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第一次发烧,你们是怎么处理的?

zjp1860


1、首先根据婴儿大于3个月和小于3个月以下区别对待,月龄越低的越要重视。

2、婴儿体温测量部位以肛门温度和腋下温度为主,婴儿耳道狭小用耳温枪容易测量不准确。

3、婴儿测量工具准备,以电子体温计最适宜,水银体温计容易破碎而发生汞暴露。

4、家庭准备退烧药物,6个月以下泰诺滴剂,大于6个月美林。

5、宝宝精神好,可以先观察,家庭护理,不一定发烧就往医院跑。

6、体温高低不一定与疾病严重程度成正常。

7、精神状态是疾病轻重的关键因素,体温高有可能是幼儿急疹,体温低烧伴精神不好,呕吐嗜睡有可能是脑炎,所以一定要重视宝宝精神状态。

8、区别对待体温是退而复升,还是持续高烧,持续高烧是要及时就诊。

9、任何疾病的发烧超过3天没有退烧需要寻找医生判断或者化验血液明确感染性质和严重程度。

10、宝宝舒服时,不要因为低烧频繁使用物理降温和使用抗感冒药物。

11、既不要盲目就医,也不能过度自信,自己想当然判断,对待婴儿发烧务必谨慎,淡定,理性,科学态度。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必删,请联系本人)

柯大夫为儿科主任医师,临床工作经验丰富,擅长儿童消化,呼吸系统疾病,慢性咳嗽,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慢性胃炎,功能性便秘,肝功能异常,慢性腹泻,牛奶蛋白过敏等疑难杂症及婴幼儿营养发育及喂养咨询。有关儿科专业咨询请来好大夫在线找柯友建主任。

与健康为伴,与医生为友,欢迎转发点赞、评论关注,点赞分享更是一种美德。有问题可以留言,柯大夫在休息时间会对典型提问针对性回答。


柯大夫儿科科普教育


生了么为你解答,四个要点,希望能帮到你。


01 宝妈能做什么?

  • 一般来说,宝宝体温没有超过38.5°C时可选择物理的方式控制体温;

  • 若是宝宝体温超过38.5°C,请宝妈立即带宝宝前往医院就医,遵医嘱采取措施;

  • 若宝宝持续一段时间的体温范围都是超过37.4°C但在38.5°C以下,也请宝妈提高警惕,及时送宝宝就医。


02 如何给宝宝测量体温?

测量方法:测腋温或者测肛温。生了么建议宝妈采取测腋温的方式。测腋温较为温和,宝宝也易接受;而测肛温则必须插入肛门内,易给宝宝造成较大的刺激性,给宝宝带来不适感。

测量工具:电子体温计。目前市面上测量体温的工具有电子体温计、水银体温计、耳温枪。水银体温计易碎,且水银含有剧毒,不推荐给宝宝使用;特别要注意的是,不建议三岁以下的宝宝使用耳温枪测试体温,因为宝宝耳道没有发育完全,使用耳温枪容易出现误差,体温结果不准确。

测量时间:使用电子体温计测量,一般2-3分钟即可。测量完毕后体温计会自动蜂鸣提示已测量完毕。

注意事项:给宝宝测量体温时,应避开宝宝进食、洗澡或是运动,不然宝宝体温波动较大,测量结果不准,容易耽误病情判断。


03 如何给宝宝降温?

  1. 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

  2. 在家采取物理方法降温

物理降温方法:

多睡眠——睡眠能够让身体减少能量消耗,有助于宝宝身体恢复;

多喝温水——多喝水有助于宝宝补充体内流失的水分,也有助于宝宝发汗,把毒素通过汗液排出体外;

适当增减衣物——发烧宝宝的体温与平常体温不同,宝妈应关注宝宝的实际情况,判断是否需要增减衣物;

敷冷毛巾——用冷毛巾敷在宝宝额头退烧,也可遵医嘱敷退热贴,4岁以上的宝宝可以采用冷水枕;

泡热水澡——用37℃左右的温水给宝宝泡澡,泡10-15分钟即可。泡澡可令宝宝皮肤的血管扩张,将体气散出;另外水气由体表蒸发时,也会吸收体热;

