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的人热情实在吗?

妲己丶妖娆了谁的今世


我一个生在新疆,长在内地,跑遍全国的半大老头,给你们讲一下新疆人。

我是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全新疆的跑车,从阿勒泰出发,最远喀什,和田,那时候没有这么多高速公路,路面也没现在好,车也没这么大马力,爬个干沟基本要三天。那时候我们只要累了,附近有少数民族家,你就可以进去要茶喝,那可不简单的是热茶,奶茶,馕,应季水果,碰到饭点就有饭,语言不通,但是很热情的让你吃饱,喝足,从来不提什么钱不钱的事。

前几年转战南疆,也是最危险的那几年。14年以前吧。基本跑喀什,和田农村,对于那里淳朴的农民才有了新的认识。有一次早上七八点路过一个乡村,车上掉下来几个箱子,我都不知道,一辆摩托车追了我很久才追到我,是个白胡子老人家,不会汉语,只是连说带比划,我一看车上明白了,我比划说乡村公路没法掉头,老人家也明白了,又比划几下骑车回去了,好大一会,一辆小四轮拉着我掉的四个大箱子回来了,都是白胡子老人家。还帮我装到车上。村里年轻人不多,老人都是赶早去清真寺做乃麻子的。顺路帮我一把。要知道那四个箱子价值一万多的。

后面我慢慢开始接触他们。每个乡镇都有集市,他们的集市打烊后就在所有货品上面盖一层薄薄的布单,边角用砖块一压即可,这层布还是用来防止尘沙的。那时候还没有这么多警务站。所以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是真实存在于南疆偏远的农村的。

据说南疆八,九十年代以前,赶毛驴车的老乡看见汉族干部都要跳下车,牵住毛驴的缰绳站在路边,目送汉族干部走远自己才走。而前几年赶毛驴车的老乡看见汉族干部,都是拿鞭子使劲抽毛驴,嘴里还骂骂咧咧。指桑骂槐还是杀鸡给猴看?哈哈哈~

整体来说,新疆人真心都不错。豪爽,喜欢交朋友,不耍心眼,待人实诚。

欢迎大家来新疆,文明旅游,你会收获满满的!


provence下午茶


遇到这类问题,如果仅仅说乌鲁木齐人有多热情,恐怕过于抽象,我想我还是讲个故事吧。

这个故事我不止一次在问答或者文章中讲过,但我仍然愿意再讲一遍:

曾经,乌鲁木齐市新疆民街西侧有一条小巷,长100米左右,有人说这里是马市巷子,有人说是铁皮巷子。对我来说,具体叫什么名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里集中了全乌鲁木齐最为传统的维吾尔族美食。


这家店专门经营烤羊杂碎,羊心、羊肝、羊腰子等等。他家的烧烤,完全都是在馕坑中烤制。而且,不是你点什么他烤什么,而是不停的烤,烤好后放在旁边的烤肉槽子上,吃的人根据自己喜好选择,吃完自己报数交钱。因为喜欢他家的烤羊肝,所以我几乎每周都要光顾这里。我曾经和这家店的一个老人开过玩笑:我吃完不交钱咋办呢?他面带笑容地说:不要紧,下次一块儿给。这一方面表明店家对顾客的信任,另一方面则考验着顾客的诚信。

有一次我和妻子前往,时值隆冬,妻子穿的衣服比较单薄,店家请我们进店里,无数次来,进店却是第一次。店很小,仅有不到10个平米,摆了两张条桌,一张桌子上坐了五、六个小伙子,另一张桌子上坐了两男一女三个成年人还抱着一个小孩,全都是维吾尔族。看到我们两人进来,一个小伙子站起来说:来,我马上吃完。另一张桌上的三个人挤了挤,给我们腾开了坐的地方。

我和妻子致谢后入座,那个维吾尔族女人已经在纸杯中倒好茶摆在了我们面前。一切都好像是在不经意间,却又顺理成章让你感到非常温暖。

还有,每个人吃完饭后,都会把用过的纸杯和餐巾纸收拾起来扔到垃圾桶里。

从那以后,我也学会了每次倒茶时,如果同桌上有其他不认识的人,我会先为对方倒好茶,然后再给自己倒。

去维吾尔人的餐厅吃饭,店家恐怕很少满脸堆笑,曲意逢迎,但你能感觉到他们发自内心的真诚和热情。


风雨敲书窗


乌鲁木齐市新疆的首府,乌鲁木齐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全新疆人的特点,那就是好爽!必须热情实在啊~我在乌鲁木齐待了三年,就我个人而言,乌鲁木齐是一个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繁华却不失它独有的韵味,这里的人是真的很温暖。

