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第一好舌頭並非諸葛亮而是他,只說出一成語當即被劉備封大官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李恢傳》,時間是蜀漢章武元年(公元221年),主人公名叫李恢。原文如下:

三國第一好舌頭並非諸葛亮而是他,只說出一成語當即被劉備封大官

章武元年,庲降都督鄧方卒,先主問恢:“誰可代者?”恢對曰:“人之才能,各有長短,故孔子曰‘其使人也器之’。且夫明主在上,則臣下盡情,是以先零之役,趙充國曰‘莫若老臣’。臣竊不自揆,惟陛下察之。”先主笑曰:“孤之本意,亦已在卿矣。”遂以恢為庲降都督,使持節領交州剌史,住平夷縣。

三國第一好舌頭並非諸葛亮而是他,只說出一成語當即被劉備封大官

這段記載的大意是:蜀漢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庲降都督鄧方病逝。劉備問李恢說:“誰可以接替鄧方的職務?”李恢回答道:“人的才能,各有長短,所以孔子說‘使用人才要像使用器材那樣量材而行’。再說英明的君王在上,臣子就應該將自己的想法全部表達出來。因此,平定先零羌族叛亂時,漢宣帝派人問趙充國說‘誰可以率兵出征?’趙充國回答:‘沒有誰能比得上老臣更合適。’微臣私下過高估計了自己的能力,希望陛下明察。”劉備笑著回答:“我的本意本來就是你。”於是下詔任命李恢為庲降都督,讓他拿著符節兼任交州刺史,駐紮在平夷縣。

三國第一好舌頭並非諸葛亮而是他,只說出一成語當即被劉備封大官

本文要說的成語,便是李恢口中的“竊不自揆”,意為自己不估量自己的能力,比喻過高的估計自己的力量。這也是由李恢所首創的一句成語。

三國第一好舌頭並非諸葛亮而是他,只說出一成語當即被劉備封大官

李恢這個人物在文藝作品中出現的次數很少,故此一般不熟悉三國正史的人對他並不瞭解。但在真實的三國曆史當中,此人卻是蜀漢中期的一位著名人物。他是益州建寧郡人氏,早年投靠劉璋,擔任過益州功曹書佐、主簿之職。益州爭奪戰期間,正是李恢出使,才說服馬超歸順劉備,這才使得劉璋開城投降。

三國第一好舌頭並非諸葛亮而是他,只說出一成語當即被劉備封大官

劉備稱帝后,李恢被任命為益州別駕從事。後來庲降都督鄧方病逝,劉備向李恢詢問合適的繼任人選,李恢便用了“竊不自揆”這句成語毛遂自薦,而劉備心中的人選也正是李恢。李恢就這樣做起了庲降都督一職,這個職務也是蜀漢在南中地區的最高軍政長官。劉備去世後,李恢又協助諸葛亮平定了南中之亂,屢立奇功,成為蜀漢中期的封疆大吏。

參考書籍:《三國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