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造车新势力:新特知名度尚且不高,为何还要发布GYON?

本以为,随着“新造车运动”中的头部玩家进入交付阶段,这场轰轰烈烈的比赛已完成选手报名的工作,不成想,还是有人在这个时间节点,站到了起跑线上。

北京时间8月9日,由国内造车新势力新特汽车投资的,又一新高端电动汽车品牌——GYON(歌昂)在洛杉矶举办品牌发布会,计划将于2020年左右推出定位A级的首款量产车,售价区间10万-20万元(这样的定价也算高端电动品牌?我读书少,你别骗我!)。

又一造车新势力:新特知名度尚且不高,为何还要发布GYON?

与此同时,GYON还立下flag,将在未来8年内推出9款新车,覆盖A级车及B级车市场,车型包括轿车、SUV、旅行车以及创新的跨界车型,并在10年内实现销量突破40万辆。

这样的宏伟目标,很多造车新势力都宣布过,反正,信息碎片化时代,大家很快就忘了,怕什么呢?昨天,恒大法拉第未来还发布的十年战略规划还宣称,计划在中国华东、华西、华南、华北和华中地区,建设五大研发生产基地。十年后,年产能计划达到500万辆。

这个混乱无序的市场,似乎比拼的是谁的关注度更高,谁的牛皮吹得更响。然而,对于这个完全没有听过的全新品牌,小编还是忍不住有几个问题想问——

新特知名度尚且不高,为何还要发布GYON?

新特这一造车新势力,恐怕不少人都知之甚少,也难怪,这家品牌去年9月1日才刚刚成立,首款量产车型或将在成都车展上市(成立一年就能推量产车,梁静茹给的勇气吗?),尽管推出量产车的时间较短,但新特品牌相比蔚来、威马、电咖等一系列新造车,无论是知名度还是影响力都不能与前几者相提并论。可就是这样一家脚跟尚未站稳的新势力,竟然要大张旗鼓地实行双品牌战略,这实在令人费解。

又一造车新势力:新特知名度尚且不高,为何还要发布GYON?

新特旗下首款 A0 级量产电动车型 DEV 1

虽然随着汽车产品呈现多元化趋势,双品牌甚至多品牌战略被众多国际知名车企所采用,国内也出现了领克、WEY等自主高端品牌,但那都是传统汽车品牌通过长期的时间、经验积淀,有足够的资金与实力才做出的决定。新特品牌成立不足一年,就算奉行拿来主义,也很难一口吃成胖子。

况且,哪怕是因为背靠国有控股资本贵安新区开发投资有限公司(贵安开投),拥有国家队身份,新特有足够的自信推行双品牌战略,那又为何选择在美国发布GYON这一高端品牌呢?一而再再而三地(新特品牌及LOGO也是在美国发布)在国外镀金就真的高大上了吗?当民众都不再盲目相信外国货,自主品牌销量蒸蒸日上的当下,“国家队”这么做,也太不自信了吧?

产品、生产基地尚未成形,

就敢夸下40万辆的海口?

由于还没有量产车甚至概念车,发布会现场,GYON品牌重点“描述”了其产品理念,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1、 设计方面,将采用“用户导向”原则进行产品设计与研发,支持用户参与产品设计,产品上市后,还提供私人定制服务。

2、 电动方面,旗下产品搭载高性能电池组,整体续航能力均在580-600km之间,并可实现10分钟快速充电80%,15分钟充满,以及300°高温环境下的稳定工况。

3、 自动驾驶方面,全系搭载L3级别G-pilot智能驾驶系统以及细分场景下L4+级的自动泊车AVP,搭载AR-HUD技术实现车窗交互,依托高精地图和AI技术保障驾驶安全。

又一造车新势力:新特知名度尚且不高,为何还要发布GYON?

私人订制、高续航与快充、L3及以上级别自动驾驶,这恐怕是每一家ppt造车企业都会画下的大饼,也许换个数值、换个描述,又一家新造车企业也能从ppt中隆重登场。

又一造车新势力:新特知名度尚且不高,为何还要发布GYON?

当然,对于新造车企业而言,除了实打实的技术储备,生产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而根据计划,GYON首个智能工厂将于2021年建成,第二工厂则于2024年建成。考虑到工厂建成后的产能爬坡,GYON品牌的批量交付相比蔚来、小鹏、电咖等竞争对手可是晚了不少。

更何况,身为前辈的李斌与何小鹏还在就今年能否交付1万辆而打赌,工厂建成更晚的GYON却要在10年内完成40万销量的目标,其压力着实不小。

又一造车新势力:新特知名度尚且不高,为何还要发布GYON?

入局者众,优胜略汰的同时是否造成资源浪费?

尽管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投资成立新汽车品牌是企业家的自由,但中国真的需要这么多的新势力企业吗?据《华尔街日报》的一份最新报道,中国新势力造车大军已有近500家,并且这个庞大的数字还有可能继续增加。

当越来越多的竞争者出现在汽车行业,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鲶鱼效应”,给传统汽车企业带来危机感和互联网“用户思维”外,但这种过度、无序的竞争,也会破坏整个行业脚踏实地做事的风气。

又一造车新势力:新特知名度尚且不高,为何还要发布GYON?

新势力大军掠影,你认识几个?

几年前,造车运动刚刚兴起时,大量热钱纷纷涌入,融资并非难事。不过随着整个经济环境的下行,投资正慢慢紧缩起来,很多企业已经融不到钱了。并且,随着众多造车新势力进入交付期,接下来几年肯定会出现一个优胜劣汰的局面,其残酷程度,绝对比综艺节目里101个女生留下11人还狠。

又一造车新势力:新特知名度尚且不高,为何还要发布GYON?

早前就有不少业内人士预测,如此之多的新势力,未来能够存活下来的顶多三、五家。届时,不仅大量的资金石沉大海,钢铁、锂等社会资源也将被过度浪费,就如同共享单车潮退去后,留下一堆废铁一般,过度竞争不是件好事,值得整个汽车行业乃至国家为之警醒。

不久前,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了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禁止新建独立燃油汽车整车企业。某车企领导表示,把“燃油”两字删掉才更加合理。

一个有趣的事实是,新造车运动始于特斯拉的横空出世,随后一众中国玩家跟风而上,立志做中国的特斯拉,可这种情况却没有在美国发生,是美国佬愚钝吗?估计不是,很多人都明白的一个道理是——作为资金与技术密集型产业,新造车企业的成功概率本来就很低。

没有马斯克的能力和天时地利,却希望有马斯克的命,可能吗?这么多新创造车企业“前仆后继”,有人逐梦、有人圈钱,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尽相同。那么敢问,GYON为何而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