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进散尽家财接济天下好汉,为何却连梁山的核心管理层都进不去?

塔罗右手


柴进是后周皇帝柴荣后裔,梁山好汉中唯一的皇族,手握皇帝所赐的“丹书铁券”(免死牌)。

在梁山108位好汉中排名第10,掌管全山寨钱粮,居后军寨中第一位。

柴进的绰号为什么叫“小旋风”呢?

据说柴进拜了一位武艺高强之人为师,此人飞檐走壁,如履平地。一杆花枪耍起来,虎虎生风,百十人不能近其身。

后来,一位号称“草上飞”的好汉找上门来,向柴进的师傅挑战,单比一样——轻功。两人约定:谁能成功地从皇宫里偷出宝物而不被守卫发现,即为胜者。

(柴进剧照)

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两人依约来到皇宫前,柴进的师傅摸出随身携带的“三勾爪”,奋力一扔,勾住墙头。而后拿出事前准备的一个碗,往地上一摔,拾起碎碗片,顺手一抛,腾身而起,手抓勾绳,脚踩碗片,瞬间就翻越城墙,消失在皇宫里。

后来事发被通缉,这位高人闻柴进之名,逃到沧州,避祸于柴进处,被柴进的仗义所折服,将自己全部本领悉数相授。柴进由此习得一身好武艺。

这位高人绰号“大旋风”,柴进传其衣钵,所以人称“小旋风”。

柴进家财万贯,富甲一方。

《水浒传》中是这样描写柴进出场的:“头戴一顶皂纱转角簇花巾,身穿一领紫绣团胸绣花袍,腰系一条玲珑嵌宝玉环绦,足穿一双金线抹绿皂朝靴。”这样的穿着,显示其家境殷实,相当富有。因其为前朝皇室后人,宋廷还赐其封地宅院,岁入万金,衣食无忧。

柴进为人豪爽,仗义疏财。人称“柴大官人”,广结天下好汉,被誉为当世孟尝君。

当初王伦参加科举,屡试不第,穷困潦倒,在走投无路之时,投奔柴进。柴进将他收在府中,好吃好喝地伺候,后来还资助他落草梁山,成为梁山的第一位寨主。所以,柴进算是梁山寨的股东之一。

后来,宋江怒杀阎婆惜,还是被柴进收留避祸;林冲得罪高俅,英雄末路之时,得柴进庇护,又慷慨解囊,出钱贿赂官差,免除林冲的100杀威棒。

受柴进帮助的人很多,还有武松、李逵等,平时聚集在柴府的各路豪杰达数十人。

柴进有一叔父柴皇城,住在高唐州,高唐州知府高廉(高俅之弟)有个小舅子殷天锡,强拆柴皇城的后花园。柴进获信后,带李逵前往,李逵失手杀了殷天锡,被高廉打入天牢。柴进告知高廉,自己有家传“丹书铁券”,可免死,但高廉视若无睹,欲杀柴进。

宋江闻讯后率人下山,攻破高唐州,救出柴进,一同入伙梁山泊。

(梁山好汉剧照)

那么,贵为皇胄,又仗义疏财的柴进为何在梁山默默无闻,只能屈居第十呢?

一是柴进孤芳自赏,从骨子里瞧不上梁山好汉。

柴进的身份特殊,前朝皇室,在众多的梁山好汉面前,有极强的优越感。

当初,李逵帮柴进出头,扬言要杀死殷天锡时,柴进曾怒斥李逵:“这里是禁城之内,怎比你小寨里横行?”柴进认为梁山泊不过是一个小寨,瞧不上这批草寇。

柴进很狂妄,经常说:“便杀了朝廷的命官,劫了府库的财物,柴进也敢藏在庄里。”当朝皇权尚未入柴进法眼,何况你小小梁山寨。

如果不是高廉仗势欺人,李逵怒杀殷天锡,柴进肯定不会被逼上梁山,还像原来一样,怀抱“丹书铁券”,逍遥地做柴大官人。

二是柴进情商太低。

柴进仗义疏财,一来是他确实喜欢结交朋友,二来也是为了博取名声,美化其柴大官人的身份。因此,柴进只是为疏财而疏财,缺乏真心付出,被接济的豪杰只记住了柴进的银子,没有记住他的真情。

