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指数那么多,哪个是我的最爱?

周一的 A 股,中小盘股果然显著下跌。如果你看过周六的推送,对于这一变化,应该不会奇怪。

既然之前已经有分析,今天就不多说了,而是来说一个有趣的话题:那么多行业指数,哪个是最爱?

这个问题,是因为有读者问到,我在分析行业的时候,有的时候用的是申万指数,有的时候用的是国证指数,又有的时候用的是中证指数,到底哪个更好。

这的确是个有意思的问题,其实眼下那么多行业指数,没有哪个能算得上绝对的最爱,只能说在不同的时候,各有最合适的。

量化回测最爱的申万指数

最早,A 股的指数,就是两大交易所发布的,比如眼下最出名的上证指数就是上交所发布的。当时两大交易所也各自有各自的行业指数,但问题就是都只包括各自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代表性都是问题。

所以在早期,有好几家机构,都致力于打造中立的第三方行业指数。如果是老资格的股民,应该都还记得比如中信标普、新华富时这样的指数系列,当然也包括申万证券打造的申万行业指数。

老实说,在当年那波做指数的公司中,申万其实是不太起眼的一家,毕竟标普和富时,都是响当当的国际巨头,来头要大多了。

不过指数这东西,还真不是来头大就行,有的时候,还是得讲个水土不服。

比如标普,在美国股市投资,那是标杆性指数,S&P 500 指数赫赫有名。但是在中国 A 股,中信标普行业指数就不怎么好使。

为什么呢?中信标普沿袭的是美国标普的分类,一级行业一共 10 个——里面最让 A 股投资者无法接受的就是,金融和地产股是合并成一个金融指数的。美国地产业不是重头,被视为金融的附属行业。但是当年中国 A 股,金融和地产那是完全不同的行业,所以类似中信标普那套国际化的东西,对于 A 股投资者观察市场极不方便。

与之相比,申万的行业指数就很接地气了,一级行业一开始就足足有 23 个,确保中国 A 股五花八门潮起潮落的行业都能覆盖到,而到了 2014 年更是进一步拆分,比如把金融服务拆分成银行和非银金融,比如将军工从机械设备里面拆分出来,这样的分类,与行业分析师的行业划分大体匹配,所以就很是受到券商研究人员的喜欢了。

如果你平时有留意金融工程的各类研报,就会发现绝大多数分析师在做行业分析的时候,都喜欢用申万 28 个一级行业指数。这里面,除了有行业指数多区分度够的缘故,也在于申万行业指数发布的早,数据可以追溯到 2000 年,是目前可用的指数里面时间跨度最漫长的指数。这对于一个量化模型的回测,绝对好事。毫不夸张的说,就回测而言,申万必然是行业指数的最爱。

不过,对于普通散户,申万行业指数不是一个亲切的指数。因为其不通过普通股票软件发布,普通散户又不可能像专业分析师那样去购买昂贵的金融数据终端,所以散户只能通过申万指数的官网 (http://www.swsindex.com/) 看到静态的数据,而无法看到 K 线图之类,使用上并不便捷。

行业指数那么多,哪个是我的最爱?

从巨潮到国证:便利指数投资

国证指数,是近年曝光率挺高的一个指数系列,其背后的开发者是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深交所下属的公司。

在证券资讯方面,深交所一直是个重要的参与者。老股民对于 “巨潮资讯网” 应该不会陌生,在 2003 年前后,这个网站是查询股票的年报等信息最权威的渠道。而且在 2002 年,巨潮资讯网还推出了巨潮指数体系,而这个系列可谓是后来的国证指数体系的前身。

国证的行业指数,大体可以分为两个产品线。

第一个是细分行业系列,主要跟踪部分二级、三级和四级行业指数,比如国证银行、国证传媒、国证钢铁等都是此类。此系列是 2011 年开始推出。

这个系列的指数,有一部分是通过行情系统发布的,这意味着只要有股票软件就能看到,相比申万是巨大的进步。当然,这个系列更多的行业指数,还是只能通过官网查看。

行业指数那么多,哪个是我的最爱?

第二个,则是主题指数系列。

是的,国证将其称为主题,而非行业。比如我们熟悉的国证医药、国证食品等,都在其列。国证的主题指数系列,是一个针对指数投资优化的系列,因为其采取的不是全覆盖的样本股模式,而是优选。所以其成分股数量往往是 50 个、80 个、100 个这样的数量,对于基金进行指数投资,可以避免买入权重过小的股票,有利于加强流动性。

行业指数那么多,哪个是我的最爱?

中证指数:最庞大的提供者

谈及 A 股指数,中证指数公司无疑是绕不开的一家公司。

这不仅仅因为我们耳熟能详的沪深 300 指数、中证 500 指数等指数都来自于这家公司,更重要的是,中证指数公司是由上证所和深交所共同出资成立,是一家从事指数编制、运营和服务的专业性公司。这样的亲爹亲妈,就足以显示其权威性了。

在行业指数的建构上,中证指数无疑有着极大的愿景,也是目前最完备的一家。

虽然其核心采用了类似标普的 10 个一级行业的分类,但是在细分上,可是做到了极致,沪深 300 指数下,细分了 300 能源、300 材料等一级行业,中证 500 指数下也根据其特色设立了一堆的细分行业。对于那些希望紧盯沪深 300 指数或者中证 500 指数做行业超配研究或者投资的话,这批指数是非常有价值的。

当然,在行业指数上,除了沪深 300 行业和中证 500 行业之外,其实更出名普通散户看到更多的应该还是全指行业和中证行业两个系列。

这两个行业指数有什么区别?以前也有朋友问过,这真是取名不好的问题。

中证行业指数,咋看会让人觉得是个全市场指数,代表整个市场的表现。但其实呢,它是一个基于中证 800 指数样本股基础上的行业指数,只囊括最大的 800 个 A 股。

全指行业指数,才是真正的总市场行业指数。这一点看看下图就很清晰了,中证工业指数成分股 179 个,而全指工业则有多大 686 个。从指数投资角度,太多的成分股并不利于投资,现在你知道 为何指数基金中,更多是跟踪中证行业指数,而鲜有跟踪全指行业指数了吧 。

行业指数那么多,哪个是我的最爱?

当然,对于普通投资者看行情的话,全指行业系列就更有用了——一般的股票行情软件中,往往全指行业指数提供,而中证行业指数却未必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