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三杰是指黄埔一期学员中的哪三位?

Wenziying


黄埔军校的名气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很多军界的传奇人物,都是从黄埔军校出来的。那么,黄埔三杰指的是谁呢?黄埔三杰是指黄埔军校一期学员中最为突出的三个人物蒋先云、陈赓和贺衷寒。



蒋先云(1902~1927),字湘耘,别号巫山。湖南省新田大坪塘人,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北伐战争烈士。他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入校,在校期间品学兼优,深得校长蒋介石器重。曾任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蒋介石侍从秘书、北伐军总政治部秘书。1927年5月在河南临颍与奉军作战中壮烈牺牲。1927年6月8日,周恩来在武昌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主持蒋先云追悼会,并发表沉痛讲话,恽代英致悼词,号召“同志们,踏着蒋先云的道路前进”。


陈赓(1903~1961),在黄埔三杰中是名气最大,原名陈庶康,湖南省湘乡县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毕业后,留校任副队长、连长。参加了平定商团叛乱和讨伐陈炯明的东征。1926年赴苏联学习。1927年回国参加南昌起义,任营长。后赴上海在中共中央机关做情报工作。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中国工农红军四方面军十二师团长、师长,红军步兵学校校长,红军干部团团长,陕甘支队第十三大队队长,红一军团第一师师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旅长,太岳军区太岳纵队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建国后,历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云南军区司令员,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司令员兼政委,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院长兼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国防科委副主任,国防部副部长。是第一、二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八届中央委员。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61年3月16日在上海逝世,终年58岁。



贺衷寒(1900-1972),原名贺忠汉,号君山,湖南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贺衷寒早年曾是标准的热血青年,在各种学生运动中积极踊跃,1920年,20岁的他加入中国共青团,成为最早的一批团员,后来,他结识了一大批中共党员。 他本应成为中共老革命,但与张国焘和俄国的“十月革命”有不同的看法使他1922年就被开除出团。从1925年开始,他就一直充当反共的急先锋,与无产阶级为敌。 1932年,在蒋介石授意下,贺衷寒等发起组建了复兴社,核心人物多毕业于黄埔军校,贺衷寒与胡宗南、康泽、戴笠、邓文仪、郑介民等人并称复兴社“十三太保”。 1949年去台湾后,任中国国民党改造委员会中央评议委员、中央设计考核委员会主任委员,交通部部长、总统府国策顾问、行政院政务委员。1972年病逝。


当时有句流行语这样说:蒋先云的笔,贺衷寒的嘴,灵不过陈赓的腿,可见三人各有特长,都是当时数一数二的军事人才。蒋先云和陈赓都是坚定的共产党人,而贺衷寒则先是共产党人,后又成为共产党的死对头。


美丽的红枫叶


黄埔三杰是指黄埔军校一期学员中最为突出的三位,他们是蒋先云、陈赓、贺衷寒。

1. 蒋先云的笔

蒋先云是湖南新田县人,“五四”期间,成长为湖南学生运动领袖。经毛泽东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蒋先云在1924年,参加黄埔军校第一期招生考试。