宋江同样对人大方,人称“及时雨”。为何所有被他帮助过的人,只要一见到宋江,纳头便拜,口呼“宋哥哥”?就是因为宋江不但送人钱财,还给人真情,也就是说,宋江的情商明显要比柴进高。

(梁山泊忠义堂)

当初武松和宋江同时落难在柴进处,武松衣衫褴褛。柴进虽供吃供喝,但无视武松的落魄。可宋江却把这一切看在眼里,记在了心上。他拿出银两,差人为武松做新衣。柴进知晓后,直接从府库中取出一段绸锦,吩咐下人为两人各做了数套新衣。

结果柴进花了钱,武松只记住了宋江的好。

后来,武松要离开,宋江依依不舍地送出数里之外,兄弟之情溢于言表。可柴进只是给了武松一些盘缠,便转身离去。

三是柴进缺乏领导才能,不适合做首领。

柴进是皇族后人,典型的官二代,过惯了优越的生活,游手好闲。最擅长做的事情就是和各路朋友吃喝玩乐,不具备领导才能。

后来,柴进打入方腊内部卧底,助朝廷平叛方腊成功。朝廷封其官职,柴进辞官回家,除了明哲保身外,和他不善为官也有一定的关系。


张生全精彩历史


  在梁山好汉中,要说谁跟宋江最相像,那当然要数小旋风柴进了,但也仅仅是相像而已,他的手腕和脸皮比起宋江来差远了,就是为人处世,也要差上一大截子。柴进有特殊的地位和大把的金钱,而且似乎还比较肯花钱,但是受到过他救助的林冲和武松,却对他都没有什么感激之情,成为“兄弟”后也没什么交集,武松更是除了鲁智深之外谁都不鸟。

  作为大周开国皇帝柴荣的嫡系子孙,继承了包括丹书铁券在内的全部家产,可见柴进“根正苗红”而且有花不尽的金银。所以柴进除了飞鹰走狗,还有能力救助一些落难的江湖人士。

  被老赵家抢了锦绣江山,柴进其实是心有不甘的,所以他才会资助白衣秀士王伦在梁山招兵买马,这其实是他为图谋造反打基础呢,但是没想到被林冲火并王伦一刀扎没了。  

  其实林冲也得到过柴进的救济,而且也知道王伦实际是柴进的代言人,但他还是一刀子就把王伦干掉了,而且心里可能还会想:你这孙子和柴进一个鸟样,就会看人下菜碟,干掉你也是打了柴进那厮的脸。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绝不是林冲忘恩负义,而是柴进做得太过分了,跟本就没拿林冲当回事,而且那“救助”,实际是高高在上的施舍。我们来看林冲到柴进那里先享受的“待遇”:一盘肉,一盘饼,温一壶酒;又一个盘子,托出一斗白米,米上放着十贯钱。

  这点小钱和粮米,在动辄花一千贯钱买一把刀的林冲眼里自然是一种侮辱,连接都没接。于是柴进训斥手下:“村夫不知高下,教头到此,如何恁地轻意?快将进去。先把果盒酒来,随即杀羊相待,快去整治。”这时候林冲才站起来表示感谢:“别麻烦了,这就行了。”看了柴进招待林冲,忽然想起势利眼老和尚招待客人的那幅对联了:“坐请坐请上座,茶敬茶敬香茶。”

  虽然是杀了一只羊(没有杀猪宰牛),但是林冲只喝了一点汤,就被柴进赶下场子去跟洪教头比武去了。要知道林冲一轮奔波还被董超薛霸烫坏了脚,要不是花和尚鲁智深弄了一两小车,林冲都到不了柴进庄上。  

