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低质量的勤奋”?

卿雨润


在有书君看来,主要分为两点,

勤奋的过程近乎没有成长

勤奋的结果近乎没有价值

首先我们来说说学习阶段。相信很多小伙伴都有这样的发现:中学时期班里的学霸们并非都是早六晚九、搂着书啃个不停的勤奋同学,有的甚至比差生都会玩,K歌逛街逃课,游戏一连五杀,可每每考试成绩一出,照样稳稳地名列前茅,就问你服不服!

当然,有些小伙伴会很自然地将这些归结为智商因素,但是,人类的智商是呈正态分布的,其实真正能称得上高智商的很少。所以你班里的那些轻松学霸不可能个个都是高智商,那样的话高智商在人群中的比例将高达1/80(何况很多人的班级不到80人,轻轻松松学习好的也不止一人),最强大脑的节目组不用再苦苦寻人,直接将经费全部扩建舞台即可,不然恐要挤爆!

那么,破除了唯智商论,究竟是什么导致这些学霸轻松碾压众人呢?——是高质量的勤奋。应试教育下,不少的中学老师都推崇“题海战术”,于是很多学生领到这一战术任务后,就开始了疯狂刷题模式:白天《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夜里《黄冈真题》,刷了一套又一套,解了千题解万题。科比敢来问问高考大省的同学们:你见过凌晨四点钟的天空吗?同学们只会淡淡地反问一句:那个时候我还没睡,怎么了?……,可就是这样夙兴夜寐地学习,很多人也还是成绩中游,成绩始终不如人意。因为——这种勤奋,是低质量的勤奋。

我们不妨来看看一些学霸们的做题方式:遇到一道题,他们不是一个劲地去顺着问题解出答案,而是先逆向推出出题人可能在考什么,该应用哪种解题思路。

看到了吗,用低质量的勤奋去刷题,刷出了一个又一个的死答案,是稍微换个前提条件,一辈子再也用不到的答案。

而高质量的勤奋,刷出了一个又一个的活思路,这些解题思路可以以不变应万变,解万题。无论是高考考场,还是生活中。

除了理科解题,文科记忆也应该避免低质量的勤奋,直接去勤奋的记忆,不如先勤奋地去学习故事记忆法、宫殿记忆法,之后再去记忆则更容易,继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就过程来说,低质量的勤奋让学生成长缓慢,

就结果来说,低质量的勤奋让学生获益不多。

再来说说我们工作阶段中可能遇到的“越勤奋越穷”的奇特现象,顺便讲讲低质量勤劳与高质量勤劳的差别。

说一个朋友公司的销售团队情况,整个团队共50人左右,但销售人员的收入却呈现两极化——前五名收入月入2万以上,然后10人左右不温不火,其他员工大多拿底薪加少得可怜的提成。(传说中的不到十万)

然后前五名中又时常分为二八定律,第一名上个月拿到18万,比第二到第五名加起来都多。

接下来我们分别来分析这三种勤奋,低质量的勤奋,高质量的勤奋,超高质量的勤奋。

首先来说第一种:也就是那些近乎拿底薪的大部分员工,他们的工作方式是很标准化的销售方式——“先生您好,我们这边是……”“您需要这款产品吗?”“我们的产品很优秀”“价格很便宜的”,标准化的销售话术,几乎不变样的每天说上三百遍,每天电话频次和通话时间一统计,打的最多,时间最长的就是这批人,老勤奋了!可是这种缺乏思考,缺乏技巧的流水线式销售,想拿提成几乎全靠运气——遇到特别需要产品的客户,否则,拿底薪是大概率事件。

低质量勤奋带给他们的是低收入。

再来看第二种:高勤奋的几个人,他们几乎各有绝招。有一个人从不卖公司的中低档产品,只拿着最高档最贵的产品,然后想尽办法找到高收入群体,三个月不开单,开单吃六个月。无论当前这个月的业绩压力有多大,他都坚持自己的高质量勤奋:一个人跑完整个城市的富人小区,被拒之后CBD,再拒之后安置房(也就是土豪拆迁户)。还有一个人,他几乎不用公司提供的客户名单,他的勤奋体现在不断寻找其他相关行业的销售,入职半年,就积攒了各类高质量销售圈子近百个,然后通过这些渠道找到需要产品的准客户们,每月收入稳稳位居公司前三。

最后来看一下那个超高质量的勤奋者:他现在已经不需要再去主动去开发任何一个新客户,他所有的客户都是找上门来问他购买。他每天在公司里不会超过1小时,大部分时间是陪客户在外面吃饭喝酒,游船海钓(他是男的)。然后玩了一个月后,月底最后一天来参加一下公司月度总结会议,领一下冠军奖励,下月继续。

为什么这么秀?一起来看看超高质量勤奋者的做事方法:首先,他没有像别人那样照本宣科地去开发客户,而是先勤奋地对各类互联网工具进行了详细研究,然后借助工具让他的产品充分实现了互联网+,所以是客户过来找他。然后,他勤奋地与每一个购买过产品的客户用心的交流,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让每个客户都发自内心认可他。他现在每个月的傲人业绩,一半来源于网络,一半来源于客户的朋友。而这些都来自于他的高质量的勤奋——通过高质量的勤奋思考找出了最佳方法,达到最佳效果。

所以,低质量的勤奋,是一种没有方法、效率低下、类似于蛮干的做事方法,不值得提倡。我们应该用高质量的思考、高质量的勤奋换取高品质的人生。


有书快看


如果你不明白这个词的意思,或者你不能马上根据这个词就回想出它所对应的现象,那么往往就说明两种情况,第一,你缺乏对人性和世事的观察和感知,第二,搞不好你自己就在经历着这种低质量的勤奋。这可不是个好事情,要引起警惕哦。

接下来我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样三个方面跟你解析一下这个词,告诉你它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以及怎么从这个事情中跳出来。

【一】「低质量的勤奋」究竟是什么?