通风散热——保持空气流通,使空气对流,不闷着热着宝宝,但也要注意别让宝宝受凉。


04 发烧宝宝饮食注意事项

发烧宝宝的饮食更需要注意,不能给宝宝加重负担,延缓身体恢复。

不宜滋补——有些宝宝发烧,小脸蛋通红,宝妈可心疼了,想要给宝宝好好补补。可是发烧期间可不是滋补的好时机。身体在发烧,却进食滋补食物,这会加重宝宝身体负担;

不宜进食生冷食物——宝宝发烧期间,身体机能下降,肠胃较平时更为虚弱。此时进食生冷食物,则会加重宝宝肠胃负担;

不宜多吃鸡蛋——鸡蛋中富含蛋白质,食用鸡蛋会使体内热量增加,体温上升,不利于发烧宝宝降低身体温度。


生了么


婴儿第一次发烧是宝爸宝妈必然会遇到的事情,心急如焚、恐惧、无助、自责等心理状态也许是必然,处理方法也会不尽相同。那么,婴儿第一次发烧要怎么处理呢?

其实,婴儿在出生后的第一次发烧,并不可怕,也并非因为妈妈们没有照顾好所致,而是每一个宝宝都要经历的由母体免疫向自身免疫转变而发生的适应性反应,是建立自身免疫系统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因此,婴儿第一次发烧的时间,大部分集中在婴儿断奶后的一段时期内。也就是说,在纯母乳喂养期内婴儿是不会出现发烧的现象(个例除外),原因是母乳中含有婴儿所需的抗体。

处理婴儿在出生后的第一次发烧,首先需要明确婴儿发烧原因。究其原因,除了生病感染以外,更常见的是长牙、幼儿急诊和接种疫苗后的发烧。长牙时引起的发烧大多是低烧,而且伴随的症状是宝宝大量流口水,很容易区分。幼儿急诊是在临床上属于马后炮的诊断,血常规检查中基本是病毒感染,而且一定是烧退疹出,基本是高烧39度以上,连烧三天,退烧后才会出现全身大面积的玫瑰样疹子;接种疫苗后的发烧大多是中低烧,极少出现高烧情况,这个需要临时根据症状来判断的。婴儿发烧得找原因,只有对因处理才是上策。

一般处理方法:

1、小婴儿在不超过38.5度的发烧时,可采取物理降温的方式,如用25%-50%酒精擦浴、头部冷敷、湿敷、温水擦拭等方法,如果是平常热爱洗澡的宝宝,可通过洗温水澡的方式进行全身降温。需要注意的是,小婴儿在刚退烧时,身体还是处于耗能状态,必须进行保暖工作,切勿因为刚退烧的机体免疫力降低而造成二次受凉。

2、物理降温无效,需要及时医院就诊,确认何种类型感染的发烧,再采取措施。如果是细菌性有炎症,那适量的服用抗生素是有必要的。如果是病毒性,但温度很高,伴随婴儿精神不好,取采取服食退烧药治疗,避免高热惊厥。事实上大部分婴儿第一次发烧都是在半夜,所以家里常备基础的退热贴为宜。

关注“家庭医生在线”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家庭医生在线


先简单说下我的处理方法,一切参照儿科大夫崔大夫的方法。

未超过38.5 时,给孩子多喝水,物理降温,擦拭腋下,腹股沟,大腿,额头,脖子,脚心,肚皮保暖!必要的时候可以在确保温度的前提下,给孩子冲个温水澡,不要穿盖过多,不要捂着孩子!多饮水。如果是疫苗引起的发烧,就更不要惊慌了。

如果超过38.5 要给孩子吃退烧药,首选是小儿泰诺林,如果不能退热,可以尝试给孩子吃小儿美林!药量要足够,不要觉得吃点试试,反而不行。如果高温,一定要注意别高温惊厥。