在12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青年中,他以状元的成绩,考入黄埔军校。

在校期间,蒋先云在《中国军人》上发表革命军事文章8篇,还在广州民国日报发表多篇宣传革命、反对独裁的文章。

他是黄埔军校最有影响力和威望的学生。

同时,蒋先云还深得蒋介石的赏识,是蒋校长最得意的学生之一。

在国共合作期间,蒋先云做了大量有利于两党合作的政治活动,多次力劝老蒋与共产党合作。

蒋先云不仅文笔好,各门功课都攘括了第一,是黄埔军校名符其实的学霸。

毕业后,蒋先云参加了第二次东征、北伐战争。在攻打奉系军阀战斗中,身先士卒,在河南战场上牺牲了。

蒋先云是黄埔军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黄埔奇才”。

2. 陈赓的腿

陈赓考入黄埔军校时,成绩平平。

但在口试中,以堂堂军人的相貌,打动了蒋介石。

陈赓在东征作战时,曾两次救过老蒋的性命。

一次是北伐东征军,在向华阳进军途中,第三师遭遇优势敌军的猛烈抵抗。

蒋介石为了激励士气,亲临前线督战。

在兵败如山倒时,只有陈赓寸步不离蒋介石左右。

当老蒋万念俱灰,陈赓不顾追兵逼近,背起蒋介石就跑。

最后跑到一条河边,掩护老蒋坐船过河,方才脱险。

还有一次,陈赓夜行160里,为蒋介石送信,请兵增援。

蒋介石特别器重陈赓,除了感激陈赓的救命之恩外,还因陈赓是一位能征善战的全才,蒋一心想得到陈赓。

后来,陈赓在上海被捕,蒋介石下令好好为他治伤,并规劝他离开共产党。

陈赓因与老蒋信念不同,弃蒋而去。他毅然跟随周恩来,参加了南昌起义。

蒋介石在年老时,还念念不忘陈赓。他曾说:十个胡宗南,抵不过一个陈赓。

3. 贺衷寒的嘴

贺衷寒以突出的笔试成绩,尤其是口试中,以滔滔不绝的辩才,深得蒋介石的喜爱。

贺衷寒一心跟随蒋介石,加入了孙文主义学会,成为了巩固蒋介石势力的有力人士。

黄埔三杰中,只有他没成大器。

黄埔三杰都是湖南人,都曾先后做过蒋介石的侍从秘书。最后,陈赓成为了共和国的大将,而贺衷寒跟着蒋介石逃到了台湾。

蒋先云的笔,贺衷寒的嘴,灵不过陈赓的腿,他们三人被称为了黄埔三杰。

三杰因信念不同,走向了不同的道路。


有书共读


蒋先云的笔,贺衷寒的嘴,不如陈赓的腿,就讲师黄埔一期中的三位杰出人才。他们中陈赓、蒋先云是坚定的共产党员,贺衷寒在后来发生了转变。他们属于

下笔成文章,上马能杀敌,难得的全才

1、蒋先云的笔

古代学习最好的是连中三元,今天能进入北大光华也是祖坟冒青烟。蒋先云按什么标准也是学霸。

在报考黄埔的一千人中,考试包括国文、数学、历史、地理等科目,

考试第一。

在军校期间的考试,一直第一。

在毕业考试中,笔试和专业测试都是第一。创造了黄埔军校史上一项“后无来者”的奇迹

如此才华与能力自然受双方青睐。属于冉冉升起的新星。

为什么说蒋先云的笔呢?

因为《中国军人》和《青年军人》,都由蒋先云担任编辑和主要撰稿人,刊内的文章作者如湘耘、巫山等,也是他的化名。

当然学霸都是全才,蒋先云演讲能力也很强,在武汉讨蒋大会讲的非常之好。

2、陈赓的腿

大家熟悉的是陈赓大将在上海特科、在抗日战场、在越南战场的丰富经历。《人间正道是沧桑》中的杨立青原型,《亮剑》中李云龙的旅长原型就是陈赓将军。

牛人就是牛人,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崭露头角。

1925年5月,滇军叛乱,控制了广州。陈赓将军乔装打扮进去侦查三日,获得了全部情报。

1925年10月,第二次东征,总指挥部随左路军第三师前进,在路上遭遇到林虎的主力部队,全军溃败,陈赓背着蒋介石跑了十多里地,脱离险境。

战后为了调援兵过来,陈赓一昼夜跑了一百六十里,联系到第一师。

就这三次长跑,陈赓将军的临机应变、执行力、战斗力都已经跃然纸上。这也是其既可以特科、也可以打仗的原因吧。

3、贺衷寒的嘴

贺衷寒同样是文采、口才一流,当然口才更好。在黄埔时期就组织孙文联合会。

之后参加战争并不多,主要从事情报工作,是军统(蓝衣社)早期的大佬之一。

在抗战时期,渐渐转向行政,他的转向比徐恩曾要成功很多,先后担任国家动员委员会人力组主任、社会部劳动局局长、社会部政务次长等。尤其是担任社会部劳动局局长时,负责劳资协调、就业安排、劳工培训,对全国技术人员进行调查、摸底,抗战胜利后都予安排,受到产业界的称道。

总结:

黄埔三杰是时代的佼佼者,都是文武全才。陈赓将军作为不世出的将才,青史留名。遗憾的就是蒋先云早早牺牲,贺衷寒没有选择人民的道路

参考文献:

江玲君. 中国近代军服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15.

甘少杰. 清末民国早期军事教育现代化研究(1840—1927)[D].河北大学,2013.

杨飞,杨剑.黄埔名将蒋先云的传奇人生[J].广东党史,2010(03):36-41.

张欣. 军阀政治与民国社会(1916—1928年)[D].华东师范大学,2005.

王晓光.“黄埔三杰”之一贺衷寒的跌宕人生[J].文史春秋,2004(04):6-10.

张瑞安. 留日士官生与清末民初军事现代化成败[D].华中师范大学,2003.

林鸿发.黄埔三杰[J].福建党史月刊,1992(10):31.

