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爷爷奶奶那么照顾孙子、做好家务,儿媳总是不领情,还有怨言?

会杨1


我来说说我家的那些事儿,我儿子是零七年一月份结婚的,在零七年十二月十五日出的大孙女,生孩子之前我们都相处的很好,自从有了小孩以后矛盾就开始了,小孩哭闹的时候我想抱着哄一下,我儿媳妇就不让我抱,她大惊小怪的说,妈呀!你不敢抱她,你还要把孩子弄着呢,我快五十岁的人了,我自己也生过两个孩子,我连小孩都不会抱吗?我想着她刚生了孩子,不要去计较什么,在我们这里生完孩子过了一个月,就要回娘家住一个多月,过完满月后她就回了娘家,走了几天她给我儿子打电话,她说她生孩子我给她的钱少了,她是顺产生的孩子,在医院花了一千块钱左右吧!因为是在厂职工医院便宜,我给了她两千块,她说应该给她六千块钱,她在电话那头逼着我儿子跟我要钱,我怕她生气把奶气没了,我就说等她回来再说吧!她从娘家回来后,就让我儿子跟我要钱,儿子说他们想要钱买个电脑和数码相机,我就给了他六千块钱这才没事了,孩子八个月了她要去工作,自然我就给带孩子了,当时全家都在上班,就我一个人在家,我每天带小孩买菜做饭,还得洗衣服,累得我根本没有喘息的机会,就这样儿媳妇老是挑剔,一会嫌我没有带好孩子,一会又嫌我没有让小孩吃好,本来早上起来就很紧张的,又要做饭又要收拾家,还要带孩子,结果她一直说你给孩子穿什么衣服,你一会给孩子吃什么饭,三番两次的说,说得我很烦的,我说我知道了你一直说烦不烦,结果她说我让你给孩子做饭不对了,我说你说了我已经知道了,你还一直说什么意思,你如果不相信我的话,你以后就不要让我给你带孩子,就是这样因为小孩拌了几句,正好单位集资建房,我们就报了名买房,房子建好后就开始装修房子,装修好以后我就让他们搬去新家了,所有厨房用品包括米面油,我全部都给准备好了,说好的每天中午在我这里吃饭,晚上下班回他们家自己做饭吃,结果过了一年多时间,他们又在我这里吃饭了,我也不好再说让他们自己做饭吃了,去年又生了二胎小孙女,不过还好我老公也退休了,我们两个带小孩也不是很累,不管怎样儿媳也是儿子的老婆,只要他们两个好好的生活,我们受点委屈受点累也无所谓,儿媳毕竟不是女儿,公公婆婆做得再好也不会领情的,因为她就觉的我们都是应该的,儿子是你家的人,孙女也是你家人一切都是应该的。


默默93982蔡爱萍




做爷爷奶奶的确很难,要想从儿媳妇嘴里说出个“好”字谈何容易。往往都是“吃力不讨好,黄胖舂年糕”。

说实话,现在的年轻儿媳妇的确是有文化,对科学育儿也有独到一面。但是,她们光嘴上会说,行动上还都要依赖公公婆婆。最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整天不用上班,孩子有人带,衣服有人洗,饭菜不合胃口还要说上几句,孩子稍有不慎就破囗大骂,责问婆婆是怎么带孩子的。



在儿媳妇眼里,婆婆带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也是应该带的。孩子不按照她的要求带好,她肯定是有怨言的。

为什么爷爷奶奶那么照顾孙子,做好家务,儿媳总是不领情,还有怨言?老娘舅认为: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婆媳之间没有沟通好。

一是,爷爷奶奶虽说把孙子照顾的很好很周到,但是与儿媳的要求还差的很远。儿媳当面提出来了,做爷爷奶奶心里不服。认为人家儿媳没教养,没高没低不尊敬,气头上爷爷奶奶会反驳,会相争,会对骂。这样做儿媳根本不领情了,再怎样做的好,破口了,说出来了,做了等于没做,一切都等于0。



二是,现在的儿媳都是“低头族”,整天不是手机就是电脑,吃饭都要请三四遍。吃饭时不是嫌莱不好吃,就是好吃来个“光盘行动”。根本不顾大不顾小,家里吃饭跟上馆子一样,餐巾纸满桌都是,边吃边看手机,吃好了碗筷一丢,连孩子都不管。做婆婆的看在眼里,有时看不下去也忍不住唠叨几句。要知道,现在那个做儿媳来听做婆婆的啰嗦鬼话,那倒吧!我都懒得理你,养不起可以“离婚”啊!这是每个做儿媳的杀手锏,看你做婆婆的还再敢啰里啰嗦,否则叫你儿子晚上别想睡,不信走着瞧。

