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儿防老,只有闺女的家庭,现在都如何了?

马虎李




在农村只有闺女的家庭现在过得很幸福(原创)

在农村养儿防老是古旧的观念。过去农活比较重,因为很多农活需要体力劳动者,如果一个家里没有男孩,只有女孩,那么父母年纪大了,干不了重活时,女孩没有体力,不能帮父母,所以很多人希望有个男孩,长大成人以后,能帮父母干一些体力活。

现在农村耕种全是机械化,秋麦两料收成有人直接收购不经晾晒的颗粒。有些人机器收获后从地里用农用车直接拉到村子就卖掉了,也不存在背粮食的重活了。

我小时候都背过麦子,背过玉米。往家里担过水。这些活是需要男人干的,所以在那个时代没有男孩的家庭,老人生活会有许多困难。现在有没有男孩都一样。甚至说只有闺女的家庭比有儿子的家庭过得还幸福。

一,闺女和父母比较贴心,长大了知道心疼体谅父母养育的辛苦。

我们村有对夫妻,没有生育。领养了一个女儿。成人后招个上门女婿。女儿对老人好,女婿也对老人好。邻居们都说人家没生孩子,但是两口子晚年都没有受罪。

二,在农村,不管是一个还是两三个女儿,长大之后不愁嫁不出去。也不愁没有彩礼钱,没法给女儿成家。

在农村招个上门女婿,女婿家依然要给女方家里送彩礼,或者拿钱盖房子。

有个远房亲戚,给女儿招个上门女婿。结婚时的新房子就是女婿家拿钱盖的。

总之,农村现在生闺女比生儿子日子过的幸福。

你说是不是?

欢迎朋友们一起交流探讨!


牵住夕阳的手


曾经,农村最为推崇“养儿为防老”这个理念,总感觉女儿是嫁出的闺女泼出的水,到老了就会指望不上。

在农村,儿子多了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在村里没人敢欺负,正所谓上阵父子兵,打仗亲兄弟,一个家庭如果有几个壮小子,那么在村里即使很穷,却也没人敢惹你。

这在那个时候的农村真的很重要,而且家里有儿子还有个最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传宗接代。而那些只有闺女的家庭,就会受到歧视,甚至被称为“绝户”了,因为闺女始终都是要嫁人的,嫁出去生了孩子就会随了夫姓,自己这门血脉到这里算是断了,所以,那时的农村人对此很是重视,感觉家里没儿子就永远也抬不起头了。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越来越受到更多的尊重,妇女这半边天在家里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了,所以,现在的农村人对生男生女已经看得越来越淡了,最起码在很多地方的农村就是如此。

在农村,我们甚至看到了这种现象,那就是女儿越多的人家,老人越是享福,随着儿媳的强势崛起,靠儿子养老已经不指望了(当然,这不是全部,但有蔓延之势),在我们村就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老唐今年都八十多岁了,儿子在城里生活,嫌老唐不爱卫生,找了N个理由不让老唐来城里跟着自己生活,当然,这样的态度大多都是他媳妇决定的。

老唐每当生病的时候,都是他五个女儿轮流伺候,儿子根本都不带回来看一眼的,让人心塞的是,在老唐的心目当中,依然疼爱他的儿子,这让几个女儿心里更是难受,可照顾老父亲的劲头,依然没有受到一丝影响。


佰秀农业


农村里有句老话: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又说:土灰筑不了墙,女儿养不了娘。

那么,在重男轻女的农村真的只有养儿才能防老吗?那些纯女户家庭的老人现在过得怎么样呢?

有书君在农村生活多年,对只有闺女的农村家庭进行了一些观察,有书君发现,农村纯女户老人的生活不论是从经济状况还是精神状况来看,生活质量都挺好的。

首先,对纯女户的养老问题,国家有专项扶住政策和专项资金。

纯女户的老人在年满60周岁以后,每人每年至少可以获得国家专项扶住3000元左右,如果是低保户,还可以享受每月400多的低保金补助,足以解决老人的温饱问题。

其次,女儿有出息更舍得回报父母。

纯女户家庭把女儿看得和儿子一样重要,舍得为女儿的教育投资,她们的孩子常常能够通过学习跳出农门,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