  等于“刚下了轮椅”的林冲要跟有名的洪教头比武,说是公平竞赛,但是一方面是路过的林冲,一方是柴进的师父,谁远谁近一目了然,而且林冲还带着枷锁,柴进也没说给去掉——这简直是捆起林冲让洪教头打。这一点林冲看得很明白,所以比划了两下就不打了:“小人只多这具枷,因此,权当输了。”

  柴进这才老脸一红,花十两银子买通董超薛霸给林冲去掉了枷锁,而且把二十五两银子“故意丢在地上”,让林冲与洪教头比武争抢——这真把林冲和洪教头当成抢骨头的狗了,您说这种嗟来之食,林冲吃了能不气满胸膛吗?要知道林冲绰号豹子头,那也是有脾气的,所以一棒子就把柴进的师父干翻了。  

  再看柴进是怎么对待武松的。要知道武松那是一个“受人点水之恩必以涌泉相报”的好汉子,但是谁得罪了武松,也没有好果子吃。但是柴进有眼无珠,现放着“有万夫难敌之威风,吐千丈凌云之志气”的“天上降魔主人间太岁神”不好好招待,而且连武松身患疟疾也不管不问,任由武松一个人用铁锹装了一点炭火在屋檐下取暖。不为了别的,就为武松当时还不是打虎英雄,还没有什么名气,柴进自然也没把武松放在眼里。

  想想吧,武松人在屋檐下,衣不遮体——宋江看不过去,要给武松做新衣服,柴进这才让武松沾光换了身行头。要不是遇到宋江,柴进就任由武松自生自灭了——数九隆冬冰天雪地里,一个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疟疾患者,还能坚持几天?  

  所以说柴进很多地方做得还真不如宋江,即是说宋江是“虚情假意”,但是也假得那么真实,不单是对武松,就是对穷光蛋黑旋风李逵,宋江也是一口一个李大哥叫着,一天就花了四五十两银子,而柴进给林冲二十五两银子,不单是像骨头一样扔在泥土里,还要拼命耍棒子去抢。

  而武松恨恨不平的一番话,更是挑明了柴进没朋友的原因:“我初来时,也是‘客官’, 也曾相待的厚。如今却听庄客搬口,便疏慢了我,正是‘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在当年,宋江是及时雨,柴进是刮过拉倒的小旋风,从外号上,就足以看出柴进不管花多少钱都是干不过宋江的——即使是伪装,宋江也比柴进高明。  

  现在我们该说柴进的绰号了。“小旋风”——也就能刮过那么一阵儿,三分钟热血,对待朋友也没有真心和长劲儿。可能大多数城里人都没见过旋风,只是在鬼片里看见过:阴森森的小旋风刮过,妖魔鬼怪就出来了。在宋代或者元末明初,是没有鬼片的,但是旷野上却从来不缺旋风,刮起来也就能迷迷眼睛,而且也是来得快去得快,三五分钟后小旋风越刮越弱,最后风中夹带的纸片草叶纷纷落地,小旋风也就消失了,就像没有出现过一样……


半壶老酒半支烟


这个问题得分成两个方面来看。

第一,柴进并没有散尽家财接济天下好汉,谈古论金给柴进的作为起了一个名称,即“宠物论”。

柴进做的事按照《水浒传》第九回的说法是:

专一招接天下往来的好汉,三五十个养在家中,常常嘱付我们酒店里: “如有流配来的犯人,可叫他投我庄上来,我自资助他。”

从某种意义上,这是自孟尝君、春申君以降的养士传统。一方面,柴进是非常智慧和敏锐的,他清楚地意识到:刺配犯人这个吏治国家的边缘人群体,实际上和战国乱世中的士是在很大程度上重合的。这使得柴进的招致天下豪杰有标准门槛、有操作规程,玩的是那个666;但另一方面,因为柴进的家世华贵、自视甚高,他的“养士”是不走心的,