为什么不跑医院是因为发烧24小时内,验血也看不出来什么

第二,医院都是发烧感冒咳嗽的患儿,容易交叉感染。



以下是整理自崔玉涛微博

发热和出疹都是小儿常见疾病问题。发热同时出疹,应考虑麻疹、风疹、水痘、猩红热等感染性疾病,还要考虑药物引发的药疹,有时还会见到热疹(特别是在夏季)。发热之后出疹,主要见于病毒感染,典型的是幼儿急疹(热退疹出)。无论皮疹与发热的连带关系如何,出疹还是应寻找医生确诊。

孩子出现发热时,可以继续呆在用空调的房间。如果退热过程中出汗,及时擦拭汗液。如果停止使用空调造成环境温度增加,会不利于散热,不利于退热。

热性惊厥多是由于高热所致神经系统不稳定所致,所见于6岁以内的儿童,以3岁内幼儿多见。热性惊厥后,进行脑电图等检查排除癫痫等神经系统本身疾病。由于热性惊厥可反复出现,再次发热时,可在38度即给孩子服退热药。当孩子上幼儿园时,可以与老师交流,出现发热时及时给孩子服用药物.

高热时,建议两种退热药(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交替使用,目的是在保持退热效果同时,减少每种药物使用总量,可避免药物的副作用。但退热药只是调控大脑体温调节中枢。是否能最终达到退热效果,还与体内水分有关。一定多给孩子饮水,否则就会出现,越用退热药,效果越不显著的现象。

任何致热源都可引起发热,致热源包括病毒、细菌、过敏原等。有时,运动后也会出现发热。人体抵抗力强,并不意味着不得病,而是意味遇到感染等病症后,很快能够抵抗过去。如果孩子发热后,很快恢复正常,就说明孩子抵抗力强。为此,家长不要忧虑。

发热时,特别是高热,可以使用温水浴或温湿敷。由于皮肤可以主动调节体内的散热,皮肤血管扩张,易于体内热量散发到环境内;皮肤收缩,易于保持体内热量。温水澡或温湿敷可以促进皮肤血管扩张,易于体内热量散发,易于降温。只要使用水的温度高于皮肤温度,即可达到以上效果。

病毒感染往往会引起高热,体温可达39-40度。不要因体温的高低判断病情的程度。高热时,只要小儿精神状态好,同时不伴有严重咳嗽或腹泻、呕吐,就不要过于紧张。退热针的效果并不优于口服退热药。往往静脉输液后退热,不是静脉输液中药物作用所致,而是静脉输液的液体增加了液体摄入。

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初期,多仅有发热,然后才会出现流涕、咳嗽等分泌物增多的呼吸道表现,这是呼吸道感染的必然发展过程。注意协助小儿排痰,适当使用化痰药。病毒感染的血液表现多是白细胞低,其中中性粒细胞低,这是病毒感染的典型表现。疾病好转后2-3周会恢复正常,不需用药。

疫苗后发热属于可接受的疫苗反应。如果体温超过38.5度,可以服用退热药物。此间多给孩子饮水或液体。如果同时轻微的呼吸道症状,可以不用药物,等待自行痊愈。如果出现胃肠反应,比如便秘,应该使用开塞露,并辅以纤维素制剂——乳果糖的治疗。出牙过程也会伴有发热,不需特别服药.

腹泻伴发热,应该在高热时服用退热药外,尽快留取大便标本到医院检查。若大便稀水样,有可能是轮状病毒、腺病毒等病毒感染;若大便内有脓血,可能为细菌感染。一般过敏、乳糖不耐受、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不伴有发热。腹泻时,可服用益生菌,只有明确引起腹泻的原因才能考虑对因的药物.