如果单从字面意思理解,这个词的基本解释就是「看起来很勤奋,自己也感觉自己很努力,但是从做事成效来讲,是很低下的」。其实,这种现象在社会各个领域当中,各个角色身上都很容易发生。举例说明:

❶ 一个高中生,从来不旷课,不迟到,上课也基本不开小差,认真听讲,即便熬夜也会把当天作业做完,老师让记让背的东西也都是努力在记,在背。私下还买了好多参考书。自己想想:我这样的学习态度,总算好的了吧,可是,这成绩却一直上不去。高考成绩一出来,不如意,哭了。哀叹命运捉弄,老天不公,自己付出了那么多,到头来居然还是这么个糟心的结果。

——其实他不知道,他的绝大多数努力和勤奋,都是低质量的。

❷ 一个初中生的妈妈,为了让孩子的成绩好一点,带着自己的孩子上这样那样的辅导班。她不去分析孩子成绩差的原因,眼睛只盯着辅导班的招生广告,到处对比,到处打听,然后抱着「这个老师应该实力很好,孩子跟他学物理成绩肯定就上去了」这样的幻想,领着孩子东奔西走。妈妈自己想想:为了孩子的成绩,我这都花了多少的金钱和心血,怎么最后结果还是那样呢?难道我的运气就这么不好吗?

——其实他不知道,她的绝大多数努力和勤奋,都是低质量的。

❸ 有一个姑娘,经人介绍,进了一家公司实习,然后又在领导的建议下考各种各样的证,从实习到转正,很顺利。人算听话,也很用功,领导交代的任务,甭管乐意不乐意,最后都能做完。在同一个岗位工作几年后,她一朋友有一天跟她聊天,问她你对现在这个工作满意吗?她说「谈不上满意不满意,就这么干着呗。赚钱养家呗,虽然也赚不了几个钱。哎,你不是跟我们领导认识,你能不能跟他说说,都几年没给我们涨工资了?」

——其实他不知道,她的绝大多数努力和勤奋,都是低质量的。

❹ 我一远房亲戚的孩子,虽然成绩不怎么样,但点子多,读书那会就想做生意。大学毕业后工作了一两年就离职了,想自己去创业。口号喊了好几年,但真正持续做的项目一个也没有。成天就混一些创业组织,见所谓的投资人,到处跟一些相关人士海阔天空地聊。三十好几的人,连个女朋友都没谈过。辞职之后,做点零工赚点钱,偶尔也问家里伸手要,就这么在外面飘着。不过,他没有一天是闲着的,每天有事干,忙忙碌碌。但事业,就一直没有像他畅想的那么好,一半都没有。

————其实他不知道,他的绝大多数努力和勤奋,都是低质量的。

我不知道你通过以上几个案例,有没有发现「低质量勤奋」的一些基本特征。从表面上看,低质量勤奋者自然有两个最典型的特征:第一就是看似忙碌,第二就是忙碌不见成效,或者他们认为成效不如想象得大,总觉得跟自己的付出是不成正比的。实际上,由着这两个特征继续往下分析,你还会发现低质量勤奋者的三个隐藏的特征:

第一,被动

低质量勤奋者做事,可能很听话,很有行动力,但做事也好,思考问题也好,往往很被动,且容易被人影响。他们很少考虑自己真正想要什么,要做什么。基本就等着看别人,看别人怎么吩咐,看别人在做什么,看别人在说什么。如果没了其他人参照,自己就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第二,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低质量勤奋者做事情,具体到一件正在做的事儿上,他有目标,知道终点在哪里?但是往远了说,做这些事儿是为了什么?对自己的未来有什么好处?他是不想的,想了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为什么?因为他压根就不知道自己真正要什么,压根就不知道从一个大方向上自己要实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比如读书的时候不知道各个阶段的学习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是什么,工作的时候不知道缺乏对职业生涯的规划,不知道除了这个现有岗位之后,未来还有可能朝什么方向发展。说白了,工作学习缺乏「主心骨」。

第三,缺乏判断,容易轻信别人

因为做事过程中缺乏「主心骨」,所以对很多不熟悉的知识和信息,就不容易有判断的标准,没有判断的标准,就容易轻信别人。在低质量勤奋者身上经常有这样一种现象:工作学习中碰了壁之后,因为勤奋,所以会急着去找「解药」。私下一看书,发现好些个方法;跟人一请教,收集了不少的经验。收获的这些信息与信息之间,有些其实存在明显的前后矛盾,但他们发现不了,而且看谁的方法和经验都觉得是对的。最后结果是:经验方法又积累了不老少,但问题照样存在,而且信息接受越多,脑子反而越乱。

【二】勤奋之所以低质量的根源在哪里?

