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上亿人口的单核心城市郑州能走多远?

沙漏遗爱


感谢有机会回答这个问题,看到这个问题不自觉的想起了之前自己看到的一篇文章,感觉很有道理,今天借此机会跟大家分享以下,或许对于这个问题会有一定的解读。

郑州经济发展走过的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依靠资源阶段(主要是煤炭)在2000年左右,郑州境内煤炭资源丰富,而这个时候的煤炭资源几乎也是黄金期,所以煤炭给郑州的工业带来的重大利好。

第二个阶段是人口红利期。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河南省2008年引入代加工巨头富士康入驻,一个富士康造就了30多万人的小城,成为如今的航空港区。而且在这个阶段还有诸如中兴、华为、酷派等配套电子通信领域巨头都纷纷入驻,可以说人口红利带动了这些年郑州的经济发展。

第三阶段是目前阶段,政策红利期。支持建设国家级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中原城市群、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河南自贸区等大批国家级政策都是这几年密集出台的,可以说郑州经济目前正处于政策红利的黄金期。

那么郑州会如何度过各个阶段?还会走多远?

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的过渡郑州是依靠招商引资度过的,个人觉得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过渡招商引资同样离不了。但是似乎郑州走的并不如想象的顺利,给大家一组数据,或许大家会更加明白一些。

首先是招商引资这块,2017年郑州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0.5亿美元,增长0.4%;引进境内域外资金1878.8亿元,增长7.8%。只给数据或许还行,但是与中部的武汉相比差的就太远了,武汉2017年实际利用外资96.47亿,全年招生引资实际到位资金8226.2亿元;无疑郑州在招商引资这块已经落后很多。

其次是固定资产投资这块。个人对于中西部城市进行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并不反对,但是请不要把资金都投到房地产上好吗?郑州2017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573.4亿元,真正创造价值的第二产业(工业)工业投资完成1353.8亿元,下降8.9%;而房地产投资竟然高达3358.8亿元,比上年增长20.9%,占据了总投资的44.3%;明白人都知道,房地产投资除了能抬高房价,对于经济有短时间刺激外,没有任何好处。真正创造经济价值的还是在先进制造业和工业上,而郑州无疑在这方面做得很差,尤其在高新产业上几乎已经完败。

最后,郑州经济的增长还能持续多久?个人觉得郑州靠固定资产投资作为经济主要驱动力的时代很快就会过去,如果在产业转型升级上找不到很好的机会,单单依靠物流和交通枢纽是很难实现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

那么郑州怎么办?

郑州作为河南省内唯一经济发展不错的城市,可以说是单核也不为过。但是个人觉得郑州周边城市比如:洛阳、许昌、新乡等地工业基础都不错,如果能够实现本地产业的分工升级,或许在对外招商引资困难的情况下无疑是一条值得尝试的道路。简单来说:以郑州作为产品研发和设计基地,洛阳、许昌、新乡等作为产品制造基地以郑州为对外窗口实现市场销售,这样实现即实现了内部的产业升级,也使得地级市的经济发展不会受到影响。

上面讲了郑州还处于政策红利期,拥有多项国家级政策的郑州在对于国内很多企业(尤其是东部地区)来说是具有很大吸引力的,关键是看如何去运作和取舍了,是不是能够成为东部地区产业的主要承接地需要一定的魄力和行动。

最后,郑州经济长期高速增长不仅需要自身投资主要产业来实现造血,还得需要招商引资实现外部的供血。只有这样郑州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才有机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原创不易记得点赞评论。


勇勇杂谈壹贰叁


虽说目前郑州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在国内省会城市排中上水平,但其未来发展前景依然不容乐观,甚至还会有被后面西安超越的风险。



说句实在话,郑州乃至河南目前经济发展的基础还是“人口红利”,换句话说就是以劳动力拉动经济增长。这种方法在短时间内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不是长久之计,特别是对于郑州这种国家中心城市来说更是要尽早转型。

可能会有人觉得我夸大其词,在此我也就举例说明。例如郑州航空港还有富士康的建设,无一不是围绕人口红利,高端产业除宇通客车之外,几乎就是空白。试问一下这样的经济结构模式还能支撑郑州几年发展。



此外也拿郑州对比一下同处中部省会长沙,长沙经济总量只比郑州高一千五百亿,这样的差距如果郑州发展得当或许三年就可以超越,但目前看来郑州不仅不能超越,反倒有被拉开的危险。去年长沙经济增速达到“九”,而郑州只有“八”,其中差距可谓是一目了然。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去年长沙娱乐经济总量已经突破“千亿”,在中部省会当中位列第一。长沙娱乐经济取得成绩值得同处中部的武汉还有郑州学习。此外今年西部重庆、成都还有西安打造网红城市,无外乎也是发展娱乐经济模式的一种手段。像娱乐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板块,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面临淘汰,只会变得愈发强劲成熟。

最后“科教创新引领城市发展”,恰好科技和教育都是郑州短板,而这两个方面也是郑州与国内一流省会城市最大的差距。未来郑州只有抓紧完善基础教育建设,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才能在城市发展中争夺一席之位。