武松待了一年,庄客就怠慢他;林冲上门未遇(柴进本人),庄客就让他走人;这些都说明柴进的养士,很容易搞成升米恩斗米仇的情况——其中还有本公司职工不满老板老是付给咨询顾问高薪的因素,暂且按下不表。庄客的行为是柴进心态的延伸和外化,柴进缺乏同理心同情感,使得他付出不少获得却不多。回到前述内容,柴进并没有散尽家财接济天下英雄,他只是拿出一些家财玩玩,可以说是视天下英雄为宠物——拿出25两一锭的银子让林冲和洪教头比武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因此,期望柴进的“养士”投资有丰厚回报,是不科学的。

第二,柴进没有进入梁山的核心管理层并不完全因为他在江湖上没有做到天下归心,还有受到打压的因素。

实际上,和梁山核心层人格特质和技能禀赋有重叠的好汉本身是受到打压,比如鲁智深、李俊、朱武、樊瑞,从这个角度,柴大官人也是这样的一个状态。

作为王伦时代就是梁山金主的柴进,无论是按照江湖伦理还是投资哲学,其在梁山的地位都不该仅仅如此,但他的地位就是这样。

可见,江湖自有江湖的铁律,一切温情脉脉的粉饰,在其面前都一文不值。

宕开一句,宋江此人,为很多朋友不屑,谈古论金个人也不喜欢这位黑杀才,但连郓城县卖汤药的王公,宋江都能许他一副送终的棺木,这种草根的江湖义气,是柴进的“养士”所不可及的。



谈古论金


问:柴进散尽家财接济天下好汉,为何却连梁山的核心管理层都进不去?

柴进是个有自知之明的人,他本身就是一个公子哥,面对梁山众好汉,他除了身份和钱财外,没有长人之处。论领导能力他不如宋江,论智谋不如吴用,论武功他不如卢俊义林冲。就这样他也进了中央政治局,只在常委之下,而且还是梁山的财政部长,也算上是核心管理层了。


当时梁山是以战事为主,不搞经济建设,所以才有几名军委委员排在他前面。

但是,过去都有"大军未到、粮草先行"之说,柴进掌管全山寨的钱粮,可想他的位置多么重要。

在梁山排座次的时侯,我想他担任的这个职位也是他经过深思熟虑自己安排的,就是给他安排在前5他也不会就任的。

这也是他的聪明之处,第一、他这个位置很重要,掌握全山寨的经济命脉,受人尊重。第二,梁山全伙都是强盗,将来受招安或战败,他是被迫上山而且不是首脑,不在决策层就会有退身步。



所以在梁山上,沒有一技之长的他所处的位置即重要而又安身自得。将来还有可能拿回他的丹书铁券。

是全山寨人人想往的一个职位。


金苹果老楊


这个问题首先分成两部分:柴进散尽家财接济天下好汉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领导群雄么;柴进核心管理层到底有没有进去,进去了到底好不好。


历史上散尽家财接济英雄好汉的名人很多,各有各的背景,各有各的动机。对于柴进来说,他不仅有“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和能力,更加是因为散尽家财是有更高的目的。借用当代一位名人的名言,就是我交朋友从来不在乎有没有钱,反正再有钱也没我有钱。要想正确理解柴进散尽家财接济好汉,就得先抛开穷人思维,要以富豪的心态和视野去看待。

如果我们直接看柴大官人做这些事的背景条件和所得的下场结局就比较容易看清了,提问者正是忽略了这一点。

殊不知,柴大官人来历非凡,其家世昌隆可上溯后周,入宋以后又经历多朝皇帝,至柴进依旧是朝廷器重、绿林仰慕的名门望族,可谓黑白通吃。真是铁打的柴氏家族,流水的江山政权。从这一点看,柴大官人的人设有点像《让子弹飞》里周润发饰演的黄四郎,也是祖上几代家业相传。仔细一考究可以发现二者有很多的共同点。不同的是,黄四郎只不过是区区地方一霸,而柴大官人却是权通庙堂江湖,智谋万世延绵的真正实力人物。可以思考一下,黄四郎为什么自己不出任县长,而是让别人来担任一任又一任的县长。

