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洞橋與黃岩古城文化

主講人:李江月

五洞橋與黃岩古城文化

自唐上元二年(675)黃岩從臨海縣分出設永寧縣,浙江省中部沿海溫黃平原這塊土地上就崛起了一座以“永寧”命名的古縣城,古城自此就有了新的歷史、文化與經濟發展。天授元年(690)八月,永寧縣改為黃岩縣。

建城後,古城憑藉著依山傍水,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這得天獨厚的條件,迅速發展山水文化及與山水文化相關的各種文化產業。但是,密佈於黃岩城內外的河網在滋養這片土地的同時,也給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百姓的交通和商貿帶來了許多麻煩。因勢利導,古城開始疏通河道,築橋鋪路建街巷,還開掘了一條長130裡,溝通臺溫水運,被稱為“浙東小運河”的南官河。

五洞橋與黃岩古城文化

消停戰爭,休養生息的五代吳越促使了古城農耕文化的發展。農耕文化的發展又催生了水利文化、路橋文化及街巷、青瓷文化等。有史載:五代時,新羅國和日本商人聚居新羅坊,為台州最多。

各種文化的發展雖令古城經濟繁榮,內江運輸發達,但古城液金門外的西江天塹還是嚴重地影響著兩岸民眾政治、文化、商業的交流,為了解決這一實際困難,知縣張孝友親自主持,於元祐六年(1091)在古城液金門外西浦渡建造了一座橫跨於西江之上的石橋。此橋當時叫做“孝友橋”。

這座由黃岩山水文化孕育出來,西江上的第一座橋,自它建成之日起,便承載起了連接西江兩岸交通、商貿、政治、文化的使命。它在將古城的山水文化擴散傳播到黃岩西部平原和山區的同時,也讓古城的城市文化與平原文化、山鄉文化在連接與碰撞中實現了多元的融通和發展。

宋室南遷建都臨安後,發達的黃岩經濟進一步得到了發展,從而又催發了水運文化、水閘文化、橋文化與街巷文化等發展。

史書載:南宋紹興十九年(1149),知縣楊煒將五支河向北延伸至外東浦,使之於永寧江相通……經九峰河的一段經山亭街、桂枝街流入幹河。

縣河干河向西開鑿五條支河……河道交叉似網的黃岩縣城裡曾經擁有過“三十六街,七十二巷”。

光緒《黃岩縣誌》載:明清時,黃岩城有橋四十多座,南到北就有十二座橋。這十二座橋溝通了兩岸二十多條長街短巷。

《黃岩尋蹤》:淳熙九年(1182)浙東大飢,朱熹奉皇命來巡視浙東各地。見黃岩因原有水利工程廢壞造成澇、旱致災荒。即在《奏巡歷至台州奉行事件狀》中告:“臣竊惟水利修,則黃岩可無水旱之災;黃岩熟,則台州可無饑饉之苦。”並請得太府萬緡錢,疏浚河道建造了六閘(回浦、金清、長浦、鮑步、蛟龍、仙浦閘),使黃岩連續兩年獲得豐收,成為當時台州主要的水稻生產地。故當時有“黃岩熟,則台州無饑饉之苦”之說。

《黃岩尋蹤》:孝友橋在水闊浪急的西江與永寧江交匯之處挺立了一百多年後,終因不敵潮漲潮落的沖刷盪滌及暴雨、颱風、洪潮的迅猛襲擊而日漸破損。南宋慶元二年(1196),孝友橋被水患等損毀。“縣人趙伯澐糾合重建,築為五洞,橋面亦五折,取道其中,坎兩旁以竅水,翼攔其上,視舊功十倍焉,俗呼西橋。”

新建的五洞橋建築新穎,遠望如長虹臥波。至月圓之夜,倒映在水中的月影與橋影在西江中相映成輝,景色極其秀美。這裡成了當時黃城休閒文化中最靚麗的一大景觀。

由於南宋小朝廷定都臨安(杭州),富庶的黃岩成了南宋“輔郡”中的首縣,不但經濟發達,而且各種文化產業也發展迅速,尤其是教育文化產業。縣城裡始設縣學——與文廟合二為一的“學宮”,並出現了民辦的書院,如樊川書院、柔川書院、南峰書院等,還有朱熹兩度駐黃講學、著書立說所形成的朱子學派。當時黃城文風蔚然,被稱為文化之邦,其中不少世代相襲,歷四五世而不衰,父子、兄弟齊名,一家或三代或三代以上進士亦不罕見。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黃岩歷史上的八大文化世家與黃岩十大文化名門。

時光飛逝,歷經530年潮汛、颱風、洪澇的考驗,至清初時,五洞橋這座古老的大橋又傷痕累累,不堪重負。

《黃岩尋蹤》載:清雍正四年(1726),黃岩總兵吳振義出於戰備考慮,委託好友——明因寺高僧世月主持重修五洞橋。重修的五洞橋用大型條石砌築,全長63.5米,5孔等跨,每孔盡跨均為8.7米,橋面寬4.3米。拱券條石分節並列發券,橋面隨拱券起伏曲折而築,五起五伏,富有動感,橋兩側設置有隨橋面起伏的欄板、望柱。欄板為須彌座式,望柱上端為仰覆蓮狀。華麗更勝於前。

五洞橋與黃岩古城文化

雖然黃岩建築史上最完美的一座城牆於民國二十八年時,因日機轟炸被拆,城內的五支河也早已消失殆盡,城內山水氤氳的小橋流水美景亦不復存在。但是古城的骨架仍在,歷史仍在,環古城而綿延的四面青山仍在,永寧江水系仍在,由古城山水文化之精華孕育滋養出來的五洞橋仍在,它依然穿著自己古意盎然的唐裝宋服,風采依舊地與源遠流長的古城山水文化唇齒相依地脈動著。它們就像一桶窖藏久遠的美酒,彌香不散。

注:書中所有涉及建縣、建橋、建閘、挖河等歷史事件及典故摘自於《黃岩志》《萬曆黃岩縣誌》《黃岩尋蹤》等史書。

五洞橋與黃岩古城文化

5月30日晚,黃岩政協文史講堂“永寧史話”第16期在黃岩書畫院開講。本期邀請了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黃巖區作協副主席李江月老師授課,主題是《五洞橋與黃岩古城文化》。區政協副主席方觀祥、秘書長張良,主辦方區政協文史委和承辦方黃岩書畫院、道臺裡文創院、黃巖區歷史學會等負責人出席。部分區級機關領導,部分當地文史專家、學者出席聽講。講堂由區政協文史委主任鄭胄奇主持。

自唐上元二年(675)黃岩從臨海縣分出設永寧縣,溫黃平原上就崛起了一座以“永寧縣”命名的古縣城,天授元年(690)改為黃岩縣。建於古城液金門外西浦渡的五洞橋,它的前身叫“孝友橋”。這是一座見證黃岩歷史發展,時代變遷的橋。它不但承載了連接兩岸交通、商貿、傳統、文化等的歷史使命;還使古城的城市文化與平原文化、山鄉文化在交流、碰撞中得到融通發揚;從而將古城的山水文化向西部地區及周邊延伸輻射,形成古城獨特的人文景觀文化體系。

課上,李江月老師從黃岩古城的歷史和命運、獨領風騷的五洞橋、古城文化的孕育與滋生、五洞橋是黃岩古城文化上的弦四個方面講述了五洞橋與古城文化千絲萬縷的聯繫。課後,聽眾們進行了互動交流。

五洞橋與黃岩古城文化

主編:方飈(特約評論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