欢迎关注、点赞、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给你不一样的史学评析,期待你的评论,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黄埔第一期学员蒋先云、贺衷寒和陈赓并称“黄埔三杰”,是因为他们三人均来自湖南省,并且在黄埔军校学习期间,成绩优秀,表现活跃,在国共没有分裂前,全部深得校长蒋介石的欣赏与信任。



1,蒋先云,湖南人,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与刘少奇、李立三共同领导了“安源路矿大罢工”,年仅20岁。在黄埔军校第一期招生时,蒋先云入校考试成绩在1200余名考生中名列第一,并且保持毕业前的全部科目第一,廖仲恺惊叹:军校最可造就的人才。

1925年毕业后任蒋介石秘书,两次东征五次负伤,攻克惠州时亲率敢死队登城,名动全军。深得蒋介石的青睐与器重,“中山舰”事件后以黄埔军校中将教育长的职位诱使蒋先云脱离共产党,结果蒋先云第一个站出来声明脱离国民党。北伐战争中任团党代表,在河南临颍与奉军张学良部大战,少帅撤换军长一人、杀旅长一名和团长二名仍不敌北伐军,蒋先云临阵负伤,三仆三起,追击不止,壮烈牺牲,年25。



2,贺衷寒,湖南人,五四运动中被选为武昌的学生代表,留学苏联,思想左倾。黄埔军校期间表现优异,第一期毕业后任军校政治部上尉秘书,思想开始右转,主持成立“孙文主义学会”,与共产党员的“青年军人联合会”针锋相对,从而成为蒋介石的政治打手。

1931年纠集邓文仪、郑介民、戴笠等人成立效忠于蒋介石个人的三民主义力行社及后来的法西斯组织复兴社,成为复兴社十三太保的核心人物。可是由于在西安事变中支持何应钦“讨逆”失宠于蒋介石,从此仕途不畅,最高职务是抗日战争时期军委会政治部第一厅中将厅长,终其一生未获兵权。



3,陈赓,湖南人,黄埔一期的风云人物,也是国共两党公认的传奇人物,1925年东征时救过蒋介石的性命,深得蒋氏喜爱,但在“整理党务案”中坚决公开自己的共产党员身份,宣布脱离国民党,与蒋介石决裂。

上海特科领导,红四方面军师长和参谋长,红一方面军干部团团长,八路军三八六旅旅长,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司令员,智勇双全,开国大将。


度度狼gg


黄埔三杰是黄埔一期中三位最牛的学员:蒋先云、陈赓、贺衷寒。

关于这三个人,有一个说法,叫蒋先云的笔,贺衷寒的嘴,敌不过陈赓的腿。

我们先说蒋先云的笔。

蒋先云是湖南省新田县人,早年参加学生运动的时候就认识毛主席。黄埔军校成立的时候,是毛主席推荐他去黄埔军校,同时,毛主席也是蒋先云的入党介绍人。

在黄埔军校,蒋先云是学霸级的存在,入学考试第一,期间所有科目考试全部第一,毕业考试还是第一。

所以,这三杰里面,论成绩,蒋先云是最好的。而且他这个人很有亲和力,当时黄埔军校有两个组织,一个是青年军人联合会,一个是偏国民党一点的孙文学会。两个学会之间有时候还会茬架,都是由蒋先云出来摆平。可以说,如果黄埔军校是华山剑派,那蒋先云就是大师兄令孤冲。

蒋介石就说过,如果黄埔军校的学生也造反,唯一能摆平的就只有蒋先云。

甚至蒋介石认为蒋先云以后可以做黄埔军校的校长,这个了不得,蒋介石对黄埔军校最看重,他最讨厌汪精卫到学校来,就是不想让他在这里拉人。但蒋介石说:北伐成功,我就归隐田园,那么黄埔军校这些龙虎之将,谁能够领导呢?只有蒋先云。

可见蒋先云地位之崇高。

毕业后,蒋先云当了蒋介石的秘书。因为会写文章啊,蒋介石所有北伐期间的文书全是蒋先云写的,所以叫蒋先云的笔。

说完蒋先云,再说陈赓的腿,这是什么意思呢?陈赓是蒋介石的侍卫,有一次战斗,蒋介石被包围了,腿又受了伤,准备自尽的。结果陈赓背着他跑了十来里地,终于逃了出去,这没点腿力当然不行,自然叫陈赓的腿。

蒋介石也记着他的恩。后面,陈赓被蒋介石抓过。

蒋介石去看他,想拉他过来。说“你是我的学生,我是你的校长,我肯定要爱护你的,你过来吧。我关心你。”