以上所讲的这类人的勤奋之所以低质量,其根源说到底就两条:第一,费尽心机在处理的绝大多数问题本身是没太大意义的,用专业术语来说,这就叫做「议题度低」!第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不按规律和方法办事,导致做事的效能低下,用专业术语来说,这就叫「解答质低」。



我用手机随手画了个简图:如果你老在干A这个区域当中的事情,那么你就会成为典型的低质量勤奋者,因为这个区域的事情都是一些议题度和解答质都很低的事,说白了就是你思考的很多问题对实现最终目标来说根本没意义,真正有意义的问题却不思考。思考问题又缺乏方法,即便想对了问题,也找不出有效的答案;相反,B区的情况就完全相反,既能思考值得思考的正确问题,又能凭着对规律的尊重,最后针对问题给出既快又好的解答。老做B区之事的人,就是在那些人生舞台上可以做到四两拨千斤的人。

【三】如何从低质量的勤奋中跳出来?

从根本上讲,如果你想从从低质量的勤奋中跳出来成为人生赢家,最关键的就是让自己做的事从A区过度到B区,A事少做,B事多做。具体来说,怎么实现这一点:

(一)通过短中长目标协同,来提高议题度

做每个小事的过程中出现的短期目标不是难事,难的是中期和远期目标。

比如对于学生来说,你在为了完成短期目标学一个知识点的时候,就要清楚这个礼拜的中期目标——「学完力学第一章的内容」,同时你还得明白学完这一章的内容又是为了给最终的远期目标做铺垫,远期目标就是「这个月前掌握力学的所有基础知识」。你明白了这样三层不同的目标,每个阶段做的事,就很清楚,一切有助于三个目标更快更好实现的事,我就做,要不就不做。

比如对于一个职场人士来说,也是一样,短期目标可以是手头正在干的一些活儿,如何判断手头的活儿哪些要做,哪些不做?哪些先做,哪些后做?一方面你既可以看中期目标,中期目标可能是领导特别安排的,也可以是你的常规工作任务。为了中期目标的事项做起来带劲,我们也可以给自己设置一个更远的目标——想想自己接下来要往哪个方向去发展,是换岗换部门,还是希望在原来岗位上往上升。如果要实现这个远期目标需要做什么!想清楚这个,再把这些事跟中期目标挂钩,这样短中长三目标有协同起来了,一协同,又可以帮你挑出议题度高的任务和问题。

(二)按规律办事,提高解答质

学一个学科之前,先掌握一套高效的学习方法,带着相对固定的方法,在目标的指引下头脑清晰地去学习,学习才能出显著成效。

做一个工作汇报之前,分析前人的成功经验,从他们的成功经验中总结出在你这个部门做好工作汇报的规律和门道,沿着规律和门道去准备汇报内容,才更容易一步过关,甚至成为部门范例。

重视方法的价值,按规律办事,第一次就事情做对,提高解答质,这就是跳出「低质量勤奋」的第二条核心策略。

对此,大白最后再给大家讲个具体的案例吧,也再送大家一点干货:

最近有朋友跟我聊到一个「坐地铁占座」的问题,这朋友说「坐地铁时老是抢不到座位,一站就得站几十分钟。本来工作一天了,都累死了,现在一想到下班之后就得挤地铁,烦得很,整个人都有点怕了」。后来我一听朋友那些坐地铁的习惯,就发现了「低质量勤奋」的影子,地铁占座这事其实也是有规律和方法的,也是有一些雷区需要你去避免的,如果你不按规律办事,不懂占座方法,还把不该踩的雷挨个踩一遍,那么最后得到「悲惨」的结果,你怪不了谁。

作为地铁老司机,我就跟我朋友说「我坐地铁,很少有那种一站站好久的情况,基本都能找到座」。他问我是怎么做到的,我就跟他说了我的四条「地铁占座诀窍」。

❶ 观察车厢,眼疾腿快

地铁即将到站时,快速看看哪个车厢较空。上去之后,如果有空位,眼疾腿快,迅速坐下。如果没有找到空座,也尽量往不那么拥挤的车厢去站。上车之后,如果自己所在的车厢没有空座,那就朝有可能有座的方向溜达一下。这里顺便提一个事情,上车的时候尽量挑人少的口子上车。这样可以减少竞争者,如果车厢内有车,你也更容易坐到。

❷ 尽量别挤在门口,往过道站

别一直跟人挤在门口,这样你永远坐不到位置。尽量往两排座位的过道中去站,这样空位出现的时候,你才有机会。

❸ 使出读心术

对于面对面坐着的两排乘客,你利用可以冷读术,扫视一下他们的打扮和随身物品,以及结合他们的对话,分析一下他们有可能在哪一站下车。比如拿着行李箱,备着大背包的,基本就是去机场或火车站的。大学生模样的,基本就是在大学城下车的。职场范十足的,有可能就在那几个商务区集中的站下车。有的人在车上会打电话,或者跟身边人交谈,交谈中也会透露一些目的地信息。比如有一次,有个女士接了个电话,说「我今天去宜家看看」。杭州只有一个宜家,所以她一说,我就知道她要在乔司站下车。当你大致判断出他们的下车地点之后,就可以朝那些有可能在离当下最近的站点下车的乘客中站,然后他们一起身,你就坐下。

❹ 用好你眼前的那块玻璃

当你站在过道的时候,特别注意一个小技巧,你就面对一侧的乘客站着,然后在地铁即将到达各个站点的时候,你一方面留意自己面对的这排乘客是否起身,同时,也可以通过你眼前的那块地铁玻璃窗,看看对面一排的乘客是否有人下车。如果你眼前有人起身,你就走到他面前,转身坐下。如果对面有乘客起身,你就直接后退,顺势就可以坐下。

我朋友听完我的「地铁占座四诀窍」之后,一拍大腿脏话就出来了,「老司机就是不一样,你太TM牛X」了。

我说其实还有第五条!他说是啥?