钱在富人手里是一种工具,能够继续生钱,生权,生名声的工具。最高明的是生得无声无息,并且是长期回报。同样权也是。真正明白通透的聪明人,只会巧妙地使用工具,但从来不会迷恋工具,反而成为工具的奴隶。


在梁山,要么造反成功,灭了大宋,但皇帝也轮不到他做,公明哥哥要是杀功臣他也是首当其冲;要么造反失败这些个哥哥弟弟一个都逃不掉,自己虽有免死铁券,但也难说,如果入戏太深,罪名太大,恐怕铁券也抵不了,不如低调一些,置身事外,到时候撤退方便;如果是招安的话也没有好下场,历代皇朝对招安的流寇从来不会给好果子吃,招安只是一时无法收拾的权宜之计罢了,日后必然采取各种或明或暗或硬或软的手段慢慢清洗剿灭,柴某人只要不张扬,凭手中的铁券、人脉和祖宗给的基业和经验全身而退应该不是难事。

柴进虽貌似不在梁山权力层显眼位置,但宋江每当有大事搞不定的时候,就必须要柴大官人出面来疏通或斡旋,最起码也是为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圈内的事总得请教圈内的人才靠谱)。更何况宋江本人落难时还接受过柴大官人的接济(及时雨也难得让别人做了及时雨)。宋江本人对柴大官人是敬重有加,无论宋上梁山之前之后,无论柴上梁山之前之后,宋对柴丝毫不敢怠慢。其他人无论是受过柴大官人恩惠的还是不认识他的,一看首领对他如此恭敬,自己还不得毕恭毕敬。由于柴的身份的特殊,位置的神秘,和众兄弟空间上的保持距离,使得其他人跟柴大官人较少直接交集,自然少了摩擦冲突。

据此看来,别说柴进对梁山核心管理层没有兴趣,就是给他当皇帝都不一定愿意干。当皇帝恐怕都没有他快活,日理万机累死累活,还要处处防人算计,勤政为民不容易,慵懒懈怠更不容易。世人都说当王爷才是最自在的,不用操心国事却享荣华富贵。但一般的王公贵族几代之后也会渐渐地衰落了,因为随着皇位的传承,与皇家的亲属关系会逐渐疏远。要想永保家业不衰,必须另谋蹊径,用心经营,坐吃山空可不是长远之计。这条秘诀被柴进掌握了,别的不看,就看他几世家业传承就可以判断他们家肯定拥有一些他人所不具备的奥妙,只要到了柴进这一辈不是出大傻瓜,自然能够继续发挥其功能。


事实上柴进到了梁山也不是真的跟权力不沾边。宋江给他安排的是管钱粮的职务,相当于后勤部部长。可想而知,这个角色可是非同一般,不是对其莫大的信任不可能委其如此重任。这样一个低调却又掌握命门的任务既是柴大官人十分擅长的工作,同时也正中其下怀。


柴和宋之间其实培养出了一种特殊的默契。两人做为江湖上同样名望远扬受好汉爱戴的人物,但是两种不同的风格和自身条件。宋出身卑微,一心求名,渴望建功立业,青史留名,对人雨露均沾,恩泽收买人心为我所用,一旦事有不遂,便泪如雨下(简直刘备再世);柴出身名门,四世三公,不屑浮名,只求家业万世传承,如春风润物而不滞于尘,轻轻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潇洒得紧。俩人有各自不同的能力、资源和志向,在一定程度上是一拍即合,各求所需,也能给对方所需。天下没有不散之筵席的道理俩人都心知肚明,但彼此不说破。都是套路的高手,但套路不同。一个是及时雨,一个是小旋风。真是风雨情深,如鱼得水啊。