陈赓一句话:我不需要你关心。

蒋介石没办法,但还是把陈赓放了。

且说回蒋先云。

到了1927年,蒋介石露出反骨了,蒋先云决定反蒋,喊出了口号:昨天校长,今日校贼。

接下来,蒋先云就牺牲了。

为什么呢?他可能有求一死的决心。

当时,蒋先云打奉系,跟张学良打,他比张学良这个二代那要强太多了,打得张学良撤了一个军长,杀了一个旅长,三个团长。但是,在战斗中,蒋先云冲锋在前,连冲三次,第一次腿中枪,还冲,第二次,马被炮击中,还是冲,第三次击中胸部,光荣牺牲。

按理说,他已经是团长了,不需要冲锋。之所以冲锋,其实就是有求死的决心。

因为他那段时间很苦闷,一来,有同学说他忘恩负义,辜负蒋校长,一方面,蒋介石还拉拢他,要升他当师长,但同时,另一边还猜疑他,说他一定会投蒋。

这个话是张国焘说的,他说:如果蒋先云不投靠蒋介石,我不姓张。

大家也知道,后面,投蒋的不是别人,正是张国焘。

所以,蒋先云冲锋在先,以证清白,最终死时才二十五岁。

那要不去世,起码也是一个元帅吧。

现在还有蒋先云的墓,但看上去非常平凡。完全想不到这里埋着一个奇才。

最后说一下贺衷寒。

他也是湖南人,他的特点就是会说,所以叫贺衷寒的嘴。他后面是投靠了蒋介石,一直想带兵,但蒋介石不给他兵,让他搞政治,所以对蒋有些不满,后面又跟何应钦搞在一起,触了蒋介石的大忌。一生都没有得到什么重用。算是三杰里最憋屈的一位了。


脑洞历史观


黄埔三杰所说的并不是指黄埔军校所有学生中最优秀的三个人,黄埔三杰都有一个特点,首先他们都是黄埔第一期的学生,而且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我党的党员。

在这两个身份的重叠下,最终人们挑出了比较优秀的三位将他们并称为黄埔三杰,而这黄埔三杰分别是蒋先云、陈赓、贺衷寒三位黄埔一期的优秀学员。

黄埔军校创办的原因以及抗日战争中中流砥柱的黄埔学生

辛亥革命之后,孙中山的国民政府一直生存在军阀的夹缝之中的,因为没有兵权,所以孙中山的抱复迟迟无法舒展,日子过得很是不自在。

仅是在国民政府所处的广东,孙中山就遭受到了广东军阀陈炯明接二连三的挑衅,所以孙中山为了培养属于自己的军队,就想到了创办黄埔军校,于是他后来在广州创办了黄埔军校。

而黄埔军校的校长就是蒋介石,原本蒋介石只是国民党中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在他成为黄埔军校的校长之后,他获得了非常特殊的政治、军事资源,后来才得以迅速地在国民党内部崛起。

黄埔军校的历史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名将,比如我们说到的黄埔三杰,还有如徐向前、胡宗南、王耀武、杜聿明、陈明仁、宋希濂、胡裢等数不清的抗日名将。

不过因为国民政府的局势非常紧张,所以前几期的黄埔学生们都只在黄埔军校呆了半年,然后就被调到军队中实习、实战了起来。

虽然他们受到的学习非常短,只学到了初级的军事知识,但因为他们是在战场中成长、磨练起来的,所以最后绝大多数黄埔军校学生们都成为了抗日战争中流砥柱,在抗日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了起来。


(黄埔军校学生操练图)

救过蒋介石一命的陈赓大将

现在我们就来简单的说一下黄埔三杰,这三个人里面最出名的应该是陈赓将军,陈赓将军是我军的大将,建立下了众多卓著的功勋,是非常值得我们敬佩的名将。

在陈赓将军从黄埔军校毕业后,他很快成为了一名连长,成为了保卫在蒋介石身边的警卫长。


(陈赓)

在1925年蒋介石率领黄埔军校学生东征讨伐广东军阀陈炯明的时候,取得了不小的战绩,但最后蒋介石的部队却发生了大溃败。

在蒋介石准备被陈炯明的军队包围时,他为了防止自己被敌军俘虏而毁了自己的名声,所以就掏出了枪准备在战场上自杀成全自己,在这个紧要的关头,陈赓夺下了蒋介石的枪,他劝说了蒋介石放弃了自杀的念头,然后扯着蒋介石的手就跑。


(蒋介石)

但是没跑多远蒋介石的腿就软了下来,然后他再度提起了自杀的念头,于是没办法的陈赓就把蒋介石扛到了背上,背着蒋介石一路逃离了战场,由此救了蒋介石一命,正因为有这次的恩情,在后来一次陈赓被蒋介石抓获的时候,才被蒋介石放过了一马。