「如果有老人和小孩,再累也要起身让座」

套路和真情,两手抓,两手都得硬。


【本文作者简介】大白,心理学硕士,《逆袭吧,PPT演讲菜鸟》作者,一位喜欢说大白话的PPT演讲教练,其他事情他可能不擅长,但教你做好PPT演讲,他还是十拿九稳的。大白老师的微信公众号是「跟大白学PPT演讲」,如果你想做出好看的PPT,想带着PPT去拿下各式各样的公开演讲,别害羞,直接通过微信公众号大胆地去找他。

PPT演讲师大白


低质量的勤奋或者说低水平的勤奋是这两年我们常常听到的词,听到的时候也会被扎心。也会不自觉地问自己是不是也陷在低水平的勤奋里。我非常喜欢的《好好学习》一书的作者成甲老师,在他的书中,详细写到了什么是低水平的勤奋,他说之前自己每年阅读一两百本书,但是却收效甚微。

他反思的时候自己提到就是他没有把读到的书中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或者说没有把一个一个零散的知识点,穿在自己的知识体系当中,不断地学,也只是不断地学到了一个一个孤立的点,然后用来记忆不但耗时费力,也很难达到效果。

我初中的时候有一个同学。他每天都非常的刻苦学习,晚上12点睡觉。课间从来不玩儿,都是在学习。在我看来,他就是低水平勤奋,可能他就找不到一个知识点本质的地方,学习时最重要的就是搞清楚重要的概念,重要的概念之间的联系。

在工作上也有很多低水平勤奋的例子,就是去完成任务,不去想任务背后要实现的目标,为什么要去做这件事情。不从本质的角度去思考,在这里想要摆脱低质量的勤奋,强烈推荐成甲老师的《好好学习》,推荐黄金思维圈的思维方法:就是做任何一件事情,请你都要问清楚自己,为什么做这件事,又为什么开始由内而外,只要你在读一本书,你在完成一个工作任务是,你要知道你现在所做的是什么样的更大图景中怎样的一块,是怎样的一个体系内嵌入的一块,要达成一个什么样的目标,实现什么样的目的。这样以终为始,不断反思复盘,每做一份工作,都有相应的提升,而不是原地打转。

我是职场喵女王,用专业的能力和美丽的态度行走职场,关注我,助力职场,一路UPUP~~~~


职场喵女王


我是学霸数学老师,数学是无数同学的噩梦,大部分同学在数学上非常努力,但是效果并不明显,究其原因,与学习的质量有莫大的关系,今天我说一下在学习数学上的低质量的勤奋!

1.没有对知识的理解为前提的做题

这是无数学不好数学的同学的共同点.在学习数学的道路上,最基本的对知识的理解都没有,对基本的题型变化把握不住,而去做题.这样的结果只能是错误率极高,而且学习效果几乎为0.看上去确实很勤奋,在做题,但这种效果不及学霸的十分之一.故要想数学好,对知识的理解是最最基本的.

2.死记硬背,靠题海来提升成绩,而缺乏独立的思考

无数同学数学成绩不好,马上买本习题来刷,以为刷的题比别人多成绩就比别人更好.然而,更多的现实结果是,题目刷了很多,题型也记住了很多,但.若是遇到自己做过的题目还好,若是题目变化比较大,那结果就很惨.这就是没有自己独立思考习惯的结果,题目要刷这是肯定的,若是没有思考就无法做到举一反三,那这样的刷题质量是极低的.

3.钻研难题、偏题,忽视考试大纲的指导

这种情况在高三学生中非常明显,部分学生以为钻研难题就可以提升自己的数学水平.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想法,难题、偏题考试时很少涉及.倒是那些基础题,典型题或者中档题目非常常见,非常可惜的是,很多同学丢分就在这些基础题上,难题花了大量时间去研究,精力分散,最后的结果就是考不过中等生.难题、偏题并不能代表你的真实水平,长期做这类题目对学生来讲并没有多大好处,反而容易忽视基础的学习.在高考面前确实得不偿失.

以上就是我平日里所见学生学习数学中的问题,希望大家引以为戒.加强理解,独立思考,注重基础,方能制胜.我是学霸数学,欢迎关注!


