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報利好助推百度股價,Apollo解鎖百度AI競爭新格局

北京時間 4 月 27 日凌晨,百度公佈了一季度財報。

財報利好助推百度股價,Apollo解鎖百度AI競爭新格局

當季度營收為 209 億元人民幣(約合 33.3 億美元),同比增長 31%。淨利潤 67 億人民幣(約合 11 億美元),同比增長 277%;其中移動營收佔比 78%,高於去年同期的 70%。百度一季度營收與利潤均超出華爾街預期。

在 4 月 25 日上漲 3.15% 的前提下,至本文截稿時百度的股價在盤後進一步上漲 5.57%,百度的市值也因此站上 800 億美元的大關。

當然,相比盈利、股價,更令人欣喜的就是,All-in 的人工智能,在 Apollo、DuerOS 的雙線推進下,路徑終於日漸清晰。

財報利好助推百度股價,Apollo解鎖百度AI競爭新格局

入口 2.0 與入口 3.0 的戰爭

百度起家於 PC 個人電腦時代,是 PC 時代的入口 1.0 爭奪戰的大贏家。

但是在用戶從 PC 電腦像手機等移動互聯設備的轉移中,在這場入口 2.0 的爭奪戰中,百度初期顯然缺乏現象級的應用。不過過去幾年,百度藉助百度 APP 等一系列產品,在這一塊迎頭猛趕,尤其是信息流業務,出現了顯著的進步。此次百度公佈:

得益於 AI 技術加持,以及對用戶體驗的持續完善,百度核心業務持續增長。3 月份百度 App 日活躍用戶達 1.37 億,同比增長 18%,每日用戶使用時長同比增長超 30%。信息流內容中視頻分發比例擴大到 48%。同時,熊掌號已覆蓋 30% 的搜索結果。

顯然,AI 的價值,在眼下這場遠遠沒有結束的入口 2.0 爭奪戰中,已經為百度提供了巨大的助推力。

但更重要的是,AI 或許是百度佈局下一場入口之戰,入口 3.0 爭奪戰中的核心競爭力。

無人車的想象力

曾經,許多人以為 “無人駕駛” 距離我們很遙遠。

但是百度在過去半年一系列眼花繚亂的推動,卻讓投資者發現,百度 Apollo 無人車業務天時地利人和匯合,“量產”竟然成為了近在眼前的新關鍵詞。

天時 ,是科技部公佈的首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名單,國家意志來推動一個項目的發展,對於這個項目這個產業的促進作用會有多大,瞭解中國國情的人,都會明白其中的分量。

至於說 地利 ,則是去年 12 月 20 日,百度與雄安新區戰略簽約,雙方將在智能出行、對話式 AI 應用、雲基礎設施等多領域展開深度合作,共同將雄安新區打造為 AI-City 智能城市新標杆。

無人車,從來不是一個簡單的技術問題,更是涉及到城市法規的綜合性問題。能夠有一個城市配合無人車的測試,以包容的態度推動無人駕駛的發展,對於無人車產業都是至關重要的。

從當時的報道來看,雄安新區給予的政策支持力度是相當大的,合規性應該沒有任何的障礙:

多臺百度 Apollo(搭載百度自動駕駛硬件和軟件平臺)自動駕駛車輛在河河北雄安新區旅遊東路、崇文大街共4公里的實際道路上進行了載人路測。車輛在自動駕駛模式下平穩行駛,道路交通井然有序。記者瞭解到,百度事先主動報備了此次無人車的試乘環節,獲得雄安新區的 臨時執法認可 ,並有交管部門維持秩序,保障安全性和合規性。

當然,更重要的是 人和 ——大量參與到百度無人車共同研發的企業——尤其是傳統的車企。

天時、地利、人和的背後,最重要的支撐來自百度無人駕駛技術的發展。百度 Apollo 發佈至今整整一年,1 年裡,Apollo 從 1.0 到 1.5 再到 2.0、2.5 一共迭代了 4 個版本。如今 Apollo 已經能夠提供一套完整的軟硬件和服務系統,包括車輛平臺、硬件平臺、軟件平臺、雲端數據服務。同時,Apollo2.5 解鎖了高速公路場景,提供了更低成本的傳感器解決方案,可以讓傳感器成本降低 90%,支持乘用車、卡車、巴士、物流車、掃路車等多種車型。百度自己不生產汽車,只是提供無人駕駛的核心技術。而這一系列數據表明 Apollo 的技術正在日趨成熟。那麼這一技術對百度意義何在?