黄埔三杰中最优秀、而又离世最早的的蒋先云

如果要说到黄埔三杰中最优秀的人是谁,那毫无疑问就是蒋先云了,想必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蒋先云的名字,大家之所以对蒋先云不太了解的原因就是蒋先云死得太早了。

蒋先云在1927年北伐战争的时候就壮烈折戟在了战场上,因此没有建立下太过于亮眼的战绩,这才被历史掩埋在了深深的角落里。


蒋先云是黄埔军校第一期中最出色的学生,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黄埔军校,在黄埔军校的学习操练中也以非常亮眼的姿态取得了蒋介石以及各大教官的青睐,成为了黄埔一期中的风云人物。

在最后的毕业考试中,蒋先云的学霸本色更是展现无遗,他以非常优秀的第一名成绩斩获了榜首。

因为蒋先云极为受到蒋介石的重用,所以他毕业后很快就投入了蒋介石嫡属的麾下,在东征陈炯明的过程中建立下了不小的功绩,在东征结束后,更是被蒋介石调为了自己手下的机要秘书,为他处理起了很多重要的军务。

原本蒋介石是将蒋先云当作心腹来培养的,但是最后因为蒋介石的野心庞大,想建立自己的独裁统治,所以蒋先云脱离了蒋介石的管控,成为了反蒋委员会的老大,开始公开讨伐起了蒋介石,然后在一次武汉国民政府讨伐张作霖的北伐战争过程中,不幸饮弹身亡。

如果不是蒋先云死得太早的话,以他的天赋能力,绝对能在抗日战场上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蓝衣社元老贺衷寒

贺衷寒在黄埔军校学习的时候也展现了很强的学习能力,各项成绩都非常优秀,他毕业后,在蒋介石的大决裂过程中,他选择了支持蒋介石,最后成为了蒋介石忠诚的追寻者,成为了蒋介石手下的心腹。

(贺衷寒)

后来贺衷寒更是与戴笠、郑介民等人成立了蓝衣社,效仿国外为蒋介石建立了一个最初的特工组织,后来来蓝衣社更是慢慢的发展,脱胎演变出了庞大之极的军统部门,不过在那个时候真正绽放异彩的人就变成了戴笠,在这个过程中贺衷寒表现是平平无奇的。


(戴笠)

在抗日战争中,贺衷寒更是致力于政治工作,并没有投身到领兵打仗的军事中,因为没有战功的缘故,所以名声同样很小,不为人们所知。

所以说这就是黄埔军校的三杰,黄埔军校中名将如云,黄埔三杰并不是黄埔学生中最优秀的三个人,这个称号也是有着局限性的,并不能代表一切,在更多时候,黄埔学生中更多还是以实力战绩说话的,黄埔军校的牺牲精神一直以来都流淌在每一位学生当中,在抗日战争中,黄埔军校学生的牺牲率也是非常之高的,从这方面来说,每一位在抗日战场上作出了巨大贡献、以及牺牲的黄埔学生都是值得我们敬佩的。


孤客生


人生面临无数次选择,一念成魔,一念成佛。是魔,是佛,都有自己决定。

黄埔三杰,乃蒋先云、陈赓、贺衷寒三人,前两人名垂青史,特别是陈赓,更是成为了中国解放的功臣,是赫赫有名的中共大将;而最后一人贺衷寒,拥蒋反共,见风使舵,遗臭人间。

蒋先云,文武双全的才子,可惜英年早逝

蒋先云(1902-1927),1919年参加五四青年活动,1921年加入共青团,其后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4年,在毛泽东的介绍下,与1200名各地考生一起,参加了黄埔军校一期的招生考试,结果,成绩很牛逼,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黄埔军校。

在校期间,成绩非常出色,受到了各方关注和认可,

毕业时,又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

面对如此优秀的学生,军校各方领导让其留校,特别是政治部主任,更是欣赏,让其给自己当了秘书。这个政治部主任就是周恩来。

当然欣赏蒋先云的,不仅是周恩来,其校长蒋介石对其也是另眼相看,1925年第一次东征时,蒋先云被蒋介石任命为侍从参谋,并兼任国民革命军一师二团二营营长。

当年9月,在二次东征中,蒋先云表现非常出色,特别是攻打惠州时,其带领的敢死队突破天险,立下大功。

立了功,领导又重视,升职是一定的。当年冬天,23岁的蒋先云成了国民革命军一师的政治部主任。什么是少年英才?这就是;什么是年少成名?这就是。

蒋介石很很欣赏蒋先云,但,蒋先云有自己的追求,对毛泽东非常尊敬,对周恩来非常欣赏,对共产党的事业非常忠诚。

1927年2月,蒋先云得到周恩来的密电,说蒋介石已经公开反共,基于此,蒋先云坚定不移地来到了武汉。在武昌,蒋先云在刘少奇的介绍下,担任了中共湖北省军委委员、武装部长兼湖北省总工会工人纠察总队总队长。

