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民翻盖鸡窝,考古队知道后激动不已道:等这一天等了十几年

浙江嘉兴一位普通农民家中要翻盖鸡窝,却引起文物部门的注意,之后竟然派考古专家在农户家中全天蹲点守候。这是为什么呢?是什么事情让考古队如此上心?这就要从清朝新疆巡抚、两广总督陶模说起!

1835年,陶模出生在浙江嘉兴一个普通的农户家中,年幼父亲就病逝,之后他的母亲就将自己纺织的丝绸拿来还钱,将他拉扯长大。太平天国起义后,嘉兴被攻陷,陶模也就此成为太平军中的杂役。之后他决定读书来拯救自己,在同治七年的时候他考取了进士。

浙江农民翻盖鸡窝,考古队知道后激动不已道:等这一天等了十几年

陶模为官两袖清风,公正无私,才能过人,最开始只是担任甘肃文县知府,后来因为将文县治理的井井有条,所以升任到秦州知州。在之后的十几年中,他又任职陕西巡抚、新疆巡抚、陕甘总督、两广总督,也是清朝晚期的一位封疆大使。1902年,在广东任职期间陶模病逝,清朝将他追封为太子太保,葬在家乡浙江嘉兴。

陶模的陵墓位于嘉兴王江江泾新桥村,根据当时村民的回忆,陶家可是村中的十里八乡都知道的望族,村子背面数百亩地都是属于陶家,所以陶模墓地就修建在天地中央。上世纪六十年代,陶模的墓地都是完好无损的保存着,当时墓西还有期间瓦房,有人专门守墓。每年清明时候,都会有很多人前来上坟。

浙江农民翻盖鸡窝,考古队知道后激动不已道:等这一天等了十几年

在66年时候,全国活动展开,陶模墓地也因此被挖开,当时墓中有三个棺材,里面分别是陶模以及两位毒人。因为当时距离下葬只有六十年,墓中的尸体保存还很完好,因为陶模为官两袖清风,在墓中没有什么有值钱的陪葬品。

挖墓人看到其中没有值钱的物件,于是将墓中的六块石碑拉了出来, 有两块小的石板被两名知青拿去,一块大的被拿去当做桥板,后来掉进河水中,消失不见,还有两块大的不知踪迹。

浙江农民翻盖鸡窝,考古队知道后激动不已道:等这一天等了十几年

当时某位村民就在附近,他说墓中除了这几个石碑外,陶模墓前也有一块巨大无比的石碑,高度有两米多,宽一米五左右,上面刻着上千个字,当时虽然石碑推到了,但是因为太重所以没有被拉走,一直就躺在田中。那时候人们没有古董文物的意识,几年之后,村民觉得这石碑在田地上十分碍事,于是就将石碑拉到附近,之后村民在将石碑埋在地下,在上面盖了个鸡窝。

一直到1992年,村民才知道自己家下面居然埋着墓碑,当时文物部门进行文物普查,所以找到这位村民家中,而且在鸡窝下方挖出墓碑一角,因为墓碑巨大,当时没有立马挖掘,而是给村民联系方式,让他拆房子和工作人员联系。

浙江农民翻盖鸡窝,考古队知道后激动不已道:等这一天等了十几年

这不,村民鸡窝要翻盖了,想到下面有墓碑,所以就联系了考古专家。听到消息后的考古听兴奋异常,等这一天等了十几年了。专家表示陶模可是嘉兴乃至浙江的名人,古代嘉兴所知道最大的官,一品大官,所以他的墓碑很是很有研究价值和历史价值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