学霸数学


「勤奋」是可以有很多理解的。现在很多人认为「勤奋」就必然要有相应的结果。如果以这种方式理解「勤奋」,那么我们就不能忽略这么使用「勤奋」这个词时所隐含的一个条件,那就是个人主体性的显发。


比如说,很多人工作很辛苦,一天工作十二小时,做事也很认真。那么这个状态叫勤奋么?显然不是。他只是在被动的承受生活的压力,并作出相应的反应而已。生活的具体压力让他不得不如此辛苦的工作,所有的事情,都是他不得不做的。他只不过是在生活的洪流裹挟下,被动的应对。这样的状态,无论多么辛苦,多么工作到深夜,都不能算勤奋。不能把「辛苦」和「勤奋」混为一谈。


如果在如此辛苦的工作状态下,但我仍然还有一个计划,比如,每天学某个技术多少时间,最终的目标是要达到一个专业的水平。这个计划显然并不是目前必须要做的事情,而是我主动的愿望。那么辛苦工作之外,依然完成我个人的这个计划,这就是个人主体性的显发。你并不是被生活的洪流所裹挟,随波逐流,疲于应对。你在如此艰难的生活洪流中,依然有你主动的愿望,并且去切实的实现。这就是你的主体性。


这种主体是很难的。每个人都有很多愿望。但由于工作太辛苦了,业余时间都休息娱乐了,很多人并没有去为自己的愿望做点什么。当你能在必须的工作生活之外,为自己的愿望做点什么,那就是主体性显现。你不屈从于生活的裹挟,你依然有你的方向。这当然很困难,因为这意味着,你要在必须的生活和工作的辛苦之外,额外的付出辛苦。


当你在你的这个方向上为你的愿望所作的额外付出(相对于必须的工作与生活而言)达到一定的程度,我们说这就叫「勤奋」。



当然,大脑是最会自我欺骗的了,不想那么辛苦嘛。往往就会使人目标偏移。而目标偏移,就是让你把真正的目标偏移到了表面的目标。所以即使有了愿望,并做了额外的付出。在这个过程中,你还得时刻警惕,是不是目标已经偏移了。


我中学时有个同学,背诵课文是他最痛苦的事。怎么背都背不下来。为了证明这一点,他在某次早读课上,连续读了一早晨一篇非常小的短文。然后向我证明,他确实背不了东西。


他在这一早上的读课文的过程中,就有一个目标偏移的问题。他真正的目标应是「背诵课文」,可他在实行的过程中,把这个目标替换为了「读一早晨课文」。目标就在不知不觉中被替换了,那么他自然一早晨连一个小短文都背不下来。因为目标早已经不是「背诵」了嘛。那么他的这个读一早晨课文的过程,大概就是人们口中的「低质量勤奋」吧。实际上是个目标偏移的问题。


再比如,练字。很多人规定自己每天写三页字帖。想把字练好。但过了一段时间后,发现没进步。为什么呢?如果你查看他练字的过程,就会发现,他也是目标偏移了。每天写三页字帖是不假,可写的非常的浮躁,匆匆写完算完。他的真正的目标应该是「练好字」。而他实际进行的过程中,目标被替换成了「写完三页纸」。这样,实际效果不理想,也是很自然的事了。


所以,说「勤奋」,首先得和必须的生活辛苦区分开来。然后所谓「低质量勤奋」,其实就是在进行过程中把真正的目标偏移掉了。所以得时刻提醒自己,你真正的目标是什么?是练好字,还是写完三页纸。是背诵文章,还是读一早晨文章。


孙虚白


所谓低质量的勤奋,就是:我很努力,但我的努力既不能提升我的效率,也不能点亮我的技能树,只能让我被自己感动。


搬砖工人A,每天十分努力地搬砖,从不偷懒,还加班加点,每天多搬两小时的砖。

看起来非常勤奋非常辛苦吧?可这又有多少用处呢?如果工厂按照搬砖的数量来计算工资,也许他能拿更高的工资,可是,这并没有改变他的工作效率:他工资的提升完全是通过延长工作时间的来达成的。而延长工作时间是要以牺牲业余时间为代价的。


搬砖工人B,做了无数次实验,发现每次搬 20 kg 砖速度可以达到 4m/s,搬 30kg 转速度可以达到 3m/s,搬 40 kg 砖速度可以达到 2 m/s, 综合来讲每次搬 30 kg 砖效率最高;他在搬砖的过程中又发现:早上10 点是大家干活最勤奋的时间,但这个时间搬砖需要排队,实际速度并不快,不如去砌墙,而下午2点 大家都不太搬砖,砌墙的人比较多,所以在这个时候搬砖速度更快一些。

因此他改进了自己的工作时间安排,让自己无论是搬砖、还是砌墙,都达到效率最高。

工头看到了他的与众不同,认为他很有前途,决定给他加薪。


搬砖工人C,在搬砖的过程中注意每个人的工作,发现有些不太合理的地方:大家的工作分工不是特别明确,全靠工头一张嘴,有时候工头管不过来了,他们就无所适从,团队工作效率明显下降。他觉得,应该给不同的人制定不同的时间安排计划,并执行一套轮岗制度,这不仅能让大家都能学到更多技能,也能让整个工程有条不紊地进行。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工头,工头很赞赏,让他去制定工友们的工作内容分工。渐渐地,C就成为了一个小主管。


A、B、C,三个搬砖工人都很勤奋,但不同的是:

  • A 的勤奋是低质量的勤奋,他只是一味地延长自己的工作时间,以达到更好的绩效;

  • B 的勤奋是聪明的勤奋,他深知最能决定一个人产出的不是工作时间,而是效率,因此摸索出了一套最高效的工作计划;

  • C 的勤奋则是智慧的勤奋,他认为提高效率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事情,更是整个团队的事情。如果整个团队的效率都提高了,自己的效率也就顺带提高了,在这种思想的驱动下,他摸索出了“工程管理” 这项技能,点亮了新的技能点。


所以,当我们在勤奋的时候,一定要努力思考,这种勤奋是否真正有意义:

  1. 它是否能改变你的工作方式,达到提升效率的效果;

  2. 它是否能为你点亮技能点,站在更高的层面思考问题。

如果都不能,那也许就是低质量的勤奋了。可别被自己低质量的勤奋感动哟!


