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第三届中小学生应急安全文化节优秀作品展播(二)

最 好 的 挽 救 就 是 预 防

青岛市第三届中小学生应急安全文化节优秀作品展播(二)
青岛市第三届中小学生应急安全文化节优秀作品展播(二)

2017年6月至12月,我市举办了“青岛市第三届中小学生应急安全文化节”。期间,各区市教育、应急系统、各有关单位、各学校高度重视,认真筹划,精心组织,确保了艺术节各项活动顺利开展。广大中小学生踊跃参加,认真准备,充分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应急安全素质。

本次文化节的举办,进一步提升了全市中小学生的应急安全意识,增强了中小学生的自救互救能力,有力促进了全市中小学校应急安全工作的提升,推动形成了学校积极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家庭密切配合、社会全面动员的良好局面。

即日起,获奖应急故事征文、安全精品课、应急微电影、应急舞台剧将会陆续在学会应急平台(学会应急微信公众号、学会应急网站)进行展播,欢迎广大市民传播鉴赏!

青岛市第三届中小学生应急安全文化节优秀作品展播(二)

应急故事征文系列——

1

校园安全以人为本

青岛艺术学校 16美术一班 徐颖琛

安全是人快乐的资本,是幸福的前提,而作为一名中学生,校园安全就是根本。

校园安全最主要的内容是学生的人身安全。青少年好动、好奇心强,对任何事情都充满兴趣,行为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因此,研究青少年的身心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确保校园安全是每一个学校都应该重视的课题。

校园安全以人为本,首先从宣传教育做起。江泽民主席说过:“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关注人本,确立安全意识是校园安全的前提与保障。要定期组织“安全”专题宣传栏、广播、墙报,让学生投稿、编撰,在活动中培育学生们的安全意识;通过开讲座、播专题影片等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传授各种自救措施,如火中自救、触电救护、饮食中毒抢救,特别是遇到犯罪行为如何处理以及消防知识等,提高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推行“安全教育周”,举办丰富多彩的安全主题活动;举行消防、安全知识竞赛以及安全主题的作文竞赛;组织教师为校园安全工作进言献,并对有价值、有创意建议予以奖励;组织学生为校园安全拟警示语。在活动中,师生的人本意识得到了激发,积极主动地关注校园安全,如安全警示语征集活动中,涌现了诸如“不挤不拥不打闹,怀文校园更美好”“轻声慢步不打闹,上下楼梯要走好”“楼梯非跑道,上下勿奔跑”等等学生自拟的安全警告语,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校园安全以人为本,注重校园安全的制度化,以制度促安全习惯的养成。把以人为本抓安全的理念施诸于学校生活的每一时段,贯穿于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楼梯墙壁贴有文明提示语,规定学生上下楼梯的顺序。如“过走廊轻声慢步,上下楼靠右缓行”等等;老师上课实行交接班制度,引导学生不在楼梯上奔跑,并控制学生班与班之间流动次数。

高中生普遍好动,学生在一起活动难免发生碰撞等不安全事项,并且活动区远离教室,也就远离了老师,学生就会在活动区干一些违纪的事情,对此一方面要予以“控”,加强活动区的巡锣,及时处理突发事件;更主要的是予以“引”,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身心特点,由政教处、各分部、年级、班级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实他们的课余生活。

食堂是饮食重地,高度重视,率先垂范,实行领导、老师尝饭尝菜制度,确保饮食安全;食堂员工定期体检,服装整齐、配证上岗;学校严格控制进货渠道。宿舍管理更要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领导、老师深入宿舍与学生一齐就寝,既营造了如家庭般安全温馨的氛围,又可及时掌握学生动向,确保校园安全。

消防器材设施齐全,摆放位置固定。因学生常对其感兴趣,易导致损坏;一方面注意疏导,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其作用,班级设立安全员,学会正确使用消防设施;另一方面经常检查,及时更换并制定应急方案。

校园安全事关千家万户,努力汇聚全校师生的智慧与力量,以人为本、群策群力,消除各种安全隐患,打造平安校园,使青少年能有“安全第一”的意识“平安成长”。

2

急中生智,“智”从何来?

——从崔永信到危机意识

青岛长泰学校 八年级三班 徐承翔

假如你遇到煤气泄漏,危急关头,怎么办?假如你只是一个14岁的少年,应该怎么应对?也许面对这些假如,你会纸上谈兵娓娓道来,可是,2018年1月20日,李沧区63中的崔永信同学就真真切切地遭遇了这些问题。令人敬佩的是,这个仅有14岁的少年镇定自若,抓住宝贵的半个小时,查找火灾隐患源头,拨打119,机智地联系到邻居……迅速、果断、镇静地避免了一场火灾的发生,他的行为获得了多方点赞。1月23日,被救邻居将锦旗送到了学校。

前一阵流传一种说法:“你的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是因为有人负重前行。”很多时候,我们是安全的、自在的甚至惬意的,那是许许多多不知名姓的人在默默付出、坚忍守卫,想想就觉得感动而美好。可是,有一些时候,我们却不得不独自面对,就像崔永信的遭遇,哪怕概率极低,也会让人手足无措、惊恐万状,这个时候的冷静跟理智就显得弥足珍贵,急中生智是多么让人肃然起敬,这“智”也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平日里的危机意识、有意识的防护知识储备,只有这样“智”才能手到擒来、关键时刻显伸手。

接到崔永信电话的302户主,急忙赶回家里。打开房门,刺鼻的气味扑面而来。“孩子,凭借你的机智和果断,避免了一场大火灾啊。”惊魂未定的邻居刘宝俊对崔永信竖起了大拇指。消防员说,幸亏崔永信及时发现,否则时间一长,引起煤气管道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网友对于这位少年的行为赞赏有加:“小朋友的防范意识比一些大人强得多”,“逻辑清晰,思维敏捷,而且行动力很强,看得出家里教育得真的很赞。”

那么可以这样说,急中生智的“智”就从平时的点点滴滴中来:从细心谨慎中来,从爱心善心中来,从执着认真中来,从诚信自信中来,从良好家风中来。

在生活中,有很多不确定因素、突发性事件以及其他意想不到的事件。只有接受危机,很好地进入危机情景,冷静启动危机处理程序,才能较好地应对和解决危机。从另一个角度看,危机也是机会,是挑战和机遇,勇于担当危机、积极主动有效的解决危机。在危机状态,任何时候都要勇于担当,学会包容,体现张力,不要无谓地推脱责任,要与受害者分担责任,不能使危机激化,从而将问题消灭在萌芽或初始状态,不使危机扩大和蔓延。

社会的发展始终没有停止过,而每个人的每一天也是在“危机”中度过的。若是每个人都拥有这样的危机意识,一步一个脚印,就能让人生的大船一路乘风破浪,一路凯歌、 驶向远方……古有范仲淹的忧国忧民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近有顾炎武“国家兴衰匹夫有责”、孙文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启示警言。虽然我们没有先辈们那么高尚、那么伟大,但是作为一名有责任感的少年,面临机遇和挑战,危机四伏,困难重重的环境下,要实现中国梦美好的愿景和蓝图,不能不明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不能没有忧患意识,更不能没有危机意识!

青岛市第三届中小学生应急安全文化节优秀作品展播(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