不妨看一下 4 月 11 日,奇瑞與百度合作推出 EXEED 智能駕駛艙的場景: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尹同躍在遠在千里之外的蕪湖奇瑞汽車總部,通過他辦公桌上的百度音箱,用語音輸入的方式,實現了打開關閉汽車後備箱的功能,開啟了車載場景和家居場景互通的鑰匙。

通過人臉識別,無需雙手,自動登錄賬號,享受系統提供的個性化服務。可以根據用戶日常的座椅習慣,自動調節好座位,並且把車載系統包括導航、音樂設置成用戶喜愛的模式。

根據實際用車場景下的用戶習慣,為主要用車場景設計了“場景化命令詞“,當使用地圖(地圖瀏覽、導航、選擇路況)或者收聽音樂,可以直接發出指令,無需喚醒小度。

可有看清這背後的深意?

當汽車可以自動駕駛之後,車主就被解放了——隨之而來的就是車主在無人駕駛過程中可能動輒 1 小時的閒餘時間如何分配的問題了——在有人駕駛時代,車主至多隻能聽廣播,也因此讓廣播、音頻 App 們迎來了大爆發。

當他們的雙手被解放之後,顯然可以乾的事情更多了。如果人機語音對話將成為新一代的入口,那麼為無人車對百度的意義就一目瞭然了——百度可以藉助車載的無人駕駛系統,先天的成為這段時間人機交互的第一入口,這對於入口 3.0 爭奪戰,顯然意義重大。

除了入口爭奪的價值以外,從此前百度宣佈的消息來看,Apollo 還和多家合作的車廠達成了實質性的量產計劃,包括將基於 Apollo Pilot 與金龍客車在 2018 年量產無人駕駛微循環巴士,與江淮、北汽在 2019 年,與奇瑞在 2020 年推出自動駕駛量產車型。

量產,意味著無人車不再是一個簡單的科技概念,而是成為了一個可以銷售的商品,具有了經濟價值——即使初步只是在園區、微循環等特定場合使用。

Apollo 或助推市值完成戴維斯雙擊

百度 All-in AI,那麼 AI 對百度的業務,對百度的市值增長到底有多大的價值?

信息流的加持,已經體現了 AI 對現有業務優化的價值。這一層的價值,更多體現在立竿見影的財務數據上。而財務數據的增長,本身就能推動市值的增長。

但是,AI 對於市值的助力,絕不僅僅與此。

在投資估值上,有一個重要的現象就是“ 戴維斯雙擊 ”。

所謂戴維斯雙擊,就是一家公司的業務出現攀升,財務業績出現快速的提升。與此同時,市場對於企業更加看好,願意給出更高的估值。

一家公司的估值 = 盈利 × 市盈率(PE)

當公司的盈利和市盈率都出現攀升,那麼這家企業的估值將出現複合型的爆發性增長。而這種爆發性增長,就是戴維斯雙擊。

事實上,百度這幾年的估值不斷攀升,本身就受益於戴維斯雙擊的魔力。2016 年末百度的市盈率不到 15 倍,而如今市盈率已經超過 25 倍——這裡面,AI 的助力價值巨大。

無人車能不能幫助百度完成又一次戴維斯雙擊?

從財務數據來看,雖然 Apollo 目前是一個開源的無人駕駛系統,但是在通過 Apollo 等人工智能平臺為車企賦能的同時,百度同樣有希望通過系統服務的方式獲取財務營收。

而從估值來看,更是如此。就像谷歌的 Android 系統,表面並未給谷歌帶了什麼直接的營收,但是作為唯一一個可以和蘋果 iOS 抗衡的系統,大大提升了市場對於谷歌的估值。

而谷歌 2016 年將自動駕駛汽車項目分拆為一家單獨的公司 Waymo,一定程度上也是希望能夠重演這樣的估值提升。

從 A 股來看,對於百度無人車是看好的,每次百度出現無人車領域的大消息,一堆 A 股百度無人車概念股往往都會出現不俗的表現,A 股券商對於無人駕駛的追捧程度絕不容小覷。對於正在計劃迴歸 A 股的百度而言,無人車是一個可以提升估值帶來戴維斯雙擊的重要概念。

財報利好助推百度股價,Apollo解鎖百度AI競爭新格局

看明白了無人車、AI、入口爭奪戰這一盤大旗,那麼百度 DuerOS 與眾多家電廠商的合縱連橫,背後的深意也不言自明瞭。

百度的財報顯示,DuerOS 生態系統本季度取得了迅猛發展。DuerOS 已與創維、海爾、極米等 160 家企業達成合作夥伴關係,共發佈超過 90 款搭載 DuerOS 的硬件產品,其中與小魚在家合作推出的 “小度在家” 倍受消費者喜愛。

更重要的在於,3 月份,DuerOS 已經響應超過 2 億次語音搜索需求,比 2017 年 12 月的數據增加了一倍以上,這意味著搜索的下一個重要機會將因此打開大門。

開放的 Apollo 與大量車企共同推進無人車量產,開放的 DuerOS 配合大量家電企業的合縱連橫,百度當下通過這兩塊業務,提前佈局了入口 3.0 時代的競爭。而這些可能都將是百度股價未來的重要推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