曾加


01

上周好友向我倾诉一件事,她说她老公现在每天看书,做笔记,非常认真,她很开心。于是她问她老公,他读的这本书讲了什么,能不能和她分享一下,谁知他老公转身去找笔记本。好友情绪一上来,抢走了老公手中的笔记本,不让他翻。她问老公,书里讲了什么,她老公一句话都回答不上,还说“我要看笔记,我根本记不住”。

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很相似?学生时代,几乎每个班级都会有这样的学生:他学习很刻苦,上课从不开小差,总是挺直身体,目不转睛的看着老师的板书,然后低头奋笔疾书,笔记本用完一本又一本。下课,放假和节假日其他学生都去玩的时候,他还在看书做习题。这样的学生照理来说成绩应该挺好的,但事实却是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不理想,甚至还不如上课不认真听课,不做笔记的学生。

为什么刻苦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好?他看了那么多书,刷了那么多题。其实他是陷入了“低水平勤奋陷阱”。

关于“低水平勤奋陷阱”,《好好学习》这本书的定义是在“原始方法的基础上努力,就是低水平的勤奋。”

这本书的作者是成甲,他是做景区设计咨询的,也是逻辑思维“得到”APP音频节目《成家说书》的作者,他被逻辑思维评选为“中国最会学习的人”,同时他也是时间管理和知识管理方面的专家。

成甲在《好好学习》这本书中,详细介绍了提升学习力的三个底层方法和三个技巧,帮助更多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学会学习。


02

提升学习力的三个底层方法

(1)反思:提升知识掌握的层次

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未经省视的人生不值一过”。反思对于我们的学习非常重要,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有这三个作用:发现知识误区,帮我们发现错误,矫正行为;促进已有知识产生新知识;检验学习的新知识是否用了起来。

很多成功人都有一项共同的习惯,那就是反思。吾日三省吾身,反思自身才有更大的进步,人要学会不断地自我反思和剖析,才能不断的成长,不断的进步。

训练反思能力的三个方法:

从小事反思,深入突破;

把生活案例化处理;

培养记反思日记的习惯。

(2)以教为学

学习是一个输入和输出的过程,那些读了很多书依旧过不好这一生的人是因为他们没有把书中的知识用起来,所以只是知道“信息”,但没有做到将信息转化为“知识”。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必须要输出,而“以教为学”是一个很好的输出方式。

教别人的过程表面上是知识输出,但实际上这个过程还有额外的三个价值:

1、因为要教别人,就会督促自己发现知识堵塞,进一步打通已有知识。

2、教别人的过程是一个强化记忆和认识的过程。

3、教别人之后,别人提出疑问、质疑和新想法,会增强我们的认识。

我通过‘’以教为学”这个方法教一些人写作,久而久之我发现自己的水平提升了许多。一方面,教别人的同时会督促我自己保持学习,大量读书和写作,另一方面在给学员点评作业的时候也会发现自己写作的不足,他们就像是我的镜子。

(3)刻意练习

首次提出"刻意练习"这个概念的是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心理学家 。这套练习方法的核心假设是,专家级水平是逐渐地练出来的,而有效进步的关键在于找到一系列的小任务让受训者按顺序完成。

刻意练习是从新手到大师最好的途径。

很多我们眼中的天才不是一出生就是天才,而是通过后天的刻意练习才取得骄人的成绩。天才莫扎特四岁开始跟着他的父亲练习作曲;贝多芬从小和父亲学习音乐,八岁开始登台演出;梵高27岁开始画画,然而,在他生前的最后十年间,却创作了超过二千幅画,包括约900幅油画与1100幅素描。

所有人都以为“杰出”源于“天赋”,“天才”却说:我的成就源于“正确的练习”!

所谓刻意练习,其实就是提升元认知能力的过程,就是我们的大脑在思考问题时对应的心理结构,也被称为‘’心理表征”。

我们在元知识上的差别表现为认知效率和认知深度,要提高元认知其实就是提高我们思考的过程,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刻意练习有意识的运用更高级对的心理表征解决问题,以达到提升元认识的目的。

具体方法有以下三点:

对基本核心知识画小圈;

将基本知识组合成更大的知识能力单元;

在各知识能力单元之间构建认知框架。

我们原始的学习是将知识点打碎成一个孤零零的知识点,而通过刻意练习提高我们的元认识能力,有助于我们把零碎的知识整合起来,构建属于我们自己的知识网络。这才是学习力的武器。

除了这三个提高学习力的底层方法,作者还分享了三个持续提升学习能力的技巧,分别是:如实记录、定期回顾和付费购买。


03

一、如实记录

如实记录有两个价值:

第一、如实记录,可以让我们过去和别人同样的时间后,有丰富的资料材料拿出来吸取教训,加速成长;

第二、记录的时间跨度越长,就越可能让自己看清楚更深层的规律。

无记录,不发生。记录的过程,其实是联想、启发、归纳、演绎的大集合,是调用自己所有的知识去重新理解过去一天发生的事情。

二、定期回顾

回顾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有以下三种回顾方法:

