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留美碩士髮長文控訴父母:你在教育上犯的錯,孩子遲早會追究

北大留美碩士髮長文控訴父母:你在教育上犯的錯,孩子遲早會追究​​​​​​​


01.

看了北大留美碩士控訴其父母長達一萬五千字的文章,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文章裡作者控訴其父母對他性別不認同、面對別人對他的嘲笑冷眼旁觀沒有制止、逼迫他就讀不喜歡的高中、過度保護他卻又經常奚落、譏諷他導致他患有嚴重的心理疾病......在這篇長達一萬五千字的文章裡,我只感受到作者對其父母的恨而沒有絲毫溫情,也難怪他會對其父母做出這麼極端的行為。

可悲的是作者的父母怎麼也想不到當初自己用心栽培的兒子會在長大以後 用這樣的方式逃離他們。這裡面到底是哪裡出了錯?

當作者多次向其父母抗議他們的不合理要求時,他們仍然非常偏執地強迫 作者按照他們的意思去做,絲毫不顧作者的感受,讓作者發出“孩子註定是 弱者”這樣無奈的感嘆。這也許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吧!

對於作者,很多人說他是白眼狼、巨嬰,但我卻覺得他更是一個受害者。他性格上的缺陷是他父母長期教育不當而導致的。

北大留美碩士髮長文控訴父母:你在教育上犯的錯,孩子遲早會追究


文章中作者對自己的性格缺陷非常瞭解,也能從他父母的教育中找到導致他性格缺陷的各種源頭。

他說自己的父親在一個缺乏情感交流的家庭中長大,極端自卑,而他的母親作為老么從小受寵,這兩人在一起本來就有風險。

作者身上的冷漠、自私、沒有擔當就是受其父母的影響。其父母在教育上犯了錯,不反省還總愛推卸責任,這也就是作者在控訴文中只會數落父母,將自己的失敗和過錯都推卸給父母的原因。

父母是什麼樣的人,孩子就會變成什麼樣的人。

所以說為人父母如果在教育上犯了錯,遲早有一天孩子是會向你追究的。在教育上犯了錯,就是自己種的苦果,最後還是要自己吃。

02.

聽說過一個故事,說的是一個被母親放縱溺愛長大的人因犯了搶劫罪和殺人罪,被判處了死刑。他提出死前要見母親一面,母親聞訊趕來。這個人說有話要跟母親說,讓母親到他身邊來,再靠近他一點點。當他把頭往母親耳朵邊湊時,他用力咬下了他母親的耳朵。母親大叫一聲並捂著血淋林的耳朵問道:“兒啊,你這是幹什麼?”這個人氣憤地說道:“都怪你,如果當初在我偷盜時你能及時地阻止我,我也不會是這樣的下場。”這個母親才猶如當頭棒喝,追悔不已地癱倒在地。

孩子會長大,會明白“養不教,父母之過”的道理。當初你對他的不教、不好好教,他總有一天會知曉,而當他知曉後,誰又知道他會用什麼樣的方式“回報”你呢?

北大留美碩士髮長文控訴父母:你在教育上犯的錯,孩子遲早會追究

所以如果你已經為人父母,請你一定要多多管教你的小孩,不僅要多多管教,還要學習怎麼教,學會和孩子一起成長,和孩子一起變成更好的人。

在韓劇《回答1998》中,女主角德善的家庭貧窮,德善的爸爸在她和姐姐生日時為了省錢只買一個蛋糕,這激怒了德善。第二天德善爸爸為了哄德善主動在她放學回家的路上等她,給她買了蛋糕並給她道歉,他對德善說:“爸爸我也不是一生下來就是爸爸,爸爸也是第一次當爸爸,所以,我女兒稍微體諒一下。”

北大留美碩士髮長文控訴父母:你在教育上犯的錯,孩子遲早會追究北大留美碩士髮長文控訴父母:你在教育上犯的錯,孩子遲早會追究​​


看到這個鏡頭打從心裡覺得這樣的爸爸很棒。是啊,哪個父母一生下來就是父母啊?是孩子生下來以後他們才變成父母的。所以當父母的很多事情是孩子出生以後他們才慢慢學習的,孩子其實才是父母的老師啊!

如果每個父母都能像德善爸爸這樣虛心接受自己初次作為父母的身份,和孩子平等地交流,和孩子共同成長,那麼肯定能在教育上少犯一些錯誤。

03.

朋友的女兒妞妞性格特別不好,只要有什麼事情不合她的意,她馬上就會撒潑哭鬧,不由分說就對人發脾氣。比如說給她顆糖吧,她得挑她喜歡的口味,如果那個口味沒了,她就開始發脾氣,對著人就打就罵,還一直哭,直到她喜歡的口味出現在她面前。還有看電視必須給她按她愛看的動畫片,到廣告時間了她看不了她愛看的動畫片也要鬧,讓她先看看別的頻道也不行,可是這播廣告又不是大人可以隨意控制的。我就奇怪了,這小孩子怎麼這麼多臭脾氣這麼不講理?

直到看到妞妞的爸爸對妞妞那個寵勁我才明白妞妞這樣的性格是給她爸寵出來的。妞妞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弟弟,但是妞妞爸特別疼她,對她只有順從,沒對她紅過臉。平時妞妞在家就是要天上的月亮,她爸都恨不得給她摘下來。

對孩子只寵不教,孩子能不無法無天嗎?試想一下妞妞這樣的性格如果不及時糾正,那麼她長大以後能適應社會嗎?能處理好人際關係嗎?答案肯定是不能的。

當妞妞長大以後處處碰壁了,她會不會責怪當初對她只寵不教的爸爸?

看到妞妞的情況,我會在心裡感激當初我媽對我的嚴格管教。雖然媽媽的過度嚴厲也對我的性格產生一些不好的影響,但總體來說,好影響是大於壞影響的。

每個長大的成年人都會回過頭去反思父母對自己的教育,當年他們哪兒做得好,哪兒做得不好,我們都會記得很清楚,更會從父母對自己的教育中汲取經驗,用來更好地教育我們的下一代。教育的影響是代代相傳的。

05.

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說過一句話:“一想到為人父母居然不用經過考試,就覺得太可怕了。”

是啊,這確實是一件很可怕的事。為人父母是一門大學問,很多人終其一生都沒有當好這個角色。但如果你能及時醒悟,認清自己的身份,擺正態度,不斷學習好的教育方法,和孩子共同成長,那麼教好孩子其實也並沒有那麼難。

北大留美碩士髮長文控訴父母:你在教育上犯的錯,孩子遲早會追究

雖然生孩子之前沒有經過考試,但你可以在孩子長大的過程中學習做一個合格的父母。還要時時反思自己,如果不小心在教育上犯了錯,那麼就及時給孩子道個歉,給孩子更多的愛,也讓孩子學會愛你,學會感恩,學會原諒。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