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語咒》:熱血「中國風」,成敗「無厘頭」|名家

《风语咒》:热血“中国风”,成败“无厘头”|名家

|周文萍

今年暑期檔熱片連連,《動物世界》《我不是藥神》《邪不壓正》《狄仁傑之四大天王》《西虹市首富》等風格題材各異的影片在市場上掀起一波波熱浪,甚至成為全社會關注熱點,讓人們看到了中國電影在市場高速發展環境下製作水準的穩步提升。

當然,遺憾也是有的,最大的遺憾就是作為一個以青少年為主體觀眾的檔期,上述熱門影片大都偏向成人及暗黑系,而缺乏能夠引起關注的青少年影片,說直白些就是那種能夠激起年輕人熱血、鼓勵年輕人成長的“中二、青春、燃”的影片。直到國產動畫片《風語咒》上映,這個遺憾才得到了彌補。

《风语咒》:热血“中国风”,成败“无厘头”|名家

《風語咒》是在市場期待中出現的。這期待不僅是由於其與暑期檔氣質相符的青春指向,也由於它是今年以來一部承載了人們期望的動畫片——自2015年《大聖歸來》以優異品質引發“自來水”潮,喚起人們對於國漫崛起的希望以來,國漫雖然並未如人們預期般從此一帆風順,但2016年的《大魚海棠》、2017年的《大護法》,每年一部引起關注的優秀動畫片也讓人們看到了中國動畫人的努力,而今年,由於《風語咒》在前期點映中獲得的好評,人們將這個期待投向了《風語咒》。

片方自身也有意將這個重擔擔在身上,在宣傳中著力渲染《風語咒》接棒“國漫崛起”。那麼,影片是否名符其實,擔得起這一期待呢?

少年成長史,深刻“中國印”

《风语咒》:热血“中国风”,成败“无厘头”|名家

《風語咒》有著鮮明的中國印記。

製作上,與許多大片喜歡聘請好萊塢團隊不同,《風語咒》由北京若森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出品,參與工作的超過100家動畫公司,而且全部是國內公司,稱得上是100%純粹的國產動畫片。

內容上,影片有許多中國元素,無論是“金木水火土”的五行命理,還是“羅剎”、“饕餮”等上古兇獸,都源自中國傳統文化。

畫面是濃厚的中國風格,田園山水、羅剎兇獸、市井小鎮,牌坊、槐樹,乃至一個小小的錢袋,無不精細入微,具有傳統中國特色。音樂也是民樂風格,多采用嗩吶、琵琶、二胡、揚琴等民族樂器來演奏。

《风语咒》:热血“中国风”,成败“无厘头”|名家

但是,觀念和情感才是《風語咒》最深刻的中國印記。

《風語咒》並非一部從天而降的作品,影片是知名動畫系列《俠嵐》及《畫江湖》的首部電影,導演劉闊也是《俠嵐》和《畫江湖》導演。

雖然為避免粉絲侷限,影片並未以俠嵐為主體,而是另起爐灶講述了盲人少年郎明的故事,但影片使用的仍然是《俠嵐》的世界觀設定。

俠是匡扶正義、解危濟困,嵐是山間的霧氣、默默無聞,俠嵐是一群遠離世間又默默守護正義守護百姓的英雄。他們是朗明崇拜的偶像,他們的故事是郎明成長的背景,他們默默守護正義的俠義精神是影片崇尚的精神。朗明能由一個盲人少年成長為打敗饕餮、拯救人間的俠客,正是因為他悟出了這種精神;膽小畏縮的百姓能夠在最後關頭挺身支持朗明戰鬥,也是因為他們悟出了這種精神。這種精神是影片的核心,也是中國傳統價值觀念的精髓。遠到司馬遷《史記•遊俠列傳》的“所謂言必行,行必果,己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阨困,千里誦義者也”,近至金庸小說中的“為國為民、俠之大者”,“俠”的精神在中國文化中一直綿延不斷。