在父母年老时,这些女孩不是把父母接到自己身边赡养,就是给父母提供足够多的生活费用,老人生活快乐无忧。

孙叔叔就是纯女户家庭,当初生了两个女儿就因计划生育被迫结扎。

开始他常常因为受到其他村民嘲笑有些郁闷,可是随着女儿长大后,她看到女儿懂事爱学习,慢慢就想通了,觉得努力培养教育女儿,到老时一样有依靠。

现在,她的两个女儿都在城里工作,把老两口接到身边照顾。

年纪大了,孙叔把“传宗接代”的观念也彻底放下了,在城里,人们互不相识,也没有人在背地里笑话他们是“老绝户”啦,女儿女婿下班就会陪他们聊聊天,外甥一放学,姥姥姥爷的叫的可甜,让老人觉得贴心又暖心。

孙叔和大婶白天在老年活动中心看看报、打打牌、傍晚到小广场跳跳广场舞……日子过得不亦乐乎。

再次,纯女户家庭经济压力相对小一些。

纯女户家庭把女儿培养成人之后就基本完成了做父母的责任,无需考虑为孩子娶媳妇、买房子等方面的花费,经济压力较小,另一方面也能为自己养老储蓄一笔资金。

有书君的表兄就是一个只有有两个闺女的纯女户家庭。

虽然,女儿小的时候,农忙时劳力有些欠缺,可是后来,种地慢慢机械化了,土地也可以流转了,表兄就再也没有为劳力欠缺烦恼过了。

他把土地流转出去,自己捡起泥瓦工的手艺,同时还学习了水电安装,平时基本上都是靠手艺挣钱。

靠自己的努力在家乡盖起三层小洋楼。

后来,女儿大了,大女儿在外做生意,小女儿大学毕业后考了当地的公务员。

没有了给儿子娶媳妇和到城里给儿子买房的压力,表兄现在干活就是为自己老两口存点养老钱,所以也不必那么拼命了。

两个女儿也很孝顺,时不时买点东西回家看看爸妈,有时还带两个老人出去玩玩,日子过得还真让那些有两三个儿子的农村老人羡慕。

最重要的是,只有女儿的家庭,姐妹们都比较团结友爱。

纯女户家庭的闺女很少有为赡养父母互相推诿,不负责任的,也很少有为争父母财产闹得鸡犬不宁的。

家乡有一户纯女户,六个女儿变着花样孝敬老人,早几年老人身体好的时候。

女儿们轮流带着老人四处旅游,老人82岁还去上海、北京等地游玩,90岁有一次不小心摔伤,造成髋骨骨折,女儿还出钱给她做手术,精心照顾,直到痊愈。

今年,老人满一百岁了,几个女儿女婿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办了一场盛大的寿宴,不收一分份子钱,请全村人喝了一顿喜酒,把那老太太乐得脸上笑开了花。

有书君的家乡,上千户的村子,纯女户不过有五六户,虽然大多数人还是有“养儿防老”的观念。

但是有书君感觉只有闺女的农村家庭老人生活的还真是不比有儿子的家庭差,正是应了:

两个女儿一等人;一个女儿二等人;一儿一女三等人这句话,要是有五六个女儿,那老人家还真是掉进“福窝里”啦!


有书共读


1、

看到这个题目,觉得我最有发言权了。


我出生在农村,我们就姐妹三个,我是老大。


小的时候,也经常听人说,家里没有男孩子,没人给父母养老等等。那时候,虽然父母比较开明,但是我隐隐约约也能够觉出他们内心的不安。


一是有一种“传宗接代”的思想在作怪,二来也觉得将来女儿们都嫁出去了,没有人守在身边。也怕自己孤独终老。


我上学成绩比较好,而且小的时候脾气比较急躁。所以父母不看好我,不愿意让我在家。大妹妹从小性格温和,而且上完初中就不上学了。


小妹妹从小跟个男孩子一样,好像也很没有耐心的样子。因此,大妹妹成了留在家里的最佳人选。


村里人知道父母要把大妹妹留在家里招赘的想法以后,很短的时间内,家里的门槛就差一点被媒人踩坏。


最终跟离我们很近的一个小伙子订亲了,他家哥儿四个,他是老四。其实一说招赘,好像名声不好听。


所以,当时他们订亲的时候,请了见证人,写下字据:大妹妹两口子婆家那边跟其他哥哥们一样养老人,我们这边,所有的家产、房子、地都是大妹妹的。父母将来由他们养老送终。将来的孩子也姓我们这边的姓。