前段时间有个朋友从内地过来玩,早晨我们赶着出门坐车去景点,怕路上堵车,走的很急,走到小区门口碰到平实经常打招呼的维吾尔族老大爷在锻炼身体,匆忙中闲聊了几句,大爷还告诉我们哪个景点更有意思,道别后朋友说:“原来新疆人这么好打交道,给我们说的景点听起来就感觉很棒,这大爷太实在了”。我也觉得仿佛我们脚下的步子也就没那么赶了”。

其实对新疆有一点了解的人都知道,新疆是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少数民族大多能歌善舞,每逢古尔邦节、肉孜节什么的,男女老少都能尽情狂欢。这里的人为人豪爽,热情好客,一旦结交朋友,会把美酒佳肴悉数拿出待客,使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说这么多不如亲身体验,如果有机会你可以来乌鲁木齐感受一下。我推荐你看一部纪录片叫《新疆味道》,在看美食的同时可以了解新疆人的性格。对了,来了乌鲁木齐一点要吃点新疆特色的好吃的,什么大盘鸡,烤全羊,都要试试,你可以提前在网上搜索一下有啥好吃的,好好犒劳一下你的胃。


亚心网


乌鲁木齐人热情实在,是不用说的,套用形容新疆人的一句话:“儿子娃娃”,乌鲁木齐人也是儿子娃娃!

我讲一件出去旅游的事情,去年8月,报团去伊犁4日游,说实在的,我一直对导游啊、跟团不太感冒,因为动不动就煽动忽悠你去买东西,不买还冷热嘲讽,而且也导语时间。但这次旅游让我彻底改变了对旅游公司和导游的偏见,就说在旅游中的两件事:

第一件事:导游是一名乌鲁木齐小伙子,有一天,从那拉提回来后,比较晚了,按照旅游协议旅程,是要去一个购物点的,但这个时候大家都累了,也不太想去,导游就来一个集体举手表决,问不去参加购物的请举手,结果,一大半人举手,最后导游说了一句:“你们参加旅游,有没有遇到过导游让大家集体表决是否去购物的事情。”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没有?”这就是新疆儿子娃娃,乌鲁木齐儿子娃娃。

第二件事:入驻酒店后,刚好对面是一个工厂,晚上轰隆吵的睡不着,由于带的孩子还很小,就找酒店服务员,说没法换房间,找酒店经理,还是不管用,最后无奈,试一下找导游,导游查看后,确实发现房间噪音太大,直接一个电话打到酒店老板那儿,立即就更换房间了,这就是我们乌鲁木齐人,儿子娃娃!

整体来说,乌鲁木齐人不仅热情、好客,不耍心眼、不玩阴的,是真正北方人的性格,即便像我这种南方人,在这座城市生活久了,也会受到影响,逐步行成这种北方人的豪迈、热情、直爽、诚实、做人厚道的性格。


乌鲁木齐那些事儿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这个问题应该表述为新疆人热情实在吗?你来新疆接触了新疆的朋友,就明白了!有句话:浇花要浇根,交人要交心。新疆人是交心的朋友!新疆人喜欢一个词,叫儿子娃娃!

什么是儿子娃娃?不是骂人的话。

在新疆,“儿子娃娃”是耿直义气、豪爽热情、有胆有识、敢掏心窝子、敢于担当、敢于奉献、大气忠诚这一系列词汇的总名词,几乎囊括了新疆人的所有优秀品质和精神风貌。

新疆的儿子娃娃热情好客,性格开朗。欢迎您到新疆来!“来!朋友~干!霍西!”新疆的儿子娃娃的心胸比天空还要宽广,和他们成为朋友后您就能体会到。“你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么麻嗒!”

新疆的儿子娃娃从小与各个民族的小伙伴们生活在一起,大都有几个不同民族朋友,会讲几句不同民族的话,会唱新疆歌,会跳新疆舞。“咚哒哒咚哒,一毛钱买哈”


陪您信马游疆



zwl四月天


首先我解释一点,乌鲁木齐人,很笼统,全国五十六个民族,新疆就有48个,乌鲁木齐更是各民族的文化经济交流中心。所以对待这样一个多民族多文化地区我没法做出一个系统的评价,我大概说一下和我文化相同,沟通交流差异不大的我身边的汉族同胞吧。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土生土长的新疆乌鲁木齐的,我认为呢,哪里都有好人,哪里都有坏人。我走了中国不少地方,整体来说,我个人感觉到的,乌鲁木齐这边汉族

人还是比内地许多地方的人实在的。并不像外界所说的小偷多什么的,因为地处祖国边境,远离中原地区,在这边也很少有听说人口拐卖或者什么的,电信诈骗少之又少。

图片与文字无关


一筐大老虎


我也是土生土长的新疆人,出门到处走走看看,我还是喜欢新疆。首先新疆人的大度包容没得比。生活在新疆的人来自于五湖四海,大家取长补短,其乐融融。其次,新疆有广袤的土地,决定我们心胸也是大气的。再者,游牧民族的粗犷豪放也融入了我们的格局。简单的内涵,是本真;简单的归依,是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