发热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现象,主要与感染有关。根据临床工作观察,引起发热的主要原因是病毒感染。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和以轮状病毒为主要原因的胃肠炎是儿科常见的发热原因。遇小儿发热,退热最为关键,包括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

发热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现象,主要与感染有关。根据临床工作观察,引起发热的主要原因是病毒感染。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和以轮状病毒为主要原因的胃肠炎是儿科常见的发热原因。遇小儿发热,退热最为关键,包括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

有家长咨询为避免接种疫苗后发热现象,是否可在接种疫苗后即刻或几小时内就给孩子服用退热剂?对以前接种疫苗后有明显高热,此次又重复接种同一疫苗时,可在疫苗接种后4小时左右服用退热剂。对于常规疫苗接种,无需在发热前服用退热剂。其实,疫苗接种后发热也是体内一种正常反应。

高热时体温退到何水平就说明退热效果满意?体温>38.5度有可能刺激神经出现异常活动——热性惊厥;还可可明显增加体内消耗。这就是为何高热时需退烧的原因。但是体温在37.5-38度间又可刺激人体免疫系统,达到最佳抵抗感染的效果。因此,退热退到38度以下即可,不是非退到37度以下。

9月婴儿因发热服用退热药——泰诺林对乙酰氨基酚和美林布洛芬,一天多服用各“一瓶”药物,仍未退热。本身只是病毒性感冒,但退热药剂量明显过量。原来家长将“混悬滴剂”当成“混悬液”,造成药量3倍的增多。药物过量的原因就是没有认真读药物说明书,按照自己的经验使用所致。

发热与皮疹。婴儿高热时,若同时出疹,形似粟粒样红疹,可为麻疹、风疹;很常见的是捂出的热疹。若是水痘,会很快见到红色粟粒疹+水泡+结痂三期同时出现的皮疹。高热持续超过五天+出疹,可能是川崎病。当然,用抗生素等药后,也可能出现药疹。若高热3天后出疹,多为幼儿急疹。

太多家长担心高热会烧坏孩子的大脑!实际上,高热本身不会,高热惊厥有可能。所以才建议体温超过39度要退热。服退热药指征应是体表温度(腋温、耳温等)超过38.5度时。因使用退热药至其发挥作用需要一定时间,此间体温还会继续上升。常用退热剂的成分为“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热是症状,多见于炎症感染期间。退热药只暂时降温,有效退热时间多在几个小时。所以,体温再次超过38.5度仍要再服退热药。输液不是退热的好方法,抗生素更不是有效的退热剂。高热时,应请教医生寻找发热原因,确定针对发热原因的治疗方案。一般病毒感染持续5-7天,发热会持续3-5天。

孩子两天前高热,达39度,诊断为病毒感染。两天后,一般情况明显见好,但体温仍高,只是两次高热间隔时间延长到了12小时。为何体温仍高,是否治疗不得当?对高热来说,随病情好转,逐渐退热。但退热有两种形式:1、体温逐渐降低至正常;2、高热间隔时间逐渐延长,最后体温恢复正常。


皮妈育儿


小婴儿发烧,对于新手妈妈是很恐惧,很害怕的一件事。处理起来,也是各有各的方法的,归纳总结起来,大概有这么几点。


首先,新妈妈对于小宝宝的呵护和疼爱,出于不想让宝宝有一点伤害的心理,面对婴儿的第一次发烧,绝大多数的妈妈会抱着孩子往医院跑,因为担心发烧引起肺炎以及其他的病,然后就是各种配合医生的治疗,打针,输液,住院。身边就有这么一个朋友,家里孩子只要发烧,立即吃药打点滴,可是如此下来的结果,又是否想过呢。

其次,我本人代表了一类新手妈妈,我家孩子六个月的时候,突然就发烧了,而且到39.6°,当时也是特别害怕的,但是看着孩子精神状态还不错,就没有着急去医院,也担心去医院会感染其他病毒,还有查了很多资料,说小孩子第一次发烧,可能是急诊,于是就给吃了退烧药,看了三天三夜,孩子出疹子好了。所以,孩子第一次发烧,可以先观察,如果除了发烧,孩子能吃能睡,精神良好,没必要去医院。



第三,是我另一个朋友对待孩子第一次发烧的态度。孩子10个月大的时候,第一次发烧,主要伴有咳嗽,问我时,我的建议是去医院,因为我感觉孩子咳嗽,精神状态不好,就要弄弄清楚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发烧,是病毒还是细菌,结果朋友一拖又拖,终于孩子得了肺炎,去医院住了半个月。

综上我想说,孩子发烧,太在乎了,总去医院不行,不在乎,硬抗不去医院也也不行,一定看孩子的精神状态好不好做决定。要相信,妈妈是孩子最好的医生。



爱自己爱生活140810636


做为一个5岁孩子的妈,我对发烧可不陌生。

3岁半海晴入了园,前半年几乎都在感冒发烧中度过,而且她一发烧就肺炎,非常让我头疼。所以作为新手家长,学点关于发烧的知识,实战的时候可有大用场。下面我们来看看儿科圣手崔玉涛男神,对孩子发烧是怎么说的呢?