总而言之,要想儿媳领情无怨言,做爷爷奶奶的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听儿媳的吩咐,按照她的要求管孩子,养孩子,教育孩子。

二,只管干家务,睁一眼闭一只眼,最好装哑巴,她叫你干就干,她叫你吃就吃。

三,不用心痛钱,有多少全部拿出给儿媳花。

四,最好让儿媳“当家”,家中大小事都必须由她作主,特别是经济大权要让她掌握,千万不能去管儿子的钱,否则家无宁日。

这是我的生活点滴,也是处理婆媳关系的最好方法,赞同的点个赞,不妨可以一试。


月季正红


其实,对于爷爷奶奶的委屈和儿媳妇的埋怨,大多是由于付出和期望不匹配才导致的。



爷爷奶奶帮忙照顾孙子,做做家务,希望能帮儿子、儿媳妇分担一部分压力,让年轻人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工作。

爷爷奶奶帮儿子、儿媳妇带带孙子,其实是无怨无悔的,付出的同时,并没有期冀能有什么回报。只要孩子们家庭幸福、孙子孙女健康快乐的成长,老人们就很欣慰了。

但是这些只是想法,在实际生活中,会因为育儿观念、生活习惯很多细节问题,导致老人和孩子们想法不一致,而最终几乎都是老人们退让。但是,对于儿孙的付出,老人们还是没有怨言的继续付出。久而久之,很多小的矛盾引发的积怨终会爆发。老人们就会觉得非常委屈,自己辛苦付出,没有一丝一毫怨言,谁想最终却落得孩子们不领情还心有怨言。



对于儿子、儿媳妇来说,爷爷奶奶帮忙照顾孩子,本来是件好事,却因为与自己的预期期望值不匹配,最终会心生怨言。

对于很多新手爸妈来说,刚生完孩子,如果能有个老人帮忙带一带孩子,其实是件很幸福的事情。本来对于年轻人,有老人能帮忙照顾照顾孩子,让自己可以安心的去工作,很幸福。但是,时间长了,他们才发现,原来老人帮忙照顾孩子,自己也不能完全放松,该操心的还得操心,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而且还要习惯老人的一些生活习惯和传统观念,甚至很多家庭每个月还要给老人们另外准备点零花钱。

如果短时间的照顾帮忙,对于老人、孩子都不会有什么问题,就是偶尔在育儿过程中有分歧,为了孩子健康,大家也都会退让的。但是时间长了,老人们觉得自己不该白受委屈,不图钱财,起码孩子们得念自己个好吧?而对于年轻人来说,每个月给老人们零花钱,老人们帮忙照看一下自己的孙子孙女,有什么不可?还经常一堆牢骚,生活习惯还彼此不习惯。

所以,长期生活在一起,因为生活习惯和育儿观念的很多不一致,导致孩子们和老人们的期望值和实际的付出不匹配,最终,导致老人们一肚子委屈,孩子们心里一肚子怨言。只不过有些人看在老人们辛辛苦苦的份上,肚子里有些话也就不说了,有些人,却不会考虑那些,觉得自己不平衡,觉得没达到自己的期望,积怨就爆发了!

我是多宝妈,国家健康管理师。专注健康育儿、实用育儿知识分享。欢迎关注、点赞、分享!

带娃的那些事


过年在家的时候,听我妈说邻居二大妈在家哭天喊地闹了好一阵,闹着说要跟儿媳妇断绝一切来往。

起因是因为,她去儿子家帮忙带孙女,儿媳妇嫌弃她地拖不干净,床单铺不好,做饭不好吃。得,你嫌弃我那我也就不伺候你了,二大妈一气之下就回了自己家。

没多久这就过年了啊,老太太带了两个多月的孙女,一分钱补贴没有就算了,大年三十,儿子儿媳妇回来过年,逼着他们老两口拿出两万块钱来,根本就拿不出来啊,东拼西凑拿了两千给儿子,结果儿媳妇当场翻脸,年夜饭都没吃就连夜赶回娘家,临走之前甚至放话,两万块钱不给,就当公公婆婆死了!

二大妈气的当场就晕了,醒了之后到处说自己儿媳妇的不是。

当然,各位看到这里肯定都和我刚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一样义愤填膺。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其实并不见得。

二大妈的儿媳第一胎生的是女儿,月子还没做完,二大妈就跟她说赶紧再生一个,生不出儿子怎么行?

