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八一:这,才是英雄

致敬八一:这,才是英雄

致敬八一:这,才是英雄


这双手,看着像是在田里劳作一生的老农,粗糙、黢黑、有力。


但是,与老农的手不一样的是,手的主人都是90后,他们拿着枪,走在西藏阿里军分区的边境线上,为祖国守护疆土的边界。


如果不是手握钢枪,你是否还能认得出他们是谁?

如果只看这几双手,你能否猜得出他们年龄几何?

如果不是刺骨寒风,他们是否也能有双白皙的手?


你不认识他们,但是他们却认识你。因为在他们眼里,每个中国人都是自己的亲人,是要用生命去保护的亲人。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人民解放军”


01


致敬八一:这,才是英雄


2018年1月9日,西藏山南军分区边防某营的夜晚,终于迎来了光明。老班长杨祥国站在玻璃前,凝视着被灯照亮的窗外。



17岁那年从重庆来到这里。整个西藏边境,杨祥国所在连队的巡逻线最苦、也最险,但这些路必须有人去走,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宣示主权的存在。


来这里几年后,杨祥国因背疼去了医院,发现身高矮了1厘米。医生说是由于长期负重造成脊椎下陷。杨祥国庆幸的说: “我就一个‘脊椎下陷’其他还好,嘿嘿”。


他身上共有21处“光荣疤”,它们从他第一次,走上巡逻之路开始积攒。


他们也都是血肉之躯,也会受伤,也会死去,但是在灾难面前,他们比钢铁机器更加可靠。


致敬八一:这,才是英雄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中,十几万救灾部队,在没有大型起重工具的情况下,用双手扒开重物,救出了一万六千多人。


致敬八一:这,才是英雄


1998年的特大洪灾中,战士们在长江大堤决口处,用身体铸就“人墙”,堵住噬人的洪水。


致敬八一:这,才是英雄


2008年的地震灾区,彭州市天降大雨河水猛涨,钢索桥在地震中严重受损,解放军战士用身体搭“人桥”,解救被困的小学生。


致敬八一:这,才是英雄


漫长的中越边境上,战士们用血肉之躯,进行大规模排雷。紧跟着边界地区开发的号召,把死亡地带,变成放心通行的铁路。


02


致敬八一:这,才是英雄


你可能不认识他们,但你应该见过这张照片:孩子流着泪,紧紧咬住父亲的肩章。这是两年前,火爆网络的一张照片。


致敬八一:这,才是英雄


那年9月,李留杨的妻子带着未满周岁的孩子,来到位于福建的部队探望丈夫。李留杨当时27岁,入伍七年,这是他的孩子出生后,俩人的第二次见面。


致敬八一:这,才是英雄


可惜这次见面也只是匆匆一瞥,孩子还没叫出爸爸的名字,李留杨就奔赴了厦门。2016年9月15日,台风“莫兰蒂”登陆,厦门经历了建国以来最为恐怖的台风暴袭。


时间一晃就是一星期,下次探亲便是来年。在父与子即将离别之际,李留杨在战友的帮助下第一次和孩子拍了合照。


致敬八一:这,才是英雄


还有这个人,他叫武孟杰,是一位军人,更是一个母亲的孩子。


致敬八一:这,才是英雄


2016年的春运首日,在北京西站南广场1小时快速通道前。一对来自河南焦作的夫妇,久久矗立在寒风中,远远望着执勤中的武孟杰,他们是武孟杰的双亲。


跨越大半个中国的旅程,600多公里,只为偷偷看一眼哨位上的你。哨位上的武孟杰,看见矗立在寒风中的父母时,泪水从脸颊滑落。


妈妈,我在执勤,请原谅我,不能为您擦去眼角的泪水。我在哨位上

给你们敬个军礼!


致敬八一:这,才是英雄


致敬八一:这,才是英雄


03


你还记得这个将军吗?


这位面容黝黑的将军凝望车窗,看着身上泥巴还没有洗净的士兵们情不自禁,泪光闪烁


致敬八一:这,才是英雄


他叫董万瑞,时任原南京军区副司令员,也是那年九江抗洪一线的前线总指挥。临危受命,飞赴一线,在大堤上坐镇指挥五天五夜。


致敬八一:这,才是英雄


期间,将军不顾个人安危,始终战斗在第一线,以57岁高龄跳入滔滔洪水中与士兵一起封堵决口。


致敬八一:这,才是英雄


那一年,董将军的儿子也作为普通的一个兵战斗在最前线。父子同在一个大堤上,将军先后两次看到又黑又瘦的儿子,只说了一句:“看看你的手,你还没有我黑”


致敬八一:这,才是英雄


洪灾过后,部队撤退时,灾区百姓夹道相送,洒泪送别。直到二十年后

董万瑞将军因病医治无效,在南京逝世。亿万网民依然眼含热泪,以无数发自肺腑的感激和赞美,自发为将军送行。


致敬八一:这,才是英雄

致敬八一:这,才是英雄



就是军人的尊严!

为家国忠肝义胆

为人民舍生忘死


身披铠甲

心怀柔情


八一建军节

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