他们其实两边老人都养着。


后来,他们结了婚。生下了小外甥,很漂亮的一个男孩子。


再后来,我考上学跳出了农门,两个妹妹,都相继来城里,买房、找工作,都在城里安了家。


由于当时大妹妹也没多少钱,又有老人们一起住,所以同样的12万块钱,他们没有买100平米的2室的单元楼,而是买了市区边上的一座带院的三上三下的房子,为的是卧室多,都能住得下。


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个房子住了3年,就面临拆迁。补偿了他们2套房子,还有一些配套的车库、仓房。光房子一共260多平米,折合成钱大概有170多万。


爸妈跟大妹妹住在一起。有的时候也来我家住上三、两个月的。


爸妈哪个身体不舒服,我们姐妹三个商量好,谁方便就带去医院,轮流守护。出钱出力从没计较过。



“妈,咱家还是存着点钱吧,姥姥姥爷谁有个病啊灾的,需要花钱,起码咱们能拿得出来。”女儿那天对我说。


因为相比两个妹妹,我们生活水平稍好一些。孩子知道爷爷奶奶都有退休金,而姥姥姥爷没有。这些也是我跟老公经常念叨,孩子也记在心里了。


爸妈现在在城里已经住了有12年了。偶尔回老家,邻居们都说他们气色好,身体结实,都很羡慕。说如果要是生了3个儿子的话,可没这样的好日子过。


邻居家三个儿子的,父母要为儿子盖房娶妻、带孩子,还有因为偏了这个向了那个,婆媳矛盾、妯娌不合。那家的老头老太太受了不少气。


2

原来说的养儿防老,是一种重男轻女的思想。因为以前农村机械化程度低,父母老了,不能做重活儿了,有儿子,自然会承担一些重的体力劳动。


可是现在农村农活儿大都机械化了。人们坐在地头儿,麦子就变成钱放进腰包了。


还有老人病了,出钱出力,以前在农村习惯上也是儿子。但是现在大家可以去医院看看,那些在床前伺候老人的,有几个是儿子?还不都是女儿们在忙碌。


再者,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农村会有很多一女或者两个女儿的家庭。父母把全部心血都放在了养育女儿们身上。将来女儿们也一定会承担起照顾父母的担子,肯定不会坐视不管。


如果孝顺,儿子女儿都一样,如果不孝顺,“养儿防老”就是一句笑话。



河北农民频道,经常看到一些调解类的节目,农村的比较多,有很多兄弟姐妹为了一些家产闹得鸡飞狗跳,亲情撕裂。


曾有人感慨:“一对爹妈能够养活五、六个子女,但是五、六个子女养不活一个妈。”这是多大的讽刺?


3

不管是生了儿子还是女儿,只要健健康康,就是上天赐给我们的礼物。他们投奔我们而来,我们就要尽最大努力把他们养大,教育好。


养儿,并不一定是为了防老。



因为,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小生命从呱呱坠地,到长成翩翩少年,那是一种很幸福、很有成就感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体会到了快乐。


养儿方知父母恩,因为养育孩子,我们知道了父母为我们的成长付出的心血。也能够原谅父母原来做的不完美的地方。在他们老年的时候,我们会像小时候,他们对待我们一样有耐心,陪他们慢慢变老。