年纪轻轻,就担任了这么重要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工作成绩不错。短短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工人纠察队壮大到5000余人,手握3000多条枪,成为中共掌握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

1927年4月底,中共和国民党武汉政府召开联席会议,决定继续北伐。英勇善战的蒋先云自然少不了这样的场合,被任命为北伐军第一纵队第二十六师七十七团党代表兼团长。

5月28日,在河南临颖作战时不幸英勇牺牲。

周恩来、徐向前、恽代英、郭沫若等发表了悼文,同年6月8日,周恩来亲自主持了蒋先云的追悼大会,武汉国民革命政府追赠其为中将军衔。

斯人已去,但英名长存。

陈赓,军事能力突出,对解放事业功勋卓著

“黄埔三杰”之二的陈赓,早期虽然不及蒋先云那么风光,但在后面的历次战争中,为解放事业立下了巨大功劳。

陈赓(1903-1961),原名陈庶康,湖南湘乡人,是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的领导人之一,是开国大将。

陈赓也是早年参加了共产党,具体时间是在1922年,后面考上了黄埔军校一期,并成为了黄埔三杰的一员。陈赓曾经当过孙中山的警卫员,也救过蒋介石的命,又是共产党,可以说,陈赓是国共两党的红人。

1926年,陈赓被送去苏联学习间谍技术,次年返回,并在北伐军第二方面军任特务营营长。这不得了,这是搞情报、搞军事活动策划等工作的人,这属于“特殊工种”,让陈赓负责,可见其重视程度。

1927年南昌起义后,在会昌战斗中负伤,暂时离开了战场和一线,被送到上海秘密治疗。伤好后,留在了上海,在周恩来领导下负责中共中央特科工作。

但,遗憾的是,1931年,顾顺章当了叛徒,无奈之下,陈赓及时离开了上海,前赴鄂豫皖苏区。

先是当了工农红军第四军13师318团团长,后来成为了红四方面军第十二师师长,再后来任了红四方面军的参谋长。

从地下工作转到前线直接带兵后,面对面的战争是避免不了的,在国民党第三次围剿后,在一次战争中,陈赓不幸受伤。

1932年,又到了上海秘密疗伤。可是哪能每次秘密疗伤都不被发现呢?这次被逮个正着,是杀是留?

最终,蒋介石下令,不得伤害陈赓,看来这是要报曾经救命之恩。不杀,但囚禁还是有的。幸亏宋庆龄及时帮忙,陈赓才得以回到革命大军。

后面的长征,陈赓没有落下,抗日,陈赓又冲到了前面,任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在抗日期间,陈赓作风顽强,战功卓著,后来升任太岳纵队司令员。(电视《亮剑》中的旅长原型就是陈赓)

解放战争中,陈赓率部总计歼灭几十万国军,包括胡宗南的大量队伍,为解放事业的成功立下了大功。

解放后,1955年,陈赓被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1961年因病逝世。

陈赓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是灿烂的一生,为了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贺衷寒,虽然寿命最长,但充其量是个“跳梁小丑”


黄埔三杰之一的贺衷寒(1900-1972),起初也是根正苗红。先是在1921年赴上海学习俄文,后来又留学苏联。

1922年,回国后,创办“人民通讯社”,评论大胆,文笔犀利,鼓励和倡导年轻人为国奋斗;抨击军阀横行,批评政治腐败,提倡民主,鼓吹自由。看起来俨然是个救国救民的慷慨人士。