而在《風語咒》中,當玖宮嶺的首領與眾俠嵐懷著犧牲的決心抵抗饕餮之時,當朗明決然刺瞎雙目、縱身跳下山谷之時,當全村百姓在一個孩子的帶領下伸出手掌支持郎明之時,人們都深深感到了“俠”的精神。也正因為“俠”的精神,《風語咒》才令人熱血賁張,體會到“中二、青春、燃”的激情。

有激情也有溫情,《風語咒》的情感表現也是中國式的:含蓄深沉又吵吵鬧鬧。最突出的是朗明與梅姐間的母子情。這是一對看上去很不正經的母子,母親把兒子當作賭博的秘密武器,不僅利用兒子的聽力去贏錢,跟兒子分錢還會舞弊,一旦被揭露就上演苦情戲;兒子則把母親叫作“姐”,不僅分錢時錙銖必較,對母親的苦情戲也不為所動。

但是,在這對吵吵鬧鬧的母子心中,深藏著對對方深厚的愛。為了給兒子治眼睛,母親明知希望渺茫,仍然一次次固執地到藥店為他買藥,到最後更為了兒子甘心變成羅剎,成為饕餮的食物。而兒子在得知母親失蹤的真相後,除了難過與後悔,更義無反顧衝進了奔騰的羅剎群中去尋找母親。於是,片中出現了最震撼也最動人的一幕:成千上萬只羅剎向著饕餮所在的山谷奔騰,卻有一隻在聽到兒子的呼喚後掉轉了頭,她努力奔向兒子,但卻一次次被奔騰而來的羅剎群撞倒,她不斷地掙扎站起,即使掉下山谷也仍然用盡全力要重新爬上來。最後,當她在臨爬上山谷的一刻再次被狂奔而來的羅剎撞下山谷時,流淚的不僅僅是她的兒子,也是銀幕前的廣大觀眾。

《风语咒》:热血“中国风”,成败“无厘头”|名家

父子情的表現也很突出。雖然父親只在郎明的回憶裡存在,甚至很多時候是被家人抱怨的對象,但相比母親,父親才是朗明精神的引領者。是父親從小給朗明講述俠嵐的故事,也是父親指著郎明手上的傷痕告訴他這就是俠嵐印,父親樹立了他成為俠嵐的理想,也是父親告訴了他“風語咒”的秘密。尤其當朗明在那個村得知父親是為拯救村民而犧牲時,他更加領悟到了父親所說的俠嵐精神。陀螺是聯繫朗明父子的一個重要道具。父親把它作為給兒子的禮物從玖宮嶺帶走,卻在那個村的山上用它做了封印饕餮元神的重器;郎明後來得到了它,又再次用它封印了饕餮。父親的俠義精神通過陀螺得到了傳承。

還有郎明與小妖孽之間朦朦朧朧的愛情。從雙方彼此的稱呼——小妖孽、死瞎子——就可看出,這是典型中國式“不是冤家不聚頭”的感情模式,在毒舌攻擊、吵吵嚷嚷的外表下藏著愛護與關心。

俗話說:打是親、罵是愛。對於含蓄內斂的中國人來說,親情也好、愛情也罷,直接表達並不容易,迂迴、甚至反向表達才是常態。《風語咒》把握了這個特點,使情感表達成為影片的一大亮點。尤其是對親情的成功刻畫,無愧於片尾“獻給父親母親”的致敬詞。

輕鬆泛油膩,成敗“無厘頭”

