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利好助推百度股价,Apollo解锁百度AI竞争新格局

北京时间 4 月 27 日凌晨,百度公布了一季度财报。

财报利好助推百度股价,Apollo解锁百度AI竞争新格局

当季度营收为 209 亿元人民币(约合 33.3 亿美元),同比增长 31%。净利润 67 亿人民币(约合 11 亿美元),同比增长 277%;其中移动营收占比 78%,高于去年同期的 70%。百度一季度营收与利润均超出华尔街预期。

在 4 月 25 日上涨 3.15% 的前提下,至本文截稿时百度的股价在盘后进一步上涨 5.57%,百度的市值也因此站上 800 亿美元的大关。

当然,相比盈利、股价,更令人欣喜的就是,All-in 的人工智能,在 Apollo、DuerOS 的双线推进下,路径终于日渐清晰。

财报利好助推百度股价,Apollo解锁百度AI竞争新格局

入口 2.0 与入口 3.0 的战争

百度起家于 PC 个人电脑时代,是 PC 时代的入口 1.0 争夺战的大赢家。

但是在用户从 PC 电脑像手机等移动互联设备的转移中,在这场入口 2.0 的争夺战中,百度初期显然缺乏现象级的应用。不过过去几年,百度借助百度 APP 等一系列产品,在这一块迎头猛赶,尤其是信息流业务,出现了显著的进步。此次百度公布:

得益于 AI 技术加持,以及对用户体验的持续完善,百度核心业务持续增长。3 月份百度 App 日活跃用户达 1.37 亿,同比增长 18%,每日用户使用时长同比增长超 30%。信息流内容中视频分发比例扩大到 48%。同时,熊掌号已覆盖 30% 的搜索结果。

显然,AI 的价值,在眼下这场远远没有结束的入口 2.0 争夺战中,已经为百度提供了巨大的助推力。

但更重要的是,AI 或许是百度布局下一场入口之战,入口 3.0 争夺战中的核心竞争力。

无人车的想象力

曾经,许多人以为 “无人驾驶” 距离我们很遥远。

但是百度在过去半年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推动,却让投资者发现,百度 Apollo 无人车业务天时地利人和汇合,“量产”竟然成为了近在眼前的新关键词。

天时 ,是科技部公布的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名单,国家意志来推动一个项目的发展,对于这个项目这个产业的促进作用会有多大,了解中国国情的人,都会明白其中的分量。

至于说 地利 ,则是去年 12 月 20 日,百度与雄安新区战略签约,双方将在智能出行、对话式 AI 应用、云基础设施等多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共同将雄安新区打造为 AI-City 智能城市新标杆。

无人车,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更是涉及到城市法规的综合性问题。能够有一个城市配合无人车的测试,以包容的态度推动无人驾驶的发展,对于无人车产业都是至关重要的。

从当时的报道来看,雄安新区给予的政策支持力度是相当大的,合规性应该没有任何的障碍:

多台百度 Apollo(搭载百度自动驾驶硬件和软件平台)自动驾驶车辆在河河北雄安新区旅游东路、崇文大街共4公里的实际道路上进行了载人路测。车辆在自动驾驶模式下平稳行驶,道路交通井然有序。记者了解到,百度事先主动报备了此次无人车的试乘环节,获得雄安新区的 临时执法认可 ,并有交管部门维持秩序,保障安全性和合规性。

当然,更重要的是 人和 ——大量参与到百度无人车共同研发的企业——尤其是传统的车企。

天时、地利、人和的背后,最重要的支撑来自百度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百度 Apollo 发布至今整整一年,1 年里,Apollo 从 1.0 到 1.5 再到 2.0、2.5 一共迭代了 4 个版本。如今 Apollo 已经能够提供一套完整的软硬件和服务系统,包括车辆平台、硬件平台、软件平台、云端数据服务。同时,Apollo2.5 解锁了高速公路场景,提供了更低成本的传感器解决方案,可以让传感器成本降低 90%,支持乘用车、卡车、巴士、物流车、扫路车等多种车型。百度自己不生产汽车,只是提供无人驾驶的核心技术。而这一系列数据表明 Apollo 的技术正在日趋成熟。那么这一技术对百度意义何在?