于是做完月子没多久,儿媳就走上了怀孕打胎怀孕打胎的漫长道路,终于,在打了四次胎之后,在路边的黑诊所里,儿媳被查出来肚子里怀的是男孩。

全家欢天喜地,二大妈那一阵走路鼻孔都是朝天的,周围邻居家没有儿子的都被她冷嘲热讽的嘲笑了八百遍,可这时候儿媳妇不愿意了。想想也是,生了二胎势必很长一段时间没法上班了,公婆又没钱,买房欠了一屁股贷款,一家四口靠着老公几千块钱的死工资养活,不喝西北风才怪。

这时候二大妈又出场了,拍着胸脯跟儿媳保证,你只管安安心心生孩子,生出来我给你带,你公公明天就出去打工,我们每年补贴你五万块钱,不会让你吃一点苦。

儿媳很天真,信了二大妈的鬼话。不得不说,有些事真是天注定,在黑诊所里查出来的大孙子生出来却成了女孩,晴天霹雳啊!

二大妈还没从他家断了后的这种巨大悲伤缓过来,儿媳妇电话来了,妈,你之前说好来帮忙带孩子的呢?这养孩子,穷养富养都是养,在二大妈看来,这两个孙女只要饿不死就行。

婆婆带孩子,儿媳妇上班,婆媳俩同在一个屋檐下,虽说不怎么和谐,但也没有撕破脸。直到有一天,儿媳不舒服请假提前回家,看到二大妈正在给自己的小女儿喂前天馊掉了的稀饭,儿媳再怎么能忍,看到自己的女儿这么被虐待也受不了了,当天就把二大妈送回了家。

没人带孩子,儿媳只能辞职,一家四口过的紧巴巴的时候,过年的时候给孩子买新衣服的钱都没有,之前许诺过年给的五万块钱也变成了两千,二大妈十分理直气壮,谁让你生不出儿子?

说了这么多,最后只想说一下,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家长里短的事,切不可只听片面之词。


素昧浮生


爷爷奶奶照顾孙子、做好家务,儿媳还总是不领情,还有怨言,这个现象很常见,究其原因,

我觉得公婆和儿媳都有责任,其实也与中国的传统思想有关。

界限不清晰,导致儿媳有意见。

爷爷奶奶照顾孙子,本意是好的,一般也会非常尽心尽力,很多老人照顾孙子、又做家务,其实非常辛苦,但费力不讨好,主要原因是界限不清晰,觉得儿子是自己的,孙子是自己的,家也是自己的,所以不自觉的就会“越界”,比如随意出入儿媳的房间,随意动儿媳的东西等,使儿媳感到没有自己的空间,自然会影响心情,对公婆产生怨言。

育儿观念的不同,导致矛盾丛生。

很多爷爷奶奶按传统的方式来带孩子和教育孩子,而儿媳作为年轻人,会通过网络或书籍等学习现代育儿知识,而现代的育儿方法与公婆的传统育儿经验不可避免的会发生冲突,如现代育儿知识孩子不要穿得多,推崇使用纸尿裤,1岁前不可给宝宝吃糖和盐等,而爷爷奶奶总是怕孙子冻着,会穿得很多,反对使用纸尿裤,给小宝宝喝蜂蜜水等,当然,还有很多类似的不同,而互相又难以说服,导致在怎么带孩子的问题上矛盾丛生,儿媳自然就会有怨言。

儿媳的索取心态,也会导致对公婆有怨言。

有些儿媳觉得爷爷奶奶就该看孙子,就该给自己做家务,对老人帮忙看孩子做家务没有之心,觉得理所当然,甚至会因为公婆的日常在带孩子、做家务方面百般挑剔,没有感恩,只有抱怨。

