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之后,中国第三高校是哪所?

纳兰轩若


一直以来清华北大稳居国内高校综合实力排名前两位,两者在各大排名机构中也是互有领先。但是国内综合实力排名第三的大学一直未有定论,有人说“清北复交”,认为复旦大学排名第三,也有人认为浙江大学近些年发展迅速,理应居第三名等等,总之国内高校谁排第三一直是个没有定论的话题。

说一下我个人心目中排名第三的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可能会有一些人赞同,也可能会有一些人反驳,都没关系,且先看我的理由!

1.从高校录取分数线来看

位于安徽合肥市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2017年高校录取分数线排名第六位,但是相对于京沪区位优势,这个分数已经相当不错了。

2.80后杰青人数

在2018年国家杰青评选结果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绩非常突出,从工作单位来看,共入选的32位80后杰青中,北京大学最多有5人,其次是清华有4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有3人。南京大学和苏州大学有2位。从本科毕业学校来看,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候选人最多,共有8人,远超过其他高校,反映出中科大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水平。(这意味着中科大是大学中培养科学家的摇篮)


3、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排名第6

4、一流大学本科生深造率排行榜—位于第三


个人观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堪称中国综合实力排名第三,希望它能够在为国家培养科学家的道路上继续攀登高峰,造福中国人民。有认同的朋友点赞支持咯。


学习源动力


我国最好的大学是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至于第三名的高校花落谁家,可谓是众说纷纭,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应该设立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进行评定,如科研实力、历史悠久、师资水平、录取分数线、学科综合实力、双一流学科建设。等。不同的评价标准会产生不同的高校,所以判断第三高校,需要进行综合的考量与评价。


一、不同的标准产生不同的高校


从理论上来讲,中国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交通大学、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国防大学、武汉大学都有机会冲击我国第三高校。不同的评价标准会有不同的高校脱颖而出,位居第三名。复旦大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相对浓厚;浙江大学的师资力量相对雄厚;中国科技大学的实验室水平以及科研能力较强;交通大学和人民大学的录取分数线较高。


二、以科研实力为评定标准


根据美国媒体报道的2018年全球最佳大学排行榜,我国入围高校数量仅次于美国位居第二名。其中,清华大学排在64位,北京大学65位,中国科技大学145位,复旦大学148位,上海交通大学156位。依据此排名,中国科技大学作为九校联盟成员之一,拥有两座国家级的实验室,以雄厚科研实力脱颖而出,排在清华与北大之后,成为我国第三名高校。


三、录取分数线也是最重要的评价标准


录取分数线作为最直观的评价具有一定的说服力,也是衡量第三高校的最重要最关键的指标。其中复旦大、交通大学、人民大学能够仅次于清华和北大位于录取分数线的第三、第四和第五名。


四、学校的发展因素也可以作为评价标准


拥有世界一流的学科建设,大学以后的发展前景,应该作为一个重要的评价因素。浙江大学在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中,以高精度的学科建设,入选了18个,一级学科,成为中国第三的大学。


决胜网


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是中国公认的两所最高学府,常年占据国内高校排名的前两名。

然而第三名没有明确的归属,始终存在争议。按生源质量,复旦大学或者上海交通大学二者之一可排第三;按规模来说,浙江大学可排第三;倘若按照学术氛围和科研实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当之无愧国内顶尖,甚至可以超过清华北大。

国内排名基本不可信,多是以规模论高低,而国际机构的排名比较靠谱,能反应真正的综合水平。在国内一些机构的排名中,中科大甚至排在十五六名,真是迎合了市场,却玷污了学术。



在国际排名中,中科大基本保持全国前五名。这已经难能可贵,因为中科大始终坚守底线,不扩招不合并,坚持“小而美”的精英办学模式。尤其是基础学科,在清华北大复旦上交等一批名校中,逐渐被边缘化,而中科大却始终肯坐冷板凳。

清华北大复旦上交的生源质量全国领先,但这么一批中国最聪明高分的学生,却挤破头去学金融和经济,物理、化学无人问津。

只能说基础学科不牢固,任何的科学研究就如同沙滩上建楼。芯片事件被泼了一盆冷水,还没长记性吗?

