联发科和海思,cpu都很强大、都吊打过高通和三星,gpu一直很落后使得大型游戏体验都不是太好,基带也都饱受诟病,可谓半斤八两。

我觉得我们对联发科期望太高,而对海思没抱太大希望。但是期望越大失望越大,不抱希望反而出现奇迹。

联发科在堆核心的路上越走越远,海思则开始研发自主架构、升级基带和GPU要和高通、三星刚正面,所以我更看好也更支持华为海思,谢谢!


曾经爱搞机


就手机芯片来看,性能方面麒麟已经是超过了联发科,唯一不足就是麒麟只是华为手机用,市场占用率不足,因此很多应用兼容性方面照顾不到麒麟。

另外纠正一个错误,海思≠麒麟,麒麟只是海思出的手机芯片而已。海思的产品覆盖无线网络、固定网络、数字媒体等领域的芯片及解决方案,成功应用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数字媒体领域,已推出SoC网络监控芯片及解决方案、可视电话芯片及解决方案、DVB芯片及解决方案和IPTV芯片及解决方案。特别是的监控芯片,路由芯片,据说全球市场占有率70%以上,国内几乎100%(数据未查证)


等缘96934986


950以前,海思也只能说跟上了联发科的脚步,从950开始就弯道超车了,综合来说比联发科要强了,提现在日常APP的启动和安装上面,对于功耗的控制也是相对较好的,至于同期的x20,x25,p10这些,一般就是给女人和不懂的小白用的,也就是低需求的APP上,启动还行,但是功耗比的话,联发科就开始鬼扯蛋了,要嘛降频降温,要嘛就是发热发烫,基本来说,用联发科还有坚持买的,一般都是走线下或者是靠蛊惑小白,OPPO,vivo,meizu,gionee,四大线下品牌,虽然线上口碑不行,但是线下很多人购买,反正一个苹果外观,就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