建议老人和儿媳都能理解和包容对方,并给予对方足够的空间,即使是一家人,也要保持一定的界限,当然,如果可以,儿媳最好自己带孩子,既减少婆媳矛盾,又能自己带好孩子。

分享育儿经验和原创观点, 欢迎关注,欢迎留言交流和点赞。

嘟嘟宝贝


没有婆婆的人还真不知道做好家务是个什么情况。

看那些有照顾孙子,做家务的公婆的家庭来说,媳妇不领情,一是本身就没有照顾好孙子女,做好家务,这个好的定位是以媳妇要求的高度不是公婆以为带好孙子女,带着不饿着不磕碰不出事就行。公婆带孙子女一般情况是带不好的,只有少数带的好,公婆尽力也是带不好的,因为人老了,那有那么多精力,而且要做家务和带孙子女本身就是矛盾的,没有那么多时间,而且很多家务活要做就放任小孩子,而且为了小孩子不烦人,任由小孩子玩闹,引导不了小孩子。带一两岁小孩子嘛,媳妇看着公婆不讲卫生,而且抱小孩子很累的;三两岁,看着能走能跑,农村的爷爷奶奶舍不得农活,做农活,就由小孩子一个人玩,这个很容易出事情。四五岁,上幼儿园,如果公婆想玩的,玩牌的,哪管孩子吃,十多岁逆反的时候更是管不了。

家务活,很多媳妇嫌弃公婆不卫生,不爱干净,卫生习惯极不好,说不得,说了还说媳妇不好挑,他说都过了这么多年了也没有人叫他改,而且传统思想是公婆是高高在上的,尊位,媳妇次一等是不能说尊者不对,所以说事情最后变成态度之争。媳妇说事情,老人委屈控诉态度,这都有理,吵呗。不会与时俱进,垃圾不扔垃圾桶里,口水痰乱吐,鼻涕乱擦在墙上,进卫生间不换鞋,破坏不停怎么打扫也打扫不出干净。

饭菜口味,一般老人喜欢吃咸一点,软一点,一样多量,吃不完吃剩菜,一顿做一天。年轻人口味轻,喜欢量小多样,够一顿吃就行。老人看那么点菜,眼睛不饱下不了筷子,都得挨饿,他还得说他深明大义让给你们吃,说了一顿吃一顿也是没有用的。

本身就是矛盾一大把,无法调和,不是不领情不感恩,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公婆也会挑媳妇不好的,不止媳妇挑公婆,而是因为公婆是老人,以老人为尊,他对,媳妇只能受委屈。如果谁听见媳妇说公婆不好,那么公婆也会说她的,这个是相互的,不要按上道德的高帽子看待。就当同位置的。传统又不是同位置上。

当然老看不好,火气就大,多看看好处就火气小了。

这样子的纷争不用上心,家家都有,一般还是媳妇最后妥协,你们老人爱怎么样怎么样,也不说了,干净也罢不干净也罢,管好自己干净就行。

像农村关于卫生干净,多数老人以前的年轻时候老人忙农活没有时间收拾,老了累了没有心情收拾也没有良好习惯,过去家具也少,衣服不能穿了也舍不得扔总觉得有用,垃圾也是一样的总觉得留着有用,房间怎么能干净整洁。现在多数年轻人,住房环境改变易收拾干净,家具齐备,垃圾也舍得扔,没有用就扔了。地面铺瓷砖,也很显脏,不打扫了看不得,瓷砖打扫干净了,卫生肯定上一个层次呗。舍得扔没有用的东西家里就干净,想着啥都有用要留着,是干净不了的。

有的老人是太累了,带孩子折腾一天了,没有心情收拾房子。

另外就像有的家庭环境,房子本身就是打扫不出干净的高度,水泥墙面能有瓷砖墙面干净吗?

同时带好小孩子(三四岁以下的),做好家务,没有协作就是让媳妇一个人做也做不好,没有几个人能一个人做好,除非小孩子很乖,而且房子盖得好,易收拾干净的,舍得扔无用东西的,而且家庭成员有良好卫生习惯。小孩子折腾起来不是一般能折腾。这个做好家务和带好小孩子,本身就是谁带谁做不好,挨骂的事情。总得扔下一些,才能糊弄全。


359一阵风


为什么爷爷奶奶那么照顾孙子,做好家务,儿媳总是不领情,还有怨言呢?


面对这样的问题,爷爷奶奶可能有道不完的苦水,做媳妇的觉得自己也有苦水,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清官难断家务事。

爷爷奶奶那么照顾孙子,还做好了家务,媳妇却不领情,还有怨言,我想可能这是以媳妇的标准来要求爷爷奶奶吧。因为现在的媳妇大都是有知识、有文化的,有新的育儿理念,尽管爷爷奶奶那么照顾孙子,但是媳妇却认为她照顾孙子不科学,没有给孙子以科学的饮食观、教育观。所以媳妇不太满意。