柴是高手,在体制外拥有体制内的影响力,在体制内又拥有体制外的逼格。进退自如,进退有节,或许是他家祖祖辈辈留下的优良传统和无上智慧,也是柴门能保持鼎盛不衰的奥妙。在梁山上,柴是唯一一个真正通晓其中道理的高人(另一个是公孙胜,但他是修行人则另当别论,其余的李俊、武松、燕青等都是后期对宋江对前途大失所望才幡然醒悟,这些都是聪明人,但跟柴相比又差了一个级别。)


果不其然,最终柴进在恰当的时机辞官归隐,全身而“退”,继续他的万代江湖家业。。。。




我是正经闲聊,欢迎大家留言。


正经闲聊


《水浒传》中柴进的故事相当断裂,一直在侧面游走于主要剧情的边缘,书初就有他的影子。此人给我们留下的印象不深,还遭到了不少怨恨。柴进只给人进身渠道,但不会去驾驭和笼络。一副高高在上的贵族形象,很多人内心是不买账的。这是和宋江的核心区别。

柴进倒谈不上“散尽”家财,他有的是钱,作为前朝皇室后人,他享受特殊的优待,他接济好汉才可以那么明目张胆,与宋江不同,宋江是暗着接济,没那么招摇。事实证明该低调得低调,收留人不如收买人,柴进是前者,宋江是后者。二者的行为与他们的身份有很大的关系。

柴进得罪了高廉后,想必家财被掳掠走了,那梁山人马救了柴进岂不是毫无收益?非也,梁山人马“把府库财帛仓粮米并高廉所有家私,尽数装载上山”。八成是高廉抢了柴进一笔,梁山抢了高廉。也算是物归原主。但此时的钱财只能算高廉的,算不上柴进的贡献,即使里面有他原来的财产。

梁山的核心成员先是晁盖、宋江、吴用,公孙胜,晁盖是幌子,后是宋江、卢俊义、吴用、公孙胜,卢俊义是影子。幌子和影子暂时不管,吴用、公孙胜是梁山中罕见的文人,功劳也大,地位自然高,宋江名声在外,最会笼络人心,第一名也非他莫属。

柴进呢?

柴进只给人进身渠道,但不会去驾驭和笼络。这是和宋江的核心区别。也就是说柴进这种帮助未必会获得别人的感激。生活中也一样,一位帮助而不讲究方法,别人未必感谢你,一副高高在上的贵族形象也不是所有人能吃这一套的。卢俊义能居柴进之上身居高位除了他比较有名外,重要的是他武艺高强,梁山核心要是个没能镇得住场的,实在是说不过去,也不方便管理,还有就是卢俊义作为外来者,肯定只能听宋江的。

柴进和不少人都有关系,接济过武松、帮过林冲,这样的人比较复杂,宋江可能会考虑到这一点,不让柴进进核心。

还有就是柴进的身份,之前说了,他是前朝皇室后人,如果把他弄进核心,那宋江的造反“实锤”就更大了,朝廷会认为宋江想借柴进特殊身份来起义,这不是宋江想看到的。

核心管理就四人,柴进完全无法进入,就是梁山第二军事朱武也是可参政,但并非核心人选。


大眼大世界



首先,柴进是后周皇裔,人称柴大官人。他不是农民阶级,思想水平就不在一个层面上,他对事物的认识是其他梁山好汉不可比拟的。所以在很多事情上他没法和其他人达成共识,再染而然不会完全融入梁山。

其次,柴进对人不够坦诚,他家业丰厚,给人一点好处,对于落难的梁山好汉来说是个天大的帮助,但对他自己来说就是九牛一毛,在对待武松的事情上能够看出,柴进对于帮助的落难的好汉是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自然也就没有真心朋友了。没有信任基础。