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一期,和蒋先云、陈赓并称“黄埔三杰”。

毕业后,贺衷寒因表现不错,也留校了,在黄埔军校分部工作。这时的贺衷寒对于共产党还是比较欣赏的,特别是对共产党中的毛泽东,更是推崇备至。

但1926年后,善于察言观色的贺衷寒,看出来蒋介石的动向,于是坚定不移地成为了蒋介石的支持者。

1927年,蒋介石公开反共时,贺衷寒旗帜鲜明地为蒋介石摇旗呐喊,丑态初显。至于曾经的救国救民,全部到了脑后,只是一根筋地支持蒋介石,押宝国民党。

鉴于贺衷寒的表现,1929年,蒋介石送贺衷寒去日本学习军事技术。回来后,贺衷寒更是不可一世,反共的意志更加明确,对于围剿红军和抓捕共产党,更是坏点子频出。

由于贺衷寒抱蒋介石大腿抱得紧,坚决拥蒋反共。于是,在1936年1月,被蒋介石授予了“少将”,10月又授了“中将”,并颁发了四等云麾勋章。

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亲日的何应钦,主张讨伐张学良、杨虎城。习惯于见风使舵的贺衷寒,看到其中可能有变数,大力支持何应钦,大力宣传讨伐张、杨,轰炸西安,扬言要救出校长,并四处联络各方人士。

可是,如果讨伐张、杨,如果轰炸西安,蒋介石安能无恙?贺衷寒的想法是一石二鸟,如果能救出蒋介石,则功大无比;如果蒋介石死了,何应钦很可能上位,自己一样被重视。可惜,西安事变被和平解决,贺衷寒顿时泄气无比。

回来的蒋介石,对于贺衷寒等人破口大骂,骂得贺大哭不止。从此,贺衷寒的地位算是到头了。

就这么一个跳梁小丑,在1943年,周恩来、林彪去重庆第一次谈判时,酒后还口出狂言,对周恩来和共产党颇有微辞,指责其共产党的不足。

事实说明,小丑就是个小丑,终究没能有大的建树。对共产党颇有微辞的贺衷寒,还是因国军的失败,被赶到了台湾。想到周恩来在国内的影响力,和贺衷寒在国民党内部的影响力,贺简直就是个笑话。

1972年,贺衷寒死了,死之前说了一句“我72岁了,不算短命吧!”这是说给谁听的?是说给同为“黄埔三杰”的蒋先云和陈赓听的吗?因为蒋先云只活了25岁,陈赓也就活了58岁。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有些人,尽管活得短,可名声千古流芳;有些人,尽管活得长,却可能“遗臭人间”。


蓝风破晓


黄埔三杰,声名在外。黄埔号称中国军事摇篮,三杰四凶五虎,国共两党一百单八将。三杰有两个说法,胡宗南是否在列,不一而说。普遍认为,也是蒋中正先生认可的就是:铁笔蒋先云,铁嘴贺衷寒,铁腿陈赓。陈赓大将不多解释,没有陈赓,越南抗法抗美就剩炕了估计,更别说还是学员,就背着蒋校长躲子弹,不负铁腿之美名!下面着重介绍另外两位。俗话说,人的名树的影,在英雄辈出将星如云的广州黄埔,这两位以铁字冠名的,绝非浪得虚名啊。

蒋先云,中共党员,就读湖南衡阳第三师范,读书的时候,发起成立“学友互助会”,出版《疑麓警钟》月刊。黄埔第一期第一名,学霸有没有。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蒋介石侍从秘书、北伐军总政治部秘书。当年的秘书可是没有百度没电脑哈。这不算,身先士卒不让关二,冲锋陷阵不输许褚。蒋先生三番屡次,一请再请,坚决不任官职。1927年4月,二次北伐军号一响,为家国大业,挺身而出,领兵为先锋,征讨奉系军阀张作霖,任第三十一军二十六师七十七团团长。5月中旬,蒋先云率部开赴河南。当时,驻马店,那时候还是个镇吧,郊区数百名群众积极参加了修建段庄北简易飞机场,可见这场战役的重要性。临颍是许昌的屏障,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许昌对整个河南以及整个当时的奉系军阀是多么重要,也不需多言了。5月28日,北伐军与奉系在临颍血战打响。攻占临颍县县城的战斗,从上午8时,到下午4时。击溃了奉系军阀主力,攻下临颍县县城。北伐军以伤亡3500余人的重大代价,击溃奉军主力六七万人,为北伐军取得击败奉军、攻占河南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此役,团长蒋先云,带领警卫营,自己当箭头,每当攻城失利,立马冲锋陷阵在前,鼓舞士气,多次负伤,最后壮烈牺牲。诸君,想象当时,靠步枪攻打坚城,身为团长,浑身浴血不退,直至战死,是何等英雄!