另外就是爷爷奶奶,把家务都做完了,可能做媳妇的还认为做的不够好。这个地方没有收拾整齐,那个地方没有擦干净,卫生间有头发,厨房有油污。反正做媳妇的看哪个地方都觉得不顺眼。这可能就是爷爷奶奶那么费心费力地做了家务,还遭埋怨,媳妇不领情的原因吧。

其实做媳妇的也要换个角度想一想。爷爷奶奶毕竟上了岁数的人,他们的教育观还处在上个世纪80年代左右,所以他们有些观点不正确,不符合你的观点,还是很正常的。再加上他们上了岁数,他的眼睛不好,还有可能已经习惯了在那样不整洁的环境中生活。今天他已经够用力了,但是他所做的一切还是不入了你的眼。

我觉得做媳妇的还是真正应该考虑一下爷爷奶奶的的不容易,他们已经尽力了,你应该多与他们沟通沟通,如何带孩子。至于家务,他们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做的怎么样就不必再多说什么了。他们没有收拾干净的地方,你再收拾一下也可以,不要对老人有太高的标准。有一天你做老人了,说不定你的后人对你还是那么苛刻,看你怎么办?

每一个媳妇都要用一颗宽容的心来对待自己的公公婆婆,愿所有的家庭都幸福和睦。

我是睿心妈妈,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今日头条育儿问答达人,今日头条原创作者,期待你的关注、阅读、收藏、分享、转发、评论、点赞。


睿心妈妈


主要还是因为生活习惯、思维模式、育儿理念、沟通不到位引起的



生活习惯

老年人因为没有挣钱能力、以前生活的环境等因素所以提倡节约,例如,不新鲜的水果蔬菜舍不得扔,旧饭舍不得倒掉,做给家人和孩子一起吃,儿媳妇从健康的角度考虑,肯定就会发生冲突。

思维模式

人和人最大的差异就来源于思维模式的差异,看待问题不同,解决问题也不同,不能去异求同,从而也导致矛盾不断。

育儿理念

老人还是秉承着过去养育孩子的经验来养育孩子,并且认为完美无缺,要不能把自己的孩子养大养的这么优秀,反而认为儿媳妇的科学育儿理念“矫情多事”。这一点是引发矛盾最多的。



沟通不到位

儿媳妇和老人有了分歧不沟通或者沟通时不讲究技巧,例如,彼此有事情憋在心里不说出来,让对方猜,对方猜不到,就心里产生怨言;还有沟通时容易用指责质疑语气,从而导致矛盾火上浇油。

公婆和儿媳妇相处,都需要迁就包容对方,多站在对方立场上考虑问题,老人保持开放的思想,不能固执己见;儿媳妇心存感恩,不能认为公婆的付出理所当然


丁妈亲子时光


如果你遇到个好儿媳妇,她会看到你的好。你的付出你的忍辱都会有回报,。你的辛劳会得到认可。但如果你遇到了一个自私自利、不懂人情世故、没有感恩之心的儿媳妇,莫说你把她当女儿看,你就是把她当祖宗供着,她也不高兴。你做得好是你应该做的;你做得不好认为你故意的!反正是:左看右看前看后看里外不是人。


心如莲花173349538


“爷爷奶奶那么照顾孙子、做家务”中的“那么”是意思是:爷爷奶奶已经尽心了。

既然尽心了,儿媳总是不领情、还有怨言,那就是儿媳的问题。

一、儿媳太挑剔。

两代人育儿的理念、方法存在差异是正常的,可是儿媳不能正确看待这种差异,总是要求公婆的做法符合自己的要求,对方做不到,就不满、就有怨言。如果儿媳过于挑剔,公婆将无所适从,怎么做都无法满足儿媳的要求。如此矛盾日益积累,会伤害感情。

建议儿媳理解和体谅公婆,实在不行就换人。

二、儿媳将公婆带孙子、做家务看成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

因为她将公婆带孩子、做家务看成是理所当然的,因此,如果做不好,达不到自己的要求,就心生不满。

其实公婆没有必须带孙子的义务,带是情分,不带是本分。如果公婆不带孙子不帮忙,你也没有办法。


所以儿媳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不仅不能抱怨,更应该领情,否则,公婆的付出得不到承认和肯定,他们会很委屈。

三、儿媳格局太小,修养不够,这是人品问题。

如果儿媳是一个通情达理的女人,她看到公婆如此尽心尽力地给自己帮忙,就算结果与自己的期望相差甚远,也绝对不会抱怨,反而会心存感激。

一家人一起生活,需要相互尊重、理解和体谅,不能只关心自己的感受,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人,而要将心比心,多为他人着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