武汉小斑马的晚年生活


感谢悟空问答平台的网友提问,在解题之前我先就这道题目做个修改,因为这道题存在表述问题,修改后的题目是:河南省拥有上亿人口,而郑州作为省内的单核心城市,未来能走多远?我认为郑州往后要走的路越来越远,而且还会越来越强大。了解郑州发展史的网友应该都知道,郑州经过短短几十年的时间,从一座小县城逐步发展为拥有近千万人口规模的大城市,由此可见郑州只会越来越强。
数据资料显示,郑州市中心城市城市建成区面积在2016


时达到443.06平方公里,相比最初的不到五平方公里的小城,至今实现近百倍增长。

我相信郑州在未来不仅会建成超大城市,还会建成国际交通枢纽、国家中心城市,不信走着瞧。


民间查访专员


郑州未来能走遍全世界!谁说郑州只是单核城市,郑州交通枢纽发达,是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贯穿南北的全国铁路心脏,便利的交通优势,郑州东站是亚洲最大的火车站,全国米字型高铁,给郑州带来了无限的商业繁荣。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是目前全国首个国家级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可实现“铁、公、机”无缝衔接的综合枢纽,郑欧班列让郑州与国际化接轨。郑州将成为一座联通全球,生态宜居、智慧创新的现代航空大都市。

郑州历史文化悠久,古老的商朝曾在此建都,郑州是河南的省会城市,经济、文化、政治的中心,国家级中心城市,晋升为新一线城市,中国商品的集散地之一,近几年郑州发展迅速,郑东新区和国际会展中心是郑州新的窗口,郑州的未来发展会更加国际化。


美食纪


郑州,上亿人口大省的单核心城市能走多远?我们赶上了一个最好的时代,郑州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开始巨变,上亿人口大省的单核心城市城市化能走多远?

这个问题绝大部分人都猜测不出来,只用了五年时间,郑州城市框架就超越了南边和西南边的邻居,这仅仅是起步,未来还远未到来。我多年前就说,上亿人口的四川孕育出了成都和重庆,而作为河南独苗的郑州能长多大?

郑州与开封必定会完全融合,西起上街,东至开封东,这才是郑州最终的体量。其东西宽度会达到111公里,南北向会达到55公里。考虑到郑州城市精华部分在陇海铁路以北,所以,占据京港澳两侧各十公里的郑东新区成为城市中心是早晚和必然的事。

郑州,上亿人口大省的单核心城市能走多远?未来的郑州是个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公里的庞然大物,除了回顾曾经的辉煌,郑州更重要的任务是展望未来!向前看5-10年是非常重要并且有实际意义的,郑州所有位置都不会差,但最好的位置就是能从郊区变成核心的地方,这个地方肯定是在东边。跟着政治,经济,以及城市发展方向走,大概率是正确的,时间越久越明显。

以上观点你有异议吗?


沙漏遗爱


郑州想要发展好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控房价增实业!减高污染耗能~增产业结构带!抬福利~打空响!强治安~堵流失!陆港空港增强引进信息化管理流!和武汉不要堵~要梳!加强和武汉路线双输!郑州不要大力引进高科技扶持高科技~郑州还不具备高科技人才储备!发挥自己人口密集产业密集优势~增强省内周边工业类型整合!把就近采购扶持成政策!辐射郑州周边城市!强化工业基础~重点引进河南制造业薄弱环节!打通政府服务优化简化一条龙!产行业成型前~大力打击炒房~!制造业在集化规模下,带头打好制造产业到智造产业升级!!!!千万不要把大量资金投入到虚拟经济~高科技产业~房地产产业!


逆流86354518


去过郑州考察两天,粗浅的谈下吧。在郑州多次问出租车司机、业务伙伴郑州的支柱产业是什么?都回答不上来或答非所问。而郑开大道近开封的房子都要卖一万多,且土地基本被拍光,让我惊讶!问起郑州居民用自来水的水源地,了解到是南水北调的水,缺水对工业发展会造成无法跨越的障碍。

在郑州两天,天空一直是灰蒙蒙的,整个城市都像落了一层灰,空气真的不敢恭维,至少不宜居吧。

郑州的未来会怎样不敢断言,希望越来越好


老鬼日记


说郑州是单核心城市,我觉得有点武断了。郑州交通覆盖的1小时经济圈包括了开封~洛阳~许昌~新乡,这几个地方都属于郑州这个国家中心城市的副中心。开封~洛阳~许昌任何一个副中心区域都是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都,目前郑州所处环境属于众星捧月之地,从东到西(开封~郑州~洛阳)组团。从南到北(许昌~郑州~新乡)组团。这几个城市哪个不是经济发展水平高速,后劲十足的区域。有人说郑州是河南省集全省之力打造的大城镇,我觉得过于诋毁河南人民了。

郑州是全省发展的中心地带,是中部国际化大城市群的核心,未来郑州怎么发展?一句话:汴~郑~洛~许~新就是郑州未来发展的版图。

所谓的单核心之说不知道源于何处……


山里头的孩子有话说


郑州目前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地级市省会城市之一,按照中国城市级别分类~直辖市~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地级市的城市划分,郑州市为第四类~地级市,地位远不如成都武汉广州西安等副省级城市,甚至不如青岛大连厦门等计划单列市。


感悟人生85872


底气!周边所有的城市都是竞争关系、这就是长期的存在!随大只是物流优势!教育、安居、养老、后继无人(高知分子)为城市更上一层的缺乏!基本上没有大的先进人物!那么也就只是一个代表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