嵐皋有個全勝寨

■ 石柳山 張 瑩

全勝寨位於安康市嵐皋縣民主鎮棗樹村五組東南方向海拔1397米至1564米的山脊上,是整個陝南地區規模最大、保存完好、戰績最輝煌的寨堡。

全勝寨初建於明崇禎十二年(1639年),最初由明末農民起義軍劉洪、劉二虎所部修建;清嘉慶年間為白蓮教義軍佔據,後幾經流匪佔領割據。至清道光二年(1822年),安康縣大道河、嵐河、曉道河三鋪設磚坪廳,隸屬興安府,全勝寨首領任通判(分府),磚坪廳的大案要案都在全勝寨審理。清朝滅亡後,當地民眾集聚於此抗擊土匪騷擾。

明國十八年(1929年),共產黨早期革命先驅李還山回到嵐皋明珠壩無瑕河,在全勝寨購軍械,招募壯丁,自任自衛團總團長,鑿山開石,大規模擴建全勝寨,建成了由前寨、主寨、後寨組成的一整套防禦體系,以抵抗官兵和土匪騷擾。民國二十年(1931)“九·一八”事變後,自衛團改名陝南人民自衛救國團,此時,李還山任嵐皋縣“清鄉隊”副隊長、“清鄉隊委員會”主任。後國民政府嵐皋縣長李秘如被暗殺,嫁禍於王子紹、李還山,國民陝西省政府通緝捉拿。李還山在此組織民眾2000餘人,以武力拒捕,依託全勝寨固若金湯的防禦工事抵抗安康城防司令陳定安一萬餘人的圍剿,三次戰鬥殲敵8000餘人,大獲全勝,上演了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

全勝寨現存石質房屋及兵站哨所殘垣60餘處,有東、西兩個山門,分前寨、主寨、後寨三層防禦體系,寨牆5000餘米順東西山脊分佈綿延,寨牆上佈滿射擊孔,三層防禦有專門通道相連。後寨現存石質房屋兩間,廟宇殘垣一座,一面臨懸崖,另三面有寨牆防護,防禦設施保存完整,寨內有石碑一通,詳細記錄了李還山率部在此抗擊陳定安所部攻擊的經過,保存較為完好。

全勝寨對研究陝南地區人文歷史和山寨文化具有重要意義,能以此研究近代山區戰爭形態,具有重大軍事價值,同時也是共產黨早期革命先驅李還山在嵐皋活動的重要物證,對於研究共產黨早期在陝南的活動具有重大價值。

嵐皋有個全勝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