崔玉涛,1986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儿科系,从事儿科临床工作30年,在新生儿监护领域被公认为资深专家,对新生儿及婴幼儿医学领域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和实践经验。

下文中关于发烧的内容均摘自崔玉涛医生本人的博客、微博,权威严谨,海晴玉只做笔记写心得。

孩子第一次高烧,先判断是否幼儿急疹

#崔玉涛谈常见病#几个月婴儿高热,体温发到39-40度,对父母及家人确实是极大的心理挑战。无论挑战多大,家长要镇静地观察孩子的不适表现:咳嗽、呕吐、腹泻等。除发热,无其它不适,可在家给孩子服退热剂加上多饮液体(包括奶)等方式控制高热。也许就是“幼儿急疹”,反复去医院增加交叉感染的机会。

#崔玉涛谈常见病#幼儿急疹的诊断实际都是马后炮--高热退后出疹才有可能最后确诊。幼儿急疹是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但不属于传染病。常常是婴儿出生后第一次高热(体温可达39-40度),所以家长往往会手足无措,但不能因为自己手足无措,而让孩子接受过度治疗。只要高热期间无其它异常,就无需特别治疗。

笔记:

1.症状:几个月婴儿反复高热39-40度

2.观察:是否有咳嗽、呕吐、腹泻

3.对策:除发烧外没其他不适,服美林或布洛芬,多喝水(奶)。

4.原则:发烧时除了高热没其他症状,很可能是幼儿急疹,无需特别治疗

心得:

海晴第一次发烧是10个月的时候,39℃连着发烧了3天,我读了《定本育儿百科》后判断是幼儿急疹,扛着没去医院,烧起来就用美林加物理降温,就是用浴盆给孩子洗澡。家里的老人很不理解。后来我耐心解释,直到海晴出了疹子,家庭危机才算解除了。

反省这件事我也有可以灵活处理的地方,孩子发高烧,虽然崔医生不建议反复去医院,但为了家庭的安定团结,可以到医院验一下血项,让家人放个心,智商税不能省:)

需要注意的是,有的医生没检查出什么,就让婴儿吃药、挂水什么的,家长还是要慎重,别让孩子多遭罪。


正能量妈妈海晴玉


我是第一胎,人都说没有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宝宝六个多月的时候突然夜里发热。一开始宝宝身体摸起来发热,我以为夏天热的。早起的时候还是热就用家里的温度计量了一下,,38℃。用家里备用的退热贴给宝宝贴了下。考虑宝宝前几天哭闹就给宝宝让我们这老人看了看是不是惊吓了。在我们这诊所量温度宝宝已经39.7℃,我们这是直肠推针,效果很好,当天就退烧了,宝宝是病毒感染,脖子上很多泡泡,吃奶正常 。下午喊了魂,夜里睡觉正常,第二天继续测温,都是正常的,因为是病毒性感染所以继续推针两天。宝宝身上出了很多红疹,百度了下,众说纷纭,不过我们没破皮,单纯的红疹,考虑是发烧后起的玫瑰疹。第二天还是给医生看了下,医生也说没事不要用药膏,果然几天就好了。六个月后的宝宝容易发热感冒,所以宝妈也不要过度担心,冷静处理好。


珍视映画


  三天前,早晨抱宝宝起床时发现后脑勺有些烫手,一摸手心、额头,也有些烫。测一下体温, 39.1℃,宝宝发烧了!还是高烧!