中科大的理科实力,超过清华北大,是中国唯一拥有两所国家实验室的大学(国家实验室全国仅有20所,建成的只有5所)。抛开排名不谈,就以中科大的学术氛围和“冷板凳”精神,以坚守基础学科不向市场妥协的魄力,中科大值得所有人的尊敬,配得上全国第三的地位。


坚果旅行


目前的情况是,有两所学校都说自己是中国第一,有八所学校都说自己全国前三,大约有十所学校都在说自己全国前五,大约有三十所学校都拿出各种对自己有利的证据或排名证明自己是全国前十。

说哪两所高校综合实力是全国的TOP2,大家估计都没什么意见,自然是清华北大,但硬要在清华北大中排个第一出来,估计谁也不会服谁。交大复旦等学校曾经小心翼翼地尝试着把自己排到全国前二的位置,很快招来了公众的质疑,现在大家也达成了默契,最多也就在某些领域、专业上吹吹自己是全国第一第二这个样子。

既然第一第二没机会,那么第三我总可以一争了吧。所以第三名的名头的争夺其实是异常激烈的。人民大学加华东五校(即复旦大学、上海交大、中科大、南京大学、浙江大学)这六所学校都在保三冲二,声称自己“至少是毫无疑问的第三名”,谁也不服谁。其实这些学校各有千秋,不管是名声、生源质量,还是软硬件条件、毕业生薪酬等各方面都难分伯仲。

古话说得好,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中国的大学划分只能以大致以梯队来划分,如果硬要从一排到一百,那估计得有成千上万种排法。根据高考分数及社会影响力,梯队分层大致如下:

第一梯队:清华北大,这个应该没有异议,都在北京

第二梯队:顶级名校,人大、复旦、上交、南京大学、浙大、中科大,位于北京上海及经济发达的省会城市(中科大历史原因除外)

第三梯队:名校,武大、华科、中山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北航等985以及两财一贸等重点211高校,基本位于一线和重点省会城市

第四梯队:吉林大学、湖南大学、四川大学等一般985高校,位于东北或中西部省会,影响力因为地理位置等多方面原因较上一梯队弱一些。

其实最靠谱的排名还是高考分数,就像股票价格一样,高考分数反映的就是该校的市场价格,考生心目中都有杆秤,他们已经用脚选出了中国大学的排名。


咸鱼学院


问题是好问题,回答的都不行,笔者试着回答以下。

客观来讲,有机会冲击全国第三校的主要有复旦、交大、人大、浙大这么几所高校,中国科学院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就不考虑在内了,不是一个性质的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山大学也不考虑在内,科大只是在国际排行榜高,已经被复旦等高校超过,规模比较小;中大主要是被哈佛承认,只是一个特例。

其实衡量第三校有几个关键指标最重要的就是录取分数线和学科综合实力,由此衡量复旦和交大在南方分别是文科、理科录取分数线第三的高校,人大排到第四到第五名;在北方第三主要是人大,可能理科有时候也会有北航,人大17年的理科录取线仅比清华低十分,不可小觑。

先分析这三所高校,复旦是南方小北大,交大是南方小清华,人大是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在五六十年代,人北清师,其地位甚至高于清华北大,短板就在于没有理工科,而且北京已经有了两所顶级学府了,上海作为全国的经济中心,地位越来越重要,所以复旦和交大行情也越来越看涨。人大作为一所纯文科学校,今日依然能保持其地位的原因,除了红色基因,还在于人大培养的学生,凡是与做官和赚钱相关的学科,在全国都是第一流的。交大之于复旦犹如清华之于北大,虽然综合实力相当,但交大毕竟还是没有文科,没有文科就不能代表一国之民、一域之民的人文精神,因此综合看来复旦第三。

剩下的把复旦和浙大比,浙大近两年势头开始缓了下来,在国际上的排名不如复旦,但是在国内排名有时候是第三,甚至第一,主要还是合并之后学科规模大,但精尖度差一些,生源质量差一些,杭州的区位优势也差一些,所以综合来看,还是复旦第三,剩下的人大、交大、浙大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大学,不好排。