周回顾:审视问题的解决思路;

年度回顾:检视基本思维方式和激发灵感;

五年以上的回顾:探寻基本规律如何影响生活。

三、付费购买

提高元认知是提高认知深度和认知效率的过程,而要提高这两项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的提高认知深度和认知效率尤其重要。

提高元认知,要么提高自己学习内容的质量,并且增加质量,要么增加有效学习的时间,从而而提升我们的认识深度和认知效率。

有一个较好的方法就是付费购买。在这两个因素中,时间是关键节点,我们无法把一天24个小时变成48小时,因此我们只能优先提升学习内容的质量。而付费就是在提高学习内容的质量。

《好好学习》这本书是教你怎么摆脱低水平勤奋的书。通过这本书,如果你不知道该怎么提高学习效率,摆脱低质量的努力,可以多看看这方面的书。


晓越明


记得高中有个女同学,要说论勤奋程度,我想在我认识的人当中应该排的上前五的。每天早上六点半上早自习,六点钟别人可以准时坐哪里背英语单词,上课从来都是一丝不苟,中午午休时间,你睡得时候她在做题,醒来还在做题,晚上十点半下晚自习,还时不时带题回去挑灯夜战。我想你们也猜到了,成绩并不好,甚至还不如玩玩打打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人,比如我自己。

后来自己去复读了,又碰到另一个一同学,复读第二年,还是只考了个大专,不甘心复读第三年。然后就见识到了超人暴走模式,除了吃饭怕是连上厕所时间都用上了(我猜的),每天晚上抱一大摞书回去,而且非常好学,问问题能跑遍半个教室,结果高考完,依旧还是个大专,成绩甚至没上次好。

坦白说,我很佩服这两位同学的勤奋,专注程度我望尘莫及,毅力和恒心也远在我之上。但是付出却没得到应该有的收获,她们的学习方法在我看来不可取,态度近乎满分,但是方法太过于死板。学习书本上的东西,本就是有套路可寻的,学会一题就等于搞懂这一类型的题。而她们,一是一,二是二,完全不懂得举一反三,这么多题,你记的过来吗?而且,习惯也很有问题,耗费睡眠时间来学习表面上看起来很勤奋,但是实际上效率有多高只有自己知道。另外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晚上休息不好白天哪来的精神认真听课劳逸结合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这么多年先辈们悟出来来的致胜妙法。

后来工作了,碰到一个同事,勤奋劲简直堪比上面两位同学。我在的是工程行业,各种琐事不断,时不时还要加班到很晚,这种事基本都是他干的,每天被各种琐事忙的脚不沾地,中午吃饭休息的时候电话还响个不停,值班到三四点,第二天九点再跑过来。

我佩服他的敬业,但是在我看来,这是种最没有价值的方式。要知道一天时间就24小时,这些琐事占用你时间多了你学习的时间就少了,

企业是个功利的地方,你没相应的知识便拿不到相应的待遇,难不成你指望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这句话在你身上被完美诠释吗?再说,除了身体是你自己的之外,其他一切都是外在的东西,以损害身体健康来勤奋无异于买椟还珠,太过不值。我想,这种人怕是领导最喜欢的吧,即听话又不存在危险,还能再某些时候拿来做榜样教育下面的人,一举三得,只怕是要沦为棋子了。

何为低质量的勤奋?以损耗时间和健康来追寻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不是通过改变方法和策略的都是!真的勤奋是建立在正确的方法基础之上通过时间来增加知识和达到目的。说到底,正确的方法才是重点


难道他们不知道自己没学到东西吗?不,他们肯定知道,自己走几斤几两大家都清楚的很,只是他们被自己的勤奋所感动,反而蒙骗了自己。要是光靠勤奋能有所成就的话,那发明灯泡地就不是爱迪生而是手下那些帮他做实验的人了吧。

不要自欺欺人,要明白天才等于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地汗水,但是缺了那百分之一你啥都不是。想清楚自己要什么,向着终点的路有很多,多思考多尝试,总有走的通的时候。不要太过死板,过于听话,不然就只能变成领导眼中的好工具,别人眼中的乖乖仔,自己眼中的失败者。最后,千万别用牺牲健康来达到目的,切记切记!


请叫我小小苏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来讲一个真实的故事。高中的时候,我有个同学,那是勤奋出了名的。他白天基本不上课,白天的主要任务就是睡觉,勤奋读书的时间,基本是在夜里。从晚上6点到第二天六点,烛火照耀着他瘦弱的身影,每次我看到这个场景,我就羞愧不已。我这位同学非常善于做计划,他的计划是从把从初中到高中的书,全部拿过来看一遍。我们知道,从初中到高中,那得多少书啊。但是他不怕困难,桌子上摆满了初一的数学、语文、外语,一直到高二的书,简直就是汗牛充栋!但是他每一本书都只看到了前5页,做的笔记也只是前几页,一本书没有看完,就马上看下一本书了。就这样,我这位异常勤奋的同学,终于没有考上大学,甚至连会考都没有过!

