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考到140分以上的人,到底付出了怎样的努力?数学不要成耻辱

“只有经历过最深的绝望,才能获得绝地反击的力量。”

我曾经连二本线都够不着,最后却以632分考入北师大。我用一个暑假的时间,书写了一段逆袭传奇。这段经历里,有辛酸,有努力,更有我对名校永不言弃的追求!

数学,你注定是我的耻辱吗

我生长在安徽南部一个小小的县城。中考那年,语文单科状元的身份让我顺利被全市最好的高中——芜湖一中录取。那一年,我是全家的骄傲,谈起我,爸妈总是自豪溢于言表。

只是没想到,这样的好景,只持续了一年……

高二分科第一次大考,我的数学考了57分(满分150)!大概可以“载入史册”了,在年级不到480人中,我排名405。

发榜那天,班主任重重拍了拍我的肩膀,操着浓浓的方言告诉我:“你呀,再努努力冲击二本吧,偏科太严重了。”那一刻,我的尊严碎了一地。

没有人知道,那天晚上我蒙着被子流泪,一夜未眠。

数学考到140分以上的人,到底付出了怎样的努力?数学不要成耻辱

成功?似乎遥不可及!

我不甘心,就这样被人看扁;更不甘心,心心念念的985大学梦,因为这一门的偏科而夭折!

从那天起,我开始发了疯一般地苦学。

我收起了从前每天都要翻看的小说集、文史传记、诗词读本,取而代之的是厚厚的一大摞数学辅导书、题集和试卷,每天挑灯做题到深夜。

别人还没起床,我已经开始背书;

别人课间嬉戏打闹,我争分夺秒地刷题。

我渴望在下一次考试中,能够翻身逆袭。但现实就是这么残酷——高二最后一次考试,我考了全班倒数13名,数学只考了81分!人生最绝望的,莫过于百般挣扎后仍然摆脱不了原来的命运!

我不明白,为什么背的很熟的公式,我却不会用?为什么做了好多次的题,变个数字和问法我就没了思路!

我撕碎了成绩单,无助地流泪。或许我天生就不是学数学的料?或许上一个无人问津的大专就是我的宿命?

没有人告诉我答案。

数学考到140分以上的人,到底付出了怎样的努力?数学不要成耻辱

学霸?并不是天生的!

说来也巧,暑假的一天我在朋友圈中看到一篇文章,介绍的是一位老师用3个月帮助一个中等生考上985的真人事迹!我心里燃起了一丝希望,这不正是我需要的吗?

老师他说:“学霸并不是天生的,而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再加以适当的努力造就的!你现在欠缺的,就是学习方法!而这些,完全是可以通过针对性辅导来补足的,所以你要对自己有信心!”

然后我就做了学科测评,看着报告里把我的短板、知识漏洞、做题习惯问题等呈现的一览无余,我顿时心服口服。

从“二本”到名校,只差一个这样的暑假!

高二那个暑假,我过的充实又充满成就感。我制定了提分两步走的策略。先补差,再培优。

1.回归课本,查缺补漏

比如立体几何这个重难点,我需要知道,这个题考的是哪个知识点,要套用哪个公式,有几种解法,哪种解法最简单,循循善诱地带领我找到正确的思路。查缺补漏后再升级难度!

2.紧扣考点,阶梯式提分

高三开学考,我的数学考了111分。分数不算特别高,但比起2个月前,足足提高了30分!绝望已久的心,一下子又充满自信!

高考,我满怀信心!

考前最后3个月, 紧跟老师高考考纲考点,为我做最后的准备, 调整心态, 缓解高考压力!

5月迎来了最后一次模拟考试,我的数学考了139分,再加上原本就不错的其他科目,总分名列全校文科第5!结合自己的兴趣,北京师范大学这所百年名校成了我的报考目标。

数学考到140分以上的人,到底付出了怎样的努力?数学不要成耻辱

今年7月,我以总分632的成绩被北师大录取。拿到录取通知书那一刻,我忍不住喜极而泣,用心去改变,改变了我颓丧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