铁嘴贺衷寒,两党党员,额,先是我党同志,再投三民主义,忠于校长蒋先生。按下不提也罢。之所以是铁嘴,我们从HR视角,看看他的履历:1931年,蒋介石在江西剿共失败,其任“陆海空军总司令部剿匪宣传处”处长,其后任“星子训练所”所长、“豫鄂皖3省剿匪司令部政治训练处”处长、“军事委员会委员政治训练处”处长、“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南昌行营’宣传部长等职,为蒋介石麾下第一摇旗呐喊高手。这不算,来看第二阶段,1936年,西安事变,贺衷寒发动青年将领170余人,比一百单八将还多几十,通电“讨伐”张学良、杨虎诚 将军,要张、杨“释兵自缚.请罪京门”。这要说动一百多号人啊,这容易吗!1938年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一 厅中将厅长,仍负责军队事务和中央军校的政训工作。1944年到1947年,任三 民主义青年团中央组织处书记长。1947年任社舍部政务次长。在台湾蒋氏政府中又任交通部长、国民党 中央设计考核委员会主任委员、总统府国策顾问、行政院政务委员、中国国民党 改造委员会中央评议委员等职。打住吧,看到这里,我不解释,诸君也知悉铁嘴的来历了。


鹰的中风狂


黄埔三杰留英名,一样杰出命不同;分道扬镳贺衷寒,胸怀万民大陈赓;出师未捷身先死,天下无双蒋先云。

黄埔三杰中,陈赓名气成就最大,贺衷寒与其分道扬镳,各为其主,天赋最高的蒋先云却英年早逝,壮烈牺牲,长使英雄泪满襟!

天下无双蒋先云

蒋先云,字湘耘,别号巫山,湖南新田人。这个名、字、号都充满书卷气的男人,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在校期间品学兼优,“学术两科,冠于全校”,还潜心攻读古今兵法,简直就是黄埔军校第一学霸!

蒋先云的优异表现得到各级领导高度评价,校党代表廖忡恺说他是“军校中最可造就的人才”,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评价他是“军校中的高材生”,校长蒋介石更是“爱之如手足”,先后任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蒋介石侍从秘书、北伐军总政治部秘书,前途一片光明。如此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简直让其他学生羡慕嫉妒恨!

第二次北伐战争中,蒋先云任第11军26师77团团长。1927年5月临颍战役中,蒋先云英勇作战,冲锋陷阵,身负重伤,壮烈牺牲,真可谓天妒英才!若非英年早逝,前途不可限量。


胸怀万民大陈赓

陈赓,原名陈庶康。湖南湘乡人,黄埔三杰中名气和成就最大。陈赓年轻时曾弃笔从戎,投入湘系军阀当兵,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先后参加东征和北伐,表现突出。

北伐华阳战役中,蒋介石亲临前线指挥,却遭遇失利,陈赓力谏蒋介石突围,并且背着蒋介石跑了十几里冲出重围,可以说对蒋介石有救命之恩。蒋介石对他十分爱惜,很想拉拢麾下,但陈赓信仰坚定,一心向党,他曾说“天下人饥,我以个人温饱为耻”,蒋介石虽是一代枭雄,却没有这等胸怀,陈赓岂会追随于他?

陈赓大将后来的成就大家都知道了,其实以他的功劳,封元帅或许也不为过。

分道扬镳贺衷寒

贺衷寒,原名忠汉,字君山,湖南岳阳人,黄埔三杰中最没存在感的。他年轻时也是一热血青年,积极投身革命,曾筹组孙文主义学会并担任黄埔同学会书记长,后任军事委员会政治训练处中将处长,长期主掌国民党情报系统,被称为复兴社(军统前身)四大台柱之一。

贺衷寒是蒋介石的忠实拥趸,他擅长理论宣传,凭借自身的资历、能力、势力,受到蒋介石的器重,1935年当选为国民党第五届中央执行委员,次年1月被授予陆军少将军衔,10月又晋升为陆军中将,并获四等云麾勋章,算得上春风得意,仕途顺利。

黄埔三杰中,贺衷寒的军事才干最弱这,注定了他无法在军事上取得大的成就,对蒋介石的帮助是很有限的,既挽救不了蒋家王朝覆灭的命运,也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黄埔三杰通常指第一期的三位优秀学生。分别是蒋先云,贺衷寒,陈赓。

蒋先云,红党,推荐人,毛。在全部一期645名毕业生中,文化课与军事科目均为第一,其政治鼓动与组织能力无人敢于争锋,蒋也非常器重,命之担任秘书。后来曾说,将来革命成功了,我解甲归田,黄埔这些龙虎之士,只有蒋先云才能统帅。

可惜,这样的杰出才能者,1927年412分裂后参加到武汉方面,被张国焘无端指责和污蔑勾结老蒋,最终以死铭志,5月率部与奉军作战,故意骑白马参与冲锋,阵亡于河南。

贺衷寒与陈赓就不说了。

此外,蓝党也整理出了自己的三杰。

文有贺衷寒,武有胡宗南。又文又武李默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