再来说说我的低质量的勤奋。我曾经发下誓言,要把国外那些经典的小说,都看一遍。什么超现实主义、意识流,魔幻现实主义这类的小说,我都买来,搞得像个文艺批评家一样。追忆似水年华、飘,尤利西斯,还有马尔克斯的全套小说,但是每一本我都没有超过10页,就看不下去了。读书是痛苦的,打篮球是快乐的,我何乐而不为呢?于是,我的篮球水平有了提高,那一整套书还放在那里。估计马尔克斯气的要爬起来抓我。我打了篮球,有感觉足球比较好玩于是就去踢足球,踢了足球又觉得打羽毛球很帅,就去打羽毛球。结果,我终于成了一个不文不武的人,一事无成!我终于活成了一个自己都讨厌的人!这就是低质量的勤奋造成的恶果!

这就是低质量的勤奋。理想远大是令人尊敬的,但是你每天都有一个新梦想是可悲的。你努力读书是令人尊敬的,但是你不能持之以恒是可悲的,你的计划很精密是令人尊敬的,但是你的执行力太差是可悲的,你勤奋是令人尊敬的,但是你的效率太低是可悲的。所以,低质量的勤奋,还不如不勤奋。因为低质量的勤奋,花去了巨大的时间和金钱的成本,到头来除了貌似勤奋以外,什么也没有留下。

所以,我们要追求高质量的勤奋,而不是假装做个样子。那么,如何才能摆脱低质量的勤奋,做到高质量的勤奋呢。我以我自己切身的经历,说一说吧。

1.树立符合自己的理想。理想是好的,但是不切实际的理想那叫做空想和幻想。你数理化不好,就不要想着去做科学家了,你写作文错别字连篇,你去做作家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认识自我是一件很要紧的事情,所以,摆脱低质量的勤奋的第一步,是认识自我,编织合身的理想。

2.计划计划计划,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低质量的勤奋的典型特征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今天阳光明媚好日子,计划中的复习就算了吧,今天身体不舒服,那个书就不读了吧,今天同学邀我逛街,那个课就不上了吧。你总是在计划面前妥协,总是用一大堆理由欺骗自己,安慰自己,你的计划就成了画饼充饥啦!

3、执行力很重要。梦里走了很多路,醒来还是在床上。这句话可能在讽刺我们每一个人。没有执行力的勤奋,就是低质量的勤奋。

4.你能不能长点心——这个心就是狠心,就是恒心。平时不对自己狠一点,生活就会对你狠一点。

5.你不能有效拒绝别人,以后你将永远被生活拒绝。我们总是会好面子,把别人的事情当成天大的事,把自己的事情当成很小的事情。我在这里说的不是要帮别人做好事,而是说自己的学习的事。你不能被别人一叫就走,或许别人学习的质量很高,或者说难听点,人家就是比你的智商高。你能做大,就是把属于你的时间利用起来!而不是都给了别人!孟子曾经说人有天爵和人爵,天爵就是你靠自身努力获得的成就,知识是谁也夺不走的,而人爵就是别人给你的东西,别人不高兴,就可以拿走。没有知识,你将最后两手空空一事无成!

6.拖延症是毒药,一定要远离!今日事今日毕!今天不毕就毙了你!今天的事情再晚也是早的,明天的事情在早也是晚的!所以,今天的事情,不要让他过夜!你要是有这样的压力,我保证你可以有效摆脱低质量的勤奋!


好玩的国学


不要假装勤奋,结果不会陪你演戏。说的就是低质量的勤奋。

这是一个普遍现象,存在与社会各个层面各个领域。什么是低质量的勤奋?以消耗时间和健康来达到目的,而不是通过改变方法和策略的都是假勤奋!真正的勤奋是建立在正确的方法基础之上,再通过时间来获得知识储备,取得满意的结果。

1.时间不是衡量勤奋的标准。最笨的努力,就是没有效率的勤奋,我们追求的是富有成效、卓有成效。勤奋的前提是效率,勤奋最终看的是结果。

2.很多人热衷于表演自己的勤奋,一方面是在心理上逃避深度思考找理由,一方面也源于整个社会都喜欢传递学霸这样的现象。学习时间长不应该是衡量勤奋的标准,学懂学通,触类旁通才是通。表面上很刻苦,实际上却刻意回避了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学习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3.学生不迟到、不旷课、不留长发、不添乱、认真听课、完成作业,晚睡早起,学习很努力,成绩一般般。态度近乎满分,方法过于呆板。方法论在哪里呢:我的弱科是什么?薄弱处是什么?坏的习惯是什么?存在什么问题?各科中哪些问题我不会?有的放矢才是真正的勤奋。

4.不迟到、不早退、按部就班、朝九晚五,有时加班,工作拖延、没有散发型思维、没有创新型思维,没有开拓型思维的人,不一定是尽职尽责的,不一定是认真工作的,不一定是出色完成工作的人。带着责任感和激情自动、自发、自己找事做的,包含创造力、智慧、热情、信仰、想像力才是工作的内涵。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员工,带着使命感的员工必然升职加薪。

5.方向错了,越努力越悲哀。低头勤奋的时候要抬头矫正方向,方向正确了,越努力越幸运。被动学习、被动工作,甚至是被推动。没有主管能动性。没有方法。缺乏思考、判断,没有思想,都是悲哀的。低质量的勤奋就是没有目标的忙碌,在一个没有方向的地方打转。这样的忙碌,会让人越来越焦虑、失去方向感、越来越不安。

改变命运的因素很多,勤奋,肯定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必要因素。勤奋的人未必成功,不勤奋的人肯定不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