不妨看一下 4 月 11 日,奇瑞与百度合作推出 EXEED 智能驾驶舱的场景: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尹同跃在远在千里之外的芜湖奇瑞汽车总部,通过他办公桌上的百度音箱,用语音输入的方式,实现了打开关闭汽车后备箱的功能,开启了车载场景和家居场景互通的钥匙。

通过人脸识别,无需双手,自动登录账号,享受系统提供的个性化服务。可以根据用户日常的座椅习惯,自动调节好座位,并且把车载系统包括导航、音乐设置成用户喜爱的模式。

根据实际用车场景下的用户习惯,为主要用车场景设计了“场景化命令词“,当使用地图(地图浏览、导航、选择路况)或者收听音乐,可以直接发出指令,无需唤醒小度。

可有看清这背后的深意?

当汽车可以自动驾驶之后,车主就被解放了——随之而来的就是车主在无人驾驶过程中可能动辄 1 小时的闲余时间如何分配的问题了——在有人驾驶时代,车主至多只能听广播,也因此让广播、音频 App 们迎来了大爆发。

当他们的双手被解放之后,显然可以干的事情更多了。如果人机语音对话将成为新一代的入口,那么为无人车对百度的意义就一目了然了——百度可以借助车载的无人驾驶系统,先天的成为这段时间人机交互的第一入口,这对于入口 3.0 争夺战,显然意义重大。

除了入口争夺的价值以外,从此前百度宣布的消息来看,Apollo 还和多家合作的车厂达成了实质性的量产计划,包括将基于 Apollo Pilot 与金龙客车在 2018 年量产无人驾驶微循环巴士,与江淮、北汽在 2019 年,与奇瑞在 2020 年推出自动驾驶量产车型。

量产,意味着无人车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科技概念,而是成为了一个可以销售的商品,具有了经济价值——即使初步只是在园区、微循环等特定场合使用。

Apollo 或助推市值完成戴维斯双击

百度 All-in AI,那么 AI 对百度的业务,对百度的市值增长到底有多大的价值?

信息流的加持,已经体现了 AI 对现有业务优化的价值。这一层的价值,更多体现在立竿见影的财务数据上。而财务数据的增长,本身就能推动市值的增长。

但是,AI 对于市值的助力,绝不仅仅与此。

在投资估值上,有一个重要的现象就是“ 戴维斯双击 ”。

所谓戴维斯双击,就是一家公司的业务出现攀升,财务业绩出现快速的提升。与此同时,市场对于企业更加看好,愿意给出更高的估值。

一家公司的估值 = 盈利 × 市盈率(PE)

当公司的盈利和市盈率都出现攀升,那么这家企业的估值将出现复合型的爆发性增长。而这种爆发性增长,就是戴维斯双击。

事实上,百度这几年的估值不断攀升,本身就受益于戴维斯双击的魔力。2016 年末百度的市盈率不到 15 倍,而如今市盈率已经超过 25 倍——这里面,AI 的助力价值巨大。

无人车能不能帮助百度完成又一次戴维斯双击?

从财务数据来看,虽然 Apollo 目前是一个开源的无人驾驶系统,但是在通过 Apollo 等人工智能平台为车企赋能的同时,百度同样有希望通过系统服务的方式获取财务营收。

而从估值来看,更是如此。就像谷歌的 Android 系统,表面并未给谷歌带了什么直接的营收,但是作为唯一一个可以和苹果 iOS 抗衡的系统,大大提升了市场对于谷歌的估值。

而谷歌 2016 年将自动驾驶汽车项目分拆为一家单独的公司 Waymo,一定程度上也是希望能够重演这样的估值提升。

从 A 股来看,对于百度无人车是看好的,每次百度出现无人车领域的大消息,一堆 A 股百度无人车概念股往往都会出现不俗的表现,A 股券商对于无人驾驶的追捧程度绝不容小觑。对于正在计划回归 A 股的百度而言,无人车是一个可以提升估值带来戴维斯双击的重要概念。

财报利好助推百度股价,Apollo解锁百度AI竞争新格局

看明白了无人车、AI、入口争夺战这一盘大旗,那么百度 DuerOS 与众多家电厂商的合纵连横,背后的深意也不言自明了。

百度的财报显示,DuerOS 生态系统本季度取得了迅猛发展。DuerOS 已与创维、海尔、极米等 160 家企业达成合作伙伴关系,共发布超过 90 款搭载 DuerOS 的硬件产品,其中与小鱼在家合作推出的 “小度在家” 倍受消费者喜爱。

更重要的在于,3 月份,DuerOS 已经响应超过 2 亿次语音搜索需求,比 2017 年 12 月的数据增加了一倍以上,这意味着搜索的下一个重要机会将因此打开大门。

开放的 Apollo 与大量车企共同推进无人车量产,开放的 DuerOS 配合大量家电企业的合纵连横,百度当下通过这两块业务,提前布局了入口 3.0 时代的竞争。而这些可能都将是百度股价未来的重要推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