《风语咒》:热血“中国风”,成败“无厘头”|名家

內容雖然很“燃”,《風語咒》卻沒有太濃的說教色彩,相反,影片是以“無厘頭”的方式來講述故事,從頭至尾笑點不斷,觀影體驗大部分時候是輕鬆的。

“無厘頭”頭是一種解構的藝術,它以誇張、怪誕、錯位等多種方式對經典或曰傳統情節人物及語言模式等進行顛覆和惡搞,產生的是一種近乎癲狂的喜劇效果。

《風語咒》的許多笑料都是顛覆傳統模式的“無厘頭”式笑料。如郎明與梅姐肩並肩站在大街上,梅姐義正言辭地教育朗明不能再這麼下去,她終於找到了一家,他必須要去。就在觀眾以為她會說“去讀書”時,她卻說出了“去賭場”,教子的嚴母就此顛覆為坑子的媽,笑料自然而生。還有假葉當著眾俠嵐拋下陀螺、以得意的姿態召喚饕餮現身、結果毫無動靜,也是對假葉的嘲笑。最好笑還是在“那個村”:村名自帶笑點,所有人都叫“王富貴”的設定好笑又有深意;村長突然驚起“大事不好”,下一句卻是“手指抽筋”的瑣事。而這些都比不上那場祭祀:當朗明以為自己和小妖孽難逃一死時,村民們卻把他倆放在水池中間,圍成一圈跳起了“甩鍋舞”。聽著村民們一本正經反反覆覆唱著“你要罰就罰他倆,你要罰就罰他倆”,觀眾早已笑得合不攏嘴。

不難看出,主創向“無厘頭”喜劇的代表——周星馳喜劇取了許多經。朗明開始向小孩兜售俠嵐印的橋段無疑來自《功夫》裡的老乞丐向孩子賣《如來神掌》秘笈,最後朗明置之死地而後生、掌握到“風語咒”的情節也與《功夫》裡阿星在被打至重傷後脫胎換骨、掌握到如來神掌的情節相似。那種顛覆、嘲弄一切傳統與權威的“無厘頭”手法,更是深受周星馳喜劇影響。

不過,成也“無厘頭”、敗也“無厘頭”,在給觀眾帶來輕鬆的同時,創作者對“無厘頭”過於迷戀,以致許多笑料多餘又冗長,影響了故事進展。如郎明吞下陀螺之後,片中堆砌了許多屎尿屁的笑料,拖慢了故事節奏。還有諸如“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顛峰”之類的話語直接取自網絡流行語,脫離時代人物與語境,徒添了油膩氣息。

“無厘頭”過多也削弱了主人公的人物弧光,當朗明面臨的困境和危險一次次被以“無厘頭”方式解決(如小妖孽體內零力發作時只需要講故事,原以為必死無疑的祭祀實際只是在水裡泡了個澡),人們也就看不到人物克服困難而成長的過程。

《风语咒》:热血“中国风”,成败“无厘头”|名家

事實上,除了在回憶裡幼時父親的教導,影片對父親離開後的朗明是否依然練習“風語咒”並未提及,甚至在尋找母親過程中也並沒有表現他對“風語咒”的鑽研。而缺少了這個歷練的過程,他後來對“風語咒”的頓悟也就頗為突兀。從這個角度說,朗明最後成為英雄的可信度甚至比不上《功夫熊貓》裡阿寶成為神龍大俠的可信度。畢竟,阿寶經過了師傅的嚴格訓練,而郎明則是突然間就頓悟了。

此外,影片的網遊感比較突出,在環境處理精細真實的同時人物的動作表情仍然生硬,也未能達到《大聖歸來》的水平。

作為一部燃情四射的少年英雄成長史,《風語咒》製作精細、敘事完整,畫面是濃厚中國風,觀念是中國傳統“俠”的精神,父子、母子、小情侶間的情感更是典型中國式含蓄又吵鬧,確實令人感動和驚喜。

《风语咒》:热血“中国风”,成败“无厘头”|名家

但影片的缺陷也很突出,過於氾濫的“無厘頭”手法在帶來輕鬆的同時使影片滑向輕浮,削弱了人物的精神力量;而人物動作與表情的生硬也是製作上的硬傷。

就中國動畫的發展而言,《風語咒》是一部充滿誠意的作品,但卻不是《大聖歸來》般標杆式的作品。中國動畫電影人仍需要不斷努力,創作更多更好的作品,才能令中國動畫真正崛起。

(作者為廣州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廣東省電影家協會評論與交流委員會主任)

《风语咒》:热血“中国风”,成败“无厘头”|名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