青年史学家


在中国,清华和北大排在所有高校前二是毋庸置疑的,不管从师资力量、科研水平、教育资源、地理位置多方面综合评估,其他高校只能望清华北大项背啦。那么,在清华北大之后呢,中国的第三高校是哪一所,就人云亦云啦。

笔者结合自身的学习经历,提名:中国科技大学

首先呢,这第三高校肯定在2+7的7中进行选择的,俗称中国的常青藤高校联盟。这个7呢,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在这7所高校里面呢,笔者认为第三高校应该是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浙江大学中间进行选择。

笔者是从事高校科研工作的,所以从科研的角度出发,尽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理位置在合肥,位置较差,但是从实验室建设水平和科研实力来讲的话,都是不逊色浙江大学的。

根据美国媒体报道的2018年全球最佳大学排行榜,我国入围高校数量仅次于美国位居第二名。其中,清华大学排在64位,北京大学65位,中国科技大学145位,复旦大学148位,上海交通大学156位。依据此排名,中国科技大学作为九校联盟成员之一,拥有两座国家级的实验室,以雄厚科研实力脱颖而出,排在清华与北大之后,成为我国第三名高校。

当然了,要是大家觉得浙大排名第三,我也是不反对的。不过,我更倾向于中科大排第三,毕竟中科大的科研实力是真的强,而科研实力是评价大学水平尤其是与国际高校PK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再说点题外话哈。笔者应聘去了某985高校,然后我们办公室有两个中科大做了博后过来的,那科技论文IF值10以上的一大把,看着都吓人,而这在中科大里是非常常见的。这也是笔者认为中科大排第三的原因咯。

如果有不同见解,可以点击关注进一步沟通交流咯。


中南环境科研狗


这个问题太难回答了,高校排名软硬指标很难综合。

就跟一万个人心中有一万个汉姆雷特同一样,每个人心中最好的大学也是不一样的,而且同一个人不同时期可能觉得大学也是不同。

1、大笨new听到评论的第一所大学是清华,所以根深蒂固的认为清华是牛的,然后听哥哥姐姐在讨论清华北大,认为这两所学校是牛的,从他们语气中所表现的憧憬之情,在上大学之前让大笨new把大学分成了两类,清华、北大和其他。

2、 到了高中听老师们评论,打本new认为复旦大学是与清北齐名的大学。那么来看看大笨new主要看的评价指标。

综合指标在高校中确实非常突出。

3、在大学期间学的土木工程,然后就看到浙大的在行业的领先位置。

随后,觉得浙大是清北同档次的学校。

那么来看看浙大的指标如何。

怎么样,是不是比复旦大学还要牛一些。

4、研究生期间,大笨new的博士进度居然追上了一位高中师姐,而且大笨new中间还在中科院工作过,这位师姐就读的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天体物理,研究生读的是地球物理。

这位师姐博士读了八年,未能完成论文,于是第八年终于忍无可忍,转去了加州理工洛杉矶分校,据说那所学校比中科大好毕业一些。

那么看一下中科大指标如何。

看吧,优秀博士论文数量,第五但是与学校规模相比不必清华大学差。

两个国家实验室已经碾压了其他任何学校,清华大学有一个(筹),北大半个(筹)。

只是科大学子出似乎国的太多了,回国和出国比例略显高了点,毕竟科大追求的学术研究,国外条件更好些,这也是为什么听说科大在国外声望最高的缘由吧。

此外,南开和同济在大笨new的印象里也曾经与清北浙在复科一个档次,不具体分析了。

当然硬是要评出前三的,大笨new认为是:清华北大中科大。


大笨new易数学


1

提名学校:中国传媒大学

提名理由:不敬畏头衔,只敬畏专业。

中国传媒大学有一个传统:哄台。

具体表现为:台上的人如果表现不好,观众就会发出一声意味深长的“嘘”。

有一次,李咏在中国传媒大学主持一档跨年晚会,不小心磕巴了一下,就被台下1000多名同学给“嘘”了,他回复了大家一记“我懂了”的眼神,然后继续淡定地主持。

还有一次,某个靠网络歌曲窜红的“明星”到了小礼堂的舞台,因为唱歌有些走音,被大家“嘘”了。他勃然大怒,表示再也不会来了。

学校从来不管学生“嘘”台,无论你是谁,无论你多大牌,只要你站上中国传媒大学的舞台,只要你不够专业,就要承受被“嘘”的命运。

学生们都自嘲自己是发小广告的,其实是因为他们有自信,他们挑剔别人,更挑剔自己。就好像学校的一个老师讲的那样:“你想在舞台上长久地站下去,那么你必须得经得住学校舞台上的三分钟嘘声。”