在孩子成长中,他们依赖我们,陪伴我们,让我们感受到了被需要,这也是一种爱的体现形式。


是孩子教会我们爱与被爱,让我们的人生更完满。


新的时代,养儿不是为了防老,而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互相成全。


父母陪孩子长大,孩子陪父母变老。这是人间最美的画面。


幸生


看到这个题目,小编在记忆里搜索一番,惊奇的发现,小编所认识的农村亲戚、朋友、又或是来自农村的同学,还真没有几个家里没有男孩的(不禁感叹,男女比例如此失调,怪不得现在大家老吵吵着农村光棍儿多呢?!)为数不多的几家农村家庭没有儿子的,目前生活的都非常不错。其中有一个家里有三个女儿,北京顺义农村的,除了大姐(小编同学)因为在九八年上大学的时候将户口迁出,后来动迁补偿款明细中没有她的名字,剩下两个妹妹都拿到了不菲的补偿款,目前工作稳定,年纪轻轻还有不少的积蓄,两位老人也没有因为家中无子而没有保障,家中几百平的层小楼里总是充满着欢声笑语(三个女儿时常一家三口回家探望,就连大学同学的我都不止一次带着孩子去叔叔阿姨家,因为两位老人脾气极好,又喜欢孩子,我们都“尊称”叔叔老高,阿姨老高太太^_^)。小编还有一个同学,也是农村家庭中的独女,大学毕业后就找到了北京昌平某高中的老师,个子不高,但上学时就是个勤奋的人,工作后也是废寝忘食、兢兢业业,如今也快可以用“桃李满天下”来形容了。刚工作的几年,父母还算年轻,一直在家里种着几十垧水稻田,农闲的时候还可以去北京和女儿团聚,如今年龄大了,地承包出去,拿着手中的积蓄在离女儿家不远的地方置业,一家人生活也是其乐融融。

日子要想过的好,人老有所依,不一定非要养儿子,女儿也是儿,谁说“养儿能防老,无儿真烦恼”?纯属谣传,只是为自己“重男轻女”找的借口。只要能“以身作则”教育孩子成才,如今,无论城乡居民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养老保险问题也在不断的提高,中国的这种“养儿防老”的养老的狭隘观念势必被破除,养老方式也最终会由“以家庭为主”转向“以社会为主”。

期待那一天早日到来,忘记说了,小编父母也没有儿子,但日子过的也不错。


骏景农业


养儿防老是一句老成语,成语出自陈元靓的《事林广记》的“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在农村,只有闺女的家庭着实不多见。但也不是没有,我一个舅妈的娘家就是只有女儿,还有我家对面的诊所他家也是都是女儿,而且我觉得过的都很幸福,事实上只有女儿的家庭不会比有儿子的家庭过的差,相反会过的更滋润。

其实不止在农村,哪儿都一样。养儿防老这个观念依旧在中国人的观念里腐朽着,只不过农村更为严重,虽然说二胎政策开放之前中国的计划生育挺严的但对于农村人来说,与生子这种大事相比,计划生育根本不值一提,人们的观念里就只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对父亲,要有一个儿子来子承父业。对母亲,她需要子孙成群来承欢膝下。可事实并不是这样。



我妈经常给我爸讲那个段子:”如果你爱一个男人你就给他生一个女儿,等他老了还有一个小棉袄跟他撒撒娇逗他开心❤;如果你恨一个男人你就给他生一个儿子,等他老了还有一个人跟他叫板,拍着桌子要车要房。”虽然说每次我都会被他俩虐到但每次老妈这样说我都很开心。🙈事实也是如此,即使老话说穷养儿子富养女,单养儿子负担真的超级大啊有没有(广大父母应该深有体会的)。小时候每天被他的吵闹搞到崩溃,长大了还要操心婚车婚房问题,万一找一个大城市的女朋友……

我一个爷爷辈的邻居,他儿子在上海工作,找了一个上海女孩儿,结果家里除了父母住的房子全卖了给他凑了个上海房首付,现在他们有了孩子我那个爷爷和他老伴儿还得去给他们带娃……养儿防老的反义词是养虎为患,事实证明是养儿防老还是养虎为患那?(当然也有非常孝顺的儿子,比如我爸😘)

敲黑板划重点,只有闺女的家庭有多幸福,一定要让你们看到。

外婆一共有四个孩子,其中老大老二老三都是女儿,老四是个男孩。说实话我这个舅舅不是特别有本事,盖房子的时候这三个姐姐没少帮忙,钱也没少拿,舅舅相当于一个甩手掌柜。舅舅和舅妈在外面干活,家里五个孩子全靠外婆外公带着,现在孩子在城里上学也是几个姑姑帮忙照看,外婆家的茶米油盐也靠几个女儿常回家带去。再来说说前一段时间特别火的《我的前半生》,罗子君的妈妈可是没有儿子,可是她除了那个小女婿混账特别闹心之外不是也过的挺好。

种种例子告诉我们:养儿能防老,养儿也不一定能防老。倒不如小棉袄来的暖心。

其实呀,不能看社会大众的例子来决定生男生女,这都一样,子女孝不孝顺大部分得看他们有没有这个尽孝之心,看别人家现在过得怎么样倒不如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来的实在。(我觉得这点我的父母做的特别好,所以告诉大家正确教育真的很重要!)