  中午,体温蹿到了39.8℃,腹泻症状也加重了,我坐不住了,带宝宝上医院找到了儿科董主任。主任说,“宝宝第一次发高烧,血常规白细胞不高,可能是幼儿急疹。”

  第二天下午,体温没有一点儿下降的意思,反倒越来越凶。宝宝开始动不动就哭,像个小病猫,抱着她就像抱了个火炉一样!打电话给主任,她告诉我,幼儿急疹是要烧够一定时间的,然后才会出疹子。只要宝宝不脱水,不用输液,不要用抗生素,用抗生素也没有效果。有的宝宝是在退烧时出疹子,有的宝宝要退烧后半天到一天时间才会出疹子。病毒感染是小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经的,别太担心。

  第四天上午,宝宝烧退了,在她耳后发现一些小红点,掀开衣服,肚子和后背也有。真的是幼儿急疹,高烧的元凶终于露脸了。在这无比煎熬的四天里,我得出了一些经验,与大家分享:

  1、症状:多是宝宝出生以来第一次高烧,体温上升很快,在38—40度之间徘徊,没有感冒症状,食欲没有受到太大影响,情绪不太好,闹人。血常规检查白细胞不高,心肺听诊正常,嗓子有些红,可能伴随腹泻症状。

  2、诊断:早期诊断很重要,幼儿急疹是典型性的回顾性诊断,疹子出了才能确诊。有些小诊所的医生可能会给宝宝用抗生素,妈妈们要坚持啊,抗生素百害无一利,不能退烧,不能止泻,可能还会导致菌群失调而加重腹泻。

  3、用药:退烧药效果不好,尽量物理降温,退热贴、温水擦浴都可以,多喝水。

  4、出疹:在宝宝退烧的同时观察有无出疹,疹子全发出来,病毒也就出完了。出疹期间不能吹风,乳母不能吃辛辣之品。


隔壁老林


我一般都是先观察,边担心边自我安慰的,在9个月之前,低烧过两三次,安慰自己可能长身体了,可能长牙了,没事的。

首先我们要知道发烧是症状,不是病,引起发烧的原因可能是出牙或者打疫苗,还有病毒、细菌感染。如果是出牙或者打疫苗引起的发烧就不是病,不必太过于担心,只要注意观察和物降温就可以了。如果是病毒、细菌感染,就是生病了,但是婴儿自身也有一定免疫力,这也是增强孩子抵抗力的机会。

所以孩子发烧,懂得观察很重要,我们可以先从以下4个问题入手:

1、孩子多大了?

3个月以下,只要发烧,马上就要送去医院,因为3个月以下的宝宝难受表现可能不是很明显,我们很难作出判断。

2、有没有打疫或者出牙?

原因上而已经说过了,我们可以采用物理降温,温水擦身,视情况给宝宝多喝水,注意观察即可。


3、宝宝的精神状态如何?

这个比体温更重要,就像问题说的幼儿急疹,虽然体温在39℃以上,但是宝宝能吃能睡,精神状态好,一般不需要处理。但是如果宝宝精神状态不好,即便38.5℃以下也要马上看医生。

4、发烧多久了?

小孩子发烧,大部分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一般三天就可以自愈,比如说流感病毒,这种感染有助于提高宝宝的免疫力,我们注意观察和物理降温,超过38.5℃,6个月以下可以选用泰诺林,6个月以上用美林或者泰诺林药物降温。如果发烧超过了三天,就要送医院检查是否是细菌感染,如果是,就要使用抗生素。

很多人担心发烧会烧坏脑了,发烧不会烧坏脑子,那个由于病毒、细菌感染引起的,结合观察精神状态,配合物理降温,也方便看医生时给医生讲述病程。


精致育儿心法


我是如何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不用打针、输液处理“小儿发热”的

记得在可可6个多月,是出生后第一次发热,对于略懂一些中医知识,却没有育儿经验的我,还是非常心焦的,但忙乱中,我始终坚持一点,不要盲目用药。我知道多喝水有利退热,于是就给孩子煮了“冰糖梨水”,没想到坚持喝了一天,就“系统自愈”了,很出乎意料的!