2

提名学校:深圳大学

提名理由:以人为本,所有的制度都为学生服务。

它支持学生进学校后转专业。学校说,知道大家填志愿时还不够成熟,所以愿意给大家重新选择的机会。因此拯救了不少因为专业调剂而堕落的学生。

它支持学生换宿舍,只要两个学生达成合意,就可以自由更换宿舍,不用向任何老师申请。学校希望学生都能跟自己合拍的朋友住在一起。它把学生的权益看得比学校的利益更重,学校有一片小广场本来应该改建成停车场,但那里是滑轮爱好者的天地。于是学校调查了小广场的使用率,把小广场还给了学生。

学生都说,在这里你可以成为自己最想成为的人。

3

提名学校:中山大学

提名理由:包容的环境里,每个LGBT(女同性恋者、男同性恋者、双性恋者与跨性别者)都可以活在阳光之下。

中山大学有很多老师是LGBT群体的研究者。他们在学校开设了“社会文化与多元性别”公开课,邀请研究同性恋文化的女博士、投身公益的艾滋感染者、研究自慰的社会学教授、跨性别人士等来给同学们分享,还和学生们一起排练了女性主义戏剧《阴道独白》。

在学校老师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批准学生成立了关于LGBT的社团“彩虹社”,致力于普及LGBT知识,引导大家正确认识LGBT群体。在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之下,包容、尊重LGBT的观念深入人心,LGBT群体也可以毫无障碍地在学校恋爱、生活。

2015年的毕业典礼上,有一名女生向校长公开出柜,获得了校长的拥抱和同学们的鼓励。学生们都说,在中大学会了尊重多元价值观。

(但近几年因为一些原因校方不再支持学生进行LGBT的相关活动,彩虹社也转入地下。但包容的精神总归是不死,学生对少数群体的尊重从未转变。还是以此提名纪念当年的中山大学,纪念那面全国最大的彩虹旗。)

4

提名学校:武汉大学

提名理由:最文艺的大学,在这里想不恋爱都难。

每到天气回暖的时候,武大的樱花就开了。樱花大道有300米长,走在其中,人都变得文艺了。于是武大的情书是这样的:“螃蟹在剥我的壳,笔记本在写我。

漫天的我落在枫叶上雪花上。而你在想我。”武大每周五都在操场免费给学生放露天电影。学生们聚在一起,觉得自己并不孤独。

武大还在图书馆内专门开设了一些特殊的研修室,叫做“情侣自习室”,让小情侣们学习恋爱两不误,轻松走上人生巅峰。

武大的文艺,武大的浪漫,或许也是当代大学最干净清纯的一种气质。

5

提名学校:中国农业大学

提名理由:民主是这个学校的灵魂。

农大的校长柯炳生是学生们心目中的网红。他会认真读完校长信箱里学生发来的每一封邮件,并且迅速地做出回复,解决学生的问题。

有学生想吃家乡的松鼠鱼,给校长写了信,食堂就增加了这道菜,并且成了食堂的招牌菜。食堂师傅还会因为某个同学因病不能吃糖吃盐而单独给他做饭。有同学说食堂紫薯粥颜色不对,校长在回信里认真地用ph变化解释了这一问题。

农大建新楼需周转实验室,柯炳生带头腾出学校领导办公室,给师生做实验室周转用房。学生们可以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成为学校的主人。学生跟校长的关系也很近,每次见到他都会亲近地叫他柯帅,跟他合影。

“把学校变成学生喜欢的模样”,这是柯柄生的信念,也是农大的信念。

6

提名学校:中国人民大学

提名理由:敢于发声,以笔为刃,挥斥方遒。

中国人民大学最动人的特质,就是学生敢发声,如同他们的校训“实事求是“一般。

在这个自媒体时代,人大很多学生都有自己的公众号,他们在上面记录自己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每当校内校外有事情发生的时候,他们都以笔为刃,用自己的文字为世界带来改变。

