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会说一句俗语:“两口子一样,活不过天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官馨思


“两口子一样,活不过天亮”还挺押韵,读起来也是朗朗上口。

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也深刻地体现了我们劳动人民在生活中总结的智慧。

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我小叔和小婶婶将近30年的婚姻生活,就验证了“两口子一样,活不过天亮”的真理。

我小叔是村里有名的暴脾气,一般人真是不敢惹。

作为他的侄子,我没事也是远远地躲着他,但是小婶婶刚好相反,是村里出了名的慢性子、好脾气。

听村里人说,他们两个刚结婚的时候,关系并不好,两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动不动小叔还会打我小婶,村里人一点也不看好这一对鸳鸯。

不过,后来随着孩子们慢慢地长大,他们之间的关系也缓和了许多,虽然小叔经常嫌小婶干活慢、效率低,但是,日子就这样不紧不慢的过着,一直到现在,都快30年了,一路走来,真心不易。

七夕节马上到了,祝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能够长长久久,日子美美满满。



鲜农场


农村老话“两口子一样,活不过天亮”的意思就是说:如果夫妻二人的脾气秉性一样的话,生活中就容易发生分歧,就会因矛盾不可调和而不能过得长久!

那么对于性格脾气一样的两口子来说,为何会有这样的说法呢?!下面就简单聊一下关于这方面的话题,仅供参考:

一、夫妻性格一致,容易产生分歧

其实还是很容易理解的!人们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就是说男人和女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所在,而如果两人的脾气性格一样的话,就会在一些琐事上产生分歧,容易互不相让,弄得家庭不和睦,最终走向了婚姻的终点!

例如,对于家里的一些日常生活安排,如果夫妻两人都是倔脾气的话,一旦两个人的想法不同,就会产生分歧。由于两个人都是倔脾气,就会互不相让,日积月累的话,就会渐渐过不下去了!一般到了最后,往往因为两个人的互不妥协,最终分道扬镳,选择离婚了!

二、如果夫妻性格互补,就会生活美满

对于夫妻二人来说,即便夫妻中有一方的性格是倔脾气,也是可以化解分歧的!

例如,也是和上面一样,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安排,如果也出现了两个人的想法不同,即便倔脾气的一方最终固执己见,而另一方懂得迁就,就会最终选择妥协,使得纠纷顿时没了!就像家里老公怕老婆一样,最终还是选择迁就老婆的意见,不敢坚持自己的想法。所以说,这句老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就像磁铁“同极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其实对于人的性格也是一样适用的!

以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继续补充观点看法,共同探讨!


龙百晓生


“两口子一样,活不过天亮”到底是啥意思呢?

在农村有很多老人都没有什么文化水平,而且见识也比较少,但是农村的文化底蕴是非常深的。在农村至今还流传着很多古老的文化。这些文化不是通过文字记载,而是人们口口相传留下来的。农村俗语是农村人智慧的结晶,也是农村人对某些事物经验的总结,蕴含着很深的道理。其中有这样一句话至今一直流传,那就是人们口中常说的“两口子一样,活不过天亮”,这句话到底有啥含义呢?


按道理来讲,两个人脾气性格都差不多应该是很幸福的事情,因为脾气相近的人很好相处,共同的话题也比较多,那为什么还会有这样一句俗语呢?我觉得有以下几点是关键问题,也是导致婚姻破裂的罪魁祸首。

首先,夫妻之间是不可能没有摩擦没有矛盾的,牙齿还有咬到腮帮子的时候呢!如果产生了矛盾,就得有一个人先服软或是找出矛盾的原因并把它解决,这样才能更好的生活下去。但是两个人脾气性格都一样,谁也不服软,更别想解决问题了。所以就会僵持下去,双方陷入冷战,同时矛盾也会越来越多,最终感情破裂,导致离婚。


其次就是两个人的秉性一样,面对对方就像是面对自己一样,时间长了就没有什么新鲜感了,这样一来就会有种种事情发生,比如出轨等!最终导致婚姻破裂!

所以找对象的时候尽量不要找脾气性格跟自己一样的,像脾气性格一样的这类人比较适合做朋友(俗话说臭味相投嘛,是不是?)。最好找一个能跟自己性格互补的人,夫妻之间才能互相包容理解,这样婚姻才能幸福,才能长久。

这样看来“两口子一样,活不过天亮”更像是农村老人对年轻人的一种告诫或暗示呢!这话虽然听着感觉很俗气,但话糙理不糙,仔细思考一下感觉非常有道理。你们还听过哪些关于夫妻之间的俗语吗?记得跟大家分享嗷!


农夫爱学习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夫妻二人的脾气秉性一样,两人的婚姻就不会很长久。强调婚姻中两人的互补性。


如果用玄一点的说法,就是万物负阴抱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万物的身上皆有“阴”和“阳”两种属性,一旦阴阳不能调和,变成了“孤阴”或“独阳”,就要面临死亡了。


而“两口子一样,活不过天亮”这句话,就是把在婚姻状态中的两个人看作为一个整体,只有阴阳互补,才能使婚姻长久下去。


如果用生活中的实例来举,大家大可以观察一下身边的夫妻。如果两个人都是火爆的性格,发生矛盾时就各不让步,甚至感情破裂;如果两个人都是软弱内向,婚姻中就会缺乏交流,从而生出很多嫌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