就是莎莎啊


只有闺女的家庭养老,现在都亨福了;相反那些有儿子的家庭,或者儿子多的家庭的农村老人,现在生活可悲惨了。

“闺女是父母的小棉袄,儿子是父母的……”现在在农村,可以说普遍的都是女儿跟娘家人亲,儿子跟丈母娘家人亲。人老了,想要儿子照顾养老,基本上都不可靠。养活老人,任劳任怨的,大部分都是闺女。

但是一般农村老人重男轻女的思想非常严重,生活中对儿子特别疼爱,对闺女一般都不好。但是到了老了,还需要闺女照顾,儿子一般都是很忙,只动动嘴,关键时候还不见踪影。



我就曾看到一个家庭,老人有病了,两个闺女在床前忙前忙后的,整天守着老人住院医疗。而儿子通知几天都不到医院里去看一次,最后到医院里看望一下。反而指责老人就是闺女气病的,不把老人的病看好就不中,等等。

所以说在农村现在有闺女,真是享福了。养儿防老不靠谱,闺女多了才幸福。


法重情深


别人家我不知道,但我姑姑家就是一个只有闺女的家庭。

我小时候记得最清楚,姑姑每次回到我们家几乎都是和她婆家吵了架才回娘家来的。于是我很早便知道了女人嫁到婆家如果象姑姑那样生两胎都是女儿是会被夫家嫌弃的。我们去姑姑家玩也能感觉到那些亲戚朋友异样的目光。特别是姑姑的小姑子,生了两个儿子仿佛很了不起似的。他们的年龄正好和表姐她们年龄相当,但大家在一起争东西吵架打架了,被她们的奶奶一家人最先骂的一定是表姐她们两仔妹。



一晃十多年过去了,大表姐和二表姐虽然各自成了家。但她们两仔妹都把姑姑家当成了自己家的根据地。今天给姑姑买一件衣服,明天又给姑姑烫个头发,后天两仔妹又计划着带姑姑两口子去旅游什么的。两个姐夫也真是怪,在自己家里象个少爷一样,到了姑姑家勤快的还真象姑姑的儿子一样,随叫随到。反到是两个表姐隅尔还会在姑姑面前发一下脾气,不过很快大家又和好入初。姑姑两口子不计较,两个表姐更是不会计较。前几年,表姐两仔妹还商量着把姑姑两口子的养老保险给买了,彻底让姑姑两口子不再担心养老问题。以前我每次见姑姑都是愁眉苦脸的样子,现在,姑姑说不上三句话都是一个哈哈大笑。五六十岁的人了,红光满面,现在每次看见她和她的小姑子坐在一起,我都会产生她小姑子是她婆婆的错觉。反正姑姑家时常都有闺女孙子在旁边,一家人开心的很。



现在我也为人父母了,时常听见和看见有些老人一说起自己的孙子都满脸欢喜,一说起自己的儿子和媳妇就满腹怨气。想想姑姑一家人,我觉得家里有两个闺女生活还是很美满的。


王子书童


农村“养儿防老”,如今变成了“养儿啃老”,只有闺女的家庭,现在反而更幸福!

1.出生至学生阶段

在我们农村老家,常听到这种问答。

情景1

问:生了?儿子还是女儿?

答:女儿。

回复:羡慕啊!生女儿有福气,有坐飞机的命了。

情景2

问:生了?儿子还是女儿?

答:儿子。

回复:真好!祖上积德有香火了。不过生儿子踩打谷机,你要开始撞破头赚钱了,哈哈哈。

两个都是女儿,可能当时有点失落,可当父母的都可以松一口气,不用拼老命赚钱攒钱娶媳妇啦!