他们为学校附近被拆迁的烤冷面举起大旗,为被咸猪手侵犯的女同学抗议,也为讨薪的工人、不平的社会现象勇敢发声。去年有一篇火遍朋友圈的《一名非典型985毕业生的大学简史》就是人大学子写的。

持续地发出声音,是人大除了学术、科研之外,对这个社会做出的另一番贡献。

7

提名学校:北京体育大学

提名理由:永远热血,永远热泪盈眶。

2017年3月23日,国足在长沙赢了韩国队,当时整个北体在欢呼。宿舍楼下游行,唱国歌,吹口哨,还有很多学生在宿舍升国旗!那天的北体是最燃的,中国应该很少有学校能像北体这样举世狂欢。其实只要有国足的比赛,男生女生都会提前去咖啡厅里占座。

学校的运动会堪称“小型全运会”,操场上里里外外几层围满了人,是任何学校都无法比拟的。运动健儿们水平极高,所有学生不管认不认识都会为他们加油、呐喊。

不管你什么时候来,球场都有人在运动,食堂占座用的是篮球,剑,双截棍。这些都是体育的魅力。

他们说,如果北京体育大学没有体育带来的热血青春和魅力,那和北京大学有什么区别?

结语

看完这7所学校以后,你最喜欢哪一所的拥有不同特质大学? 其实我们想寻找的是,一所大学,除了科研学术之外,能真正给每个学生带来的是什么。

可能很多年之后,我们会忘记曾经写过的论文,去过的课堂;也不会再从事科学实践和学术研究。

但是学校本身所带给我们的特有的气质,却会永远印在我们身上。我们带着这种气质去到社会,默默地改变着另一方土地的思想。


不二文旅


中国有2所第一大学: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没有第二大学。

中国有7所第三大学:浙江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复旦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南京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没有四至九名大学。

中国还有30所左右第十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


经天纬地安邦定国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是国内第一、第二的大学可以说当之无愧,那么问题来了,国内排名第三的高校是哪所呢?

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哪一所该拿中国第三高校的称呼呢?

先来看看世界排名:

美国媒体《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公布了2018年度全球最佳大学排行榜榜单,全球共有1250所高校入选。其中我国入选高校数量达136所,从数量上仅次于美国的221所,位居世界第二。虽然从数量上看,我国的高等教育资源已经跻身世界强国之列,但能够排进前200名的高校只有7所。

我国最顶尖的两所高校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分别位列第64、65位,位居我国高校第三名的不是浙江大学,也不是武汉大学,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世界排名145位。我国高校第四名的复旦大学世界排名第148位,第五名的上海交通大学世界排名第156位。

再来看看国内大学排行机构的排名:

对于校友会这份排名,世界排名第145位校友会评价7星大学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仅排在第15位。排在第三位的是武汉大学,而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校友会评价为6、7星的大学。

成为中国第三的大学,2017年的“双一流”大学名单也必须当做一个标准,一个大学是否能够排在第三,它现在的排名及以后的发展情况务必会当成一个重要因素,而“双一流”大学无疑是发展的因素。

从这份“双一流”大学名单中,我们能够看到开篇时提到的那些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等。

而真正的去为大学去排名,则需要在各个方面综合考虑这所大学。对于评价机构来说,按着自身的评价准则去做评价;而对于考生来说,这些大学中自己所喜欢的大学才是国内第三的大学!

而笔者眼中的第三大学是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简称“人大”,[1] 由教育部直属,[2] 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双一流”[3] 、“211工程”、“985工程”,入选“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为世界大学联盟成员、亚太国际教育协会创始成员,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前身是1937年成立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1949年12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通过了《关于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的决定》。1950年10月3日,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组建的中国人民大学正式开学,成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1954年,被确定为以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大学和首批全国重点大学;1960年,被确定为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2001年,入选“985工程”。

笔者抛砖引玉,欢迎大家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你们认为哪所大学才是国内排名第三的大学呢?因为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