再次,柴进仗着自己有祖上的免死金牌,认定自己就算是包庇朝廷罪犯也不会对他造成多大的危险。他的聪明之处就是能看出当前国家局势,草寇乱起,首当其冲的就是他们这些家大业大的皇室。所以和草寇打成一片也能避免迫害风险。但是中立的状态时敌对双方平衡时才能中立,完全压倒时,中立状态恰恰是最危险的存在。

最后,柴进从心底里就看不起梁山,梁山好汉也只是他用来比武看戏的乐子。要不是最后形势所迫为了保命才上了梁山,要不他一个官二代,怎么会和草寇同流合污的。最后柴进又过上和先前一样的生活,就是不知道他有没有改掉乱施舍的这个毛病。



这个故事告诉大家不同阶级的友谊很难产生,摆正自己的位置。一般情况下不要做中立的那个,要不后面会很尴尬的。


我知道丫不知道我知道


刀叔导读:柴进的庄园好比是动物园,他花了大价钱打造,每日与园里的“奇珍异兽”打趣。没错,在柴进眼里,那些所谓的好汉,不过都是牲口。

柴进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当年在江湖上闹得风生水起的时候,连宋江都对他佩服得不得了。不仅因为柴进家大业大,世袭的皇亲国戚,家里使奴唤婢,骡马成群,富甲一方,而且因为柴进为人仗义疏财,接济了不少天下英雄好汉。

“铁券金书”史上也确有此物,是皇帝封赠诰命文书的一种,是赐给对国家有重大功勋的功臣或者是归降的帝王,具有契约的意义。它始创于汉代,用铁铸成,表面上用金屑书写,因此称为“铁券金书”,民间俗称的“免死牌”。汉初的时候,朝廷顾虑当时的功臣心有不安,怀有异志,所以作此物以安其心,打消功臣们“兔死狗烹”的担心。

铁券上写明所赐者与皇室“砺带山河,同享荣禄”,如果有罪,可以免死,并且“金匮石室,藏之宗庙”。

可惜这样的人物不能在梁山上一呼百应,笑傲群雄,却甘愿听从纹面小吏宋江的差遣,甚至连排名也在第十位。以柴进的财力物力,为何落到这一步田地,昔日江湖老大的地位缘何不再?

从地位上来讲,柴进和宋江、林冲等辈相比,一个在天,一个在地。宋、林等人又不能给他带去多大的好处。那么,柴进结交他们,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我们可以看到柴进平日的生活,不外乎飞鹰走狗,蹴踘弄棒,完全是一个浪荡公子哥。

高廉的小舅子殷天锡欺负柴进的叔叔,李逵见了,大怒,说道:我要替你砍了这个鸟人!柴进听了,却嘲笑道:别乱杀人,“这里是禁城之内,怎比你小寨里横行?”你看,无数江湖好汉们心中向往的圣地梁山,在柴大官人的眼里,只是一个“小寨里的人”而已。说白了,就是“你们这群乡巴佬不懂事”。

柴进号称小孟尝,孟尝君是战国时四君子之一,门下有三千门客,尽管孟尝君对这些人很厚道,但很显然孟尝君和他们的关系不是对等的。这和柴进非常相似,尽管也挥金如土,其他人未必痛快。

柴进很看不起梁山好汉,所谓的梁山好汉,其实就是一群在正常社会中混不下去的人,被逼无奈了,才只好上梁山,做所谓的好汉。但凡是在正常社会中还能混的动的,根本就没愿意上梁山当强盗的。就像林冲朱仝这些人,宁愿坐牢,也不愿意上梁山。

说到底,柴进只是将江湖上的人物视作玩物,但为了融入他们的圈子,才做出仗义疏财的样子。他的“和平饭店”,虚有其表而已。 这也能解释,为何林冲这样谨慎乖觉的人物,能够得到柴进的赏识。而武松这样顶天立地的好汉,却在庄上不受重视, 柴进根本不懂得什么是好汉。

柴进后来因功被封为武节将军、横海军沧州都统制。虽然受到朝廷重用,但是柴进想到自己曾为方腊公主的驸马,为避免日后会有人以此来攻讦他,于是决定急流勇退,辞官归故。正是因为柴进选择了辞官归乡,最后才得以善终。所以说柴进是一个很聪明,又活得很清醒的人。

“水浒”写人,真是足够厉害!在你们的生活中,也有柴进这样的人吗?欢迎您在评论区留言!

