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第十區」近況如何?

去年9月,臨安撤市設區成為杭州的“第十區”;今年8月14日,杭州公佈了《杭州市臨安分區規劃(2017-2020年)(草案)》——臨安將加速融入杭州主城區。

本次分區規劃提出臨安區的目標定位為“杭徽魅力門戶、生態科創長廊、國際湖城都心、城鄉共美新區”,著重發揮臨安“承東啟西”的區域價值以及生態、創新、人文優勢,緊抓區域交通提升的機遇,激活臨安門戶價值,提升臨安發展能級,成為杭州“獨特韻味、別樣精彩”世界名城的重要組成。

目前,該規劃正向公眾徵求意見(8月15日至8月29日,共15天)。

佈局——

“三片三心,一廊一軸”

杭州“第十区”近况如何?

分區規劃顯示,從佈局上,臨安將構建“三片三心,一廊一軸”的全域空間結構。

什麼是“三片三心,一廊一軸”?

三片:

即東中西三個差異化發展的片區,包括東部城湖輝映創新區、中部智造農創試驗區和西部文旅融合典範區

三心:

東部城市綜合中心、於潛智造農創中心和昌化-龍崗旅遊服務中心

一廊:

杭徽魅力大走廊,作為城西科創大走廊的延伸,以杭徽高速、杭臨績高鐵等為交通骨架,實現杭徽文化復興以及沿線科創、旅遊、農業聯動發展。

一軸:

臨金天目溪發展軸,以臨金高速、天目溪、分水江沿線城鎮和鄉村為空間載體,導入創新創意功能和農業休閒體驗功能,鏈接長三角與杭州擁江戰略。

產業——

打造“8+2+1”體系

融入杭州“西創新+東製造”、“圈層+軸帶”的創新格局,在“創新策源-成果轉化-產業規模化生產”的創新大閉環中,明晰臨安的創新地位與路徑,引導形成與創新發展相匹配的“8+2+1”綜合產業體系

杭州“第十区”近况如何?

在青山湖周邊預留重大創新載體空間。結合高校、大型企業、特色小鎮、存量空間改造等,打造濱湖和青山湖2個5公里創新圈

保障和提質實體產業空間,發揮青山湖省級經濟開發區主平臺功能,以“一區多園”的形式整合帶動東部環湖及中西部沿杭徽通道的工業功能區發展,打造100公里柔性製造產業帶,承接城西科創大走廊研發轉化後的小試、中試及定製化生產功能

杭州“第十区”近况如何?

農業方面,以臨金高速建設為契機,聯動整合杭州西部、浙中和皖南廣袤農副產品資源,做強“農業+科技”、“農業+展銷”、“農業+文創”。在中部地區打造1個農業創新中心,建設兩昌地區農業電商平臺,建設1條天目溪流域農業文創休閒帶

交通——

加強“對外鏈接力”和“對內聯動力”

杭州“第十区”近况如何?

未來,臨安的交通有多方便?分區規劃顯示,臨安將實現30分鐘區內交通通勤圈、1小時杭州市域交通圈,2小時省域及長三角交通圈,既加強了“對外鏈接力”,也鞏固了“對內聯動力”。

道路交通方面,臨安將打造“十字”高速公路網、“兩橫四縱”國省道公路網、“兩橫一連”快速路網、“十橫十一縱三連”的主幹路體系,打通“融杭五通道”,加強與杭州主城的快速銜接。

“十字”高速公路網:

指臨金高速和杭徽高速

“兩橫四縱”國省道公路網:

指“兩橫”指S211與G329兩條國省道,“四縱”指G330、S212、S215、S216四條國省道。

融杭五通道:

指長西線(經餘杭瓶倉大道對接中環快速路)、留祥路延伸線(對接留祥快速路)、科技大道(對接文一西路)、杭徽通道(02省道)(對接天目山快速路)、329國道(對接中環快速路)。未來,臨安進出杭州主城區將更為方便快捷。

民生——

杭州“第十区”近况如何?

分區規劃同樣對臨安的民生設施進行了佈局。未來,臨安將預留大量學校、醫院、文體設施等,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將向杭州主城區看齊。

教育設施

未來臨安規劃高等院校6所(其中預留2所);高中7所(其中預留2所),其中國際學校1所;職高2所;初中24所(含九年一貫制學校初中部),其中預留7所;規劃小學59所(含九年一貫制學校小學部),其中預留16所。

近期,臨安將重點推進杭州醫學院、錢錦九年一貫制學校、青山湖科技城第二小學等的建設。

醫療設施

臨安規劃醫院16處,其中預留8處;規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31處,其中預留7處。

近期,臨安將重點推進安康醫院擴建、昌化骨傷科醫院遷建、於潛人民醫院遷建、區人民醫院遷建和區中醫院遷建等重點項目。

文體設施

臨安規劃佈局區級體育設施6處(其中預留4處),其中3處為文化與體育活動中心結合設置的文體中心;規劃區級文化設施23處,其中預留4處,保留現狀街道和鄉鎮文體站。

近期,臨安將重點推進國際會展中心、文化藝術中心、青山湖體育公園、博物館和吳越文化公園等的建設。

資料/浙江在線、新藍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