如果排除了出牙的诱因,中医认为,引起小儿发热无外乎外感和内伤两个方面,外感就是西医说的感染了细菌病毒或支原体等等,外界的病原体而导致发热。内伤就是因为吃或者生活起居其他方面引起上火了,或者是中医术语说阴虚、有淤血、有痰湿这些杂症,也可能会引起发烧。外感因素又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感受了普通的外邪,另一个是感受了疫疠邪毒,比如这个普通的感冒就是感染了普通的邪气,而流感用医学术语来说就是感染了疫疠邪毒。
经过全方位,多角度地学习,并根据孩子体质和发热症状的判断,基本断定可可小朋友的发热类型属于内热,外感风寒所致,也就是上图中,我圈出的三部分。只有两次是没有内热的情况下,打疫苗没护理好和吃坏肚子所致。通过对很多监护人的调查了解,与可可相同的情况非常多,也就是说我们一味的让孩子多吃,总怕营养不够,而孩子的脾胃无力消耗,所以导致内热,也就是小儿积食,免疫力下降,一旦外感风寒或疫疠邪毒,就会引起发热。
那么,怎样判断孩子是外感风寒,还是疫疠邪毒呢?这个不仅需要一定的中医知识储备,还需要一些西医的手段来判断。首先呢,我会在孩子积食就开始处理,在这里,暂不讨论,我只说孩子由积食引起发热,怎样处理。如果一旦发热,不到38.5摄氏度,不要用任何西药退烧。下面对于两种情况加以说明:

  • 外感风寒情况,不到38.5摄氏度时,可以物理降温,并结合中医“清天河水”、“捏脊”疗法
    。同时,一定要处理积食的问题,可以顺时针按摩肚脐四周。如果积食比较严重,按摩没有效果,可以使用化食中药,比如“小儿化食丸”“小儿至宝丸”“小儿导赤片”等等。西药有一种“乳果糖口服液”,也可以使用,但是,所有药物,见效即止。如果以上方法退烧效果不明显,可以使用“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这是中药成分的退烧药,效果不错。同时配合一些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药,比如“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小儿热速清”等等。一般可可积食导致发热的情况,经过以上处理,会有较为明显的效果。如果超过38.5摄氏度,可以用西药暂时退烧。当然也不排除个例,比如“急性肺炎”,一开始并不高热,伴有轻咳,孩子精神状态不好,这种情况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处理。
  • 如果疫疠邪毒,也就是以上方法全部失效的情况,就要借助西医的验血常规。如果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升高,可以使用中药的“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或中西药结合的“VC银翘片”,如果伴有咳嗽,还可以用一些中药的止咳药,我基本不给可可用“头孢”类西药消炎药,一是因为在低烧阶段基本就被处理好了,二是因为我还可以采用按摩方法消炎;如果病毒感染,淋巴细胞或单核细胞增高,白细胞不高,同时C反映会逐渐升高,可以使用中药的“蓝芩口服液”,或西药的“利巴韦林喷剂”,这些已经对孩子的伤害降到了最小。
  • 无论哪种情况的发热,都应在初期及时处理,尽量不用药物,如果必须用,也要中药为先,西药为后,尽量不打针、输液。可可今年4岁多了,可以肯定的说,除了疫苗接种,我们没有打过针,输过液。另外还要多喝水,可以煮一些冰糖梨水,并饮食清淡。清天河水


其实孩子发烧是免疫系统升级的一个过程

,不用恐慌,采用正确的方法处理,会事半功倍。平时呢,要注意提高孩子的抵抗力,中医常说“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所以还是应该在孩子未病时预防为主,比如每天进行“捏脊”,孩子生病的机率会下降。如果你掌握了小儿推拿,不仅会提高免疫力,而且不用过分控制饮食,而且连中药都不用再给孩子吃,对孩子的伤害会可以说会降到零。有喜欢中医预防和治疗小儿疾病的朋友,可以给我留言进行讨论,不在这里赘述。

下面附上一些小儿风寒常用药,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王红娟医生《中医教你:如何判断小儿发热风寒还是风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