儿子比闺女淘气,在教育上闺女比儿子省心省力是自然的。

2.出校门后至婚前

儿子就是上辈子的债主,这辈子讨债来了,毕业以后出去找工作,挣的工资往往还不够自己花。像我侄儿,打工8年了还得经常要父母亲寄钱租房子,寄路费回家等等。

父母们为了多赚钱娶媳妇,种尽量多的田,省吃俭用,农闲时也不放过任何打零工的机会。

女孩子出去找工作,不到一年就开始往家里寄钱了。父母往往很自豪的说:这什么那什么是女儿买的。

等儿子带回女朋友,父母高兴的拿出所有积蓄给儿子准备结婚。当然也会为女儿准备嫁妆,但准备嫁妆是量力而行,有就多给,没有就少给。而娶媳妇是没有你也要去借来给。

3.孩子结婚后

以为孩子长大娶了媳妇,就可以无后顾之忧,颐养天年了。可往往是儿子成家后,有的马上就和父母分开另过了,老俩口要过日子得重新赚钱去。

有的和儿子一起生活,但也别想白吃白喝,每天要和儿子一起去干活,碰到不孝顺的儿子媳妇,累死累活吃口饭还要看他们的脸色。

还有的夫妻俩生下孩子后自己去外面打工去了,孩子扔家里父母亲带,很多是生活费都不给的,养大了儿子还要帮他养儿子。比保姆还辛苦的尽心带孙子,晚年了都还在种田,孤单在农村老家养老。

全是女儿的父母亲生活就幸福多了。每年农闲时节要么去女儿家住一段时间,要么女儿请他们坐着飞机、高铁去各地旅游。

真正老了病了,在医院里伺候的也多数是女儿,如果都是儿子的,可能病了还没人管。

都是女儿的家庭,父母老了在老家住的也只是种点菜,养些鸡鸭,基本上不种田了。大多数父母很少在村里老家住了,总是这个女儿家住几个月,那个女儿家住几个月,日子过得可舒心了!真正是过上了退休养老的生活。

所以,只有闺女的父母亲比只有儿子的父母亲幸福指数更高。"养闺女防老"比“养儿防老”靠谱多了!


有书肖潇傻洒2018


养儿防老这个话题一直都是农村人的主题,以前只要谁家生了儿子那真的是都会为他高兴地庆贺的,以前在农村生儿子了都是大摆酒席庆祝的。因为在农村有儿子了,才能保证自己的下半生,也才能让一家人在村里不被欺负,也才有能撑起整个家庭。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在很多地方生了儿子还没有生女儿开心了。就我村几个没有生儿子的家庭在我看来过得确实要比有儿子的舒服得多。

现在来说农村的受教育程度还是普遍比较低,大部分年青一代也只是上完初中高中就没有他读书了,然后就去工厂打工,对于这些男的父母的压力是非常大的,要为他准备新房,还有娶媳妇的彩礼钱等等,现在不管是城里还是农村的说完全不靠父母的基本上是很少的,所以现在也是为什么生儿子没有生女儿高兴了,生儿子的压力要明显大于女儿的。

就我们村几个没有儿子的,只有女儿的现在年纪也不大,父母也才四五十岁,所以还看不出来,但是现在过得确实很好。就拿我邻居来说吧,两个女儿,大女儿结婚了找的是本地的,小女儿还没有结婚,二十一二岁,现在买了一个车,就在城里开了一个小店面。母亲基本上就是每天玩,家里狠多年前就修了房子,因为没有儿子也没有想过去城里买房。父亲就是搞室内装修的,也是一个小包工头。家里的条件在我们这块算是很好的了。造我们呢另外一个组上也有两个女儿的,都嫁人了嫁到县城去了,父母现在帮其中一个带孩子。基本上也不出去打工什么的。

生女儿的压力是明显要小很多的,而且现在国家对于农村老人的养老也是很是看重的,所以也不担心老了之后养老的问题。但是不得不说最好还是生一儿一女是最好的,女儿迟早是要嫁出去的,等到七八十岁要是走不动了身边还是要一个能伺候的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