(本文系“刀墓手札”工作室原创出品,全网15亿次阅读的优质原创自媒体)


刀墓手札


柴进散尽家财接济天下好汉,为何却连梁山的核心管理层都进不去?我印象中柴进是一位仗义疏财的好汉,识英雄颂英雄,他非常喜欢结识英雄,这是他为人处世的一大特点。

小旋风柴进他是大周柴世宗子孙,自陈桥让位,太祖武德皇帝敕赐与他祖宗丹书铁券在家中。谁敢欺负他?他喜交英雄豪杰,门招天下客。

为何柴大官人这样的仗义疏财接济天下好汉,连核心管理层也进不去,其实《水浒传》梁山好汉一百零八个,柴进排在第十位,而曾经是十万禁军教头的林冲充其量也排在第六位。可想而知不是单纯的疏财就能进核心管理层的。


一个以防御、游击战为主的梁山团队。他的核心管理层应该是以有胆识、有谋略、有武功等人去组成。梁山好汉个个都有其过人之特点,也都要讲求论资排辈的用人制度。

柴进在他上梁山前,由于他叔父柴皇城被高唐州知府高廉的妻弟殷天赐仗势要夺柴进叔父的住宅,其叔父以朝廷发的“丹书铁券”保护,与殷天赐理论,竞被殷天赐殴打,柴皇城召侄儿柴进回来,继续与之理论时,殷天赐又欲殴打柴进,李逵在我旁气愤至极,将殷天赐打死,柴进叫李逵快撤,自己被高廉捉拿,打入死牢。后被救出。

宋江接任梁山寨主后,在忠义堂周围设立四座旱寨。柴进坐镇后军寨,居第一位,也属于核心管理层最信任下属的要据位置了!不信任,怎能担当此大任呢,梁山好汉人才济济,能排名第十名也属不错的官阶了,何须定要进入核心管理层呢?

答题完成,谢谢。


彩霞诗词对联集


柴进的仗义疏财是水浒中的亮点,在众多好汉还没出场前,的确很吸引读者的眼球,不仅是因为他富有而不作恶,而是因为大宋王朝正是从他的先祖手中巧取,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讲的就是这个故亊,而宋太祖心中有愧,给予柴荣的后代也是待遇丰厚,铁卷丹书免死金牌就是柴进的护身符。
然而到了朝庭无能,官员腐败的北宋中后期,这一法宝也救不了柴进的命,只有逼上梁山一条路可走。


柴进的富有是先祖遗留,并不是柴进善于经营,文不及吳用,武不敌喽啰兵,自然无法领兵,从著书人的思维来看,柴进只是书中的一个引线人,通过他让宋江认识了武松,又通过他牵出了众多好汉,书中的他只是起到了桥的作用,进一步让好汉们登场上演精彩的故亊,金眼彪施恩同样是这种角色,通过他也让与蒋门神素不相识,又毫无过节的武松与蒋门神大打出手,醉打蔣门神由此而产生,水浒全书围绕的就是一个人,其貌不扬的黑三郎及时雨宋江。
诸多人物全部登场后,柴进的书中使命已经完成,他仗义疏财,宋江号称及时雨,名声要写的比柴进还大,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宋江家只是个土财主,钱肯定没有柴进多,而且宋江的老爹宋太公还活着,败家子的撒钱肯定被限制,与柴进比别说及时雨,毛毛雨都比不成,因此低调处理走完过场的柴进,才能显出寒酸的宋江的大气,这是著书人的一种写作形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